第71节
作者:老胡十八      更新:2023-06-24 02:12      字数:5465
  江芝望了眼那不甚干净的坐垫,也不坐,只屋里站着四处打量。江春将武哥儿两兄弟抱了坐到椅子上,自然也见着那染了些污迹的坐垫,还记得三年前穿越后的小江春第一次来高家,只觉着那干净整齐的牡丹花坐垫富贵异常……如今,却是脏得令人落不下屁|股去了。苏外婆虽老了,却是个讲究的,任由垫子沾了这污迹过年,要么是她太忙了,实在无暇拆洗这些物件,要么就是她的眼睛……委实不中用了,洗了也白洗。无论是哪种情况,江春都鼻子发酸。以前常听有人说人老了就讨嫌,这般“不中用”的外婆,若是舅舅真讨了个媳妇来,自也是要被嫌弃的……不,如果她的舅母一直在世就好了,她不会有嫌弃外公外婆的新舅母,这屋子定会被收拾的井井有条,妥妥当当,这些活何消他们老人家上手……舅舅也就不用上京找人,家里就不会被人偷,外公也不会病这一场……可惜,没有如果。刘氏就是不在了。而那狼狈为奸的一对还不知在哪儿逍遥自在。蝴蝶随意扇动一下翅膀,生活就在这不经意的一瞬间被改变,脱离了它本来幸福的轨道,被篡改得面目全非。江春从来没有像这一刻如此恨过那两人,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让他们拿命来偿还高家的“灭顶之灾”。若没有他们,就没有刘氏的死亡,舅舅就不会一蹶不振,两个老人也不会衰老得如此之快,高家更不会败……她将后槽牙咬得发酸,只恨不得现在就飞到汴京去,将那狗男女揪来跪在老人面前……“春儿,你婆婆家怎成了这副样子?你领我出去转转呗……”江芝望着屋内横七竖八的杂物,皱紧了眉。江春忍住心内那口气,记着她唆使秋姐儿的事,对她感官越发不好了,心想:主动撵着来的是你,嫌弃的也是你……你到底想怎样?于是不冷不热道:“你去吧,我不去了。”说过也不看她,转身将那散落一地的绳子捡起来,一根一根的对折好,又用力打了个活结,挂到靠墙的木桩上,倒是清爽了一些。江芝自是觉出侄女这段时日的冷淡来,也有些不爽,故意将武哥儿斌哥儿两兄弟喊答应,兴致勃勃道:“来来,嬢嬢领你们去外头耍,买糖与你们吃!不给你姐姐吃!”那两兄弟却是最听江春话的,况且高氏平日也未苛待过他们,哪会稀罕“买糖吃”,都摇了摇头不愿出去。江芝气结,又去唤文哥儿:“文哥儿,那你领嬢嬢出去转转吧?嬢嬢对这不熟哩,你们学堂可就在村子里,你领我去瞧瞧!”文哥儿却更是个不耐烦的,想到要不是这嬢嬢非要跟了来,他姐姐与阿嬷就能有车坐……都是她害得阿嬷将新衣裳走了一身灰,哪还有好脸色,皱着眉头似个大人样:“爱去你去,我可不爱去!”江芝气得跺了跺脚,骂了句“小崽子”,甩着袖子出了门。江春有些难过,又有些欣慰。难过的是这世间真正关心苏外婆老两口的人就这聊聊几个了,他们就是在自己家被这些杂物绊倒了又如何?旁人只会嫌弃他们老了不中用了,暗骂一句“活该”。欣慰的却是,高氏虽是个软和人,却将他们几姊妹教养得一副聪明样,不卑不亢,既有柔弱心肠,又对那不合理之事说得出拒绝来。“大姐姐,你在做甚?斌哥儿帮你罢。”那小大人样将江春逗得一笑,指着那些筛子道:“我们帮婆婆将这些东西收起来吧。”“这样婆婆才不会跌倒。”这是武哥儿接的话。江春愈发欣慰了,真是两个好孩子!文哥儿见他们三姊妹站一处了,自是不甘落后,也加入了这“田螺姑娘”的队伍。于是,等苏外婆将饭菜做好了端上桌,见自己屋里被四个外孙拾掇得整整齐齐,倒是笑出了泪,惹得高氏又宽慰了一顿。江春见饭菜整治得差不离了,使着文哥儿去将外公喊起来,嘱了他多穿两件衣裳。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等真正见着了人,江春还是红了眼。跟在文哥儿后头的老者看着得有六十多,头发已经白完了,以前的高大身影不见踪影,浓缩为后背上那又瘦又单薄的一个驼背。估计真是病得久了,眼窝深陷,目珠也不太灵动,白睛无神,似是蒙上了一层翳障……高洪舅舅也是这般。就这副样子,还怎做活?舅舅也不知何时才能家来。“岳母,平哥儿与力哥儿人哩?我去喊他们吃饭了。”苏外婆却摇摇头,道:“姑爷不消管他们兄弟俩,平哥儿昨日出去找他同窗耍还未家来哩,这几日怕都是不会回的。力哥儿去隔壁村学武了,那小子,只以为他脑子一头热哩,哪晓得这都学了两个月了,日日早出晚归的也不厌……咱们自吃就是了,不消管他兄弟二人。”桌上虽全是江春爱吃的火腿肉、小葱豆腐,但她只觉着入口全是苦的,苦得她鼻子眼眶发酸,就连后槽牙亦是酸楚的。这又酸又苦的一顿饭食,是她自穿越来吃得最难过的一顿了——这贼老天到底长没长眼?外公外婆何其无辜,为何要让他们受这罪?用过饭食,几人坐着说些闲话。江春却是“强行”拉过外公的手来,搭了三指上去,见手脚冰凉,茶饭不思,早就没了恶寒发热等表证,再瞧脉象深沉而微弱,人也气息虚弱、气力不续的样子,说话急了还会微喘……这是明显的伤寒入里之证。问外婆要来了药方子瞧过,皆是些麻黄桂枝类的解表驱邪药,于他是有害无益的。定是那大夫见家中无得力人支应着,于处方上也就敷衍了事罢了……这样子怎吃得好?怪不得反反复复呢。江春去力哥儿房里找来了纸笔,写了个扶正补虚、培元固本的药方子来,令外婆今后就照着这方子抓来吃。苏氏却望着她那架势笑得欣慰:“我乖狗就是聪明,跟着县里老大夫学了身好本事哩!”竟然从未质疑过她的“本事”,可能在她老人家心目中,江春不管做甚都是对的、好的、聪明的。待聊闲聊得差不多了,苏外婆进了房间,用衣裳下摆兜出一大堆制钱来,就连张红纸也无……高家这个年,该有多寂寞!江春愈发心酸。老人家不好意思道:“今年你舅舅也不在家,你公公也病着,我走不到县里去,红包纸也没买,这是婆婆与你们四姊妹的压岁钱……婆婆眼睛不中用了,你们自个儿来数吧,谁数得多就归谁,数多少得多少哩!”说着招手唤过武哥儿两个最小的,指着那一兜沉甸甸的铜板儿要他们拿。两个小的虽知道这是可以买糖糕的好东西,但也未直接伸手去拿,只拿眼睛望着高氏与江春。见大姐姐对着他们点了点头,两兄弟才意思性的各抓了一把。外婆却不满意,故意抱怨道:“我的乖孙拿得太少哩,定是不喜欢婆婆啦,婆婆难过哩……”果然,那兄弟俩对视一眼,先将手里那把装进衣裳兜里,又抓了一小把起来,这才将外婆逗得一笑。又唤过江春与文哥儿道:“这剩下的就是你们俩的啦,拿回去自己分罢。”说着就要一股脑的倒进江春衣裳兜里。江春忍住心酸,将她牵到椅子上坐下,一枚一枚的将九十二枚铜钱捡了装进自己和文哥儿兜里,把那衣裳兜塞得胀鼓鼓的,走起路来只把人往下坠。江春只恨自己,为何不早几日来瞧瞧外公外婆,为何当时不与舅舅问清楚,他到底要去汴京的何处,为何不劝着他些……他倒一头扎去了那千里之外,留下家中垂垂老矣的父母,高平是个只顾自己的,亲祖父都病得起不了床了,他还有心思串亲访友;高力又是个愣头青……这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这日子可怎过。江春抬头望天,可惜老天爷并未给她任何启示,那火辣辣的日头,只将她刺得淌出泪水来,心酸的泪水。一路上,有江芝在场,江春也未说甚。待到了家,她将爹娘喊进屋子,悄悄与他们商量起来。那迫不及待的想法将她憋了一路。“阿爹阿嬷,我公公婆婆的境况你们也见着了,不如将他们接来咱们家吧,舅舅也不知何时才能家来,放他们老两口守家里,委实令人放心不下。”后世留守老人孤死家中的新闻也不少了。老人的身体本就过一日少一日的,这般交通与通讯皆不方便的时代,若真出了甚事,一个得用的人皆无,待有人带话到王家箐来,可能……已经来不及了。一个老人,最残忍的离开方式,估计就是孤死家中了吧。他们守着自己劳苦一辈子创造的家业,跟前无儿无女,有个大病小痛亦无人得知,到底是病死?痛死?饿死?冷死?渴死?冷冰冰的尸体不会说话,无人知晓。高氏那忍了一路的泪水终于顺着脸颊滚下,一把将江春给抱住了,头埋进姑娘发丝里,小小声声哭了一场。江老大见岳父母那样子也不是滋味,以前自己遥不可及的高家,居然已败落成了这副田地,他也难受,再见媳妇哭成那样,他更加难受。只是……“只是……家中还得你老伯奶奶做主,这事咱们也做不了主。”江春也懂这道理,只暂时将这想法按住了,寻思着晚食后定要与大家长说上一说的。只还未到晚食时辰呢,自家门口响起了好长一串炮仗声,恨不得将江家瓦片给震飞起来——这般响亮、持久的炮仗可不是江家舍得买的。果然,待炮仗声歇了后,江家老小就见着门口站了位红光满面的老太太。第81章 馅饼漫长的炮仗声刚歇了,江家老小就见院门口站了个红光满面的老太太。那老太太身穿厚紫色八宝福褂子,一头黑多白少的浓密头发盘得一丝不苟,皮肤白中透红,明润而含蓄,嘴角还含了两分难得笑意。这是江春识得的——胡老夫人。观面色倒是比腊月头上那几日好多了,又恢复了以前的老封君样子。只是不知她来做甚。江春忍住自高家带回的那股无奈与心酸,稳住心神往后瞧,果然见她身后跟了个干瘦的老妪,正是那翠莲老妪。江春反应过来,江家人还不识她,只得敛了心神,忙先上前去行了一礼,口称“老夫人”。江芝是个会来事的,方一见着老夫人那身穿着与气派,眼珠子都不消转,就晓得这是贵客上门了。再听侄女这声“老夫人”,她亦不管是张老夫人还是李老夫人,先就忙笑着迎了上去,温声道:“春儿快请了老夫人来里头坐,莫吹了冷风。”说着就过去极自然的搀住老人家另一侧,与翠莲一起虚扶了她。老夫人却是直奔着王氏就去,用少有的温和言语道:“这位老妹子就是春娘子的祖母了吧,不怪姐姐这不请自来罢?”王氏这几年的底气也稍微足了些,仍能强自镇定,应对道:“老夫人远来是客,只不知该……如何称呼?”“说甚称呼不称呼的,我夫家虽姓胡,但老妹子若不嫌弃就唤我声‘张姐姐’吧……咱们这虽是初次会面,你不知我,我却是知了你的,全凭我家那猴儿与我说哩……我那猴儿就是沁雪,可来过贵府几次啦。”老夫人难得的全程笑模样,倒是令江春诧异。那翠莲老妪也搭话道:“江家妹子可是个有福气有本事的,教养了春娘子这么个能人,自她腊月初四家来后,咱们老夫人都不知念叨了多少次,只不知春娘子耳朵烫不烫哩?”江春勉强笑了笑,哪有心思与她们调笑,她此刻满心满脑的都是苏外婆老两口的心酸日子,只筹划着该如何与王氏开那口。其实,此事有两个艰难之处。一是王氏与江家人不一定会答应接过高家老两口来,一大家子人合拢过日子,做主的还是大家长。高家老两口是有儿子的,又不是只高氏一个姑娘,农村人言可畏,这人家儿子还好端端在呢,岳父母却要去与姑爷过活,背后戳脊梁骨的不知多少。戳舅舅不孝的,戳高氏争强好胜、越俎代庖的,戳江家别有所图的……这些都是障碍。另一面,正因着存了这些顾虑,高家老两口也是心思通透的,哪舍得令姑娘难做人,他们那头就不会轻易松口。况且,他们现在还不知舅舅上京的真实原因,只以为他是公干去了……满心以为不消好久,舅舅就能回来的。但高家那老的老,小的小,没个人当门立户,又有“家财丰厚”的传言,甚阿猫阿狗都能摸进去……老人病痛也无人问津。帮他们解除困境就迫在眉睫。但到底要怎样才能两头说服呢,实在是令江春费脑筋。“春儿,老夫人与你说话哩。老夫人您瞧瞧,见着你们,我这侄女都高兴傻了……你们能来,真是令我江家蓬户生晖哩!怪不得今早起来喜鹊就……”江芝的态度委实谄媚了些。但这些谄媚话胡老夫人是听了一辈子的了,哪放心上,只望着江春道:“春娘子这是没见着沁雪有些失望哩,你们瞧她眼睛就只盯着门外瞧呢。”又抚着她肩膀道:“好孩子莫急,你沁雪姐姐过几日也会来哩。”江春不懂这是何意。王氏邀了胡老夫人进堂屋去,几个媳妇都从娘家回来了,忙着烧水煮茶上瓜子,虽不及胡家富贵规矩,但这待客之道在农家亦不差了。武哥儿几个好奇的望着那富贵的主仆二人,虽不敢上前去,但至少也没畏畏缩缩。胡老夫人见了愈发满意,赞赏的点点头,与王氏聊起闲话来。“老妹子这几日都忙歇了罢?田地里活计可做完了?”“是哩,小麦与油菜一种,倒是无甚可忙的,整日在家倒也清闲……”王氏话才出口,又觉着恐有不妥,自己这“清闲”与人家的“清闲”可不是一个概念。今日的胡老夫人却是格外的好说话,笑着接话:“你们忙了一年的,清闲几日倒是不错,浑身筋骨放松下来,该往我府里去耍的……我却又是太闲了,平日也无事可做,只整日吃了睡,睡了吃,好容易寻着你们这宝地,能出来走走串串,活动活动筋骨……今后咱们两家可得走动勤快些。”王氏受宠若惊,又是激动,又是无措,只木木的说得出“是哩是哩”,想想又不对,自家与人家哪是一个台面上的亲友,这般说话恐托大了,又“哪敢哪敢”的补救。江春在旁无奈扶额。唉!王氏也只是“窝里横”罢了,关键时候还是江芝派得上“用场”。只见她先接过高氏煮来的茶水,双手端着递了一碗与老夫人,笑着道“老夫人若不嫌粗陋的话,可尝尝咱们农家的苦山茶,滋味虽不好吃,但清热泻火却是最好使的。”果然,老夫人被她勾起了好奇心,吹了吹茶碗,轻轻抿了一口,含在口内,用舌尖点了两点,咽下去后,方才点着头道:“果然是清苦了些,该是泻火的。”说着还想再吃一口,翠莲老妪却劝阻道:“老夫人,二爷交代过了,您脾胃虚寒,还是注意着些呢。”老夫人听了这话,也就顺势将碗放了,笑着嗔怪:“得得得,晓得啦,动不动就将你二爷搬出来……你二爷可到了?使个人去村口瞧瞧。”原来胡太医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