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节
作者:老胡十八      更新:2023-06-24 02:10      字数:7386
  于是他脱口而出“亦是考太医局的,若还能与小友一处同学……”定是愚兄之幸。江春会意,看来这徐绍果然是要效仿他舅舅的。大宋有句时话“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说的是男儿立志不走仕途即走医途,倒是与徐绍的立场正相合了……有做尚书的舅父,本身情商又不低,徐家在金江亦是豪族,人生选择的大门自是向他敞开完了的。而江春自己,占着上辈子的基础,再加异于常人的努力与勤奋,方能在现阶段勉强坐得头名,待要走科举,那是没天赋的,不消几个回合就不是古人的对手了,当难度已经远远超越个人能力范围之外,再多的勤奋与努力皆是无用的……惟有继续占上辈子的便宜,学医了。当然,她的人生选择也就只有两:要么回家种田养猪,要么学医——这是她无比明白的二人差距。“阿纯与沁雪已不知走到何处去了,不如我们先往山顶去等他们罢?”江春放眼一看,目光所及之处果然早没了小冤家们的身影,二人只得加快步伐往山上去。西游山的野菊格外炫目,又是难得地人烟稀少,漫山清净的,若再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江春定要赞一句“秋高气爽”。可惜今次不巧,天上乌云越积越多,眼看着云层愈发厚了,只恐不消个把时辰就得落下雨点来。空气中夹着山雨前的黑风,两人紧赶慢赶上到山顶,江春已有些脸色泛红了,汗水顺着额角流下。腰间那带子系得有些紧身,汗湿|了衣裳紧紧贴在身上,委实有些难受,若是没徐绍在旁,她倒是恨不得将那腰带解开松快松快。好容易进了亭子,她亦不顾甚形象了,见着亭子中央有一小方桌,四面本应各有一把石凳的,可不知为何这处的却只有两把凳子。她管不了恁多了,直接瞅准靠近自己那张石凳,准备坐下去歇口气,哪晓得却被身旁的徐绍拉住了小臂,她不解地望过去。却见徐绍放开她,从怀中掏出块玄色帕子来,弯下腰去从容地将石凳擦了两遍……江春臊红了脸。好在徐绍面前出的囧也不少了,她尴尬过一瞬,道了声谢就假装自然地坐下了。她只顾着脸红,自是没见着面前少年嘴角的笑意。两人坐下后又随意聊了些闲话,约摸两刻钟过去,仍未得见胡沁雪二人的踪影,天色愈发暗下来,江春不免有些担忧起来。她二人若能爬到亭子处还好,勉强能避避雨,若爬不到山顶,下山又来不及的,只有等着被雨淋了……这秋日的雨,淋一场病一场的。山脚下的夫子与男女同学众人,估计是见着山雨将至,不会再上来了。江春无法,事急从权,只得将双掌卷曲作喇叭状,放于嘴巴两侧,对着山下喊起来:“胡姐姐!徐纯哥哥!”“胡姐姐!徐纯哥哥!”可惜以前在家练出来的隔山喊人功也没用,连续喊了十几声,除了悠悠又荡回来的回声,甚回应也无,就连鸟雀亦未惊起几只。乌云愈压愈低,成群的燕子压低了翅膀擦着亭子飞过,江春有种不太妙的预感。果然,她才喊歇不到一刻钟,山风刮得愈发狠了,她站在亭子边上靠着栏杆往下望,风将衣裳吹得“呼呼”作响,若不是双手扒紧了栏杆,真有种欲随风而去的错觉。也就几息的功夫,豆大的雨点子“嗒嗒”地落到瓦片上,亭子下的二人听得有些无端心慌,外头树叶瞬间就被打湿|了,这场重阳的秋雨果然有些大。第61章 山雨且说江春与徐绍二人先上了山顶,等了半日也未得见胡沁雪与徐纯踪影。秋日的雨,亦是说来就来的,两人在亭里坐了没好久,豌豆大的雨点子就落了下来。江春在亭里微微有些不安,先是担心胡沁雪二人,若是上到半山腰上,这不上不下的距离,没个躲雨的地方,只怕是要病一场的。只盼着这场雨千万别下久了,不然二人顺着那稀烂的泥巴路是下不了山的,滞留在半山腰却又是不太安全,因这西游山是荒山一座,淋了雨的土壤松软,怕有些不太好。外头又急又大的雨滴下过后,仿似歇了口气似的,二人眼巴巴望着天空,只盼着雨能小些,孰料歇了这口气后,大雨开始瓢泼而下。为了爬山方便,当然也为了臭美,江春只穿了单薄的窄袖短衫,这夹着大雨的秋风一吹,将刚上山时出的汗吹在身上,紧紧黏在毛孔上,仿似敷了一层腻子……“啊切!”江春忍不住打了个喷嚏。这喷嚏一打开,身上愈发觉得冷了,雨势太大,几平米的亭子顶自是遮不住的,少不得就有些雨丝斜飞进来。当年的小江春原身就是被一场风寒夺了命的,江春自从穿来后就格外重视起居调摄,前年在胡府经了又惊又怕的一遭病了半月;去年春日里早起晨读吹了春风病了几日;江春|心想,自己精心调护着,原以为今年能躲过一场呢,今日经了这场秋日的风雨,伤风感冒怕是又跑不了的了。突然,她只觉得肩上后背一暖,一件犹带着温热气的衣裳就披到了她身上。江春不作他想,此时此地,定是徐绍脱下了自己的外衫。那是件月白的如意纹长衫,将才见着他穿着刚到膝上两寸;放自己身上,却是到脚跟了的,就这么片刻的功夫,外头溅进来的雨水就将他衣脚打湿|了,江春忙不自在地往内里移了两步。直到站定,见到徐绍只着了单薄的月白色短褐,他虽极力地控制了不在秋雨里瑟瑟发抖,但还是可见他露在外的手腕冻成了暗红色……她才想起,还未道谢呢。江春忙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感激道:“多谢绍哥哥。”想想总觉着不好意思,又补充道:“要不还是绍哥哥穿吧,我在家做农活习惯了的,也倒不觉着怎冷。”说着就要将衣裳拿下还他。徐绍却不忍她咬紧了唇硬撑的样子,忙本能地伸出手阻止了她的动作。只待感觉到手底下那团软软的小手比自己的暖多了,徐绍才反应过来,自己按住了小友的手……也太软太暖了些罢,他有些不自在地红了脸。江春却未在意这个,只觉着徐绍的手太凉了,愈发过意不去,男子体温一般要比女子高些的……他这样,恐怕是要着凉了。但还给他,他也自是不会要的……唉!只盼着这雨快些停下才好。但高原气候就是夏秋雨水多,尤其秋日,连续下个把星期的也不少……这次野游前馆里该好生翻翻黄历,挑个艳阳天的。两人各怀心事地对面坐了,平日坐上还嫌冰凉的石凳,现也不知是坐久捂热了还是外界气温太低的关系,居然觉着异常的暖和。亭外的雨还是下个不住,丝毫停下的意思皆无,江春愈发愁了,也不知胡沁雪二人怎了,要是下山了还好,若滞留在半山……徐绍估计也料到这处不妥了,安慰道:“小友莫忧心,待这雨势小些,我出去找找看,若还找不着的话,该是已转下山了。”江春也只得点点头,现雨势如瓢泼,自己连这亭子都出不了,亦是无法的,于是愈发缩着眉望着雨幕发起呆来。徐绍却是见不惯她这般样子的。在徐绍印象中,这位小友总是令他出乎意料的。想他母亲生于业医之家,自己从小就在母亲教导下习医认药,后又跟随身为太医的舅父行走南北,在同龄人中,他是自带一股傲气的。当第一次听闻有人会“活人术”令人起死回生时,他自是不信的,在医者眼中,寿夭自有定数,人力岂能与天数抗衡?谁知却硬是被表妹形容得神乎其神,仿佛真有其事似的,于是他也就留心起来,打定主意自要看上一番,瞧瞧是何等宵小敢这般欺世盗名。谁知在熟药所见到的却是个五六岁的小丫头?表妹五六岁时字都不认几个呢,整日间除了哭就是闹得,他心内疑窦丛生,怕是身后有高人指点的罢?本想着下一集能当面问问是何方高人在指点她,谁知他在熟药所空守了一日,也未得见其人。于是第二日,他就迫不及待叫上表妹寻到她家中去,想着若是家中长辈指点的话,倒是可以会上一会。谁晓得所见之江家人,皆是老实巴交的农人,斗大的字不识一个,谈何医术,他颇有些失望,本带着满身锐气、全副武装前来……谁知这小友却用她一番“性命重于性别”的言论让自己铩羽而归,到最后也未问出她到底师从何人。既然她有意回避师从之人,那他就愈发要格外留意,每集她来卖药,观那车前草与白果皆处理得干净利落,愈发坚定了就是背后有人指点的想法……可苦于每集观察,每集皆无收获。他也就渐丢至脑后了。直到前年二月间入了这弘文馆,虽从小与舅父云游四海,未上过正经私塾和族学,他与表妹皆是通过舅父与陈之道夫子的私交送进来的……但他仍是有些傲气的,要与那些刚从私塾升上来的小学生做同窗,他有些觉着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但陈夫子只予安排了丙黄班,也就无法了,只想着待第一次月试后定要升班的。谁知道才入学就听表妹说自己与那会“活人术”的小姑娘同寝,他有些意外,心想她能考来县学,该是不错的。所以当听到表妹说要使人往学馆去告她一声不用留门的时候,他就“不经意”地提了一句自己有事要回学馆去一趟……于是他得以见到那冻红了手指练字的江春,真是个勤学上进的小姑娘哩。自此,两人成了同窗,因着表妹的关系,接触愈发多起来,堂弟遭了疫毒瘴气那次,她不止将堂弟顺顺利利地送下山来,还为他开了药方,用那竹管为他祛毒,面对堂弟那红肿成片的脸目她依然全程有条不紊,沉着冷静,就连他在旁边盯着她侧脸瞧,也未被发现哩……嗯,委实是个认真的小姑娘哩。后来,他满心以为能升班的月试,又被她挫了锐气,他是有些微不痛快的,自己那九章怎就有些不开窍,望着她得了“优”的九章,他家去后不止一次挑灯夜战,可怜第二日还得红着眼装出一派从容……当然,他的锐气在后面三年里一次又一次的被排名给挫没了,就没有哪怕一次他徐绍的名字能排在“江春”之前的。于是这被挫,挫着挫着也就习惯了,可怜他一进馆门就不当回事的“小学生”却将他一路碾压了三年。他课上常暗自观察她,见她不打瞌睡,不溜神,每次皆端直了身子坐在第一排,与自己只隔了中间的胡英豪。当然,想要暗自窥视她亦不是那般容易的,起初她个子委实矮小,一坐下就只剩个黄绒绒的头顶了,他得偏过头,绕过被胡英豪挡拦起来的视线,才能见着那头顶。后来好容易长高了些,能露出些脖颈来了,胡英豪却长得更高了,将她挡得更严实了,他得往边上坐,伸了脖子才望得见……他有些后悔当日未直接坐她后面哩。到了今年,她个子又长高了些,那黄绒绒的头发也不知在何时,仿佛一夜之间就变成了青丝,他的视线要绕过愈发高大的胡英豪,才见到那黑黝黝的头顶……以及雪白的脖颈。他数次觉着那雪颈也忒细,看她每顿吃得跟个男学生一般无二了呀,怎就不长肉……当然,到后来,他就晓得了,有些女学生长肉是长在看不见之处的。这些都使得少年徐绍羞赧,每次望着她那认认真真看着自己眼睛,那双黑白分明的杏眼里不知装了些甚,能轻易洞察旁人对沁雪的不善,能洞察费脑伤身的九章题目……不知可能洞察到自己对她的暗自窥视?他忽然有些害怕,要是被她发现了自己这无礼的窥视,该怎办?只盼着不要有这一天,于是他最近愈发不敢与她对视了,若与她不经意对上了眼神,他第一反应就是赶快转过视线去,但内心却又想好生看看她的眼,看里头是否有自己的影像……这种又想看又不敢看的感觉,好生折磨人……一丝男子气概皆无,嗯,怪不得会被她碾压三年哩!心下他又不止一次地羡慕杨世贤那书呆子,这小友与他谈笑风生,论些夫子讲过的内容,两个人为了那好生无趣的东西理论个半日。每每看着她争得面红耳赤,他都会觉着那杨世贤委实无男子气概,让着她些又如何?其实他们争论那些,对他来说皆是小儿科,她要来与自己讨教的话,他定是会让着她的,反正她说甚就是甚的。还有那书呆子,班上众人皆道他写得一手规整魏碑,就连小友也频频向他讨教……其实他觉着书呆子的魏碑也太古板了些,丝毫生趣皆无,简直千人一字……魏碑自己写得也不差啊,况且自己还从小跟了叔父习得一手狂草,被赞“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嘞……可惜她又不晓得。若她来找他讨教的话,他定会好生教她,就是手把手亦是可以的,毫不藏私定是半年就将她教会了的,哪像那书呆子,教了三年了还是那老样子。想想这三年,他见过她施救于胡英豪时的冷静样子,见过她与书呆子认真讨教的样子,见过她与胡沁雪笑得露出小白牙的少女样子……但现今这般望着雨幕发呆的样子他是第一次见的,她心内定是有好些愁绪的罢?他平日也从沁雪那儿旁敲侧击过,只沁雪自己亦是个粗枝大叶的,虽比她大了几岁,但在她面前还是与妹妹一般无二,自是洞察不了小友的心事。“小友可是有甚心事烦忧?”外头雨下得愈发大了,盆泼的大水浇在树叶上,发出“哗啦啦”的雨声,正在神游天外的江春自是没听到他的问话声。徐绍只得站起身来到她面前,加大了嗓音又问了一遍。江春方被拉回神思来:“这雨也不知何时才停得下来。”二人已在亭里避了近两个时辰了,粗略估计现已是未时(下午两点)了,她可以肯定山脚的师生众人定是早折返回去了的。其实除了发愁雨势太大,她现有个更大的问题——太饿了!因着与胡沁雪两人起晚了,出门前就未来得及用早食,刚还未到山顶就有些饿了,现早过了午食时辰,已有些饿得嘴里泛酸了……就连望着外头那在风雨里飘摇的红山楂,她口水差些就要溢出来了,当然嘴巴愈发泛酸了。果然肚子饿是不能想不能提的,一想就愈发饿了,江春那不争气的肚子又“咕咕”叫了一声,她只得红着脸,尽量吸着肚子,忍过那阵肠鸣音,希望就站自己身旁的徐绍没听到。可惜,徐绍虽未说甚,但他嘴角的溢出的笑还是泄露了的……这样的小友才是当日背着众人偷吃杏仁的小友哩。江春:……唉!“小友好似对医学一途格外钟情?”徐绍打破了尴尬氛围。“钟情谈不上,只有些志趣罢了。身为儿女子孙的,见着亲长病痛,只能束手无策,甚至囊中羞涩至任其病入膏肓,自己也是深受折磨,恨不得以身代之……心下难免就会想着,若能习得些岐黄之术,就可替他们缓解一二分,若学得经心些,救死扶伤亦是有可能的。”当然,这都只是理想罢了。前世最疼爱她的外婆因胃癌去世,其实年幼的她也未曾记得外婆被病痛折磨得形销骨立、浑浑噩噩的景象,只听母亲说过几次。印象最深的是,老人家到最后已是水米不进了,还浑浑噩噩念叨着“橘子罐头”。因她以前嫁的那户人家有片橘子地,每年卖不完的橘子都便宜卖给罐头厂,她虽然做牛做马为那家人背了成千上万次橘子到罐头厂,但自己却是从未吃过一次罐头的。年轻的外婆每次佝偻着脊背,身背重达百斤的新鲜橘子,汗流浃背行走在山路间,只隐约觉着那“橘子罐头”怕就是人间至味了吧。直到后来改嫁日子好过了,她就对那桔子罐头有些痴迷,或者叫“执念”吧!这种执念一直持续到临终前,她心心念念的橘子罐头买来了,舅舅拧开玻璃瓶的盖子,刚用调羹舀起来,轻声问她:“阿嬷你是要吃渣还是喝汤?”问了两遍没回应,众人才大哭出声来。被病痛折磨的老人家至死也未能再吃上一口她的橘子罐头,这个事江春母亲每讲一次就要哭一次,就连小小的江春在旁也听得落泪。后来她听人说村里有同样得了胃癌的人,最后都能吃得饱饱的安安祥祥的上路,皆是找了中医调理的……那时的她就觉着,若是外婆当年能遇到这么一位中医,也就不会留下这临终的遗憾了吧?自己母亲也就不会念念不忘这多年。当然后来学了中医的她也知道,不是每一位大夫都有这技艺,也不是每一个临终病人都能这般安详,癌症本就是消耗性疾病,到了晚期皆是多器官衰竭的……她当年听来的或许只是旁人美化过的,或许也是以讹传讹罢了。但自从走上了中医之路,她亦是不后悔的。虽然,理想是救死扶伤,事实是医学在生老病死面前依然有更多的无可奈何,否则美国著名医生爱德华.特鲁多也就不会留下“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的无奈墓志铭了。徐绍望着她又陷入沉思的神情,有些不太适应。这位小友多数时候是开朗爱笑、认真勤勉的小姑娘,也不乏偶尔的天真浪漫,只这般如成|人般的沉思却也是有的,她的心内好似存了些事,一些他无法知道的事,虽然已同窗三年了,但他还是无从得知。她这年纪该是想些胭脂水粉、首饰话本的时候,但她好似从未像同龄的沁雪一样对这些物什生过兴致。以前是江家度日艰难,他能理解,现今却是一日好过一日的,也不知她还有甚烦忧?难道是刚才提到她伤心事了?好在外头雨下得小了些,虽还未断,但已不似将才的盆泼了。江春忍住腹内饥饿,提议道:“绍哥哥可能走这泥泞山路?趁现雨小些了,不如我们就下去寻一寻沁雪他们吧。”若是寻到两只“落汤鸡”,就与他们一道结伴下山,若寻不到,也不等了,先下去了再说,可能那对冤家早已回到学馆了呢?徐绍望着她冷得有些发红的脸颊,拒绝道:“不消,我自去就可,你好生在这亭里等着,说不定他们又上来与我走岔了。”说完却又觉着不妥,这天色已有些暗了,少说也到申酉了,独留她个小姑娘在这山上,他却是放心不下的。还不如,就两人同去罢!“我与绍哥哥一同去罢。”于是两人将裤脚给卷起了两寸,徐绍还将衣裳给扎紧了些,外头还下着雨,江春想将衣裳还给徐绍,但他却是不要的,无法,她只得将外衫拿下来,撑开举在头顶当雨伞用了,可惜她人矮,想要拿过去与徐绍一起用却是够不着的。徐绍望着她艰难地将衣裳举高也还不到自己头顶,鬼使神差地就自己接过另一边,两人一起举在头顶。嗯,虽然在这种时候他应该君子一些,让她独自作伞就行了。两人为了在同一件衣裳下避雨,挨得极近,外面刚下了盆泼大雨的世界一片泥泞。两人刚出了亭子就禁不住打了个冷颤,好一个风雨交加的天气!因着山路上的土已经被泡成了烂泥巴,鞋子踩上去腻滑不已,一路往下又是下坡路,重心稳不住,两人为了好走些,只得挨得更近了。这西游山平日游人不多,也未有专门从山下往上铺的石板路,每一脚都踩进了烂泥巴中,二人磕磕碰碰走了一刻钟,也才艰难地下去了几十米。江春回头一望,愈发觉着今天是背时倒运了,三年唯一一次参加这大型集体活动,还要受这罪。不过想到可能还有两人比自己受罪,不知在哪被淋成落汤鸡呢,她又好过了些。趁着雨势小了,杂音小,她又扯开嗓子“胡姐姐!徐纯哥哥”的喊起来。喊了十几声,依然只有自己的声音在山林回荡。她不禁有些沮丧,不住安慰自己,可能他们俩见着下雨已经下山了呢,不用白费功夫瞎找了,先管好自己吧,下山了再说……但马上又有另一管声音告诉她:胡沁雪当时与自己第一次同寝回家去了都要使人来告一声,徐纯也是一根筋……这样两个愣子性格的人,说好会在山顶会面,说不定真的就是下着雨也要上山来的,要是半路下雨了,说不定躲在哪棵树下呢,这般松软的泥土,山体滑坡是再常见不过的了……自己一个三十几岁的成年人将人家小姑娘带出来,若不能全须全尾地将她领回去,她自己都难对自己交代!愈想愈发焦虑,恨不得到每一棵树底下看看,可有蜷缩作一团的身影,或许……还有可能两人都走散了,这就愈发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