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作者:报纸糊墙      更新:2023-06-23 23:49      字数:6409
  “我晚上回去跟他们说一下吧,问题应该不大。”其实村里的人也或多或少有收留个把亲戚,我收一两个朋友过去住,他们也没理由反对。如果是没有关系的人,村民们也是绝对不会收留的,根本不用等村里其他人站出来说话,收了人到自己家,就需要给他们饭吃,现在这年头,自己都吃不饱了,谁还会给非亲非故的人提供伙食。当天晚上我跟三爷他们打了一声招呼,说要带同学一家住进大房子,他只问了对方的人数,然后沉吟了一会儿还是答应了。第二天留下葛明和小龙看家,我带着小黑,骑着三轮车去了镇山,陈果已经收拾好东西了,那些一筐筐的土豆都叠起来放在三轮车上,我骑着车子,葛明就扶着李郁跟在后面,他母亲身体还好,并不惜要人搀扶。小黑走在一边,时不时停下来看看,他好久没来镇上了,大概是不太习惯现在的小镇。我今天带他来,是防止有人上来抢东西,现在这么缺粮,我们载着土豆大摇大摆地走在大街上,有些人怕是要忍不住。李郁的父亲想必也是种了一些东西的,但是那件事情之后,他们的粮食也就不知道到了谁的手上,陈果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一个一个地找回来,家里有两个女人,又要顾及她们的安全又要寻找生存的物资,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有几个男人试图要过来抢,但是在小黑把他身上的毛竖起来,然后亮出牙齿和爪子上尖尖的指甲之后,他们就都退却了。小黑凶起来的样子很吓人,我刚开始看的时候也有些不适应,久了就好了。到了村里之后,我们点了火盆煮了点东西吃,这一路冷的,而且陈果他们几个,也不知道最近都有没有好好吃饭,陈果的母亲走到了我们村之后,好像已经是累极了,但是这个老人还是在强撑,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看了看他们几个人,我还是决定做一顿白米饭吧,去年大部分水稻都枯死了,这东西在我们村也算是稀罕东西,平时我们并不怎么弄,主要还是为了向村民们的生活水平靠拢。腊肉和土豆放在边上的一口小锅上小火烧着,然后又另点了一个火盆放了一些米进锅里煮,淘米的水倒了给那几只鸡喝,一点都不能浪费。现在的米已经不像过去那样颗颗圆润了,去年我家收回来的谷子大部分都比较干瘪,还有不少空壳,没有柴油,只好放在石臼里用手捣,捣出来米留着,壳和碎末用来喂鸡。米饭煮熟之后把烧好的土豆和腊肉淋在上面,不仅是陈果他们几个流了口水,就算是我们村的人们,也都频频地向这边看过来。我拿出家里最大的碗,一人分了一大碗之后就各自吃开了,这样一来,也省得有些人客气推让。谁想到这时候鲁德夫妻回来了,这鲁德的老婆连婶每天都跟着鲁德进进出出的,鲁德也乐得带着她到处跑,他们刚刚山上打柴回来,一进门就闻到了米饭的香味。“你们在吃什么啊?”连婶蹲在我们跟前认真地看着,看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吃了。“阿连啊,快回来,我给你做好吃的。”鲁德连忙过来拉人。“呸,你知道做什么好吃的?”连婶不买账,鲁德一脸无奈,还是努力地想把她从地上拉起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呐,给你吃吧。”陈果停了筷子把自己的那碗饭推到连婶面前。“给我的?”连婶不可思议地抬起头看了看眼前的人。“是啊,给你的。”陈果尽量让自己笑得和蔼可亲一些。“这是你给我的哦。”连婶一把夺过饭碗,坐在李郁边上吃了起来,陈果的母亲正往李郁碗里夹肉呢,对于儿子把饭让给别人这件事,她并没有表态。李郁吃了一口老人夹过来的肉块,又把其他的夹了回去。“婆婆你吃。”两个疯癫的女人并排坐着,静静地吃着饭,陈果的母亲抹了抹眼泪,然后把饭碗推到了自己儿子面前,但是陈果并没有去接也没有多言,只是让他娘继续吃着。连婶不仅自己吃着,有时候还会抬手往一边的鲁德嘴里喂两口,搞得一旁的鲁德十分尴尬,我笑了笑说,没事,晚上再煮一次。现在村民们已经从一日三餐减到了两餐,一天省一顿,也是能省下来不少粮食的,我们基本上也就跟这着大家吃两顿,有时候家里几个饿极了,才加一次餐,今天陈果没吃,晚上也加一次吧,两个女人也需要吃饱一些。鲁德说自己那边人少,让陈果等人晚上去他们那边,我看了看我们这边满满当当的人,觉得这样也成,毕竟我们这种位置上,不是火堆边的每一个位置都是那么暖和的,没办法围成圆圆的一圈。最后决定让陈果和李郁去鲁德那边,主要是李郁的精神有些不正常,时不时会闹一次,陈果必须得自己看顾着,而他的母亲还是留在我们这边好一点,我们虽然也是四个人,好歹有一个小孩和一只狗不怎么占位置,那边已经有两个疯癫的女人了,怕晚上闹起来,老人也没办法休息。晚上我们又下了一次面条,这会儿正赶上大家都在吃饭的时间,所以也没引来多少注意。山谷中葛明以前屯着的那些包装好的挂面,都已经要过保质期了,再放下去,怕是要坏,我们决定慢慢地把它们都消灭掉。干菜煮面,说不上多好吃,我拿出了一罐辣椒酱,就着热汤吃点辣,也是可以驱寒的,特意给陈果打了一大盆,他呼噜噜地也都吃完了。有小孩端着小碗来我这边蹲着,我也就一人给他们打了一点汤面,这些孩子最近经常做这种事,他们的父母有时候会笑着跟我说不好意思,小孩子不懂事,我也就是笑笑,并不多说什么。这年头,谁家的日子那么容易呢,像鲁德,他们从北方富饶的土地上,一路南下来到我们这个原本是鸟不拉屎的山区,找了个山村死皮赖脸地住了下来,原本就没有多少粮食,秋天的时候帮人秋收得来的粮食也很有限,拾漏什么的,更是竞争激烈。前阵子我看他在挖草根,就偷偷给了他一些红薯土豆,给白米太打眼了,村里人知道了指定当我是冤大头,我还能养活一个村的人吗像陶三爷这样的人家,家里倒还是有粮食的,这些老人从以前那个穷苦饥饿的年代活下来,都多少有着屯粮的习惯,所以这两年日子也并不十分难过。可是再多的粮食也有吃完的那一天,天公不作美,不给你好年景,你能咋办呢?我这几天已经看那些老人吃起了以前的那种红薯丝,最简易的那种做法,把红薯洗干净了削成丝晒干,能放很久,就是不怎么好吃。他们那一代的人,小的时候年轻的时候,吃这个东西吃得都要吐了,好不容易过上几年好日子,谁料到老了老了,又吃回了这玩意儿。这些人都饿疯了头,后来再听小艾的母亲又反复提起帮她女儿火化的那条龙的时候,就有人问了。“那条龙大不?”“不大,也就半头牛大小。”“肉多不?”“挺胖的。”这个女人被问得摸不着头脑。“下次再看到跟咱说一声,捉过来大概也能吃上好一阵子。”问话的人恶意地打趣道,一旁的几个小伙子听了哈哈直笑。小艾的母亲听说他们竟然想吃龙肉,一时间气得大声咒骂起来,然后那群人就笑得更凶了,大房子里熙熙攘攘地热闹了不少。我拍了拍怀里的小龙,他抱紧我的脖子抖了几抖,小孩子不吓唬不行,胆肥得都没了边儿。第79章 蘑菇村 …陈果的那些土豆搬过来之后,我们村人看了,也觉得自己是不是也应该种点,虽然可能没多少收成,但是聊胜于无吧,现在的气候这么不正常,完全靠田地好像是行不通了,村里的那几个大棚也早已种不了东西了。人们在屋子的四周放置一些钉好的架子,然后也学着陈果的样子,用木板钉出一个一个的木筐,到田地头去取一些泥土,掺上一些秋天肥料,把那些小颗小颗的土豆种埋到筐里,然后就等着它发芽了。如果几个月后,木筐里多出来几个土豆,无论大小,无论多少,那也是收获,我们也算是赚到了。“蘑菇嘞……换蘑菇嘞……一斤粮食换两斤蘑菇嘞……”中午我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外头响起了类似货郎叫卖的声音,这真是奇了,这年头还有人挑着担子出来做生意的?我们打开门出来一看,只见一群男人个个挑着担子正往这边来呢,有眼神好的,一下子就认出来其中的熟人。“嘿,刘阿全,你们这是做啥?”村里人高声和他们打着招呼。“呦喝,都在这里猫着呢,找你们老半天了,来来,看看咱家种出来的蘑菇。”那个叫刘阿全的男人挑着担子加快了步伐,几步就来到了大房子跟前。我们好奇地围上去看了看,满满一担子白蘑菇,后头跟上来的人也一样,都是白蘑菇。“行啊刘阿全,啥时候开始种起蘑菇了。”“嗨,甭提了,今年这收成,靠那点红薯还不得饿死人,没办法,弄了些蘑菇种着,没想到就成了。”那个叫刘阿全的避重就轻,什么弄了点蘑菇种着就成了,种蘑菇不要技术吗,忽悠谁呢。“你咋种的啊?教教我们呗。”我们村的人不死心。“那可不行,嘿嘿,都种了那我的蘑菇卖给谁去啊?”刘阿全直接拒绝。“你这人咋这样呢,都是乡里乡亲的,咱种了不就是自己吃吗,这大冷天的,啥也种不成不是?”我们村的人继续磨。“那也不成,这东西要是能当饭吃我也就教你了,可惜这玩意儿吃多了拉肚子,只能当菜吃,嘿嘿,所以啊,还是不能把你们都教会了。”对方也懒得拐弯抹角,三言两语直接推了。“诶,小哥,你这蘑菇咋卖呢?”兰小云好像有点馋蘑菇了,看着那一筐筐白花花的蘑菇多喜人,就忍不住想换点。“一斤红薯丝两斤蘑菇。”被问的也是个年轻汉子,见有人问价格,连忙把他们定好的说法报了出来。“这可有点贵了啊,这年头粮食多精贵啊,这蘑菇又不能当饭吃。”边上的一个女人也搭话了,大家都吃了好一阵子红薯之类的东西,现在见到是新鲜的蘑菇,还是有点想买。“伴着饭吃,多少也是能填肚子的,一斤换两斤呢,其实也划算。”小哥虽然不是生意人,但是说起话来倒也在理。“不行不行,如果给五斤我就换点。”一个年级大一些的妇女开了口。“五斤?”那个年轻男人犹豫了一下,我们村的女人们眼里精光闪闪,有门!“哎呀,怎么就说了五斤呢,不过既然都有人说了,那就算了吧,小哥你要是愿意,我们也就都换了。”张月在一边搭腔,这话说得一脸不甘愿,好像还嫌价格太高一样。“五斤不行啊,我这种了好久了,才种了这么点蘑菇出来呢。”那男人为难了。“孙海你可别犯糊涂啊,出门的时候说好了的。”在一边看着的刘阿全急了,这孙海,能再老实点吗?“可是我媳妇怀着肚子呢,总不能一直吃红薯,我得换点米,你们谁给我今年的新米,我就同意一斤换五斤。”孙海回了刘阿全的话之后,又转头这么跟我们村的人说。“哈哈哈,你这小伙子怪有意思的啊,要今年的新米,今年你们村总共收了几斤新米啊?我们村也就收了一堆稻草回来。”我们村的女人丝毫不顾及对方的感受,一群人哈哈大笑了起来。“没有新米就换不了五斤了。”那个叫孙海的男人并没有把女人们的嘲笑当一回事,他们村的人见他提出要换新米,也都没了意见,一斤新米,确实是值五斤蘑菇的,也许还能再多换点。“诶,大家停一停,我说啊,大家都是十里八村的,也不藏着掖着的,我们村的人出门的时候都说好了,一斤红薯丝换两斤蘑菇,一斤菜干萝卜干之类的换三斤,一斤咸菜换五斤,你们要有谁愿意拿新米出来换的,那大家随便掰扯,我们村的人都没什么意见。”刘阿全扯着嗓门把价格说了,他们村的其他男人的态度也都很一致,都是不能降价。“那你们就挑着蘑菇出去转悠吧,反正咱们两个村也是挨得近,卖不完的话再经过咱这里,价格嘛,到时候再说。”我们村的人也不想松口,他们村离我们村不远,今天吃不到蘑菇明天也是有机会的,不必急于一时。这群男人挑着担子一离开,我们村的人就在种蘑菇这件事上说开了。几个村里的老人也聚在一起讨论了好一会儿,我没凑过去听,大概也能猜到他们的打算。晚上吃完饭之后,大家聚在大厅里烤火,陶六爷就出声问我们村有没有人懂种蘑菇这回事的,结果没人吭声。“咋都不出声,咱村不是好多大学生呢嘛?听说他们村就是一个大学生回家开始种的蘑菇,那孩子可能了,种出来的蘑菇比别人家的都好,还省料,听说都上市电视台了。”相比之下,同样是回家务农的,我觉得自己真是很惭愧。“六爷,这哪能怪我们呢,我学的那是信息工程,跟种蘑菇根本就不搭噶。”村里有个小年轻憋不住了,瓮声瓮气地回了一句。“你学个球,还信息工程呢,家里电脑死机了,你都不会修,别跟这丢人了,一边呆着去。”一旁他的父亲听不下去了,一巴掌拍在他儿子的脑门上,让他别出声,这时候谁出声谁丢人,他家小子还太嫩,这点道理都没弄明白。“阿石啊,你儿子当初不是读的农学院吗,问问他,看懂不懂。”六爷又问另一家子。“啥农学院啊,学园艺的,就是摆弄些花花草草,蘑菇这玩意儿,他那里会种?”他爹揣了儿子一脚,儿子无奈地往边上挪了挪,让一个学园艺的小伙子去种蘑菇,确实是有些勉强了。“陶亮啊,当初你不是种蕨菜吗?知不知道蘑菇咋种?”陶三爷一开口就冲着我来了,可惜这次我可能要让他老人家失望了。“就顺便看了一下,知道用稻草牛粪石灰啥的,具体怎么种那都没看清楚。”知道怎么种又怎么样,那个村的人不可能会给我们白蘑菇的菌种,一切都是白搭。第二天这些人又挑着担子来到我们村,前一天下午他们回来的时候并没有经过我们这里,可能是太晚了,也可能是生意不错。“今天啥行情啊?”我们村的人打趣道。“嘿嘿,加一斤。”对方也乐呵呵地回答,看来昨天是换了不少粮食回去。“那还是没差多少么?”我们村的女人还是有点犹豫,也许再等一天,还得加。“婶啊,就别犹豫了,再等也是一样的,一斤红薯丝换三斤蘑菇,再划算不过了。”这也是实话,他们要不是为了省点时间上山去砍柴,肯定不能这么快降价,没办法,都是这老天爷给闹的。“成,我去拿一斤红薯丝出来换。”那女人说着就会屋里去了,村里的东西都放在一起,基本上现在还没人敢搞一些小偷小摸。“那啥,听说你们家还有白米。”昨天那个孙海,说自家媳妇儿怀着的那个卖蘑菇的小伙儿,今天找到我这里来了。“是有,不过也不多了。”“我跟你换点成吗?我今天挑了一担子蘑菇呢,你要多少,说就是了。”孙海一脸你说了算的表情,可惜我也没有狮子大开口的心思。“昨天你不是说五斤吗,那就五斤吧。”我从屋里头拿了一些白米和一个箩筐出来,孙海颠了颠那些白米,就往我的箩筐里装蘑菇,都挑大的给,分量也足。“那个……你知道你们村还有谁家有盐的没有?”孙海给我装好蘑菇之后又打听起盐来了。“我家的盐不多了,这要去海边的话,路途远不说,还不安全。”这年头大部分人家家里都是屯了盐的,但是谁会拿出来呢?粮食还能指望明年再种点,盐就不同了,镇上没人卖盐,海边倒还有晒盐的,可惜这一路太危险,一不小心就得把命给丢了。我想了想,还是进屋去给他拿了两袋盐出来,葛明当时屯了很多,这会儿让两包给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家里也不多了,你别跟人说是我给的。”那人一下把盐揣进怀里,高兴地向我道了谢,然后把一担子蘑菇都留了下来,转头就要回去。“哎,孙海你去哪儿。”刘阿全在后头喊他。“卖完了,回家。”那孙海背着空箩筐头也不回,直奔着家和媳妇的方向就去了。“给我回来,你个憨货,这会儿正乱着呢,你一个人敢走山路?”刘阿群三两步跑上前去把孙海扯了回来。“好好在磨盘村里待着,我们一会儿回来的时候稍上你。”虽然态度不怎么好,但是这刘阿全人还是不错的,那孙海只好不情愿地点了点头。刘阿全看了看孙海空空的箩筐,又看了看他怀里抱着的一小袋白米,皱着眉头瞪了我一眼,大概是觉得我不怎么厚道,欺负老实人。那天孙海跟着我们一起上山去砍柴,等我们回到村里,那些卖蘑菇的人已经早就到了,众人把孙海埋怨了一顿,然后一起回去了。他们把手随意地搭在前面的扁担上,扁担的另一头挂着两个叠起来的箩筐,里面多少都有些粮食,看来今天生意也是不错。第80章 兰亦磊 …那个叫孙海的年轻人留下来的一担子白蘑菇,我们吃了一些,大部分都切成片晾干了,这些干蘑菇,够我家吃很久了。虽然蘑菇真的很便宜,但是我们村的人还是不肯放弃种蘑菇的想法,大家用换来的蘑菇做了各种实验,可惜摸索了一阵子,一点门路都摸不到。小黑不太喜欢吃蘑菇,小龙却很喜欢,熬汤的时候放一把下去,他一个人就能喝掉半锅。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又把陈果他们几个叫了过来,最近我经常这么做,因为陈果他们的粮食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