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作者:闻醉      更新:2023-06-23 23:38      字数:6001
  “姨娘莫哭,终于将宣公子盼了回来,该高兴才是。宣少爷好不容易回来一次,老奴去厨房里做些宣少爷爱吃的来。” 花姨娘地奶嬷嬷祝默默劝阻花姨娘。花姨娘点了点头,让祝嬷嬷多做些。胡志宣听了花姨娘的哭声和祝嬷嬷的话,也有几分触动,红了眼眶,劝慰花姨娘不要哭。花姨娘哭够后,问起胡志宣的功课。胡志宣照着对胡县令的回答再复述了一遍。“什么!你师父只让你上半天课,还让你同那些泥腿子一起上课,让你喂鸡干农活,我的儿,你受苦了。”花姨娘抱着胡志宣又要一阵嚎啕,被胡志宣劝阻了。“姨娘,莫要生气,师父说我年龄还小,只上半日课足够,其余的半日玩闹一来可以锻炼身体二来也能了解一下农户的生活以后做了官才能更好的为民请命。”“胡说,你师父这根本就是在作践你,谁说只有干农活才能为民请命的,那些寒门子弟也没见几个下过地,你大哥五岁开始启蒙,一个月学完了千字文,现在都是秀才了,也没见他身子骨弱,是不是夫人,你师父被夫人收买了,所以才不好好教你。”一边是自己师父,一边是自己姨娘。胡志宣为难道,“姨娘,师父没有被谁收买,是真的为我好。”虽然千字文没有学了多少,但他从其他地方真真切切的学到了很多的道理和知识。“儿啊,你还小,不知人心险恶。不行,我要去找你父亲,让你父亲给你换一个夫子。”花姨娘说着就要扯着胡志宣去找胡县令。“姨娘!”胡志宣又气又急,“师父不是你想的那种人,况且我都磕头拜了师的,不可能再更改,否则就是不孝,以后也是不能做官的。”胡志宣搬出了不孝的名头,压制住了花姨娘,花姨娘才消停下来,抱着胡志宣一阵嚎哭。“我的儿,咱们这么命苦呀。你可要争气了,你大哥那么厉害,你要是赶不上,咱们娘俩儿在这个家里可没有活路了。”花姨娘嚎啕大哭。胡志宣一阵心累,这就是他的姨娘。不关心他在外一个月吃的好不好,穿的暖不暖,住的惯不惯,连个嬷嬷也不如。一直要他和大哥比,想要他超过大哥。即使他比大哥强了又如何,大哥是嫡子,还比他大了十岁,这个家里谁也越不过他的。他的优秀只会是姨娘以后争宠的一个筹码罢了。胡志宣三岁的时候,他姨娘为了让他父亲到她院子里来,命人打开了他房间的窗户,让他发了三天的高烧,差点将脑子烧坏。他姨娘以为他年纪小不记事。其实他是记得的。他姨娘可是他的亲娘,却连师父师母对他的一半都比不上。师父那里,才真的像一个家,粗茶淡饭吃起来也格外香甜。晚饭的时候,花姨娘殷勤地给胡志宣夹菜,劝着他多吃些。胡志宣却吃得食不知味。胡志宣告退后,祝嬷嬷劝阻地对花姨娘道,“姨娘,宣少爷还小,不要逼得太急了。”花姨娘叹息道,“嬷嬷,我也知道,可是老爷已经很久不来我的屋子了,我以后能指望的只有宣儿了。他大哥去年已经是秀才了 ,他却还这么不思上进。那个小举人的事情,嬷嬷你找人查查,看看是否被夫人收买了。”祝嬷嬷听了大吃一惊道,“姨娘,不可。不说那个夫子有没有被夫人收买,宣少爷可是拜了师的,老师的名声毁了,对咱们宣少爷的名声可是大有妨碍的。”继而语重心长地道,“这不是还有老爷的吗,宣少爷也是老师的孩子,老爷是不会害自己的儿子。”花姨娘不以为然,老师是不会害宣儿,可若是不管不顾,宣儿还不是任由人拿捏。这宠爱都是争来的,你不争不抢的,谁能记得你。祝嬷嬷看着花姨娘的样子就知道,她没有将她的话听进去,不再相劝。正房里,一个中年的美妇人用涂满丹蔻的手,挑拣着丫鬟们刚采回来的鲜花,用剪刀修剪了,一朵朵插入清白透亮的白瓷瓶中。“夫人,那边又闹起来了。”美妇人就是胡县令的夫人的心腹刘嬷嬷道。“无事,左右老爷已经厌了她,她翻不出什么浪花。”胡夫人淡淡道,“吩咐下去那边的事情只要关注着就好,谁都不要插手。”“是,可惜了宣少爷有这么一个拎不清的姨娘。”看着美妇人面无表情的脸,刘嬷嬷自知失言,找了个借口,退了下去。第二日胡志宣以要写师父布置的功课未有,没有去花姨娘那里。然后事实上,方睿轩根本没有留功课。第一次休沐的时候,方睿轩只要求了学生早起那个时间段起来诵读课文。沈惠明就问道,“夫子,咱们不留功课吗?”他们约定好了,在课堂下喊方睿轩夫子,私下里才能叫师父。“何为休沐?”方睿轩反问道。“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沈惠明道。“为何要休沐,甚至官府每五日都会给出一天的时间休息。”方睿轩继续问道。“让人休息?”沈惠明不确定地回答。“不错,就像做一件事儿久了会感到累,要休息一样,休沐是为了让你们消除这段时间学习的疲劳,回来更好的学习。读书是需要经年累月长期坚持的,不必争这一两日。相反,休息的好了,状态好了,回来读书可能事半功倍。”方睿轩继续忽悠道,“等你们再大一些,或者明年了,我会在休沐的时候给你们留一些读书外的任务的,现在不用不急。”例如干农活了,帮妈妈洗脚之类的。方睿轩都能预见到学生们听到他布置任务的时候目瞪口呆懵逼的样子了。“学生受教了。”沈惠明恭敬地行了一个礼,坐回座位。胡志宣一直觉得他师父和其他人不一样,想法行为都是奇奇怪怪的。甚至有预感他师父的话传出去后,肯定会被其他夫子名士斥责为离经叛道误人子弟。但他却觉得这样很好,再没有比方府适合他的地方,可以让他觉得那么自在了。幸好他师父有个举人名头顶着,平时人多的时候也不多说什么,只私下里给他们往深里提点了一下,不然还不知道会惹出多大的祸事。胡志宣认认真真地描摹着他师父给写的字帖,不理会那些让人烦心的事情。反正他现在改变不了现状,也不能像丑小鸭一样离家出走,只能像丑小鸭一样忍耐着了。胡志宣在家里做着他的小白菜,方睿轩府上不请自来了几位客人。“几位童生请坐,杏儿上茶。”方睿轩招呼柳家村的三位童生到书房中。这三个人中,年纪最大的正是柳书青,李玉兰的丈夫,他今年三十有五,儿子已经成了亲,还在苦读。年龄最小的十八岁,叫柳子车,今年刚中的童生,前些日子已经和柳林中那位想要给方举人做妾的柳雯雯订了亲。他本在县城求学,得知举人老爷在村中开办了学堂,有意来求学,却不料正式学堂上的都是一些六七岁的奶娃娃,柳子车实在拉不开脸和一群娃娃一起读书。此时他还不知道自己的未婚妻差点被送到举人老爷家做妾。另一位是周老头出了五服的侄子,在县城居住,听说这二人要拜访举人老爷,就一起过来了。三人见得方睿轩书房中满满的藏书,均露出一抹惊叹之色。方睿轩的藏书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原主脑子中默写出来的,一部分是他那个世界唐朝之后的书,再有就是方睿轩在收到了沈大海给的两千两专利费后,让孔管家去给他收集的各种注解版本科举会用到的四书五经。没办法,做了夫子,首先要精通业务才行。第19章 卤肉“我等不请自来,方举人海涵。”柳书青年纪最大,由他代替众人告罪。“柳童生不必多礼。”方睿轩淡淡回应道,既不热络,也不失礼。“举人老爷家中藏书颇丰,令我等艳羡。”周童生夸赞了一句道。他可是听说这举人老爷逃难而来时,身无长物,只有几百两银子,还置办了产业。这么快就搜集到了这么多书,真是个有本事的。“周童生谬赞,都是科举常用的书,前些天刚刚采购的。一小部分是早些年诵读过的,现在默写了出来,权作安慰。”即使是一小部分,也够这群人惊叹了。哪个读书人脑子里没有几十本儒家文学的经典书籍,但是考学的人像方睿轩这般的除了科举之外的书还背诵了这么多书篇的却不多见。这也可能和他们见识短浅有关。“方举人底蕴深厚,必是书香世家出身。”周童生肯定的道,他们除了在书院学习的时候,根本不曾见过这么多的书。只有那些大的家族,世家才有这样的实力。“算是吧。”方睿轩敷衍了一句,完全没有谈论一下自己家境的打算。没落的耕读世家,都家破人亡了,这些人提起这些干什么,难不成还想让他在他们面前伤心一番。况且他虽然占了原主的身体,却始终无法将自己当做他。平时在柳生面前也都很少谈及过去的事情。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该讲述原主过去的事情,还是给柳生讲那个原本生活在现代的宅男方睿轩。好在两个人的过去都同样凄苦,都怕触到对方的伤心事默契地没有问及对方。柳书青见气氛尴尬起来,连忙转移话题,“我等这次前来,是为了明年的童子试,想向举人老爷请教一番。”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通过县试、府试可获得童生称号。过了院试,方可称为秀才,这三人都接连在院试中落了马,柳书青更是连考了十几次。知道这三人是为考秀才而来,方睿轩心里也有了谱,不是来攀交情的就好。方睿轩搜索了原主记忆中考秀才的经验,给这些人分享了一二。指点柳书青的文章时,方睿轩发现柳书青底子是有的,只是文章圆滑太过失了立场。他委婉地提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柳书青能不能听得懂,愿不愿意改正就是他的事情了。柳书青,原名柳树。书青是学堂夫子给起的学名,柳家村每一代人中叫柳树柳枝柳条儿的人不少。柳书青在柳家村算是年少成名,十七岁就中了童生,接下来的十几年一直蹉跎在这院试中。孙子都出生了,还要靠着老子妻子和儿子养活。方睿轩想想都为这些汲汲于功名的读书人就觉得可悲。柳书青的事情方睿轩是略有耳闻的,知道柳书青是他和柳生结婚前找上门来的柳小含的父亲,心中对他很是膈应。一个童生,不愿教导村子里的孩子,却有时间教自己的女儿读书识字,不是为了日后将女儿卖一个好价钱又是什么。他可不信柳树青是真心为女儿好,观那柳小含做派爱慕虚荣自以为是,甚至不顾廉耻上男方的家中来,想必是自愿的。愿打愿挨的亲父女,也算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柳子车学问扎实,对一些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这一届可中可不中。方睿轩对周童生并不看好,勉励了他几句。童生到秀才就是一个坎儿,有的人轻轻迈得过,有些人就是一辈子也跨不过。但是万事无绝对,他可不会傻乎乎地得罪人,万一人家大器晚成呢。明代罗圭一连七次童生试都没过,捐了个监生后,还中了乡试会试的头名,可惜他想详细了解一下这位壮士,度娘搜索了半天就只有这么一句话。方睿轩打发了这些人后,吩咐谷粒道,“告诉孔管家和两个护院,以后闲杂人等来了,能推就推了。”之后就去研究四书五经了。结合原主的记忆和原来的那点底子这些东西他消化起来非常快。只是写策论的时候,他总是忍不住以现代的观点看待问题,常常将论点写得新颖又惊世骇俗。方睿轩只能写一篇撕一篇,直到他满意了且符合这个时代的国情了才会留下来。一直忙到中午,方睿轩才停歇下来去吃饭。方宅男有了工作,有了大宅院,的确是更宅了。学堂在家里,菜地家里有一小块,家里还有那么多的玩具供他消遣,连出门的理由都没有了。前些日子晚饭后他还会带着柳生去田间地头散心,但是经常偶遇一些小姑娘小哥儿后,就懒得去了。方睿轩又买了一些地,将田地扩充到了五十亩,其中的三十亩租种了出去,二十亩由谷穗两兄弟和曹老头打理。买了两头健壮的大黄牛给谷穗谷粒养着,农忙时耕田,农闲时就轮流拉车。方睿轩表示进城的时候终于不用再和一群人挤周老汉的牛车了好开心。周老汉的牛车,所谓的车是那种农村常用的板车,只能保证人有个坐着的地方,既不能遮风也不能挡雨,下雨天根本无法出行。方睿轩照魏晋名士的牛车式样,请木工老杨头给打造了一个带着双轮的车厢,现在还正在制作中。为了稳妥,他还特意叮嘱了老杨头用普通的木头,结实点就行不用太过华丽。方举人回忆现代看到的牛车图片就莫名的觉得牛车比马车威风。而且这才符合举人老爷的身份,堂堂举人老爷曾经和一群乡下汉子挤牛车,传出去会被人当做轶闻谈上好久的。方睿轩表示,往事不堪回首,黑历史什么的还是不要再提得好。方举人当然是买得起马的,只是这时候马匹稀少,且大都是战马,要上战场打仗的。一匹马贵不说,遇到战争,军需不足的时候,可能还会被征用。这也官府不禁止民间养马的主要原因,想要集合民间的力量而养马。方睿轩无意为朝廷做嫁衣,他的钱是要拿来钱生钱的,不是打水漂的。“闻起来香,尝起来味道更好,可以拿出去卖了。这两天就让孔管家去把铺子收拾出来,咱们早点开业。”方睿轩指着餐桌上柳生做的几盘卤肉道,在柳生的脸上吧唧亲了一口夸赞,“媳妇儿你真棒。”柳生被方睿轩闹了一个大红脸,低声道,“天还没黑呢,你别闹。”羞恼的样子,透露出一股欲拒还迎的风情,本来没那意思的方睿轩小腹一紧,觉得自己该有那意思了。不过天大地大,肚子最大,先吃饱了饭再论其他。开小吃铺子,卖卤肉,是方睿轩思来想去回忆现代生活的经历考虑良久后才做的决定。首先,他有举人身份,又是县太爷公子的老师,想必没有那个不长眼的敢来找茬。再有,方睿轩可是个宅男呀,在现代里,宅男除了宅以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吃。老顽固同他一样爱吃卤肉,他老妈为了他们这都有点大男子主义的一老一少,专门学了很多卤肉的做法,什么川卤,红卤,广卤,潮卤,酱卤,只要沾边,他老妈就都学了回来。他正好被他妈抓过几次壮丁给他老妈打下手,虽然没有亲自动手过的,对这些吃食的做法还是有几分了解的。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辣椒现在还没有传入中国,他还知道的一些菜色不能做。不知道用花椒茱萸做川卤水煮鱼的味道到底怎么样。柳生是个心灵手巧又肯干的,学东西上手快,方睿轩就写了方子将研发菜品的事情全权交给了他。柳生就在大都在每天的上午和做饭的时刻练习摸索,研究了一个月倒也被他和谷大娘一起摸出了一些门道。“真是人间美味。”刚啃完一个酱猪蹄的方睿轩,没骨头似的仰躺在椅子上挺着大肚子打了一个饱嗝感叹道,好久没有吃到现代的味道了,还真是有些想念。也不知道现爷爷爸爸妈妈在现代怎么样了。他爷爷偷吃肉的时候,还有没有人给他望风。柳生看着方睿轩夸张懒散的样子,抿嘴直笑。方睿轩私下里的做派一点也不像是个举人老爷该有的,规矩礼仪的一点儿都不讲究,跟个普通人没两样。不过,在柳生心里这样的方睿轩很好。本来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突然被一个人娇惯呵护了起来,任谁都觉得不可置信。柳生心中也是忐忑的,就怕一切是镜花水月,一觉醒来他就会被打回原形。成亲后,他试探了方睿轩几次,方睿轩的忍让纵容,让他多了几分底气与信心。也许,他真的是脱离苦海了。方睿轩用沾满油污的手往柳生脸上抹去,“反了天了,敢笑话你夫君了。”柳生挣扎着躲避,方睿轩就开始挠他的痒痒,两个人玩得不亦乐乎。“别那里,啊,好痒,哈哈哈,夫君你放开我吧,我再也不敢了。”柳生对着方睿轩求饶。屋外前来收拾碗筷的桃儿听到声音悄悄退了出去。“先让你长长记性,下次再犯绝不轻饶。”方睿轩玩够了使劲掐了一把柳生的腰才放开了他。两个人玩闹完了,开始商量正事。“这两天你们再试着做一些卤鸭脖,卤鸭翅,卤鸡腿,卤猪肉之类的,酱肉也稍微做一些,咱们小吃铺子菜品多了,吸引到的客人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