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作者:闻醉      更新:2023-06-23 23:37      字数:6533
  正经寻个夫子,村子里却支撑不起。县城里一般的私塾,一个学生一年的束修为六两银子,一个先生带上一二十人不成问题,就是上百两银子。哪是一个村子可以请得起。那些人品不端的,学得一知半解半瓶子醋的,村长也不敢贸然请回村来,就怕祸害了村子。现在方睿轩来了,人品学识都无处可以挑剔。柳族长也不要求他教的多认真,只希望教导村中人会写自己的名字,看得懂契约就好。绝对不会耽误他的仕途。方睿轩听族长讲述这些,也觉得这老族长十分可怜可敬。都当爷爷的人,还殚精竭虑的为了村子谋划。“族长之心,我也知晓,此事我还需仔细考虑一下,明日再来答复与您。”在这古代读书可真贵呀,一个坐馆的夫子一年有上百两的收入。那些大户人家的西席先生想必更多。到底要不要做老师,这是横亘在方睿轩心头的问题。老师当然是备受尊敬的职业,现代的老师整日劳心劳心的,辛辛苦苦教导学生,干得比谁都多,挣得比谁都少。教育学生有时候反过来还要落得学生、家长、学校三方面指责。一想到这些他就有些退缩,虽然古代的行情和现代大不相同。但最最重要的是他教不好误人弟子怎么办?他可是个宅男呀。大多数的宅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性格内向,口才不好。要是上课的时候连那些书本意思都说不清楚的话,可就丢老大人了。“你怎么了?”柳生进来看到方睿轩大字型的躺倒在床上,双眼无神呆呆地望着屋顶。“我在想以后干什么,做官还是坐馆。”方睿轩开始向未来媳妇儿倾诉心事。柳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这不都是一样吗?”柳生前段时间被小宅男调戏惯了,自觉爬上床躺在他身边。方睿轩愣了愣也跟着一起笑,现在小媳妇儿还是个文盲。这段日子宅的整天睡吃等死的,竟然连一件正经事情没有干过。方睿轩侧过身子双手怀抱住柳生的腰,将人往怀里带了带。柔软的触感让他的心头一片荡漾,真想婚前私通呀。忍住,忍住,房子还没开始建,没有房子拿什么娶媳妇儿。方睿轩在柳生的脖间蹭了蹭,沙哑地道,“媳妇儿,你想不想读书习字。”柳生欣喜地看着他,“我可以吗,我是个哥儿,现在十七岁了,这么大年纪,还来得及吗?”在柳生心中读书写字在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认字的人往往都要被人高看几分。柳生小时候特别羡慕柳富户那到县城读书的儿子,在书院待了一个多月,回来后干干净净的和他们这群乡下孩子完完全全不一样。“不晚,什么时候都不晚,你是给自己学的,又不是要考功名做大官。只要你想学,夫君就教你。”方睿轩的咸猪手不老实地对着柳生上下其手。柳生整个人高兴的晕晕乎乎的,忘记了去制止某人,直到嘴巴被一团软绵绵的东西侵入,才急忙推开了身上的人,整理好衣服匆匆逃了出去。方某人很是无辜地摇了摇头,过去二十四年作为一个连人的手都没牵过并且有着二十一世界先上车再补票思想的宅男,觉得自己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了不起了。方某人还没有开过荤不假,可是这个身体的第一次第二次早没了,那方面的需求也有些旺盛。两个人这么一闹,方睿轩决定答应族长的请求。他不想做官,没有办法实现原主的这个愿望。但是做个大儒的话,待到日后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也算是为原主扬了名,光宗耀祖了。这比日后做一个家财万贯的田舍翁好多了。何况他平白得了一条命,得了那么多的知识,若是不能回馈一二,恐怕老天爷也会看不下去。回过村长,并请他帮忙在村中帮忙寻找修房子的人手后。方睿轩便匆匆赶回家中,默写书籍。他默写的第一本,便是千百年来被人推崇的启蒙第一教材的《三字经》。这是宋朝的王应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方面取材,精练浓缩而成。这个世界上没有了大宋朝,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三字经》这样的传世名作。方睿轩默写到大炎之前的部分,便停了笔。他这篇应该算是原作者的原作了吧,那些后人加上的,虽则也十分工整警醒世人,但历史根本不会再发展到那里,只能被鸡肋掉。否则,文字狱的大军中妥妥地有他方某人一席。方睿轩还没有拿定主意,要不要用这本书给那些蒙童启蒙。身为一个非常注重专利的程序员,内心的道德观让方睿轩觉得自己不能随便的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尽管这个人可能不存在这个世界,或者还没有出生。但是用来教导媳妇儿,方睿轩就觉得没有丝毫压力。他趁着时间还多,将《千字文》《百家姓》等几篇小时候被老顽固爷爷棍棒加大枣教育下死记硬背下的东西都一一默写了出来。方睿轩没有像现在这一刻无比的感激他爷爷。当初他弃了汉语言文学专业,选择了计算机,将他爷爷气了个半死。现在真的死了,反而干起了他爷爷的老本行。世事难料呀。不知他这个不争气的孙子死了以后,老人家过得好不好,千万不要为了他这个不肖子孙伤了身子。第6章 试讲方睿轩第一个学生是他的小媳妇儿。他上课教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握笔,他小时候不注重这个,爷爷在的时候规规矩矩地来,爷爷不在的时候,就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几次大字过后,被他爷爷看出来端倪。好一顿毒打,才长了教训,记在了心里。他爷爷总说,笔就像一杆称,笔正则人心正。方睿轩现在也这么对他小媳妇儿说。小媳妇儿学习的态度十分端正,他说什么都认认真真地听着,好像要牢牢记在心里一般。被小媳妇的学习态度感染的方睿轩正经了起来,咸猪手也不做乱了,老老实实纠正小媳妇的姿势,教小媳妇写他自己的名字。柳生学得很快,很快便掌握了如何握笔,一开始不习惯,他就强迫着自己去适应。方睿轩有点心疼这样的媳妇儿。待他写了十遍他的名字后,就抽出默写好的《三字经》教他认字。考虑到小媳妇初学的接受能力后,方睿轩只教导了小媳妇前几句,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小媳妇儿念、认,等他终于可以自己连贯地读下来的时候,开始给小夫郎解释句子的意思。古代儿童启蒙大都不讲解意思的,让学生通过百遍千编的诵读背诵增强记忆与语感。这些方法有可取之处,却不能用于他家小媳妇儿这个大孩子身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出生之初,本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都是相近的,只是因为后天受到的教育的不同,所以习性看上差的非常远。”看到小媳妇儿认认真真的脸,方睿轩话锋一转,卖弄道,“这种观点是人性本善说,是孔子和孟子提出的,他们觉得人生下来就是善良的。还有一种观点是荀子提出来的,他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是通过后天的教导才慢慢变得善良起来。后人结合双方的观点,认为人生下来是无善无恶,你教给他什么就是什么。”“在这三种观点中,人性本善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所以才成书在此,你知道为什么人性本善说被这么多人认同吗?”“人人都希望别人夸他是善良的。”柳生自信满满地回答道,觉得方睿轩问的问题太简单了。“生哥儿真聪明,在这三种观点中其实都提到了后天教导的作用。他可以让一个人做好人,也可以让一个人成为坏人。但是所谓的教导,其实不光泛指学堂夫子对学生的教导。许多人没有进过学堂,却仍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好人,这是因为除了学堂教育还有家庭的教育,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宗族教育,这些指宗族方面制定的规矩族法,若是能公正地运用它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宗族中的每一个人。但是做到这一点却是很难,人人都有私心,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过得好。除此之外,一个好的环境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一定的作用,学堂的求学氛围好了,学子们才会更好的努力学习。”“有句话叫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很多学问,其实都是从咱们的生活中总结而来的。比如人性本恶说,荀子为什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可能是他看到三岁稚童残忍杀害了一只幼鸟,也可能是看到成年男人将病弱的母亲丢弃在山里使其自生自灭才有感而发吧。其实我倒是认为,人性是有善有恶的,当你的行事,不影响到他人的时候,他们在一起程度上可以给予你善意,但当你的行为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对你作恶。”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方睿轩口干舌燥想要喝口茶水的时候,看到了媳妇儿若有所思的脸庞,怕自己的话引起了他的伤心事,敲了敲他的脑袋。“我说了这么多,知道我想告诉你什么吗?”“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好人也可以做恶事,坏人也可能做好事。和人相处要在一个限度内。”这次轮到方睿轩惊讶了,柳生真是一点就通的性子。怪不得,无依无靠还能自保七年。“不错,你说得很好。但是我还想告诉你的是,一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方面,拿出一个苹果,一个人看到说好大的苹果,另一个人说这苹果真红,又来一个对着苹果流口水说这个苹果肯定很好吃。你看三个人分别看到了苹果的三个方面,大小,颜色,口味。做学问也是这样的,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见解,或者在这种情况下对的事情,到了另一种情况下再做就不对了。你如果想做学问的话,就要学会不要迷信先贤,对于他们所说的,和你认识到的不同的,要敢于提出质疑。”方睿轩讲完之后有些心虚,第一次上课就给媳妇儿讲这么多东西,会不会把人教魔怔了,而且这些两千年后的思想小媳妇儿接不接受得了。“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了,你自己抽空把今天学的巩固一下,明天我来检查。”“夫君,你讲的真好,学堂里的夫子都是这么讲课的吗?”说完柳生羞得满脸通红,还没有拜堂就喊夫君,方睿轩会不会认为他不矜持。方睿轩对于小媳妇儿的上道十分满意,想学东西当然要付出一些代价,他用手轻佻地摸了一把柳生的脸道,“学堂里不讲这些,只有夫君我才会对你这么讲。”“为什么?”柳生眨了眨眼睛,望着方睿轩,希望他能给自己解惑。“学堂那种地方,最是尊重正统。且学堂的学子进学都是有目的,有的人是为了金榜题名,有的人想要名垂青史。为了不犯当权者的忌讳,有些东西他们是不会教也不会学的。圣人创造提出了知识,使人摆脱了愚昧。读书人大都将他们奉若神明,他们觉得凡是圣人说的话都是对的,凡是圣人行为的行为都是对的。却不知圣人很多时候会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会明确的提出那个限度,而大多的穷儒酸腐却奉为圭臬,一板一眼的要求自己,我觉得这些过于苛刻了。很多圣人没有接触过,没有书写下来的东西,他们没有了法则可以奉行,就歪曲圣人的话。”方睿轩感觉自己越说越多,两个凡是都提出来了,不能再说了。祸从口出,他不想加入文字狱的大军。谁说宅男都不善言辞的,那是因为没有挖掘出潜力呀。“夫君好像不认同那些人。”柳生抓重点一抓一个一准。方睿轩心里不住一阵哀嚎,这到底是哪里的妖孽。他的心与比干相比,谁的窍多一些。“嗯,”方睿轩点了点头,“你看咱们现在比较与孔圣人的时代,他们那时候只能往竹简上刻字在绢帛上书写,咱们现在有了纸张。他们那时候只有器皿上只有青铜器陶器可用,咱们现在铁器银器瓷器应有尽有。这说明了什么呢,咱们的知识在不断的丰富积累,比之圣人时代量上绝对要多的。那时的衣服样式到现在已经不多见了,换上了咱们现在这更轻便的服饰,这又说明了什么,以前的东西到了不实用的时候都会被新的慢慢淘汰掉。圣人的很多思想有着传世的意义,但是也有一些会过时,慢慢被人取代。我的言论不过以后来人的眼光看前人之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你要是觉得不对,可以不接受,我上面还告诉了你要敢于质疑,你也可以怀疑我的说法。”“那流传下来的,就是你说的,有传世意义的?”柳生难得插了一句嘴。方睿轩目光复杂的看着柳生,点了点头,“大多都是,对的可以听从,不对的引以为戒。”这样聪慧的孙媳带回家,他家爷爷该有多高兴。当然前提是要忽略性别。没有谈过恋爱,甚至不知道自己喜欢男还是喜欢女的方宅男来说,娶一个男人不是很难接受的事情。但是对上那个老顽固,那就是断子绝孙的大事,虽然老顽固的孙子不止他一个。不过他的媳妇儿好像能生孩子?方睿轩想到这里,一瞬间又惊悚起来。他使死死盯着柳生的肚子,仿佛要看出一朵花儿来。男人生孩子,这到底是个什么景象。他花了好久的时间,还是没能接受消化掉这件事。“我很喜欢这样的讲课方式,你以后也这样教我好不好?”柳生被方睿轩的眼光看到心里发毛,硬着头皮道,怕今天问题问得得多了,方睿轩以后不这样教他了,果断的用起了美人记。虽然他长得只是清秀,算不上美人。方睿轩看着正在撒娇的媳妇儿,想到或许他可以把媳妇儿教出来,让他以后教村民习字。方睿轩打算开办一个学堂,一个班收那些想要走仕途走科举的学生,正正经经教书育人,外带收束修养家糊口。另一个班基础的识字班,教导村民一些常用字,契约书信的写法,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日后出去打工,也不至于吃了不识字的亏。来学的村民随便给把粮食,两三个鸡蛋就行了,也不要多。算是回馈柳树村的这些人。他将这些想法告诉了村长,村长十分赞同。也同意了方睿轩说的,只教导本村人,他们外村亲戚家孩子都不准送过来的想法,准备随时替他做这个恶人。毕竟老师只有一个,学生多了也管不过来。不得怪方睿轩提前给村长打这个预防针,这十里八乡到处都有联姻,那户人家外村没有几户亲戚,那家亲戚家中没有几个小孩,若是将人都送到他这里来,他又不是超人那里管得过来。作者有话要说:不知道,把三字经的译文稍稍贴上一部分,算不算抄袭。第7章 提亲方睿轩的房子已经规划好了,要修三进的大院子。坐北朝南向,前园修一间正房一间书房几间客房用来招待客人,东边修上一排的屋子用作以后的课程专业班,西边同样的一排屋子,用来作为村民的基础培训速成班。他奢侈到将东边五间房子的建地,隔出三件大屋,美其名曰用作日后的大班,中班,小班,俨然一副抄袭幼儿园办学的意思,毕竟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四毕业这十六个等级好难分。西边更是直接建成了超大号房屋,方便容纳村民。等基础培训速成班关了以后,西屋还可以用来做仓库,做以后的活动室等等,有数不尽的妙用。方睿轩还专门让人在四个屋子都修了一块大黑板,方便教学。中间部分修建了一部分住房,圈了几块空地,日后做养菜养花养鸡之用。后院,就是内院,建了几个小院子便是日后夫妇二人和小崽子们住的地方。因为村长白给了一块宅基地,院子又修得十分气派,仅次于柳树村的第一富户,柳林中家,不过预算完全超了。原计划修个五十两银子的小宅院的,结果粗粗算下来要一个一百五十两的才够,给媳妇儿买铺子的钱一下子缩水到二百两。方睿轩心里默默地泪流满面,他这是修了一个大宅门吧。方睿轩很想靠谱一些,只是作为一个电脑技术宅,会指挥,不会盖房子,这很正常不是吗?房子在如火如荼地建造中,方睿轩每天的事情就是教媳妇儿读三字经,给媳妇儿讲三字经中的典故道理顺便延伸扩展下书中的意思,还原原主记忆中的书籍,傍晚的时候偶尔去监监工。村子里传遍了举人老爷要在村中开办学堂,教导小孩子读书识字的事情,大人们也可以去听去学后,均是十分兴奋,期盼着方家的大宅门早点盖好,学堂可以早些开学。只是外村的人,听到不准他们入学后,心情就没那么美妙了。来给方睿轩干活的农家汉子一个个的干劲儿十足,没有任何一个人偷奸耍滑。况且他们干一天还有二十五文钱。本来这些淳朴的庄稼汉子是不打算要方家的钱的,但方睿轩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好青年不愿意占这些人的便宜,遂请村长告诉大家一定要给工钱。而他的这般行为,在村民的心中又刷了一次好感。柳家村短工的一般水平是管两顿饭,一天十五文。方睿轩不愿小媳妇儿劳累给这一群大男人做吃做喝的,直接提了工钱,不管饭。“村长,方举人以后要教导咱们全村那多人读书习字的,咱们占了这么大的便宜,就出了一把子力气,还收这么高的工钱,是不是太贪得无厌了。”“钱方举人是一定要给的,他说大家的日子都不容易,那能要大家耽误时间给他白干活。况且方举人的学堂也不是免费开的,以后还是要收束修的。”而且他又不光是教你们几家,全村人都受了惠,你们这么做了,村子其他人要怎么表示。最后一句话村长没有说出来。听到束修,这群农家汉子都笑了笑,更加卖力地干活了。方举人收的束修和免费教他们教导其实他们没有什么区别。当然是有区别的,他们眼里可能没多少。对于方某人来说其实是积少成多的。他打算收这些东西,也就是意思一下,一来不想让那些人养成理所当然的观念,二来可以让一些不安的人家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