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作者:夏天的绿      更新:2023-06-23 20:50      字数:8985
  于先生看着宝茹似乎有些心思不在课上, 于是咳嗽了一声, 拿戒尺点了点她。宝茹这才从出神中回过神来,一下就低头红了脸。于先生还是很喜欢宝茹这个学生的, 并没有责罚她, 只是道:“上回我给你教的曲子可记熟了?课上弹一遍罢!”前一句问话纯属是多说, 难道没记熟宝茹就能不弹。宝茹只能整了整琴弦,然后,左手按弦, 右手准备弹奏。一时间之间乐室内都是琵琶铮铮然之声,虽说琵琶声音穿透力强, 用来演奏一些金戈铁马之音特别合适。但民间曲调也常用来作吴侬软语一般的音色, 倒也很好, 这就要多亏琵琶的表现力够好。想来琵琶能在民间这般流行,在市井人家倒比古琴还普及,也不是没理由的。宝茹正弹奏的这一首《团扇》正是民乐的典范了,这是去年走红的《金钗恨》中最有名的一折的配曲。其声幽怨缠绵,既有相思之苦,又有被弃之恨,女子心声于独自梳洗时演绎, 那一份顾影自怜。足够美丽,也足够清冷。宝茹练习这首曲子多遍,熟到就算是走神也不会弹错的地步,于是在熟悉的动作中宝茹又开始神游天外。最近为何老是这般走神?不过是因为千里之外的那个少年罢了——其实郑卓今年已经十六,在此时已经算个青年了,但宝茹依旧对他习惯说少年。郑卓乘舟远去,山高水长,之间的距离是千里之遥。郑卓在镇江港口想着宝茹,攒了好多宝茹爱听的事要与她说时,宝茹也想着他。宝茹和郑卓自认得起,第一回隔得这般远,宝茹这才知道原来恋爱中的人真会因为思念而这般反常。处在这般情绪中的宝茹倒是与正弹奏的《团扇》情感吻合,相得益彰。其声幽怨绵长,宝茹竖抱琵琶的样子有些漫不经心——甚至不合于先生说的‘标准’姿态。但是于先生并没阻止,这般的漫不经心反倒是切合曲中人的神思不属。流畅的音乐流转而出,宝茹今日梳着倭堕髻,刻意有些松散的样子,敛目拨弹琴弦。上午明亮的阳光从窗子外射进来几柱,打在宝茹的脸上身上,少女此时显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丽来。她是这样的漫不经心,又是这样的随心所欲,有幽怨的,独自的——她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美,但旁观者全都为她倾倒。到了午间大家还在讨论宝茹课上弹奏的那一曲《团扇》。素香咬着竹筷,盯着宝茹看了半晌,才道:“最近宝茹好似沉默了许多,可是这般沉默倒是让我察觉她越发美了,‘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是不是这个样子?刚才那一曲宝茹几乎把我吓着了,我还以为这是要羽化而登仙呢!”宝茹本来又在发呆了,可是素香这一段话让她反应过来。若是平常受了这调侃,口齿伶俐反应敏捷的她一定会反击回去的,但最近她的状态实在不好,竟是什么反应也懒得了,只别了头继续吃饭。这些可让众人越发奇了,这可不是宝茹的作风,玉楼立刻道:“怎得这般惫懒,最近都是这副样子,咱们说话你也不插嘴了,咱们议论你也不参加了,就是上课也时常出神。以前你那般厉害的,最近倒是这样文静起来了,大家竟是都不习惯了。”周媺也关心道:“可不是有什么难为的事儿?也可说出来。咱们帮着参详,总归比一个人较劲要强呢!”白好娘却道:“我看倒不像是你们想的有什么难为的事儿!要我说,这分明是害了相思病喱!你们想想,这整日神思不属的的样子,她又没病没灾的,也不曾听说她家有什么大事,方才课上是什么曲子——那可是《团扇》!相思之苦能为谁知的《团扇》。这难道还能不是相思病?”众人一时被白好娘的说法说服了,只因她这一说实在太像了,于是都一改之前的担心,反而俱是饶有趣味目光灼灼地看向宝茹。宝茹一个人被群起而攻之,哪里能抵挡她们这许多人——她也没想到好娘能这般铁口直断,一下子就是正中红心,她连否认的底气都没有。爱姐最是踊跃,饭也不吃了,放下碗筷就从宝茹的背后挂住了她的脖子,大声道:“快说快说!平日里就你一个连个意思都没得,竟像是没开窍的样子,只有你打趣别个的份儿,却没得咱们回敬的机会,这回可叫咱们捉住了!别想躲过去,咱们非得让你一五一十的全都说出来!”爱姐今岁也同她的青梅竹马订亲了,因她订亲与别个格外不同——其他女孩子经常是连未婚夫是圆的还是扁的都不知,但她却是从小与未婚夫一起长大的。在这时候已经算得上是难得的少年情分了。为这个宝茹最爱与她开玩笑,偏偏爱姐没得反击,这回好容易要抓住宝茹的小尾巴了,焉能轻轻放过?宝茹这下成了众矢之的,就连一向文静的丽华也是眼睛里闪动着小火苗,望着宝茹。宝茹心道:这下要糟!知道躲不过去了,只好求饶。“小祖宗们,你们别这般围着我,竟像是审犯人一般了,咱们让开些,不在这饭厅里,去书厅说好不好?”众人打量着宝茹,有些怀疑她就这样就范了,但是又一想她能躲到哪里去,总归大家都是日日在一个屋檐下上学的,难不成她还能躲着不来上学。于是众人散开,接着吃饭,只不过速度都快了许多,只为了快些回书厅——真的很好奇嘛!宝茹坐在自己的书案后头,大家也是搬来椅子围着她团团坐,颇有一种三堂会审的架势。宝茹见真是躲不过了,就连拖延也是没得机会的,这才认命道:“要说有什么了不得的也没有,只不过他最近离了湖州去做生意去了罢。”她故意说的含糊,多少湖州子弟都出去做生意——况且郑卓这情况说是做生意是没错,但是身为小伙计跑商又不是大家思维定式里的做生意,其他人是无论如何都猜不着的。宝茹想的很美,可是其他女孩子也不是吃素的,哪里能让她只说了这样含糊的一句话就脱身。白好娘立即道:“这是在搪塞谁呢!就这样一句话就能说完了?那是谁家的子弟,今年年纪多大,生得如何——还有最要紧的,你们是几时识得的,又是如何识得的!这些怎一个字都不说?还不快快给咱们说清楚。”看着大家都是十分认同好娘的话的样子,宝茹只能苦笑道:“他今年长我三岁,是我父亲朋友家的子弟,本不是咱们湖州人。认得他三年多了,如何认得的,自然是我父亲带着认识的。至于他生得如何,他比我高得多,我看得很顺眼就是了!”众人听宝茹又吐露了许多信息,可是还嫌不满足,只因说的虽多,但是这是谁家子弟依旧是不知的,没得个具体的姓甚名谁,大家如何能在平常打趣宝茹。只是再接着逼问,宝茹却是打死也不肯说的模样了,总之是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众人见威逼利诱挠痒痒都没得用,宝茹无论如何也不松口了,这才只得放弃。也因为宝茹的不松口大家更加不甘了,都纷纷开始拿宝茹开玩笑。玉楼就嫌弃道:“可见是一对儿有情人了,这般隐秘,竟是咱们也不能知晓的了!这般喜欢,只怕咱们不久就要看你订亲了——是谁当初说的要同我还有玉英一起调侃别人到最后的?”玉英在旁冷笑道:“自然是如今这个连情郎名字都不告诉我们的姚宝茹,所以说哪有怀春少女不思凡的,一旦动了凡心,凭她是九天玄女也不会记得姊妹的。”宝茹见玉英和玉楼一唱一和,这才知玉英也是能这般调笑别人的。这都是早先的一些话,只因学里的一个个都订亲了,只有她、玉楼、玉英还没得音信,所以在开玩笑时她们就是天然的同盟。有一回宝茹才同两人说了那话,却没想到玉楼能一直记得。被两人用看叛徒一样的眼光看着,宝茹自知理亏,也没法子辩解,只能心虚地低了头。见她这样大家越发气焰高涨了,一个个都能说上几句,就连丽华也会说几句‘就是,就是’来帮腔。直到宝茹被她们弄得哑口无言,身心俱疲,这才一个个志得意满地把椅子搬开,回了自己的书案,准备上下午的课。这件事却不算就这样过去了,宝茹知道这件事能被大家反反复复地拿来说,直到有一件大新闻取代这件事为止。却是也正如宝茹所料,宝茹的这点桃色绯闻很快被另一件‘大新闻’取代了。但是如果可以的话,宝茹宁愿自己一直被大家拿来说笑,也不愿有这件‘大新闻’。这件事宝茹不是听学里的任何一人说的,只不过一夜醒来,似乎学里的女孩子就都知道了。只因这件事正是那些闲得发慌的太太们最爱说的‘新闻’,她们似乎都格外喜欢议论和姻缘有关的八卦。白日里大家都还和往常一般上课,到了晚间宝茹就听姚太太说了这事——姚太太就是在饭后看宝茹做针线时说的。宝茹正给姚太太绣一副佛经,这样的佛经也买得到,但还是自己绣的最诚心,只不过姚太太这几年眼睛越发不清楚了,便让宝茹代她做。宝茹的针线平平,她其实也不爱做这些,只能庆幸还好是很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篇二百六十个字,就是宝茹这种做针线手脚慢的也快得了。姚太太见宝茹快收针了,这才道:“我记得你和悦东楼周家的那个女孩子,是叫媺姐儿的,是一同读了蒙学的,如今还在同一个女学堂罢!”宝茹不懂姚太太怎么说起这个了,这时候女孩子进学堂既有学些东西,长些品格的意思。同时也有利于家里拓展人脉,自己的同学或许自己只知这个同学如何,可是家中父母却更清楚同学家中如何。再有,自己念蒙学的时候只十多个同学,进了女学堂就更少了,这样必然是人人都记得的。何况周媺是和自己一直做同学的,这般,姚太太怎么还要问她。姚太太自然不是要问宝茹,只不过是为了说之后的话罢了,姚太太又摸了摸宝茹的针脚,这才道:“媺姐儿这回可没遇上好事,你在学里要多宽慰宽慰她。”宝茹听姚太太这般说,心咯噔一下沉了下去,心知只怕周媺这回遇上不好的事了。要知道白日里周媺还是没事人一般,就她所了解的,周媺绝不可能做到喜怒不形于色。那么白日周媺都不知的事,晚间姚太太就知了,只能说这不是她们平日聊的一些鸡毛蒜皮,不然哪里能传的这样飞快。只听姚太太道:“真是不成体统,那张家哥儿也忒轻狂了!媺姐儿还有两三年进门呢,这便有了身边人,虽说是个外室,但却打算就抬进张家,这是什么道理?打周家的脸么!”宝茹听后已经不是震惊那样简单了,那张家哥儿名叫张敬,他家就是宝茹家常去的‘丽春祥’布庄的东家之一——这是他家与别人家合伙经营的,不过他家占了大头。因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家里的家业都是他一个的,不然也没法子和周家结亲——毕竟这世上讲究‘低门娶妇,高门嫁女’。论起门第,张家还不如周家呢!只不过看他家人口简单,又没得兄弟来分薄家产,虽说门第不高,但却是有实惠的,周媺的父亲周掌柜这才应下了这门婚事。因此张家是很看重周媺的,逢年过节按礼节送的礼物总是加厚的,宝茹虽没见过张敬,但这些事情倒是偶尔听周媺提过几句——反正周媺对这个未婚夫的感觉就是不热络,但是也不至于讨厌,只打算将来相敬如宾地过日子就是了。可是这般看重周媺的张家却做出这样的混事——还是说这只是那张敬的打算。这倒是很有可能,少年人倒是最容易被‘真爱’冲昏了头脑。宝茹心里存了疑问,但却不等宝茹发问,姚太太便接着道:“其实这张老爷张太太也是明白事理的人,他们如何肯叫儿子抬个外室进门,真这般做了,张家如何做人呢?别人家的女儿还未进门就给儿子抬进门一个外室,这哪里是结亲,分明是结仇!只是不知那张家哥儿是如何失心疯了,偏偏是铁了心了要这般。家里张老爷又打又罚的,要不是只他一棵独苗只怕下手更狠!就是这般那张家哥儿也不肯把原来的话吞下去,唉!为了个野女子和家里这般,这哪里是儿子,分明是讨债鬼!”宝茹再不能说一句话,姚太太的这些话已经让她知道足够多的事了。到了晚间睡觉她还翻来覆去,只想着这事——她实在不知这事会走向怎样的发展。她自然觉得这时候周家去退亲最好,这样的男儿,还未成亲就这般了,别说想着如何人品忠贞了,只说规矩都是不好的。而‘规矩’是许多妇人最后保护自己的手段了,因为有着不能‘宠妾灭妻’的规矩,所以丈夫就再宠爱小妾也须给正妻留下颜面,正妻依旧是后宅里最有权利的那一个。但是若连‘规矩’都不守的男子,谁知将来能无法无天到什么地步!但是是否退亲自然不是宝茹想想就能行的,宝茹估摸着若是张家真把那外室抬进门了,只怕退亲的事就有七八分了,毕竟这可是打脸,周家如何能咽下这口气!再加上周掌柜秉性刚强,处事果断,对付这样的事绝不会拖泥带水。所以宝茹才这般预计。可是若张家最终没把那外室抬进门那事情可就说不准了,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所谓‘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大家就只当那张敬是一时糊涂罢了,还是个好男儿,这点子风波就只是风波,最终不是还是风平浪静么,一直歪缠做什么,人家只怕还要说周家得理不饶人喱!宝茹正是想了这许多,到了第二日上学还是满腹心事。只是满腹心事的可不只她一个,玉楼的眼下都是青黛色,自然昨日也是没好眠的,至于其他人亦是面色不虞。也不再拿宝茹的事儿取笑了,反而有些相顾无言的样子,大家这时候都默契地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说她们这样的人家宅院里真是没什么秘密。大家在一处上学,自然各家不会离的太远,这样的消息自然得的快。虽然都默契地知道了其他人也知道了这件事,但大家心照不宣,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只因为周媺也在,突然发生这样的事,她并没和徐娘子请假,还是照常来了学里。要安慰她么?这样的事如何安慰,别人说来也不过不痛不痒吧。况且大家越是特别对她,只怕周媺会更不自在——这样本就在无时无刻地提醒周媺发生了什么。所以大家就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的样子,不过还是和平常不一样,平常她们哪里是这般沉默文静的——她们也知,但是她们此时实在做不出欢乐的样子了。周媺看着大家沉静的样子,扯了扯嘴角道:“今日怎么这般?一个个的都成了淑女了,竟是这样不习惯。”说着她见大家没说什么,这才恍然大悟道:“我晓得了,你们定是知道我家的事了!”说完苦笑地摇摇头道:“家里就是一个筛子一般,什么事儿都能漏出去,就是我昨日说了一句话,明日我婶婶都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但却没想到,不只家里边这般,到了家外边也传的这样快!我是昨晚才知,只怕不比你们知晓的早了。”周媺又道:“也别这般战战兢兢的,你们素来知道我是如何看待这门婚事的,不算放在心上,如今也就不见得多难过。我怕什么呢?最多不过退婚,最难不过那边不闹了,婚事依旧。反正万事有我父亲做主,那边还能翻上天不成?”说到最后一句话,虽然随意,但宝茹明显觉察到了其中的坚毅果断——即使到了她最不愿意的境地,但她依旧清楚该如何行事,并且有手段压服。宝茹听出来了,其他人自然也能听出来。玉楼像是松了口气一般道:“就是就是,凭他张敬是什么货色,媺姐又是什么样的品格,本就是他不知攒了几辈子的福气才高攀得上的。如今这样不要脸,咱们还能拿捏不住他?”玉英也道:“你心里已经有了个底就好,最是要紧的是自己要拿定主意,可别因为一些外人说什么就屈服了。”周媺知道玉英是想说什么,玉英自然是赞同周媺退亲的,但是人言可畏,到时候一定有许多闲话——即使这错不在周媺。宝茹握住周媺的手道:“她们倒是把能说的都说了,我只与你说一句话罢,无论你是如何做的,我都向着你的!”周媺忽然觉得家里如今正奔忙着的‘头等大事’也不甚重要了,既有这样的一些姐妹,别的人情如何又有什么关系!或许是说曹操曹操到,白天学里大家才一起愤愤不平地说了张敬许多的坏话,等到傍晚放了学,就见他正等在了徐娘子家大门外。宝茹是这两年才见过他一两回的,对他不甚熟悉,差点没认出他来,直到看到周媺脸色大变这才想起他是谁,见他一直看着周媺,心下警惕,立刻把周媺拉到自己的身后,周媺的丫鬟跟在身后,反应迟些,待宝茹反应完了才知是什么事,也一下站到了前头。那张敬却不是个失心疯的样子,见了女孩子们这般架势依旧是斯文的样子——只不过看上去颇为憔悴落魄。只听他道:“周小姐,只请你抬抬手罢!”第71章 周媺决断玉楼皱着眉头道:“就这般让他和媺姐在一个屋子里?我不放心!”那张敬拦下了周媺, 一句‘周小姐, 只请你抬抬手罢’好生没道理, 听到的女孩子都气得不得了,这是贼喊捉贼么!众人不愿理他, 都护着周媺想送她上马车, 毕竟这青天白日的大街上他也不能做什么。只是没想到周媺却阻了大家, 如了那张敬的愿,与他到了这一处茶楼包厢说话。女孩子们没有一个是放心的, 但是这是人家私事, 实在不好跟在一旁陪着。于是只叮嘱周媺的贴身丫鬟, 教她守在包厢门口,若听到什么不对的动静,立刻到隔壁包厢告诉大家!大家立刻就能过去阻止——想他也只是个文弱青年, 她们八个人再加上丫鬟,无论如何也是能对付的!没错, 女孩子们正坐在周媺和张敬所在的包厢隔壁。宝茹听了玉楼说不放心, 无可奈何道:“大家谁能放心呢?只是这事实在太私密些, 不是媺姐与咱们见外,就是于情于理咱们也得知情识趣地地自觉不去听。谁知那张敬会说什么,若晓得了一些尴尬事,以后媺姐对着咱们该多难为情啊!”素香道:“宝茹说的是正理,你且坐着吧,我们能做的就是真有个万一,能护住周媺!”正在隔壁女孩子们都在为周媺担心时, 周媺却是平心静气的样子,只是听那张敬说话,却不发一言。张敬面有苦色道:“周小姐,我知你是个好女子,实在不是没得法儿我是不能来找你的,我也没脸来找你。只是如今我能求得着的就只你一个了。”他见周媺脸色不变,未见动容,依旧淡淡的,这才接着道:“惠芳,我是说就是那个女孩子,她也是个好女子,她原也是好人家的女孩子。若不是父亲早逝,族里占了她家家产,她和她母亲也不至于流落到湖州来。她是规规矩矩洁身自爱的,只是靠着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和她母亲,是我先喜欢她的。”“她对我没得意思,她那样的品格怎会想到与人做妾,可是我家如何也不会让我娶她的——她心里清楚,所以对我一直不假辞色。只是她母亲一直身体不好,直至去岁年末大病了一场,没钱整治医药,她没得谁好求,只能来求我。是我趁人之危,我借了她钱财,从此我再找她她便没法子不留情面的,就这般才有了如今。”说到此处张敬已经是满脸哀求:“周小姐,你命好,父母俱在,又有兄长撑腰,家中也是殷富之家。你就只当是可怜可怜惠芳的身世!就抬抬手吧!”周媺这才有了反应,往茶杯里倒了茶,但也不喝,低着头与他道:“你一直说要我抬抬手,却从不说如何抬抬手?你倒是说清楚啊!”张敬以为自己说动了周媺,虽觉得难为情,但依旧很快地解释了一番:“只因为这事实在不体面,我爹娘是绝不准的,说是周小姐定然不允,这是规矩。可是惠芳不能这般与我不清不楚的,我打算纳她进门,不然我如何能见她。我只请周小姐能暂且委屈,帮忙劝服家人,我张敬日后一定报答!”周媺放下茶杯,盯着张敬看,好像第一回认得他一样——确实也像是第一回认得他。以前他只觉得他是个寡淡的很的文弱青年,差些担当,但总归日后还是能相敬如宾过日子的,可是今日才发现这不仅是差些担当,而且是懦弱到了极点且是个脑子不清楚的。周媺现在是怒极反笑,不等那张敬如何反应,就抬手扇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顺手还将桌边茶杯里的茶水泼到他脸上。“你脑子不清楚便在自己家犯浑就是了,可别在我面前现眼!你句句话里都带着不体面,不规矩,没脸见我——只是你是真知道这不体面,不规矩,没脸见我么!若是真知道,你又怎会来找我?不过是装装可怜罢了,以为我是外头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小娘子,说上一两句便会心软?”说到此处周媺抬高了一分声音道:“我却不是个心软的,你那红颜知己如何身世凄苦关我什么事?我既不认得她,她就是死在我面前我也不会眨一下眼!至于我的命好,难不成就是我的错处了,就因着命好便不能追究更可怜的了?那张少爷,城南难民窝里好些凄惨的日日靠着坑蒙拐骗过活,哪一日你遇着了我倒看你追不追究。”周媺看着张敬狼狈的样子,又盯着他一字一句道:“最让我不齿的是,你一个男儿竟然没担当到这地步!既然你没本事把那姑娘顺顺当当地抬进门,那就认命。偏偏还想万事俱全,既要好婚事,又要红颜知己,最后还要两方家人都点头。你是办不成这事的,便只能来求我这个最弱的小姑娘了,难不成我周媺在你眼里就是这样一个自甘下贱的!”说完这些,也不管那张敬如何不敢置信与羞愧,自顾自地便推门而出。她的小丫鬟立刻跟上——她站在门外一切可听得清清楚楚,还好扇耳光泼茶的都是她家小姐,不然她一定会到隔壁去搬救兵的。不过既然是自家小姐出气,那当然是等着就好。周媺出来的响动自然瞒不过一直注意着这边的宝茹等人,于是大家都呼啦啦地跑出来,围着周媺看,确定她是毫发无损后才放下心来。丽华担忧地看着周媺道:“怎么样?还好么?”这也是大家共同的担忧,周媺摆摆手道:“我能有什么事,我还教训了他一顿呢!你们也不必担心,都各自家去吧——我家这几日一定忙的很。已经耽搁了,我现在是非走不可了。”周媺家这几日自然是忙的很,他父亲甚至把悦东楼的事都交给了二掌柜,专门回家坐镇解决这事儿,等到周媺回家时已经摆开好大阵仗了。周掌柜与周太太坐在上首,下头一溜儿站着两个哥哥,竟是只等着她了。只不过她本以为祖母也会来,不过此时一想,祖母一直不肯分家是为了把持家里钱财,只有这般儿子儿媳才能始终恭顺,至于各房的其余事情她是不会管的,也懒得管。本来周掌柜与周太太已经在说周媺的事了,见周媺回来这才停了下来。周太太因为这事觉得女儿大受委屈,格外怜爱,比平常更加嘘寒问暖关心备至。只不过到了后头却要支开周媺,毕竟这种事却不好当着周媺来商量。周掌柜却抬了抬眼道:“这也是媺姐儿自己的事儿,她听一听又如何了,难不成她一辈子都能不晓事,媺姐儿你就站在你二哥一旁听着就是了。”周太太没再反驳周掌柜的话,只低着头唉声叹气,接着之前的话说道:“要我说自然还是能不退亲自然最好,退亲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虽然不是咱们媺姐儿的错,但是外头体面人家还不是爱拿这个说道。当然,若是张家真让那外室进门了,那就是再如何也要退亲了,如今还没成亲就能这样欺负人,那将来还不知如何糟蹋媺姐儿!”周掌柜一开始听周太太说话还皱着眉头,听到后头才舒展了脸色,只不过他还不满意,直接道:“要我说,无论他张家如何打算,这一门亲都是要退了的!哼!那张家还真当他家是什么贵人府第么!打量着咱家不会退亲?竟是这般做派!不论他家如何料理,只凭张敬这样没得半点规矩的样子,这一回咱家能用退亲压服他家。若是以后媺姐儿嫁过去了,他又隔三差五抬个外头的,这如何是好?那时候生米成了熟饭,咱们难道再把媺姐儿接回家?”周太太听丈夫说话,点头道:“确实是我想差了,我只想着不利于媺姐儿的名声,却忘了当初定下张家本就是图他家实惠,面子哪有里子来得重要,就这般照着老爷说的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