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节
作者:童柯      更新:2023-06-23 19:57      字数:4257
  “闹?”“嗯…你自己多注意吧,别人问起,也最好别和瑞王扯上关系。”.梅珏被邵华池劝下来后,穆君凝算放下了一块大石。在养心殿外“昏倒”,因帝崩悲伤过度而无法主持帝身后事,全权交由内务府以及各大臣协助办理。穆君凝回到福熙宫后,脚下踉跄,猛地向前栽倒,墨画被娘娘脸色惨白的样子给吓住了,合着墨竹几人将穆君凝抬到室内,手中轻盈的分量令人不敢相信她们抬的是一个成年女子的重量,墨画阵阵心酸,忍住悲恸道:“快,去请太医过来!”却被穆君凝抓住了手腕,“不用找……都先出去吧。”只见穆君凝勉强睁开了眼,阻止了她们。皇贵妃威严深重,众人不敢忤逆只得在外等候着,待宫女们关上门后,她慢慢挪到桌旁,这么点路,都上气不接下气的。她是怒极攻心,在永梅殿被邵华池的冷嘲热讽,加上那胜利者的姿态给气得无力反驳,郁结于心。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她最气的是,邵华池说的是事实。早前,是他们决定傅辰的去留,现在,是傅辰自己做的决定。但,她如何甘心?她比邵华池更早注意到傅辰,更早的心动,最后傅辰却果断的选择了邵华池,只因那是他的主公,只因那政治倾向。多么的不公平?这选择关乎情爱吗,无论是与否也许都不重要了,他注定会和邵华池纠缠下去,而她,不过是他们感情外的多余女人。她,对于傅辰来说,已经没用了吧。泪珠,一滴滴,落在桌面上。哽咽的声音回荡在室内。有时候被利用也算是件幸事,至少还有利用价值,待利用价值都没了才是真正的失去。端起烛台拧动把手,里头出现了了一卷纸条,看着上头的要求,她颤了颤。又看到里头还有一颗药丸,那似乎是他们对付先帝的,能够加速燃烧身体机能,在短时间内力大无穷,有内力的人更是会回到自己巅峰状态,但代价是提前消耗生命。她之所以知道,也是因为那药曾经她之手,是从国师的观星楼那边送来的,后来才被邵华池的眼线告知梅珏,这才真相大白。她如坠冰窖,为了皇位,邵安麟连母子之情都不顾了吗?这怎么会是邵安麟,怎么会是那个那么孝顺的孩子,她不敢置信,却又觉得合乎情理,就算是神医梁成文都诊断出她活不过一年。现在,不过是废物利用了?但,她不相信,她的孩子不会这么做。她默默擦去了泪,打开纸条,这是添柴人放的,后来邵安麟离开京城后,也被用于她和儿子之间的传递信息。上方的字迹是邵安麟的:望母亲替儿分去忧愁,七死,则晋平。这是,希望她能想办法解决掉邵华池。纸条,缓缓从她的手中,飘落。第268章纸条的飘落, 犹如她的心,无声的死寂。前些时候, 她收到了傅辰通过吉可给的密函, 其中内容字字戳人脊梁,将三子安王的罪行一桩桩列了出来,末了问她:此子为帝, 晋国危矣,基业恐毁于一旦, 望娘娘能以千万百姓性命为重,勿陷晋国于水火。不出几日, 邵安麟也来信,势要邵华池的命,言语间不乏对邵华池的忌惮。毫无疑问, 儿子的三王党与七王党早在暗中交锋数次,早已势不两立。这宫里既然能有各派的眼线, 那么邵安麟的自然也不会落下, 被儿子知道自己和邵华池有合作也是情理之中, 他们虽因傅辰以及派别多有龃龉, 但需要合作的时候也会放行,在大方向上他们有各自的打算, 通融一下对方未尝不可。可以说亦敌亦友, 邵华池能躲过其他派别的暗杀,却不一定能躲过她的。她无法否认,无论两人再如何敌对, 但邵华池对她,却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信任的。其实,这位七殿下,对身边的人是放了些信任的,也许就是这种别的皇子没有的真性情才让傅辰决定了最终人选吧。她的心,乱如麻,头皮一阵阵的刺痛钻入骨髓。一会儿是那情报上,儿子数项数典忘祖的罪行;一会又是几个儿女从小到大的模样,开心的,难过的,痛苦的。她没告诉任何人,从几年前那次刺客事件,她比任何人都更早的发现自己儿子的眼线有参与其中,儿子与那群细作可能是同一个派别的,现在傅辰给出的证据只是更进一步打破她的幻想罢了。儿子,叛国了。那么,安麟知道吗,傅辰其实已经掌握了他所有动态。想来是不知道的,不然傅辰还能活到现在?穆君凝捂着自己的额,哽咽道:“为什么你会认为我不帮自己儿子,反而会帮你们……我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享受太后的尊荣,晋国存亡与我……何干,何干……何干……?”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了。“傅辰,你好狠,对我那么的无情……”把所有的事实摊开在我面前,由我来抉择。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国家。她的手抖得犹如筛子,出神地望着手里的药丸。其实那纸条上的话无论是不是儿子的意思,都无需再去证实什么,她身在这局中,就要有当棋子的觉悟,这也许是她最后的谈判机会。这步棋,她就是不走,也有人逼着她走。她像是个快要窒息的人急促地呼吸着,缓缓将那药丸塞入口中。衣袖一撤,在空中划出优雅又凄厉的弧度,她就犹如一只被撕扯下羽翼的蜻蜓,匍匐在荷叶尖上等待最后的朝露。.扉卿骑在马背上,暮色下他身后跟着长长的队伍,众士兵跟在身后。与他并排前行的邵安麟牵着缰绳,目光深幽,忽然问道:“你前些时候寄信去栾京,情况如何?”他有些烦躁,却不明白这种烦躁从何而来。他想起昨日晚上为母亲算的一卦,大凶之兆,就越发的坐立不安,今日天色微亮,就整军待发,想尽快回京见到母妃。“杳无音信。”正因为没有信息才更能确定京城已陷入被管制的的境地,晋成帝也应该如他们所预期的已身死,而攻城的二十万大军也应该到了。算起来,京城的守备军六万不到,加上卫城以及周边城市调过来的,撑死了十万驻军,他们二十万大军就算不能完全堵死他们,也足够包围整个京城了,更何况还有他们带来的十万大军。那封给穆君凝的信,不知是否送到。邵安麟是自己的弟子,教导了二十多年,几乎所有的能力都是师承的自己,所以扉卿想要完全按照邵安麟的字迹来写一封密函给穆君凝,是轻而易举的事。没一会,扉卿得到了大军压境的消息,这代表着晋成帝已然驾崩,“安王殿下,看来我们要加快速度了。”把傅辰送到后,良策拍了拍傅辰的肩膀,送佛送到西一样地附赠了一句话,“保重自己,那位快来了。”这话前半句是担心,后半句是隐晦的告诉傅辰不用急着站队。只要新皇来了,他们忠诚的对象就只有新皇。那位,指的是正在路上的新皇,这也算是给傅辰一个提醒,到这地步,谁都知道如何站队了,一个奴才如果拎得清就最好隔岸观火,谁做主子都碍不着他们的活路,他也是知道这位小太监不同于其他人,那可是被他们御林军大统领每每挂在嘴上夸赞的人,脑袋瓜子就是和别人不一样。他就怕傅辰聪明反被聪明误,把自己给绕进去了。见傅辰没说什么,良策明白自己多劝无益,这位七殿下也不知有什么魔力,让傅辰坚持到这个地步。养心殿外如今分成两个派别,一派由十一等皇子组成,他们从太医院找了个太医,这太医得了好处,说话也是相当有内涵,只说送给晋成帝的丹药有问题,又说是在观星楼出的事,其他人自然把目标放到邵华池身上。于是就形成了邵华池在皇帝的丹药中做了手脚的说法。前段时间他们的眼线正是得到过消息,邵华池曾带着一堆人马到观星楼,也不知为了什么事,甚至还火烧了那儿,事情闹得很大,几乎人尽皆知。也是那个时候,大家才知道的邵华池拥有多大的势力,继而引来各方刺探以及晋成帝的收回恩宠。邵华池成了弑君的头号嫌疑人。十一、十四带领的一众小皇子抓住这点不放,现在不能称呼他们为王爷,他们中大部分并没有被晋成帝加封过,到现在还被宫里人不上不下地称呼其为皇子。而原本应该被划分到二子邵华阳一派的老八邵嘉茂,十二邵津言,却理所应当地站在了邵华池这一边,这个形势大逆转打得人措手不及,另外还有像是本来也属意老二,却不知什么时候成了中立派还顺便在前几天造福了一下百姓帮邵华池平定城内的老六邵瑾潭,还有受过邵华池恩惠的老四等人,这么算起来当两派人这么泾渭分明的对立反而是邵华池占据绝对优势。后知后觉,发现邵华池的庞大能量,除了即将继位的老三、刚刚离开的老九,在外面招兵攻城的老二,几乎所有成年的王爷全部站在了邵华池这一边!?这是多么惊人的现实,邵华池是怎么做到的?不到这种时候根本看不出邵华池的暗箱操作,会咬人的果然不叫。“我说,老七,你挡在殿门口是为何,难道真是心虚,不敢让太医进去查验?”十一与其他三王派的大臣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瑞王殿下该不是心虚吧,若是不心虚,请让开!”“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查验,如若正常难不成我们还会污蔑你吗?”在养心殿外,一排排御林军挡在前方,不让太医院的人靠近里面半步,而只有御林军统领鄂洪峰以及握有虎符的徐清才有资格让士兵们离开,这些皇子如何命令也不会动分毫。邵华池笑了起来,那一丝勾唇就透着勾魂摄魄的味道,随着他的成年,已显露风华绝代之姿,但他的气势却是丰满毕露的,毫不退让,“你们没任何证据,本殿又何为让你们进去查?父皇龙体岂是这些下臣能碰?”他明白不能让这群太医进去,这群人只要做一点手脚,父皇的死就会怪到自己头上,而现在他不能让御林军离开,那他就洗不清嫌疑了。“太医之言难道还不够?”这是老三的阳谋,他不能退缩,“只凭太医的片面之词,身上没有圣旨,怎能私闯?”“圣旨?你开玩笑吗?”邵安麟还在路上,没登基哪来的圣旨。“先帝曾撤去了你的所有职务,你莫不是怀恨在心?才在这里多般阻挠?”其中一位文臣忽然道,此人早就抓住这机会,准备给邵华池致命一击。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若是邵华池因为晋成帝的撤掉所有恩宠而去加害皇帝,也不是没可能的,连动机都合理。邵华池脸色一变,这群人的嘴,真是颠倒黑白,还听上去有理有据,不是有备而来的谁信?他们是要彻底打落他,他只要有一点退缩,他们就会抓住机会将他打落尘埃,再也无法翻身。邵华池攥紧了拳头,这种时候他不能犯错,不能倒下。猛地看向安忠海,安忠海老脸抖了抖,明白了邵华池的暗示,脸上犹豫。应劭诏书是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昭告天下的,但现在眼看邵华池已经被逼的退无可退了,再这么下去七子就真的要被灌上弑父的名头了,他可是亲眼看着先帝对七子的爱护,这是少有的皇家父子之情,可他一个太监,哪怕是总管,也没任何话语权,这些个贵人不会把他们奴才当人看。他回望养心殿,垂下了头,把还没收回去的应劭诏书从宽袖中掏了出来。发现这诏书,官员们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没想到现在就要公布应劭诏书的内容了。善待皇七子,保证其寿终正寝,瑞亲王府繁荣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