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节
作者:初吻江湖      更新:2023-06-23 17:43      字数:4037
  “两位,吃点什么?”虽然隔着几个人,店小二也是要问一问里头的客人的。“来两碗拽面,一盘青椒炒蛋,一盘五番羊肉,一份菠菜蛋汤。”羸政是看着菜牌子点菜呢。“再给来一份辣白菜。”李季阳也看了菜牌子,上头有小菜字样的下头有辣白菜、油炸花生米等等。“我们一人一碗拽面,一份五番羊肉,一份辣白菜!”这些人也不挑拣,他们有肉就行。且看别的桌子上,拽面很是不错,应该没什么吃不下去的“好咧!”店小二很是麻利的下去告诉后厨,几碗拽面几碟子的菜。李季阳看着这里的环境:“这里不错啊!”虽然临街,却将大堂收拾出十张案几,前头放下了竹帘子,能遮风挡雨且不说,也不遮光,在店面前头空地上,还有一些桌椅板凳,有几个脚夫正在那里歇着,他们一人一碗扯面,一碟辣白菜,唏哩呼噜吃的特别香。但是大堂里头的人一般除了扯面,还要点菜,不是炒菜就是炖菜,且肉食也比素青菜的要贵上那么一些。“当然了,这里原来可是……春平君府的三管家的小妾家的表兄开的店。”羸政告诉李季阳一个十分曲折的亲戚关系:“不然它也不会开了这么多年,都没人来找麻烦,只不过后来……这里看样子是换了店主了。”李季阳瞠目结舌:“这关系也太远了吧?”“管他远不远,反正当年这里是没人敢惹事的,当年那家人也是个老实的……。”羸政正说着话,却突然闭上了嘴巴,眼睛却瞪得很大!李季阳随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发现那里是刚刚走进来的一家四口!看穿着配饰,是个小康之家的样子,男的留着胡须,有点大家长的架势,女的抱着个小姑娘,牵着个小男孩,虽然是荆钗布裙却是上好的细布料子。店里掌柜的看到他们就笑了:“老板,您回来啦!”“嗯,店里生意怎么样?”那男的原来就是这家店的老板“好,都挺好的,这几日因为是缴纳税粮的日子,皇驾也在,来往的人也多,光是拽面一天就比往常多了二成呢!”掌柜的特别殷勤:“后院已经打扫干净了,您带着主母去歇一歇脚吧!”“嗯。”男人转身却对女子温柔的道:“阿房,进去歇一歇,今天这是最后一家店了,盘完了账,后天就回家了。”“好!”女子温婉一笑:“你也别太熬夜伤神。”夫妻俩一看就很恩爱,小男孩儿长得跟男子有八分像!小女孩儿好像是困了,一个劲儿的往她阿娘的肩膀上打瞌睡。李季阳转过头,猛然一愣!那个女的,叫阿房!秦朝最有名的建筑有三个,第一个当然是万里长城了,第二便是秦始皇陵,第三个,就是消失了的,据说三百里之大的阿房宫!前两个都被发现并且挖掘,而阿房宫一直是一个传说。据《史记》中《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秦始皇认为都城咸阳人太多,而先王的皇宫又小,下令在故周都城丰、镐之间渭南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仿集天下的建筑之精英灵秀,营造一座新朝宫。这座朝宫便是后来被称为阿房宫的著名古宫殿群。而在民间的传说中,秦王羸政小时候在邯郸城生活爱上一个邯郸女子,叫阿房女,秦皇统一天下后想立她为后,却遭到众大臣反对,只因她是赵女。阿房女为了不让羸政为难,殉情自杀。秦皇为了纪念这位他深爱过的女子,因而建了造阿房宫。据说她的父亲为赵国神医夏无且。如今夏无且在秦国,娶妻生子,家里也没女孩儿叫夏玉房他一直以为是传说,谁知道今天见到了真人!“她是……夏玉房?”李季阳小声的问羸政。“嗯,当年她还是个采药女,没想到如今都嫁人了!”羸政小声跟他道:“当年阿娘病了,我找不到大夫,还是她给了我一把草药,才让阿娘退了热。”“那你要上去打招呼吗?”李季阳问他,同时神情很紧张——虽然现在见到了真人,可是根据后代的历史考古发掘,秦始皇根本就没建造阿房宫!原因就是名字不对!因为“阿”是陕西方言,意为那、那个。阿房宫:意思就是那个房子旁的宫殿。以秦始皇的性格,不可能把一座豪华的宫殿随便叫这么一个名字的,也可以佐证,这个传说中的宫殿是不存在的。还有人说他为巩固皇权、体现皇帝的尊严以及供自己享乐,在首都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为的是显摆,这么大的宫殿却给命名阿房宫,意思就是随意的,并不太在乎的地方。而这个地方也很华美!李季阳在意的却是后人因传说秦始皇是为宠爱的妃子而造阿房宫,此女便被世人称之为阿房女。俩人看起来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啊!可是阿房女如今有儿有女,丈夫看起来也不错,难道要用抢的吗?“打什么招呼啊?”羸政虽然不明白小阳为什么这么紧张,但是还是说了自己的打算:“我都是皇帝了,她一个已婚的妇人,跟我久别重逢?”“他不是于你有恩吗?”李季阳撇嘴,丝毫不知自己已经醋酸满身了。谁知道羸政说话更给力:“当年她是给了我一把草药,可我也是给了钱的好么!”李季阳:“……!!!”在这个应该浪漫回忆过去的粉红色的秋天,你提钱是不是太俗了点儿?“那还是阿娘给我买零嘴儿的钱,我攒了好久,本来想到这里吃一顿拽面的,结果……虽然后来阿娘也给了钱,可我那个时候已经知道阿娘的不容易,几乎不会花了,都攒了起来。”羸政回忆道:“后来就是赵国突然对我们娘俩儿重视了,各种好东西流水一样的送来,我们走的时候,还给送了好多!不然我跟阿娘回去恐怕也只有一点钱傍身。”再后来,就是他们最后遇到了李季阳。李季阳的大手笔可不是他们娘俩儿预料之中的,第一次就把阿娘吓住了,后来见他源源不断的送东西,阿娘也腰板儿挺直了,吕不韦虽然不要脸,可阿娘却有了拒绝他的勇气和底气这个时候,饭菜上来了,味道还行,李季阳吃了一口,却觉得也就那样,比不得宫里的御厨。随后却一愣!这么多年了,他在宫里吃饭,在家里吃饭,在李家庄吃饭,都是一个口味儿,出门去别人家吃饭,口味儿虽然略有变化却只当吃个新鲜。从来没想过,跟外头的比起来,未到会差许多!羸政倒是不挑食的很:“果然还是那个味儿,只是吃着不如那个时候觉得香了。”“那是当然了。”李季阳道:“饿了甜如蜜,饱了蜜不甜”羸政听了想了想:“果然如此!”一行人吃的饱饱的出了这家店的大门,守在旁边一个茶楼立的邯郸郡郡守擦了把冷汗,转头吩咐人:“以后这家店看好喽,这家人也给本太守看好!”“诺!”不管怎么说,都是跟皇上有旧的人啊!一行人吃饱了这才出来逛街,因为秋日艳阳高照,这会儿正是秋收的季节,也有人来缴纳税粮,更有人进城贩卖秋菜。其实就是一些大白菜,大萝卜,红辣椒等物品。自从辣椒问世,好么,迅速红遍全天下!“这白菜多少钱一斤啊?”李季阳逛着逛着,就询问起了菜价。“因为是秋菜,可以腌制和晒干,甚至是留着下窖储藏都行,所以贵一些,要两个铜板一棵,但是保证每棵都五斤以上!”卖菜的大叔一看就是个实诚的农家人:“如果买超过二十棵,小的给您送到府上去!”“这些菜都要了。”羸政看到李季阳给的东西这些小民如此推崇,当然高兴了:“送到……算了,让人来拿好了。”那边,姜大总管已经吩咐人:“派人回去拉车过来,这些菜今天就当是晚饭的菜品了。”那一车白菜也就五十多个,宫中一顿菜都不够!“晚上让人往菜里放一些猪肉。”李季阳也看出来了,就小声的告诉姜大总管:“这些菜,配上肉,应该够宫里的人一顿吃的了吧?”“恐怕……不太够。”别看平时挺消停的,那是那些人没有允许是不能随意出去溜达的,人数可不少。“……那我们再买点,萝卜什么的?”李季阳指着前头那个摊子,那里是两大车的萝卜。羸政也给买了下来。姜大总管看了看,差不多够了,虽然到时候可能是肉多菜少,但是对于少吃大肉的宫中人来说,却是个意外的惊喜。因为皇上和君上都说了,要炖肉,这菜少,肉自然就多了起来。羸政还给李季阳买了个用麦秆儿扎成的风车,李季阳虽然玩儿过风车可没见过这种用纯手工编制而成的三个一串儿的风车,玩儿的可高兴了!逛游到下午都快要做晚饭了,才意犹未尽的回了行宫。“今天真好!”李季阳趴在水池子里,任由羸政给他搓背:“邯郸城可真大!”“当然了,邯郸可是赵国的都城。”羸政道:“哪怕不如咸阳,也很大了,起码比颍川郡大。”颍川郡,当年韩国的都城。韩国当年地方小,虽然称霸可到底底气不足,当然不如赵国的都城邯郸好了。“但是咸阳更好!”李季阳却道:“那里的人就比这里的人好。”“是,咸阳最好。”羸政笑着应承。晚上俩人休息了一夜,第二天,羸政就跟李季阳一起研究起了路线,他们不可能在邯郸待太久,因为还要去燕地。“趁着这个时候不冷,咱们去燕地过冬,听说那里冬天可冷了,我早就让人改造过了蓟郡的行宫,里头不仅有暖气,还有上下水,省得到了冬日不方便。”羸政指着地图道:“咱们待到开春,再去渤海郡,那里是原来的齐地。”“好啊!”李季阳兴奋不已:“我听说,蓟郡那边冬天下大雪能把人给埋了呢!”“哪有那么夸张!”羸政哭笑不得:“只是那里的风雪很大,听说每一年都跟咱们前年冬天的大雪差不多。”李季阳知道,哪怕后世全球气温变暖,东北那边还号称“雪乡”呢!那大雪一下,真是天地间一片白茫茫啊!“让人多备一些抗寒的东西,咱们这里还有不少老人家呢!”李季阳想到跟来的那几位老人家:“可别冻到他们!”“我已经传令回去,让人准备大量的越冬物品,而且蓟郡今年的税粮和税钱就不用交回咸阳了,留作我们用。”羸政道:“省得来回跑,浪费时间也浪费东西。”“也有道理。”李季阳继续看沙盘,上头标注的蓟郡。后世的首都,如今的蓟郡,已经是在崇山峻岭之间了。又在邯郸城待了三天,羸政忙着巡视工作,李季阳就忙着游览邯郸行宫。他要看过瘾才行!第517章 东巡到燕地俩人在缴纳税粮之后就带队离开了邯郸城,继续东进。因为是秋天,一路上也没什么风景可看,越到东北景色越见萧瑟,树叶落满了地,路上行人匆匆,运粮食的车子倒是不少,很多地方如今都缴纳税粮,往一起归置,然后统一运送到咸阳,或者指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