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6-23 15:25      字数:5852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四五年时间,到后来,除了杨边疆偶尔还冷哼一声,连冯荞都有点同情那个刘俊生了。你说有的男人到底为啥这么贱,一家四口好好的日子他不珍惜,他自己作死出轨,等到弄得妻离子散,却又格外怀念那个家了。对两个孩子也是尽心,用了好几年时间给自己赎罪,却还换不到兰江一个好脸,自己也沦为别人的笑柄。期间也不是没人给兰江介绍过对象,可合适不合适先不说,兰江自己一口就拒绝了,她甚至自己跟冯荞开玩笑说,等两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她也不过四十几岁,到时候真要还有人要,她一准答应找一个。说这话一晃就过去了四年多,这年冬天,刘俊生的父亲生病死了。遭逢父丧,两个孩子毕竟是刘家的亲孙子,刘俊生便来央求兰江,说能不能接两个孩子去给爷爷灵前磕个头,兰江同意了。丧事之后到了“五七”除灵祭祀,刘俊生又来接两个孩子去给刘父上坟。这次赶上寒假,两个孩子被带回去之后,就被刘家留下住了足有五六天。直到腊月二十四,兰江催了一回,刘俊生把两个孩子送回来了,赶着牛车来的,车上带了几袋粮食和一些鱼肉年货,孩子的文具和零食糕点等等,说寻思兰江一个人没种地,给她带了些米面粮食来。兰江看着两个开心的孩子,再看看桌上准备了一半的小年饭,在刘俊生慢吞吞走到门口的时候平淡地问了一句,说你要不就留下一块吃吧。刘俊生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赶紧胡乱抹了一把,笑着说那我帮你烧火。兰江也不知道自己原谅没原谅刘俊生,她这样一个倔强的女人,有些事情一旦发生了,就没法装作没发生。可是两个人复合之后,倒也岁月静好。只除了刘俊生每每看到二舅哥,就跟那老鼠见了猫似的,对兰江更是不敢违拗,一家人平平静静地把日子过了下去。☆☆☆☆☆☆☆☆兰江的事情让杨边疆有了一个心得,女孩儿家有个强大可靠的娘家是多么重要。所以他回家抱着自家闺女,就跟冯荞说,应该再给娃娃生个弟弟,培养得厉害一些,将来能顶门立户,能保护家人,保护姐姐,才不担心自家闺女将来被人欺负。这个话题冯荞有些敏感。毕竟是农村,当地重男轻女的大环境,看看她那个爸冯老三就知道了。大嫂这些年尽管穷得要死,却总是不死心地想在她面前找优越感,无非也就是仗着自己生了俩儿子。“那要再是个闺女呢?”冯荞斜眼问他。“再是个闺女,那我就得再努力点儿了。”杨边疆挺认真地想了想说,“那我就使劲挣钱,给两个闺女挣更多的钱,等我老了,一人给她留一座金山银山,将来谁欺负我闺女,拿钱就能砸死他!”时光就这么一晃而过,期间兰江和刘俊生复合,杨边疆因为老厂区没有扩大空间,又在县城郊区筹建新的分厂,冯亮升职做了副秘书长,终于结束了“秘书不带长,放屁也不响”的日子,小胭在结婚四年之后,才生下了她和冯东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粉团似的女儿,乐得二伯娘一蹦多高,她就盼着能有个孙女儿呢。娃娃上小学后,换了正经的大名,叫杨曦。在家里,亲戚长辈还是习惯叫她娃娃,不过在学校,娃娃最不喜欢别人知道她的小名儿。杨娃娃。你说她那对爹妈,当初咋就给她起了这么个小名呢!郁闷。尤其杨娃娃名如其人,长得明眸大眼,漂亮可爱,尤其一笑那两个小酒窝儿,简直甜到家了。可你要说杨娃娃同学甜,那你可得小心点儿,小姑娘凶着呢,用她妈妈的话说,自家闺女就是个小辣椒,还是一枚伪装成小甜椒的小辣椒。小辣椒杨娃娃五岁时候就回家跟妈妈要弟弟妹妹,当时小表弟冯旭被二姥姥带回乡下老家去了,娃娃没了小玩伴,老大的不高兴,回去跟妈妈说,你抓紧给我生个弟弟妹妹吧,要个听话的,不要太小的,要像冯旭那样,大一点自己会走路的。这难度太大了,冯荞很想遗憾地告诉闺女,她就算要生,也生不出马上自己会走路的小宝宝。可是显而易见,一直对闺女有求必应的孩子爸,在孩子妈面前经常不着调。“行,生,明天就生,我和你妈妈一定加油。”杨边疆满口答应着,暧昧地对媳妇挤挤眼,冯荞瞪了他一眼,知夫莫若妻,这人怎么啥事都能想歪呀。结果只隔了一天,小人儿指着冯荞问:“妈妈,你说给我生个弟弟妹妹,你怎么还没生?你到底会不会生小孩呀?”“我没说啊,生小孩哪是一天就能生出来的?”冯荞赶紧叫屈,“明明是你爸爸说的,让你爸爸给你生去。”杨边疆刚在旁边扑哧一笑,小人儿抬手一指杨边疆,撅着小嘴不高兴了。“哼,你这个骗子!你根本就不会生小孩儿,你连肚子都没有。”杨边疆:……好吧他真的不会。小夫妻对二胎的事其实也没太着急,主要是娃娃还小,杨边疆又是个疼媳妇的,看着冯荞每天照顾孩子已经很辛苦了,夫妻俩年龄又都不大,急什么呀。直到娃娃八岁的时候,放学回家又撅着嘴要弟弟妹妹。小姑娘如今上了学,会讲理了,理由还比较充分。“我们班同学,大部分都有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老师说,独生子女不好教育,会娇惯。”冯荞去开过家长会,其实知道小姑娘有些夸大其词,在当时那个计划生育控制极其严格的年代,她们班有哥哥姐姐的是不少,二胎都是八零年之前生的,有弟弟妹妹的,还真不多。不过想想,娃娃都八岁了,他们也是该把二胎的事情提上日程了了。杨边疆倒也不在乎生二胎那几个罚款,可当时那形势,不完全是钱都能解决的事情,尤其他比较抵触的,是超生之后不光罚款,夫妻一方还要强制结扎。不过杨老板毕竟是杨老板,钱多脑子灵。他先是想过把媳妇送到境外,香港,美国,加拿大,反正他有的是钱,弄个探亲的签证,等孩子生下来就不违反内地的政策了。杨边疆所知道的,他有个省城的大客户就是用的这法子,二胎儿子拿的是香港出生证,当时香港还没有严控内地赴港生子。这事情只要你有钱不难办,他人脉也广,可就是有一点,让媳妇一个人呆在国外(境外),想想就不放心,他厂里走不开,也不可能跟去那么久,不方便照顾,而且冯荞自己也不乐意。于是杨边疆换了个办法。当地的计生政策,独生子女头一胎是女孩的,女方满一定年龄可以生二胎。冯老三家的户籍档案上,可不止冯荞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冯小粉呢。杨边疆找了个计生部门的熟人一问,解释比较专业,说再婚夫妻,双方各有一个子女,原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只生了一个孩子的,再婚后也没有生育或收养,可以享受独生子女待遇。也就是说,冯荞符合这条政策,按理可以申请二胎准生证,可有一点让杨边疆有些讨厌,手续麻烦,尤其要冯老三签字。第141章 靠谱一想到要跟冯老三打交道, 杨边疆心里就有些膈应。而且这次让冯老三去签字, 谁知道冯老三和寇金萍那两个会不会又弄出什么幺蛾子来。小夫妻一商量,就先让冯东去冯老三家走了一趟,把意思说了, 说冯荞要办二胎准生证,需要冯老三带上户口本, 去县里计生办按个手印。冯老三一听, 他按个手印闺女就能生二胎?顿时还挺高兴。他那个脑子,寻思着杨边疆如今有钱,听说县城的新工厂马上又开起来了, 听说光是那厂房就占了好几十亩地,男人有钱可就不缺女人,可冯荞只生了一个女孩, 冯老三心里是不满意的, 担心万一哪天杨边疆嫌弃她,要是变了心呢?“是个好事儿,我去我去。哪天去?”冯老三搓搓手,喜滋滋, “哎,老天保佑冯荞这回千万生个男孩, 只有一个女孩, 我这几年一直都担心呢, 她再给边疆生个胖儿子, 她在家里地位可就稳当了。”冯东顿时无语。小胭刚给他生了个大胖闺女呢, 一家人稀罕得不得了,小女娃整天被堂哥们当宝贝守着,怎么到了冯老三这儿,啥都能变味儿呢。冯东暗暗摇头,也懒得跟他废话。“三叔,那就这么说定了。哪天去等边疆那边联系吧。”“哎,行。”冯老三满口答应。坐在一旁的寇金萍自从冯东来到,就一直冲着冯老三使眼色,眼睛抽筋了似的,可冯老三这会子心思全在生外孙上头,哪来的工夫注意寇金萍啊。冯老三一答应,寇金萍就气得用手肘捣了他一下,阴腔阳调地开腔了。“冯东啊,你说你那个妹妹咋不懂事呢,这么多年都没跟我们走动,既然是有事找她爸,要她爸帮忙呢,她起码也该自己来走动一趟吧。”“哦,大概是这家里有她不想看见的人吧。”冯东说,“再说这是我们冯家的事情。”寇金萍差点没噎死。冯东是厚道人,一般也没对谁恶言过,可这个寇金萍怎么就非得自找难看呢,人贵有自知之明,冯东冯亮他们从来就没承认过这个三婶好不好。冯东走后,寇金萍就嘀嘀咕咕跟冯老三吹风,说:“你怎么就答应了?你没脑子啊,他们好不容易用到你一回,他们那么有钱,成千上万的钱,你不趁机要点钱,你就这么轻易答应了?”“我真要老了病了,他们能管我,冯荞给我生外孙呢,我去签个字我要啥钱?”冯老三带着满满的优越感看着寇金萍。这就是他优越之处了,上次他摔伤,冯荞和杨边疆是过问他的,还给他掏了住院费。可寇金萍就不行了,寇金萍一个亲闺女都没处好,因为那些子鸡飞狗跳的矛盾,让女婿指着鼻子大骂,从家里轰了出来。冯老三如今再看寇金萍,便庆幸自己这几年还算安分,自作孽不可活,没招惹闺女和女婿才是对的。杨边疆电话联系的冯东,以早些年私人轻易不批准装电话,尤其农村地区,原本都没有电话线路,更加不好装,厂里倒是早早装了,县城的家里随后也装了,有事情跟媳妇打个电话方便些。所以等到乡镇刚可以装电话,杨边疆就第一时间给他爸妈和二伯家里各装了一部。杨边疆跟冯东约了个时间,抽了半天工夫,带冯老三去县里计生站摁了个手印,把手续办了。他对此次冯老三的表现还算满意,一高兴,便在冯老三回来时,给他买了两条烟和两瓶酒。冯老三抱着那烟酒回到村里,逢人就说,逢人就讲,说女婿开小轿车带他去县城了,还给他买了好烟好酒。冯荞领到准生证以后,保险起见,听了医生的话,先调理了一段时间身体,以前生娃娃的时候啥都不懂,条件也没那么好,如今生二胎,倒是越发讲究了,调理气血,补钙补维生素,明明身体挺好,却硬被补了一大堆,杨边疆每天晚上监督媳妇和闺女,媳妇吃阿胶,闺女吃钙片。冯荞二胎怀得挺顺利,对比怀娃娃的时候也没啥变化,偶尔恶心,也不挑食,比平常饭量还要好,啥都吃,尤其喜欢肉食,她本来口味比较清淡,怀孕后却无肉不欢了,猪肉,牛肉,海鱼虾子,鸡鸭禽类……凡是肉都爱吃,清炖排骨连米饭都不用,能吃饱。跟怀娃娃的时候一样,这孩子不折腾妈妈,好养活。一大堆好东西吃下去,整个人居然也没胖,只胖了肚子。冯荞跟杨边疆嘀咕,说感觉怀这个跟怀娃娃那时候一个样,估计又是个闺女。杨边疆说,俩闺女做伴儿,小姐妹不吵架,挺好。娃娃小姑娘知道妈妈怀孕后,便多了一个乐趣,给弟弟或者妹妹起名字。想想自己的小名儿,杨娃娃,娃娃便各种意见,觉得自家一对爹妈起名字实在是不靠谱的。于是娃娃小姑娘决定,为了将来的弟弟或者妹妹着想,给他(她)起名字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她主动承担了,免得自家爸妈又起出什么别出心裁的名字来。娃娃小姑娘学习挺靠谱,作文写得很好,可是让她起名字似乎也算不上靠谱,查了半天字典,兴高采烈跑来跟冯荞说,将来要是个弟弟,就叫土豆,要是个妹妹,就叫樱桃。娃娃小姑娘绝对不是乱来的,为了证明自己起名有理有据,娃娃拿着自己的画板,左边写了“土豆”,右边写了“樱桃”,给她那对爸妈仔细地讲解分析了一番。娃娃小姑娘振振有词:弟弟叫土豆,因为家里的大堂哥小名儿叫大豆,正好顺着堂哥叫,而且土豆又亲切,又接地气,还有,投妈妈所好,妈妈最爱吃酸辣土豆丝。至于妹妹叫樱桃,娃娃小姑娘说,妈妈最爱栽樱桃树啊,你看他们家从小罗庄搬到镇上,又从镇上搬到县城,妈妈每次都要在院子里栽一棵樱桃树。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娃娃用铅笔敲敲画板:“看,这个‘樱’字是右边是婴儿的婴,贝贝女,很宝贝的小女孩,左边一个木字旁,代表一棵小树,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小妹妹非常宝贝,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娃娃小姑娘讲完了,开心地抬着小下巴,等待爸爸妈妈鼓掌通过。见她那小得意的样子,一对爹妈还真觉得……闺女起名挺靠谱的。冯荞摸着肚子想,这到底是个土豆啊,还是樱桃啊?不管樱桃还是土豆,姐姐可都把名字给起好了呢。随着她的肚子一天天鼓起,时代跑步进入了九零年代,杨边疆在县城城郊新投资的新厂区也建成了,经过前期招收工人,安装设备,新工厂他把产品着重定位于精密建筑构件和板材,并开始生产时下正兴起的木地板。徐师父虽说老当益壮,可毕竟年纪大了,杨边疆一片孝心,便也舍不得再劳驾师父,徐师父揣着每年可观的奖金分红幸福养老,如今也只是有空去厂里转悠几圈,偶尔指点一下,便不大管事了。杨边疆新厂投产,正在用人的时候,便把镇上的老厂区交给李师哥负责,把徒弟小武调了过来,主要负责新厂区。他自己呢,便主要钉在新厂区,一来万事开头,马虎不得,二来他也不敢走远。虽然家里请了保姆,娃娃有人接送,家务也不需要冯荞再动手,可家有孕妈,媳妇怀着孩子呢,还是每天守着的好。天气渐渐热起来,初夏时节,冯荞一早起来,便跟娃娃一样嘟着嘴,说夜里没睡好。“这小孩估计能比娃娃勤快一些。”冯荞说,“他(她)踢了我大半夜,这会子又动个不停。”杨边疆听了有些紧张,这都八个多月了,可不能有一点马虎,于是就没急着去上班,等冯荞慢悠悠吃了早饭,先带她去医院看看。结果医生检查来检查去,说一切正常。“可是这都有两个小时了,他(她)就一直没怎么停,一直动得厉害,脚蹬手刨的。”冯荞仍旧担心,她知道月份大了,会有宫内窘迫的情况发生,孩子一直这么胎动,是不是哪儿不对呀。“你这检查都正常。别没事瞎操心,情况好好的。”医生有些好笑地口气,“有的小孩他就是爱动,兴许高兴了他多动一动,生下来也一样啊,有的小孩他精力旺盛,一分钟都不能老实,那也没什么不正常呀。”说的好像也是。于是两口子安心了,杨边疆扶着媳妇儿,俩人慢慢悠悠离开医院,开车再把媳妇送回家中,杨边疆才匆匆赶去厂里上班。他刚走到厂子大门口,就看到门口围着一堆人,似乎正在争执什么。见他的车过来,门卫赶紧放行。杨边疆放慢速度经过,目光扫过去,忽然好像看见一个熟悉的面孔,他索性停下车,仔细一看,便立刻推门下车。人堆里,几个员工和保安围着三个人,其中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人看上去十分懊恼,正在脸红脖子粗地争辩。“……你们就帮我通融通融,要不你带我去见见你们领导,怎么就这么难说话呢……”“我们老板不在。再说了,你这是厂里规定好了的,不是好不好说话的问题,老板那么忙,哪来的工夫管这些小事呀。”“要不你们先让我试试,试试行不,我要真干不了都不用你们撵,我自己就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