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6-23 15:24      字数:5468
  然后娃娃开始了单字表达的阶段:吃,喝,要,走,打……冯荞开始还挺奇怪,怎么他们家闺女先会说两个字(叠词),接着不是该学会说更多的词吗,怎么却开始说单字了?最初的惊奇之后她才发现,单字也比叠词好啊,虽然统共就会说那么几个字,可是人家好歹也能表达自己的需求了——小人儿用这为数不多的单字儿,把原先万用的“咿呀”给淘汰了。原来你问她,娃娃,走不走啊?她伸着小手说:“咿呀。”现在呢,小手一指:“走!”原先看见好吃的东西,她伸着小手喊:“妈妈,咿呀。”现在呢,小手一伸:“要!”坚决果断,干脆利落——废话,她也不会说更多的呀,能不干脆吗!这么一来,娘儿俩日常聊天就比以前丰富有趣多了,好歹孩子妈整天带娃,懂婴语,交流基本无障碍。你看,娃娃小手指着外头:“奶奶。”“娃娃,你想去奶奶家?”“嗯。”点着小脑袋。“去奶奶家干啥呀,奶奶忙着呢,你别去捣乱了,妈妈抱你下河看鸭子行不?”“走。”小人儿顿时改了主意,晃晃悠悠挪动小腿自己去找小车车。娘儿俩于是推上小车车,去河边散散。到了河边,找一块平坦的地方,让小人儿在春日的阳光微风里练习走路。小人儿一天天成长进步,她自己现在基本上能走路了,就是还不太稳当,自己不敢走远,需要大人随时跟着,不然小家伙容易摔倒,摔倒了也不爱哭,手脚并用爬起来,很无辜很纳闷地看着你,咦,我怎么摔倒了?并且懒,走一段停下,不想走了,一屁股就坐下了。冯荞怕她坐地上脏,可娃娃才一岁多,还穿着开裆裤。于是冯荞一边紧跟着晃晃悠悠学步的娃娃,一边就琢磨着,是不是得训练她穿缝裆的裤子了。杨边疆下班回来,心情大好的样子,跟冯荞说今天镇党.委的人来找过他。“找你干啥?”“他们想让我干村支书。”杨边疆笑。镇党.委的头儿是个乐呵呵的老书记,姓刘,文.革后这两年才恢复工作,跟老革.命的杨爸算是老相识,跟杨边疆也认得。找到杨边疆一通夸呀,诸如年轻有为路子广,有能力有抱负,能给村民办实事儿——证据特别强有力,他还刚给全村老少买了台电视机呢,让小罗庄村在全镇各村率先看上电视了。总结:时代正需要人才,我们正需要人才,村支书就你来干吧,带领村民共同富裕。“你答应了?”冯荞瞟了他一眼。“没啊,我跟他们说我考虑考虑。”杨边疆说,“这也不是小事,我总得回来跟你商量一下吧。”“哦。”冯荞若有所思,“跟我商量,我也不懂,我琢磨反正不算啥好事儿。”“媳妇儿,人家有的人还拖关系走后门想干呢。”杨边疆笑,“听说咱们村这支书,还好几个人暗暗竞争了,连村委委员都有人争。”当时村一级的组织刚刚告别“革委会”和“大队部”,村委委员啥的也都是新鲜玩意儿,在村里还挺有权利的。“那你自己怎么打算的?” 冯荞问,“你有那功夫?厂里怎么办?”“我回来路上也想过了,他们主动找上我,也算是很看重,别管有谁争,如果我答应干,自然也有那个本事服众。要说给村里做点儿事情我也愿意,真能带着大家富裕起来,肯定是个好事情。至于厂里——支书自家也要挣钱吃饭,厂里我寻思顾得过来。可就是……”杨边疆顿了顿,“我自己管好自家的小日子有把握,说什么让我带动大家共同富裕,他们大约也就看好我办厂挣钱了,可我干得这行,也不是谁都能干的,别人没手艺没本钱,根本没法做这一行。让我给村里找致富路子,我一时半会也没啥思路。”“咱们干的这工具厂,外行人还真没法干。”冯荞笑。居然因为送了村里一台电视机,就引来这事儿。可也不能算是电视机引来的,想想她男人退伍军人,年轻有为,有路子有能力,这些可都是真的。冯荞琢磨,杨边疆回来就跟她说这事儿,想来被人肯定重视,他心里也高兴,也愿意替乡里乡亲做些事,可不知怎么的,冯荞就是对“村干部”这个词儿不太喜欢,看看村里那一帮子人,整天干的啥呀。“反正我觉得,做村干部不是啥好事儿。”她想了想说,“哥,你要是决定干,我相信你有那个能力,可就是……我看如今村里那些干部,别的事情倒没干多少,整天就吆喝计划生育了,整天追着超生罚款,这些事情你真愿意干?这可不像你干的事儿。”“计划生育那些,主要是村长和妇女主任负责的。”杨边疆犹豫了一下说,“媳妇儿,这个事儿我爸也知道,他跟镇上刘书记有些老交情,俩人聊过,我爸支持了,老刘才来找我……”冯荞一听,公公支持的,她也不好硬拦着啊,可心里总有些不太乐意。她的想法,如今他们自己的厂子也才起步,先把自家小日子过好了才要紧。可男人跟女人想得不一样,杨边疆则明显想着,他也许可以领着村民找条致富的路子,干一番事业。杨边疆还犹豫着呢,村里的村长当晚就悄悄到家里来“交流工作”了——这消息传得可够快的!既然镇上都找杨边疆谈过话了,谁还以为他会拒绝呀,上任村支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支书毕竟是领导村长的,所以村长跑来“交流工作”也是可以理解。可偏偏就是这次“交流”,让杨边疆彻底想通了——刚下的文件,计划生育政策高于一切,头条大事,二胎结扎,超生流产……杨边疆一听,二话没说就打退堂鼓了,这工作他可没工夫做!于是赶紧跟村长说,这事儿我可干不了,我还没答应呢,明天就去辞了。“哎,媳妇儿,还真叫你说着了,真不是啥好事儿。”杨边疆慨叹。人家说妻贤夫祸少,自家媳妇最是个明白人,他还是专心抓好自家的发家致富小日子吧。冯荞则想到别处去了,计划生育要抓紧了?她还想给娃娃舔个弟弟妹妹做伴儿呢。第126章 小心思杨边疆坚决推掉了这个“村支书”, 其实还挺多人替他惋惜的,老刘则一脸恨铁不成钢地指着他说,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怎么想的?当前那个形势, 让他整天带着一帮子人,满村去抓妇女流产、抓二胎结扎?他可丢不起那个人。本来他也没那么闲啊,自家厂子发展好好的, 又不指望当村干部咋样。杨爸起先还有些不满意。杨爸这种人生经历, 用他自己的话说, 抗日战争扛过枪,抗美援.朝过过江,想法还有几分“老革.命”的高度, 尤其当时的年代,他看重的是儿子“前途”而不光是“钱途”。当村支书有啥不好?儿子当村支书自家也有面子,再者他小子年纪轻轻的,有那能力, 也有那资格, 完全可以带着村民们干出点作为来。杨爸说,这小子, 这是怕耽误他自己挣钱啊。“钻到钱眼儿里去了。”杨妈妈却跟儿媳妇一个想法,先过好自家的小日子有啥不好?那个年代农村情况复杂, 加上计划生育确实不好管,杨妈妈觉得村干部得罪人不说, 儿子那样磊落坦荡的脾气, 也不适合。一家人议论了一下, 杨边疆自己早已经拿定主意,听完了却也不当回事,他那个脾气,自己想好的事情,轻易不会再受别人的影响。一转身,咱还是专心管好自家的厂子吧。前排厂房很快建起来了,粉刷一新,设备进去,就可以用了,既然厂房多了,生产规模扩大了,自然还要招收一批工人,广告贴出去,第一天就来了几十号人报名,乡村闲人多啊,都想找条出路,很快又按计划招了二十名工人,先交给师父培训。这次终于按照冯荞的设想,留出一间房子搞了小食堂。其实也没多么麻烦,弄一套大锅大盆的炊具,就地取材,锯末炉子,盘两个大锅灶,厂里有的是可以烧火的废弃的树皮刨花碎木片,考虑到如今厂里已经八十多号人了,杨边疆一琢磨,索性就在附近村子请了两个人,只负责做一顿中午饭,解决工人的午餐。厂子越来越大,都忙不过来了,不说别的,每天收支账目,杨边疆晚上都要算半天。然后小两口一商量,索性再招一个专门的会计吧,管管账目、发发工资之类的。会计不是别的,尤其要靠谱,小两口商量着就没四处贴广告,就想自己物色一个可靠的。风声一传出去,立刻就有人找上来了。先是同村一个婶婆推荐了自家亲侄子,找冯荞说的,冯荞考虑不合适,文化只有初中,就婉言拒绝了。这天她抱着娃娃刚到公婆那边院子,大嫂一溜小跑来了。“他二婶,听说老二厂里在招会计?”“有这事儿。”冯荞应了一声,心说这女人不会打什么小算盘吧,果不其然,大嫂夸张地挤出一脸笑,一拍大腿:“正好,你大哥这阵子还说呢,家里农活也不多,老二办厂子忙,他这当哥的,总该给老二帮帮忙才对。别的活儿你大哥还怕干不了,算钱管账的事情他绝对能干。打虎亲兄弟,他帮老二当会计,再可靠不过了。”冯荞:……这人到底怎么想的,就她男人那个初中没毕业的文化?她顿时厌恶,却又莫名想笑,琢磨着还没开口呢,大嫂一转头又开始攻略婆婆了。“妈,你说是不是?他在家也没啥事干,去给老二帮忙当会计,可比旁人放心多了。不是我说,会计可不是随便找的,管账管钱呢,你找个外人能放心吗?他自己说了,他这亲大哥,可没有外人,自家人管账多牢靠。妈,他帮老二干事业,你可得支持。”冯荞哪能不知道,婆婆那个包子性子,公公又不在家,就别指望她了。再说,再差也是自己的儿子,婆婆明知道大儿子自家不成器,还是一直迁就贴补老大一家,冯荞自己日子好,也懒得去说。公婆那种父母心态,说也不起作用,狠不下心,总不忍心眼看着老大一家饿死啊。并且婆婆那种心态,似乎儿子就是好的,每每说起,都说大儿媳不好。其实在冯荞看来,那两口子半斤八两,一路货,明明大哥自己立不起来,不求上进,全怪娶妻不贤?有这个道理吗。冯荞承认婆婆是实在人,脾气也好,对她也挺好,可没啥见识,并不影响婆婆对大儿子一家包子容忍。在冯荞看来,大嫂也就是看准了婆婆这包子迁就的性格。看婆婆那犹豫的样子,怕还真觉得可以呢。于是冯荞笑笑开了口:“大嫂,会计的事已经说过了,文化低了不行,我们要找一个高中文化的,还得有经验的才行。我记得大哥才上到初二吧,成绩差,自己就辍学了,实话实说,会计的事他可干不了。”“嗐,那初中高中还有啥两样啊,反正就是算算帐、数数钱,你大哥有啥不行的。”大嫂眼睛瞟着婆婆,“妈,你说是吧?你找个会计,自家人不行还有谁行啊,亲兄弟你再不放心,你还能把钱交给外人管?”“……这事情,我不掺和。我们当爸妈的,只盼望儿女都好,儿女大了分家了,我们也不能乱当家。这事情是人家边疆厂里的事,总得边疆和冯荞说了算。”杨妈妈觑着冯荞的脸色。“她二婶,你可想清楚了,你找个外人当会计怎么行?你说自家大哥帮你们管账,你还有啥不放心的?自己人当会计才可靠。不是我说你,老二现在可有钱,你就不怕他招引野女人啥的?你大哥当会计管钱,把钱管得牢牢的,老二在外头花钱干啥你也好知道,把钱管住了,还省得他有钱找野女人呢。”呃……冯荞是真没憋住,憋不住就扑哧一笑,笑嘻嘻说道:“大嫂,你要这么说,我可更不能让大哥干这个会计了。你想啊,会计管钱,大哥有了钱要是找野女人,不就把你坑了吗,这可千万不行。”她一边忍不住想笑,一边就抱着娃娃起身走了,留下杨妈妈狠狠瞪了大嫂一眼,气得不知说她什么好。☆☆☆☆☆☆☆☆“……哎,你大嫂可真是个人才。”晚饭时候,跟杨边疆说起白天的事儿,冯荞忍不住还想笑,你说大嫂那种人还真是厉害,明明是想占人家便宜,打秋风,想好事儿,却还一副“我都是为了帮你”的姿态,真不知道她脸皮能有多厚,真把别人都当傻子呢。杨边疆有一种想骂人的冲动,脏话到了嘴边,看看身旁抱着个大饼子的宝贝闺女,又憋了回去。不能骂人,闺女正在咿咿呀呀学说话呢,要注意语言文明,要注意语言文明。“……你有那闲工夫理她。”杨边疆用筷子夹了一小块嫩菜叶,喂到娃娃嘴里,看着小人儿小嘴蠕动,有滋有味吃了,杨边疆再接再厉,又给她喂了一小块豆腐。一岁半的娃娃已经长出了八颗漂亮的小白牙,最近两边又看到有萌出的新牙了,很好喂,肉末蛋羹蔬菜啥都吃,也不挑食,就是有一条,吃饭喜欢拣大的。——比如那饼子吧,别看人家人小吃不完,你掰一小块给她不要,人家一定要抱个最大的,自己抱着个比她脑袋还大的面饼,努力啃啊啃。“娃娃,把这饼子给爸爸吃,行不?”杨边疆哄她,“你吃不完,把饼子给爸爸,爸爸喂你吃菜行不行?”娃娃抱着饼子,抬头看看爸爸,笑出两个小酒窝,言简意赅给出一个字:“吃。”不为所动,抱着个大饼子继续啃。冯荞笑骂:“这小东西,抱着个饼子都要比你人还大了,我看你怎么吃。”她给娃娃喂了一勺炖蛋,继续刚才的话题:“你说你大哥也真是,整天闲的在村里找人打扑克,啥也不想干,晚上村部看电视,他们两口子比谁都积极。你再去看看他们家的庄稼,豆子地里那杂草比豆苗长得还高。自己不想干活不想吃苦,光想指望别人帮衬,原先依赖爸妈,如今又把主意打到你头上来了。”冯荞每次一说他大哥,杨边疆大约就觉得丢脸,不想多提。都说家有长子,杨爸一辈子比人强,偏偏这个长子就是一坨扶不上墙的烂泥,也是够了。“别理他们。”杨边疆说,“提他来气,看他娶的那个女人,提起来让人膈应。”“不理他们就完了?”冯荞说,“我看这事怕还没完。你大哥这几年混成这个样子,爸妈其实也着急无奈,我看今天妈那个态度,怕是也希望你拉他一把,再怎么说也是亲儿子,你如今有点能力,爸妈肯定希望你能管管的。大哥大嫂跟你说你可以不理,要是爸妈也跟你说呢?”“烂泥扶不上墙,别人拉他一把就能有用?这事你别管,谁跟你说,你就说你不过问,只管往我身上推。”果然刚放下筷子,冯荞去收拾碗筷,杨边疆陪着闺女顺着院子溜达消食儿,隔着墙便听见大哥喊他。“边疆,你过来一下,有事儿找你。”“哦,等我一下。”等冯荞洗碗收拾完了,杨边疆把娃娃交给冯荞,自己就去了隔壁。冯荞留了个心眼儿,便抱着闺女,站在院里留意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