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6-23 15:23      字数:5524
  “嗯,一下子走了四五步呢。”冯荞也欢欣鼓舞,“这就算会走了吧?”“当然算了,人家可啥也没扶,自己走过来的。” 杨边疆抱着闺女,冲着媳妇直得意,“你看她刚学会走路,走得还挺稳当,不急不慌的。”“放下放下,别老抱着她。”冯荞抱过闺女放在地上,“娃娃,走过来,再走一遍给妈妈看看。”小人儿扶着凳子,却没了走路的兴致,索性小腿一弯,坐在席子上不肯走了。然而从这以后,小娃娃走路技能也开始突飞猛进,没几天,她扶着凳子站在院子里,居然就摇摇晃晃走了十几步远,想去抓妈妈新买的小雏鸭。然而鸭鸭毕竟比娃娃跑得快,小娃娃没抓到,似乎才发现自己一下子跑得太远了,赶紧原地蹲下不动,喊妈妈来救援:“妈妈,抱抱。”“娃娃,来啊,到妈妈这儿来。”妈妈恶趣味地躲在一边故意不去抱她,拍手想引她走过来。娃娃站起来衡量了一下,似乎不太敢走那么远,看见奶奶从大门进来,立刻咧着小嘴跟奶奶告状:“奶奶,奶奶,咿呀”奶奶疼孙女没原则,也不舍得再训练走路了,赶紧抱起来。☆☆☆☆☆☆☆☆临近春种大忙,小胭这天专门跑来跟冯荞说,她往后想不去厂里干了。“为啥呀?”冯荞忙问,虽说厂里活儿不算轻松,可对于整天种田干活的小胭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冯荞让小胭去厂里干活,一方面给小胭找个出路,也是想给二伯娘家里减轻负担。冯荞说:“你干得挺好的呀,要是嫌工资少了,回去让你姐夫给你涨。”“说啥呢姐。”小胭笑,“有你这么当老板的吗,一言不合就涨工资。我在厂里干活拣轻的,拿工资还比别人多,我哪能不知道,都是姐夫处处照顾我。可就是……二伯和二伯娘年纪也一天天大了,干重活吃力,家里那么多田地,主要靠二哥一个人……”“噢,原来是舍不得二哥一个人种地挨累呀。”冯荞揶揄地点着头笑。小胭臊得推了她一把,红着脸说:“姐,你就别笑我了,我就是心疼啊。再说了,我也想过了,二哥他没有别的打算,就想好好种他的田,我想回家跟他一起干,我们打算种果树,再学你养百十只鸭子,日子应该也过得去。二哥说的,我们既然没别的本事,总得找一条出路吧。”这就是小胭让冯荞服气的一点,小丫头毫不避讳对二哥的感情,即便脸红成这样,也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疼男人。没结婚就这个样子,这要是结了婚,两口子还不知热乎成什么样儿呢。冯荞啧了一声,觉得小丫头想得还挺有道理的。她在厂里干,是可以收入一笔钱补贴家用,可家里的情况,冯海那边孩子还小,大堂嫂照顾两个孩子干不了活,冯海自己都顾不好,冯东这边吧,也就主要靠他一个人,长远这么下去也不行啊。小丫头这是打算夫唱妇随,发展农业了。八二年了呢,社会从禁锢刚刚放开,老百姓的需求在井喷,可物质生产远远没跟上,似乎物资比前些年还要紧俏了——种果树的话,似乎前景不错。于是冯荞豪气地决定,给二哥和小胭赞助两百只鸭苗。冯亮星期天回来一听说,二哥要创业,妹子赞助了鸭苗,他也不能光说不练呀,可他比不上冯荞有钱,于是决定有多少帮多少,给二哥赞助一点钱买果树苗。在种什么果树的问题上兄妹几个讨论起来。冯东原本是打算种苹果和鸭梨的,冯亮却十分支持种葡萄,理由是城里的葡萄贼贵,还买不到。以前他在省城上大学,苹果和梨倒是常见,可葡萄却供应得少,如今在县城,更是少见。冯荞也给葡萄投了一票,理由更简单,她喜欢吃葡萄。冯东也不敢一下子搞大,便拿出自家一块两亩的山岭地,大部分种上苹果和鸭梨树,小半截应弟弟妹妹的强烈要求,种了葡萄。一两年之内果树长不大,果树林里照样种庄稼,就算果树种不好,也就是损失了树苗的钱,投石问个路吧。冯荞也借着开春前不忙,撺掇杨边疆把厂里小食堂搞起来。杨边疆有些为难,媳妇想的是好事,可厂里地方不足啊。现在看看他那个厂,坐北朝南一排砖瓦结构的房子,用来做工房,院里一个大的钢构工棚,里边安装带锯,靠西墙去年夏天又建了一排钢构工棚,用作工房和当作仓库,堆满了木料和待出厂的产品。“地方太小了。”杨边疆遗憾,想个什么法子能弄到一块足够大的地皮呢,最好能跟现在的厂子连在一起,可现在的厂子本来是用作宅基地,再往西就是农户村落,想原址扩大有点难。然后小两口一合计,先把厂子前边再盖起一排房子吧。十二间砖瓦结构的大房子,预算至少得六七千块钱,这笔钱花完,他们的流动资金可就不多了。可该投资的钱不能省呀,不然厂子就没法发展壮大。井喷的社会需求,似乎什么物资都紧张,什么生意都好做,小夫妻只觉得,工具厂简直比他们自己设想的还要顺利。不赶紧发展壮大,岂不可惜。再有一件喜事——对徐师父来说可能算不得什么喜事,因为徐师父受伤养伤,农具厂江山易主,换了头头了。在那个关系横行的年代,换上的人仗着有后台,外行领导内行,把个本来就不景气的农具厂搞得乌烟瘴气。等徐师父养病半年后重新回到农具厂,便发现自己开始受排挤。五十几岁的老师傅辈了,忍不住就生气,跟人家发火闹僵了。徐师父的资格辈分,那些人倒也不敢怎么他,就是忌惮徐师父原先的地位影响,处处孤立排挤他。杨边疆跟李师哥一合计,正好,赶紧把师父挖过来吧,两人一鼓动,徐师父也想得开,得,你们排挤我老徐,我还有俩孝顺能干的好徒弟呢。徐师父本来还有不到四年时间退休,他自己主动一提,农具厂某些人正好求之不得,赶紧给他办了内退。徐师父前脚出了农具厂,后脚便被俩徒弟接到自家的工具厂来了。杨边疆说,师父啊,啥活儿也不用你干,你就在这儿当老师傅,工资每个月比农具厂还高十块,年底徒弟们还孝敬您分红,您就帮着我长长眼,把把关,培训培训工人,就行了。——老人家在木工行业一辈子的手艺和人脉,那是钱能买来的吗?再说了,师徒如父子,师父就算啥也不干,放在他厂里养闲人他都乐意。为了庆祝师父的到来,也为了气氛,杨边疆故技重施,让人去饭店定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晚上下班时候送到厂里来,就在厂里给师父摆起了接风宴。师徒三个喝酒可不够热闹,师兄弟俩一合计,李师哥把师嫂和自家两个猴孩子也叫来了,杨边疆也把冯荞和娃娃接了来,热热闹闹聚在一起。一晃好几年,徒弟们忙着成家,忙着创业,师父忙着上班,然后受伤住院,养伤……大家很久没这么聚聚了。接风宴欢聚一堂,冯荞带着娃娃先赶到的,指着师父教娃娃叫爷爷。一岁多的宝宝正是最好玩的时候,师父抱了抱娃娃,高兴地一直夸这孩子可真漂亮可爱。然后李师哥家的俩猴儿子来了,刚开始还挺乖地叫爷爷,叫师叔、婶婶,五分钟没过,开始实力诠释什么叫“熊孩子”。俩熊孩子其实也没干别的,就是合起伙来抢娃娃,娃娃才刚刚会走路,还走不稳当呢,得妈妈时刻照应着。俩小子总想领着她玩,眼馋人家漂亮可爱的小妹妹,没法子,小娃娃太可爱了,都抢着抱,开始抢着抱,然后抢着亲,抢着抢着兄弟俩就开始掐架。“李锋,你给我老实点儿。李雷,信不信我把你丢出去!”李师嫂现场表演狮子吼。狮子吼也没用,直到李师哥凶着脸训了一顿,稍稍老实些了,可没一会儿,就故态复萌。“哎师父,你说我什么命,生了他们两个臭小子,一个比一个皮,整天比赛气人,比赛闹腾,一会儿都不得安生。”李师哥诉苦。“男孩子皮一点好,调皮的孩子才聪明,上了学就好了。”徐师父乐呵呵笑。刚说完,冯荞就看见自家闺女发威了。娃娃靠在妈妈跟前呢,七岁的李锋想要抱她,可他人小力气小,抱不动,反倒勒得小娃娃不舒服,四岁的李雷偏还拽着哥哥不让抱。然后冯荞就眼睁睁看着娃娃张开小手,一声不吭对着李锋的脸来了一巴掌。娃娃才多大呀,力气小,一巴掌下去李锋压根没当回事儿,反倒好玩似的咯咯笑,于是娃娃张开小手,二话不说又来了一爪子。“啊哟,小妹妹会抓人。”李锋捂着脸退开。“活该,哈哈抓你,抓你,使劲儿抓。”李雷还在一旁拍手叫好。“这孩子咋还会抓人呢。”冯荞赶紧拉着李锋仔细察看,幸亏她勤给娃娃剪指甲,没抓破,可也在半边脸颊抓出了两条白印儿,明显是疼了,李锋直咧嘴,男孩子,倒是没好意思哭。“没事儿,活该,看他还敢不敢摆布小妹妹。”师嫂笑骂。“哥,我们闺女咋还会抓人呢?”冯荞好笑地看着杨边疆。没想到小人儿还挺凶的,以前跟大豆、大宝二宝一起玩,也没见她抓人呀,冯荞还是头一次见。杨边疆正在给师父倒酒,笑眯眯没吱声,心说谁让师哥家那俩小子太皮呢,该。“小姑娘凶点儿好啊。小姑娘性子太面可不好,有脾气的孩子才有出息。”徐师父照例乐呵呵夸孩子。第123章 有意见吃过饭从厂里回来, 娃娃似乎是玩得累了,没到家就在冯荞怀里睡着了。冯荞把娃娃抱进屋,杨边疆赶紧拿小盆倒热水, 给孩子擦了下手和脚,脱了衣服往被窝里一放,小人儿迷迷糊糊嗯了两声, 拍拍便继续睡了。“这孩子, 啥时候学会抓人的?往后可得注意, 再这样得好好管管了。”冯荞拿着那小手仔细看了看,决定以后要经常给闺女剪指甲。“有啥大不了的。”杨边疆说,“她那么点儿的小宝宝, 打不动踢不动,想保护自己,除了用手抓,她还能咋办。她又没主动欺负人。”“你倒还骄傲了?我也就是那么一说, 女孩儿家, 太凶了可不好。”冯荞哭笑不得。“女孩儿家,太懦弱了更不好。”杨边疆说, “我闺女可不是挨欺负的。我看等我们娃娃五六岁,我就教她打军体拳, 再找人教她练点儿武术之类的,长大了能够保护自己, 不挨人欺负。”冯荞想说, 咱这是个闺女, 你不能拿她当男孩子教吧?可是转念一想,自家闺女长得这么好看,太漂亮的姑娘总得先学会保护自己吧?再想想她自己,小时候也没少挨人欺负,有时候被人欺负了,真想有什么武功、神力,拳打一个脚踢一个,所以……随他去吧,杨边疆真那么教她,也不能算坏事,注意引导孩子别太霸道就是了。再说了,闺女这还小,说这些话还早着呢。趁着春季里,小夫妻便按着打算,招工买料子,开始建厂里前排的厂房。一句话说建厂房,十分容易,可一口气十二间房子,又比平常的房屋要高大,事情就非常繁杂。杨边疆一下子忙得分不开身,除了跟进建厂房的施工,厂里本身还有一堆工作,杨边疆作为老板,进货出货,几十号工人,全都需要他去安排。实在忙不过来了,偏又遇上订货会要出远门,便跟媳妇求援。“媳妇儿,我这次一去得五六天,顺便想看看给厂里采购些车床机械。你去厂里给我坐镇行不?也不要你干啥,你就每天带着闺女去转转,维持厂里日常的事情。”“我能行吗?”冯荞担心,“我本来又没啥文化,我怕我不行啊。那不是还有师父和师哥吗?”“师父只管把关质量,和培训工人,李师哥……他那个脑子,办事多少有些毛糙,让他干一些具体的活儿还行,生意上头他不行的,再说师哥每天只管带锯,其实小武倒是个生意经,就是年纪小,身份更是压不住。”杨边疆数了一圈,看着媳妇笑:“媳妇儿,你就别谦虚了,从身份说,你是老板娘,你往厂里一坐,就能压住场子。有啥事也能拿主意,厂里业务你也不陌生,我有时候觉着,你这个小财迷,对挣钱的事情门儿精,我不在厂里的话,货品出入,客户往来,这些事你平常也帮我一起商量,一准没问题。还有前边建厂房,你留意监督一下,保证质量。”“那行吧,我去试试,可保不准能给你管好。”“嗐,我媳妇肯定能行。”杨边疆笑,“就是要辛苦你了,家里的这一大摊子,你都交给我妈,你也不用按点去上班,早晨收拾好了,早一会儿晚一会儿,你带着娃娃去了就行,再不然,把娃娃给我妈先看几天。”“我还是自己带着吧。”冯荞说,“娃娃给她奶奶看我倒不是不放心,就是我带她习惯了,再说她还没断奶呢。”“也行,反正你自己注意,可不要太累着。”杨边疆笑着问,“这趟要去省城,有啥想要的东西吗?回来给你买来。”冯荞想了想说,没啥想要的。“行,那我就看着买吧。”杨边疆一走五天,算是小两口婚后第一次分开这么久。杨边疆晚上搂着媳妇亲热了半宿,一早起来走的,冯荞送走男人,回来等娃娃醒了,再把闺女喂饱,正要带孩子出门去厂里,杨妈妈推门来了。“冯荞啊,我听边疆说,你要去厂里?”杨妈妈说,“那你把娃娃留在家里我看着吧。”“我自己带着吧,反正也没什么活儿让我干。”冯荞说。她家闺女可还没断奶呢,要说这也一岁零两个月了,也该断奶啦。可她每次一提,公婆就拼命反对,说太早了,孩子太小了。好像那年代孩子断奶都挺晚的。冯荞曾经听人讲过一个小孩,上小学了,正在上课上奶瘾了,跟老师说,老师我先回家吃口奶再来行不?不过冯荞可没打算拖太久,她心里琢磨,顶多再等三两个月,娃娃一岁半了,就赶紧断奶。杨妈妈有些不放心地嘱咐了半天,唠唠叨叨叫她带好孩子照顾好自己。冯荞把家里的钥匙交给杨妈妈一把,让她帮忙照管家里的鸡鸭和猪,还有她那一院子的果树花草,自己则带着娃娃去了厂里。原本还担心,等她在厂里坐镇半天,也就不觉得有啥担心的了,她完全应付得来。一来老板虽然不在家,可她这老板娘一出现,厂里便有了主心骨似的,工人也都纷纷尽心做事。二来,杨边疆平常把厂里管得挺好,他是当兵的出身,喜欢搞“纪律制度”,各个工房还有小组长,井井有条,就算他几天不在厂里,一切也能如常运转。于是冯荞就带着蹒跚学步的闺女,一边在厂里溜达转悠,一边代行老板职责。上午出厂一批货,老客户上门来提货,冯荞按杨边疆平时的习惯,签字,记录,让人到库房提货装车。下午前边建厂房的施工队来问了几个事儿,冯荞一一做了决定,建筑的事情,遇上不懂的她就先去问下徐师父,自己参考拿主意。下午下班的时候,冯荞嘱咐了小武关门闭户,前边安排了人看守施工场地,安心地下班离开。路上她就跟闺女聊天:“娃娃呀,看来当老板管厂子也没多难,妈妈也能行,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