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6-23 15:23      字数:5662
  男客不管长辈平辈,早就自觉回避了,便是急着想看一看姑娘,也是躲在一边悄悄看一眼,怕人家姑娘害羞啊。女客则不然,尤其本家近房的伯娘和婶子们,还有冯亮几个舅妈,就围着曹晓晶看,说说笑笑夸她,一边说吉利话,一边说一些“冯亮一准疼媳妇”之类的打趣她。曹晓晶从来都是个爱静的性子,一时间被这种热情弄得招架不了,一张白净的脸都红透了。于是二伯娘挥着手开始赶人:“去去去,你们这些贫嘴的老家伙,院子里烧火炒菜干活去,别围着人家姑娘耍贫嘴,没看见都让你们说害羞了吗。”“哈哈哈……”大家一起哄笑,有人就打趣道:“看把二伯娘心疼的,心疼得想把儿媳妇藏起来,看都舍不得给别人看啦。”众人热情归热情,却也是有分寸的,说笑了一会儿,让人家姑娘感受到热情和善意,便也都散去了,该干啥干啥去,该走的便走了,该炒菜的去帮忙炒菜,该留下等着座席的就去院里聊天嗑瓜子,等着吃酒席。屋里总算安静了些,冯荞便笑眯眯招呼曹晓晶:“三姐,你喝口茶暖暖,吃点儿瓜子点心。”可是一转脸,她就冲着大堂嫂眨眨眼睛笑:“哎,你说叫三姐多麻烦,到时候他们结了婚我还得改口,我看还不如直接叫三嫂好了。”“嗯,我看行。”大堂嫂立刻附和她,眉开眼笑地拎着自家刚会走路的二宝往前一送:“二宝,叫三婶儿。”冯亮忍不住也笑,指着大嫂和冯荞,还有屋里几个负责陪客的本家小姑娘,给曹晓晶介绍了一圈,小胭端着一盘削好切好的苹果进来,冯亮便又给她们介绍了一下。曹晓晶知道这都是冯家自家人,跟刚才那么多亲戚又有不同,便一一浅笑着打招呼。二宝自己会走路了,走不稳当,晃晃悠悠走到曹晓晶跟前,扶着她的腿看她,曹晓晶便逗二宝玩,又伸手要抱娃娃。娃娃小朋友看看曹晓晶,虽然第一次见,可完全符合娃娃小朋友对颜色和颜值的选择呀,于是果断张开胳膊让她抱了过去。抱到曹晓晶怀里,挺高兴的转头看看妈妈。“三姐,她还真要你抱,跟你亲切呢,平常都不要生人抱的。”冯荞笑着说。曹晓晶抱着娃娃笑,她是做幼儿园老师的,性子又温柔,平常就特别有小孩缘。她笑着说:“这孩子可真漂亮,跟年画里的福娃娃似的。”“哈哈,她就叫娃娃,姓杨,杨娃娃。”冯亮笑。曹晓晶便把娃娃放在她腿上抱着玩,玩了一会儿,冯荞怕闺女给新舅妈“送礼物”,给她身上弄点儿口水,撒泡尿之类的,便又抱回来。“三姐,你吃点儿苹果,还有这个……”小胭从满桌子果子点心里挑出一盘花生糖,推到曹晓晶跟前说,“这是二伯娘专门给你做的,你一定要尝尝。她性子急,第一锅糖液火猛了熬得有点老,她嫌糖色不好看,硬是叫我们赶紧吃光光的,还不许剩下,自己重新给你又做了一锅。”绝对“二伯娘”的风格,大家听了都笑起来。曹晓晶便拿起一块花生糖咬了一口,真的很香很甜。冯亮在屋里陪着坐了坐,见她们几个女的聊得热乎,倒把他撇在一边了,便自己出去了。他走到院子里,杨边疆和冯东正坐在东屋墙根晒着太阳下象棋,大哥冯海则站在一旁观棋。他们哥几个昨天可没少忙活,杀鸡杀鱼,收拾院子,今天家里有一大帮妇女长辈帮忙择菜做菜,用不着他们了,闲着下棋呢。冯亮跑过去,坐在一旁看他们下棋。杨边疆啪的落下一个子,侧头看看冯亮说:“你小子怎么不在里头陪着,你跑出来干啥?人家姑娘刚来陌生。”冯亮:“你们的媳妇正在陪着呢,哪能欺负我媳妇。”第114章 恨意中午二伯家席开两桌, 一桌男客在东屋,一桌女客,摆在西堂屋。宾主尽欢, 男客们喝得尽兴了,女客们也吃得高兴了,吃完了酒席便各自散去, 客走主人安。曹晓晶当然是要留下的。饭后休息了一会儿, 冯亮便带着曹晓晶去西大河边上玩。冬日里的西大河其实没啥好玩的, 野果没了,鸭子和大白鹅不太出来,小树林也光秃秃的, 可冬日的田园却也宁静优美。两个年轻人沿着河堤慢悠悠散步聊天,很温馨的画面。曹晓晶是在县城长大的,虽然是小县城,她爸她妈都有工作, 她也没在乡下生活过, 看着乡村风景,远山, 河流,村庄, 茅草小屋,冬日里宁静而优美, 多么让人喜欢。冯亮于是便给她讲, 等开了春, 乡村才美呢,青山绿水,葱翠的田野,夏天捞鱼摸虾,入秋遍地的玉米地瓜和花生……天冷,却不减他们的兴致,冯亮便拉着她的手,塞在自己棉袄口袋里捂。家里则另一副情形。二伯娘还在美滋滋地高兴,高兴三儿子找了个叫人满意的媳妇儿,一边擦桌子,一边就满心感叹,哪天冯东也娶上个知疼知热的媳妇,她也就万事顺意了。冯荞和大堂嫂因为一人抱着个孩子,就没有干活的份儿,二伯娘不叫她们伸手,俩人于是抱着孩子在一旁嗑瓜子闲聊天。听见二伯娘的感慨,大堂嫂瞥一眼蹲在井台洗碗的小胭,给冯荞挤挤眼睛,就笑着说:“妈,那不是还有小胭吗。”她意有所指,二伯娘却只按自己的想法理解字面意思,很认真地说:“小胭我有啥好担心的?小胭她一个漂漂亮亮的小姑娘家,手勤较快的,怎么也能找到个合适的婆家。我如今也就操心冯东,老天爷也不知道咋安排的,你们总安慰我说各人有各人的缘分,他的缘分哪天才能到啊。”大堂嫂看看冯荞,冯荞看看大堂嫂,两人会心笑笑,知道二伯娘那性子,便也都没说破,还是先观望一下那俩吧。二伯娘把中午的两桌酒席收拾洗刷干净了,便紧赶着开始准备晚饭——按风俗,曹晓晶今天晚上要在这儿住一晚上的,晚饭自家人吃,相对于中午是待客的酒席,晚饭才是正宗家宴,当然不能随便了。菜自然要好好准备几个,吃啥饭却又讨论了一番,二伯娘本来打算包饺子,大堂嫂却说,也不知道县城那边啥讲究,东乡有的地方说饺子是“滚蛋饺子”,万一犯了风俗忌讳就不太好了。二伯娘:“那就吃馒头,熬点儿米汤,行不?”冯荞:“中午主食就是就吃的馒头和米汤,换个样儿吧。”小胭想了想说:“要不咱擀面条吧,常来常往,顺顺溜溜。”“哎,这个好。”二伯娘一拍大腿,“那就擀面条。小胭你去切点儿瘦肉丝,我去和面,咱们做个肉丝菠菜面,一准好吃。”二伯娘和小胭就去张罗着和面、切肉,擀面条,冯荞和大堂嫂坐一旁抱着继续闲聊,娃娃一会儿就在屋里坐不住了,小手往外指:“妈妈,咿呀,咿呀。”冯荞居然也听懂了,闺女说,出去,遛遛。冯荞抱着娃娃到院里一看,那哥几个还在下象棋呢,换了冯海和冯东下,杨边疆坐在旁边观棋。冯荞抱着娃娃走过去,把娃娃往杨边疆怀里一塞:“你抱她遛遛,我抱得手都酸了。”杨边疆二话不说,立刻抱起闺女出门溜达,围着院子饶圈儿,一边重复播放地教闺女喊爸爸:“娃娃,叫爸爸,爸爸,爸爸……”娃娃:“咿呀。”一家三口又玩了一会子,就说不在这儿吃晚饭了,趁着天没黑先回去了。二伯娘一家送到门口,看着他们一家三口骑车离开。邻居五婶子正在门口喂牛,往牛槽添草料,见他们出来便笑着打招呼。二伯娘手里还拎着个擀面杖呢,送到门口站了站,又跟邻居五婶子聊上了。“哎呦,二嫂子,今天儿媳妇认门,高兴吧?”“高兴,可不是高兴吗,这姑娘哪哪都叫人满意,我高兴着呢。”“听说在城里教书?跟冯亮可真配。”“可不是吗,在城里教书,读书识字的,有文化。”五婶子添完了草料,一边说着一边就走过来了。小胭一看这架势,怕是又要聊上一会儿,就笑嘻嘻从二伯娘手里抽出擀面杖,跑回屋里擀面条去了。大堂嫂跟着送到门口,便也抱着二宝,领着大宝先回家看看,二伯娘追着嘱咐了一句:“宝他妈,晚上可别做饭了,该吃饭就过来,别等着我去叫啊。”大堂嫂答应一声,笑眯眯走远了。“二嫂子,你家儿子孝顺,儿媳妇也是好样的,一家子都是好人。你看看大宝妈,也是个顶好的脾性。”五婶子由衷赞叹。“可不是吗,老大家的心眼儿最好,知道公婆辛苦,对我们也孝顺。”二伯娘夸着大儿媳,哈哈笑起来,“你说我这个凶巴巴的臭脾气,还能跟儿媳妇处好了,可真是摊上了好儿媳。”“二嫂你凶归凶,可你讲理呀,你可没有半点坏心眼,不欺负儿媳妇,儿媳妇也就孝心对你。”五婶子夸完了大堂嫂,接着又夸曹晓晶,“今天来的这个三儿媳,一看也是个和软的好性子,儿媳妇好,可都是二嫂你的福气。“也是儿媳妇好,两好换一好。婆媳光一头好没用。我这样的脾气,要是摊上个作天作地的儿媳妇,我一准也能成为恶婆婆。”两人一阵哈哈笑。二伯娘说着叹气:“哎,等哪天冯东也找到个可心的对象,我就真享福了。”说着就拉着五婶子嘱咐,“他五婶啊,你也帮我多打听着,哪村有合适的姑娘,给我家冯东介绍一个。老三这都订婚了,我心里急呀。”“二嫂啊,你还真打算……”五婶子欲言又止,“哎呦二嫂子,有些话本来也不用我说的……”“咋啦,他五婶?”二伯娘说,“他五婶,有啥话你赶紧直说,我这人就这么个脾气,不会绕弯子,也见不得别人绕弯子。”“二嫂,你还真打算给冯东说媒呀?”五婶子顿了顿,笑着说,“二嫂,那我可就直说了啊。这几年冯东一直没对象,村里好多人以为……以为你把小胭留给他的呢,小胭你可养了四五年了,养得花朵儿似的……多好的一家人。”“哪有这事儿!”二伯娘正色,“哎呦他五婶,你说我是那样的人吗,小胭她一个孤儿,你也都知道的,当初寇金萍作下的孽,冯亮把她捡回来的,我一时没忍心,就收留她一下,可真没有那样的想法。噢,就因为我收留她几年,我就把她当童养媳,把她给冯东?那我成啥人了!”“二嫂,你的为人我当然知道,你不是那样私心的人。可是你现在看看,小胭整天跟在冯东后头二哥长二哥短的,冯东对她也很好,俩孩子不是挺合适的吗。小胭她总归是要嫁人,叫我说,嫁去别人家还未必放心呢。你把她给冯东,冯东还能亏待了她?她自己可也嫁个好依靠呢。”二伯娘愣了愣,然后想了想,摇头:“话是这么说,可事儿不能这么办。噢,我收留人家孤苦伶仃的小丫头,结果呢,把她给自家儿子做媳妇了,那我成啥人了?再说了,俩孩子差了整整十岁呢,我拿她当闺女养,俩孩子自己也没那样的心思。”“哎呀二嫂,你这可有点儿迂了,反正我看挺好的。村里人也不少这么想呢。你说冯东,他就是耽误大了,他有哪一点不好了?差十岁又咋啦,大男人小媳妇,才更恩爱呢。叫我说,小胭给了冯东,倒是她的好福气。”“小胭现在长大了,我也知道外头会有人这么想,可我们家真没这想法。我要有这想法,我还用发愁张罗给冯东找对象吗。”“冯东就是原先困难,耽误大了,他眼看二十七,哪那么容易遇上个合适的?年纪小的不好说,跟他一般年纪的,不是寡妇就是离婚,再不就是有啥问题的。二嫂啊不是我说,真要考虑那样的,那可太糟践你家冯东了。”五婶子有些无奈地拍拍二伯娘,“家里倒是现成一个合适的,你倒说没打算。我说二嫂子,你可不能这么迂。俩孩子有没有那心思,你又没问。冯东人老实,小胭年纪小,你这当妈的不做主,他俩孩子自己能咋办?”五婶子一番话说得二伯娘满肚子心事,一边想心事,一边慢吞吞走回家。小胭正在厨房里擀面条,见二伯娘进来后坐在那儿,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就问了一句:“二伯娘,你咋啦?”“没咋。”二伯娘挥挥手叫小胭,“我想点儿事情呢,你小孩儿不懂。”“二伯娘,我再等四天过完年,就十七了。”小胭说,“我不是小孩儿啦。”“行,你不是小孩儿。”二伯娘笑,“你是大人了,我过了年就放出话去,给我们小胭找个好婆家。”“二伯娘!”小胭臊得跺脚,低下头拧着手里的面团,“二伯娘,我才不要找婆家呢,我就跟您呆一块儿,我哪儿也不去。”“说傻话,姑娘大了就要嫁人,哪有不找婆家的。”二伯娘看着小胭,小胭小时候日子苦,受过亏,从小就瘦小,如今让二伯娘养了几年,个子是长高了,却还是个纤瘦的小身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小两岁,二伯娘心说,这么个小姑娘,把她给冯东?不行啊,二伯娘心说,俩兄妹好好的,她可不能乱点鸳鸯谱。她要真做了这个主,谁知道俩孩子会不会埋怨她。☆☆☆☆☆☆☆☆冯老三当天中午在二伯娘家坐席喝酒,心情低落难受,一杯又一杯,借酒浇愁,都没用别人劝,自己就喝高了。要不是大伯拦着,怕就喝得当场醉倒。冯老三跟大伯一起从二伯家出来,大伯不放心,问了他一句:“老三,你行不行啊?用不用我送你回去?”“不用,我没喝多,自己能回去。”冯老三摆摆手,脚底下却直发飘,轻飘飘一路穿过村子,回到自己家中。他咣当一声推开大门,寇金萍先迎了出来,一见他这样,便责怪道:“怎么喝多了?心里也没个数,你就知道去你二哥家喝酒,小粉和志彬今天来送年礼呢,一家三口都来了,你也不在家,你就不知道早点儿回来。。”冯老三站住脚定定神,果然冯小粉和孔志彬在后头跟着出来了,冯小粉怀里还抱着个孩子,出来后就懒散地靠在堂屋门口。“来就来了,你不是在家吗。”冯老三埋怨一句,带着酒意推开寇金萍,脚步不稳地往屋里走。“你这什么话?”寇金萍当着闺女和女婿的面,觉得被伤了面子,就抱怨起来,“你二哥家儿媳妇第一次来认门,你倒当个大事情了,志彬和小粉来送年礼,就不重要了?”“他们就一个村的,又不是多远,来就来了。冯亮媳妇来认门,我这亲三叔,我还能不去?”“婶子,叔说的也是,我们住的近,想来就来了。”孔志彬劝了一句,冯小粉却抱着孩子靠在堂屋门口,嘴角一扯冷笑了一下。寇金萍心里越发来气,她自从被冯老三接连赶出去两次,也算认清了一个事实,她这样的老寡妇,就算闺女嫁给了孔志彬,一时半时孔志彬还没发财,她也没法靠着闺女生活。眼下还是得靠着冯老三这个老鳏夫。所以寇金萍搬回来后,对冯老三算是顺服多了。可今天不一样,今天寇金萍一肚子气。二伯家儿媳妇认门,按说她好歹也算是亲三婶,应该出席的。就算平时跟二伯娘不对付,可她说到底也是冯老三的老婆。结果冯亮来通知冯老三去喝酒的时候,连客气话都没跟她虚让一句,压根就没理她。这也就罢了,寇金萍自己也知道二伯娘厌恶她,偏她在武力值上还不是二伯娘对手,当着面可不敢惹她,索性躲着吧。更让寇金萍来气的是,冯老三二话没说,屁颠屁颠就跑去了,临走时她还交代一句,说小粉今天要来送年礼,你早点儿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