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6-23 15:22      字数:5477
  冯亮:“不用了吧,红岩你看,好意我都领了。我已经办好了分配手续,过几天就要去县一中报到了。”“冯亮,你说我还就不明白了,我妹妹哪点配不上你了!你这不是……”李红岩后半句话到嘴边,终究没说出来,气得扭头就走。不知好歹!别人求之不得的事情,这小子怎么就不知好歹!冯亮看着李红岩的背影无奈地笑笑,也难怪李红岩生气,两人四年的同窗情分,李红彤说真的也没什么不好。李红岩这性子比他文明,换了是他,这要是他妹妹,他大概都想揍人了吧。冯亮心说这事情大概就这么过去了吧,本来就不是一路人,走不到一块儿,他对那姑娘就不曾往那方面考虑过。他不过是替自己也替别人负责罢了。冯亮回到家,果不其然听说李红彤先找到家里的,听说冯亮在镇上小工具厂做工,那姑娘当时便又返身往镇上找。二伯娘看着那姑娘孤单单一个人来的,也不知她怎么来的,终究有些不放心,还拦住了一辆老乡的牛车送她。冯亮回到家二伯娘就逮着问他怎么回事儿,冯亮说,没怎么回事呀。“没怎么回事人家姑娘找到我们家里来了?”二伯娘说,“冯亮啊,咱一家子可都是厚道人,你小子可不能做出啥缺德的事情。”那口气,仿佛就在说,儿子啊你可不能始乱终弃呀!冯亮顿时有点儿无语问苍天,他到底是不是亲生的?“妈,真没什么事,他们城里人跟咱们不一样,就是来找我有点事,我跟人家啥事儿也没有。这都八十年代了,你别那么封建了好不好?”回到屋里,冯东却又问他一遍,冯亮看看冯东,不经意地说:“二哥,真没什么事,你们就别瞎操心了。龙佩龙凤配凤,我跟那姑娘不合适。”既然他这么说,冯东也就不再追问。冯亮那性子,一向是个心眼多的,主意也大,用冯荞的话说三哥“皮里刁”,鬼精鬼精的,他的事情,家里人管不了,也不必太操心。二伯娘现在不操心冯亮。说实话她对娶一个大城市的儿媳妇还真没什么瘾,大城市的姑娘有大城市的好,可跟他们家这茅草屋不搭配呀。二伯娘操心的还是冯东。这几年冯东陆陆续续说过几次媒,可真不是冯东眼高,实在是缘分不到,年纪越耽误越大,就越找不到合适的。如今冯亮也毕业工作了,家里包产到户这两年,日子也好多了,二伯娘便盘算着,把家里东边这三间老房子拆了重建,咬咬牙都盖成瓦房,把家里弄得像样了,栽下梧桐树能引金凤凰,兴许冯东的婚事就顺当了。晚上小胭回来,二伯娘正在做饭,小胭便跑进厨房,喜滋滋说她今天领工资了。冯荞把小胭弄到自家的小工具厂做活,也是想给家里减轻些负担。人口多,横竖几亩地也忙得过来,小胭干活勤快用心,要是能多挣点钱,不说回报孝敬二伯娘吧,起码养活她自己了。这小丫头也是懂事,领了第一个月工资啥也没买,回到家就喜滋滋钱全给二伯娘了。二伯娘直性子,就笑着说:“你这小笨丫头,领了钱咋都给我呢,你学学你冯荞姐,她当年头一回领工资,给家里长辈各个都买了东西,自己也知道攒钱,结婚时自己买的嫁妆。”“我跟我姐能一样吗。我吃的用的都在家里,一家子疼我,我自己攒钱做什么。”小胭挠挠头笑,“我也不知道该买啥,买不好浪费,还是留着钱最实惠。”二伯娘:“那你往后领了钱,可以给家里买点吃的用的,给自己买件衣裳,然后你就自己攒着。我反正穷得也没钱给你陪嫁,你把钱好好攒着,将来等你出嫁,留给你当嫁妆。”“二伯娘!”小胭噘嘴臊得慌,“我才不要出嫁呢!”“不出嫁让我养你一辈子啊。”二伯娘笑,岁月催人老,一不留神,冯荞都生娃了,小胭都长大了,从个黄毛小丫头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姑娘家,二伯娘笑着说:“等你二哥和三哥娶了媳妇,再给你找个好婆家嫁了,我跟你二伯这辈子就算完成任务了,我们就不忧不愁,只管养老啦。”晚饭二伯娘炒了青椒土豆丝,还做了蒜泥茄子,一家人收拾了吃饭。二伯娘一边盛饭一边就跟一家人商量,家里这二年日子宽松些,如今连小胭都能挣钱了。要不等秋收后农闲了,就把东侧三间老屋翻盖新的,西头两间新房挨着东头三间小茅草屋,看着也不好看。二伯娘说,冯亮反正上班后有公家给他分房,新房子算冯东的。冯亮完全没意见,忙说他马上也上班拿钱了,家里来钱路多了,房子要盖索性就盖大瓦房,省得过几年又落后了。冯东想了想说:“我看这房子再等一两年吧,眼下家里没那么多钱,现在翻盖新房就得借钱拉账,反正有房子住,也不急于这一年两年的。顶多一两年,咱们再多攒点钱,盖大瓦房也不拮据。”他说的在理,可二伯娘不是着急吗。三个儿子,冯东最是厚道稳重的,却偏偏耽误了婚事。如今冯亮都毕业工作了,眼看着冯亮也该找对象了,冯东却还没个着落。二伯娘心里一直愧疚,总觉得他们做爹妈的没本事,家里穷才把二儿子耽误了。小胭专心吃着饭,听着大人商量事儿也不插嘴,吃完了一边收拾饭碗,一边犹豫着问冯东:“二哥,三哥准备开学,明天就不去厂里了,你往后能去接我下班吗?”“咋了?”冯东忙问,小胭下班不算晚啊,真要是有急活下班晚了,杨边疆敢让她一个小姑娘自己回家?冯东于是问:“那不还有边疆跟你一道下班吗?”“姐夫忙。”小胭咬着筷子,有些为难的表情,“有时他忙了就不跟我们一起下班,再说他也不能每天送我回来。我……有时会害怕,这大夏天,有时路边沟渠还有人洗澡……”“嗐,反正眼下也不忙,你就骑车去迎迎她。边疆他做姐夫的,家里冯荞和孩子等着呢,每天送小胭回家也不合适。”二伯娘说。“那行。”冯东点点头,心说看小胭那吞吞吐吐的样子,别是路上有人欺负他妹子吧,让他逮着,非教训一顿不可。第108章 兄妹冯亮暑假开学后就去了县一中上班。那年代的本科师范毕业, 冯亮又是七七年恢复高考后,当年全县仅有的几个大学生之一,据说学校早在之前收到他的毕业分配通知, 简直是欢欣鼓舞。这样的大学生就是分配到基层,也是进机关单位的多,没想到能分来他们学校。于是刚到学校便受到重视, 竟然一开始就安排他带高三年级还兼任年级组长。搞笑的是冯亮也不过才二十三岁, 八十年代的学生年龄本来就偏大, 进教室一看,嗬,满屋子同龄人, 在讲台站了五分钟愣没人把他当老师。尤其他班里的高考复习生,高考恢复四年,有的都已经复习三年了,比冯亮还大一岁, 块头比他还壮。冯亮:……哥压力好大呀。男生还好点儿, 同龄人也好沟通,那年代学生能读高中的也大都知道勤奋努力, 冯亮又是一重农家子弟眼中励志的楷模。冯亮不用端什么师道尊严也能管好。为难的是那些女生。都是跟他同龄或者比他小几岁的姑娘家,不好多谈话不好多沟通, 有啥事冯亮还拉不下脸来管,指不定再有谁来个仰慕崇拜啥的, 没事多找小冯老师说几句话……这老师当得也是没谁了。开学一周后, 冯亮突然被叫到校长室, 年过半百的老校长满脸兴奋地跟他说,小冯啊,给你介绍新分来的李老师,跟你一样也是师范本科。冯亮看着这位李老师,粉蓝色连衣裙,白色凉鞋,背上背着个大背包,手里还拎着个网兜,网兜里脸盆茶缸牙膏香皂,琳琅满目一大包。冯亮顿时就满头黑线,真想大吼一声,李大小姐你闹够了没有!“冯老师啊,我打算把李老师分到你的高三年级组,往后有了她,我们学校总算有了专业的美术老师啦。”老校长翻着分配手续,笑哈哈问,“李老师不是本地人,人家大城市来的,分到你们年级组,小冯你就多照应一下。李老师跟你一样也是省城师范的,小冯你认识吗?”冯亮:……不认识。见过任性的,没见过这么任性的。冯亮忽然有些同情李红岩了,想想他要是有这么个妹妹,可真够糟心的。冯亮半天无语。李红彤则抢着说:“认识。”说完侧头看看冯亮,对王校长抿嘴一笑,“我们……很熟。有他在您就不用多管我了。”老校长一看这情形,两个年轻人可不是简单认识。咳,他就说嘛,这姑娘省城人咋分到这小县城来了,明摆着是一对儿来的呀。老校长当下就打着哈哈说:“那好那好,我原本还担心呢,小李老师不是本地人,怕她一个人在这边没个照应。小冯啊,那小李老师就交给你了,你先把她带去宿舍安顿一下,领她熟悉一下学校。”冯亮带着李红彤从校长室出来,一言不发地走在前边,李红彤背着个行李包,还拎着网兜,本来就走得慢些,只好努力跟上他地脚步。见冯亮只顾自己往前走,终于爆发了。“冯亮,你什么意思你!”李红彤扁扁嘴,差点掉了眼泪。她原本还以为,她就这样义无反顾追随他来了,他多少也该感动一下吧,就算不感动,多少也该给她个好脸色吧。冯亮停住脚,回过头有些无奈地看看这位小姑奶奶,终究没忍心,伸手抓过她背上地背包,往肩上一扔,另一只手就拎起她那个沉甸甸的网兜,大踏步往前走去了。李红彤盯着他一晃一晃的背影破涕为笑,一溜小跑赶紧追了上去。冯亮把李红彤带到教师宿舍,放下行李往木床上一坐,颇为无奈的口气问:“彤彤,你怎么来的?”“坐车来的。”“废话。我问你怎么分配到这儿来了。”冯亮说,“你原本不是已经分配到省城单位了吗。你家里还真能同意?你可别告诉我,又是你自作主张偷跑来的。”“我自己跟学校申请的,你可以去看看我的分配手续,没有任何问题。”李红彤说。冯亮靠坐在身后的背包上,老半天,坐直了身体,打算跟她好好谈一谈。他之前,还真把这小姑奶奶想象得太简单了,总以为她一时脑子热,拒绝了也就算了。“彤彤,你看……我一开始没认真对待这个事情,是我不对,我跟你道歉。可是我们两个真不合适。”冯亮心里琢磨着,努力把话跟这姑娘说明白,还不能刺激伤害到她。“我们各方面差异太大了,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你适应不了我的家庭,你的家庭出身对我也都是压力,我要真留在省城跟你结了婚,这辈子都让人觉得我冯亮攀了高枝,我不想委屈你,更不想憋屈我自己。这儿的生活没你想象的那么简单惬意,你还是老实回去吧。”遗憾那年代没有“凤凰男”这个词,而冯亮绝对不想做个凤凰男,做凤凰男有那么舒服吗?他只想找个跟自己差不多的对象。冯亮自己觉着,苦口婆心了大半天,结果李红彤听了沉默片刻,却转身去收拾东西铺床,一边丢下一句:“冯老师,我正常分配来的,你凭什么让我回去?”冯亮有点儿头疼。☆☆☆☆☆☆☆☆这天一大早,冯荞拿着个白瓷的汤勺喂娃娃喝水,勺子送进小嘴里,娃娃张嘴来咬,发出一声细小清脆的响声。冯荞赶紧扒开小嘴仔细看,果然在粉红的牙板上露出小小的一点白亮。她不敢确定,索性伸手指进去摸了摸,硬硬的,果然是长牙了。八个月大的闺女时候长出了第一颗牙啦。小娃娃还当妈妈跟她干啥玩呢,牙板一合,咬着妈妈的手指玩。冯荞一边逗闺女玩,一边喊杨边疆来看。“长牙了?长几个?”“只有一个。怎么就长了一个呢,人家小孩子不都是长两颗牙的吗。”冯荞说,她记得大堂嫂家的两个孩子,长牙都是一起长两颗呀。冯荞于是抱起娃娃去了隔壁公婆家里。杨妈妈抱着孙女看了看,得出结论:单出牙。“单长牙。姑姑鞋,姨姨袜,姥姥做个裤衩衩。”杨妈妈说着习俗,有这么个讲究,说单长牙的孩子,姑姑阿姨和姥姥要给买鞋袜衣裳,另一颗牙就会很快长出来了。“叫她们给咱娃娃做新衣裳穿。等兰江来了我跟她要。”杨妈妈乐呵呵抱着娃娃举高高,逗得娃娃咯咯笑个不停。冯荞笑着打趣:“妈,我这就带娃娃去买两件,哪好意思跟兰江要啊。你也不怕兰江说你偏心。”“嗐,她当姑姑应该的。你买的不算,她买是她买的。”杨妈妈毫不含糊。说是迷信也好,说是图个好兆头也罢,既然关乎孩子,那还是信了的好。冯荞一琢磨,既然婆婆都跟兰江开口要了,那她干脆也别含糊了,骑上车带上娃娃,跟杨边疆一起去了镇上。杨边疆去上班,冯荞就带着娃娃先去镇上赶大集,给娃娃买了一身新衣裳,然后回到工具厂找小胭。小胭正在工房里干活,一看冯荞,丢下手里的活儿就跑过来抱娃娃。“娃娃,叫小姨。想小姨了没?”小胭抱着娃娃举高高。小娃娃还不会说话呢,给她咯咯笑了一个。“小胭,我们娃娃长牙啦,单长牙。”冯荞笑眯眯看着小胭说,“她喊你小姨,你得给她做双鞋吧。”小胭握着娃娃的肉乎乎的小脚丫看看,笑嘻嘻地说:“行,我会做,你看娃娃这脚丫又白又胖跟小馒头似的,使劲做肥点儿不就行了?”八个月大的娃娃扶着什么东西能站了,小胭抱着她,她就站在小胭腿上,两条小胖腿一上一下地动呀动呀。小胭说:“姐,你看她小腿这么有劲儿,快会走路了吧。”“还不会爬呢。怕还得等几个月。”“我看你家娃娃恐怕学不会爬了。”小胭撇嘴,“姐,你这么整天抱着她,要不就用童椅推着她,你再看姐夫,让娃娃在地上站一下都不舍得,在地上站了一下,抱起来还得赶紧擦擦鞋底,生怕她粘上一点泥土,她哪有机会学爬呀。她学会爬了,她也就能早点儿学会走路了。”冯荞一想,哎,还真是。一家子抱着个孩子舍不得放手,爸爸妈妈抱,爷爷奶奶抱,连大豆放了学都要争着抱一下。农村地上又脏,哪舍得把她放在地上爬呀。要不怎么说小胭带孩子很有一套呢。冯荞赶紧求教:“那怎么办呀?现在训练还来得及吗?”于是小胭跑去拿了两张席子铺着,把娃娃放在地上让她爬。小人儿没爬过呀,用冯荞的话说本来就有点懒,不爱动,人家趴在席子上翘头看看,小身子一扭,翻身坐着了。冯荞赶紧再把她趴在席子上,前边冯荞趴在席子一头,拍着手想吸引娃娃爬过来,后边小胭干脆用手推小屁股,人家小娃娃愣是不肯爬,懒洋洋怡然自得,被推得急了,干脆一翻身,躺在席子上抱着小脚丫自顾自啃去了。坏妈妈,坏姨姨,不跟你们玩儿了。“怎么办?”冯荞哭笑不得,“你说她怎么这么懒呀。”“不知道。大哥家的小宝,放在席子上他就自己爬了。”小胭也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