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6-23 15:21      字数:5974
  “从他们来说倒无所谓。”杨边疆耐着性子分析到现在,难免心猿意马起来,便往脸颊往小媳妇蹭了蹭,“他们这年纪,不分家跟我们一起生活热闹些,做饭吃饭也更认真。分家的话,他们自己日子也没问题,年纪不大,钱也够花,还少操心我们,就是老两口有点冷清,怕一日三餐随便凑合过去。”这家伙心里一本账啊,冯荞索性一翻身,趴在他胸口追问:“那你说到底该不该分家?”“分。分开咱们利索。不然时间长了,跟我大哥那边弄出矛盾,兄弟不和外人欺。”杨边疆自认为十分了解他那一对兄嫂,不过……不过眼下他哪有工夫管那些破事儿,眼下最要紧的,难道不是跟媳妇庆祝他们新婚满月吗?他一翻身,抓住趴在他胸口的小媳妇——媳妇儿,这可是你自己先撩的!☆☆☆☆☆☆☆☆小夫妻俩琢磨着分家的事,却不好自己直接提出来,他们结婚刚一个月,主动提分家面上不太好,尤其跟父母公婆也没有一点矛盾。于是暗暗地决定,也不是非得着急的事,等啥时候杨爸和杨妈妈再提起,顺水推舟答应就行了。小夫妻正是最轻松舒坦的时候,新婚既然满了月,便也爱玩,不想闷在家里。冯荞是临时工,没有固定假期,杨边疆却有。因为农具厂“服务农民阶级”的性质,农民可没有星期天,于是厂里也没有固定星期天,杨边疆每隔十天可以申请轮休一次。之前因为每天接冯荞上下班,他几乎没用过轮休,如今结了婚,在杨边疆想法里,媳妇儿划归他自主管辖了,去哪儿又不用通过长辈,索性就跟冯荞请一天假,按预定计划,拐了媳妇跑去县城玩一天。冯荞还是第一次到县城,长这么大谁带她出远门呀,高兴得很。俩人按原计划,先跑去照相馆照了合影,当时都是黑白照片,小小的一寸、二寸。俩人就嘱咐照相馆给洗一张大的,结果当地照相馆最大也就能做五寸那种,还得隔好几天才能洗好。于是两人就定了五寸的,琢磨着回去弄个小相框放在抽屉桌上。然后去逛了县城唯一的一幢大楼——三层楼的供销商场,三月末,天气转入初夏,也该换季啦,杨边疆又拉着媳妇去买新衣裳,商场里的成衣一排排挂在柜台里头,营业员举着个拿高处服装的木杆子面无表情。尽管服装样式来回就那么几种,却比小镇裁缝做得工整,杨边疆挑了件牙白色小西装领的上衣,冯荞却嫌不耐脏,选了另一件清新的粉绿色小格子。“给你买一件。”冯荞拉着他去看旁边的男装。杨边疆扫了两眼,摇头:“我衣裳够穿。我一个大男人,衣裳无非是白的蓝的,有的换就行了,再买也浪费。”小夫妻大半天溜溜达达逛下来,也说不着到底哪里好玩,可就是玩得很高兴,俩人在一起,干啥都觉着有意思。商场里转悠一圈,又买了两包镇上供销社不常见的鸡蛋糕,找了商场不远的“红旗饭馆”吃午饭。县城里的饭馆比镇上的大,菜式也多一些,就是服务员的脸一样板着。冯荞还在倒水喝呢,杨边疆也没问她,就自己点好了荤素两个菜,回锅肉,酸辣土豆丝,还要了青菜鸡蛋汤和白面馒头,都是冯荞喜欢吃的——他媳妇喜欢吃啥,他还不清楚吗,根本不用再问。“那个照片,过几天还得再跑一趟来拿呀。”冯荞觉得真麻烦,跑一趟县城也不近呢。“叫下星期来拿,到时候我抽点儿空过来就行了。相框我自己做一个,保证比他卖的还好看。”杨边疆得意。等菜的工夫,他看着外头街道来往的行人和自行车,偶尔还会开过一辆军绿的吉普,也就是当地县城能看到的顶好的小汽车了。忽然他笑眯眯凑近她:“媳妇儿,你在这儿等着,我去去就来。”冯荞以为他要上厕所,就没再问,看着他走出饭馆,往街对面走去了。等了一会儿,菜都端上来了,居然还没回来。冯荞有些不放心,便站起来隔着玻璃窗向外张望。她只顾张望杨边疆去的方向,饭馆里有人进来当然也不去留意,那人却一眼注意到她了,脚步一顿,竟然向她走了过来。“冯荞?”冯荞一回头,讶然看到一个许久不见的面孔,居然是孔志斌。冯荞不禁愣了一下,孔志斌看着她,脸上表情竟然有些激动的样子。冯荞不由得就想起孔志斌前段时间的经历,这人还真……挺倒霉的,看起来也有些落魄。“冯荞……你在这儿干啥呢?”孔志斌看着冯荞,她一身粉紫色上衣,灰色裤子,很清新亮眼的打扮。孔志斌不自觉地拽了下衣襟,把手里拎着的袋子悄悄放到身后。“我在这儿等我男人呢。”冯荞说,“我们来吃饭,他刚出去一下,一会儿就回来。”“哦,那什么……我也进来买饭,那……那你们吃。”孔志斌抬脚想走,脚步迈出去却又顿住了。“冯荞,你……你过得好吗?”“当然好啊。”冯荞看了他一眼,好笑,瞥见杨边疆从街对面大步走过来,冯荞目光追着他推门进来,脸上立刻绽开一个放松释然的笑容,迎了上去:“哥,你去哪儿了?咋才回来。”“菜上来了?那你先吃呀。”杨边疆很自然地伸手推她回去坐下,眼角瞥见旁边的人,不禁也很意外,微微拧着眉头盯着孔志斌,目光里带着一丝不经意的轻蔑。孔志斌神色尴尬,像是被人看破了什么龌龊心思似的,尴尬地硬扯出一丝笑脸,居然还冲他们点点头,匆匆转身走出去了。杨边疆拉开椅子坐下,问了一句:“他干啥呢?”“不知道。”冯荞摇头。莫名其妙,怎么在这儿遇上他了。杨边疆认得这个人。就算原本不认识,因为当时退婚的事,他差点气得去收拾这个人,自然也搞清楚了。他瞥了一眼孔志斌的背影,一脸嫌恶地问冯荞:“他没吓着你吧?”“他怎么吓着我?我又不怕他。我跟他说,我男人这就来了。”冯荞笑。“我男人”三个字让杨边疆顿时满意了,顺了毛似的咧嘴一笑,拿起筷子给她夹菜,又给她递馒头,一边不放心地嘱咐道:“这种人,他再敢靠近你你跟我说,弄不死他!”冯荞喝了一口汤,问他:“哥,你刚才去哪儿啦?”“回去跟你说。”杨边疆不自觉地摸了下鼻子,笑。☆☆☆☆☆☆☆☆小夫妻说说笑笑吃饭,外头的街边,孔志斌还在站着怔忪出神。真没想到,会在这儿遇上她。孔志斌不止一次想象着,也许哪天,他和冯荞会在村里不期而遇,也不知道她嫁人后是个什么情形。可他却一次也没在村里遇见过她。孔志斌从劳改农场放回来之后,一直很少出门见人。没脸啊,落差太大了,想当初他拎着行囊,意满志得离开村子,原本是要去上海上大学,可是命运之神突然转了个身,他就在陈茉茉的亲口指认下成了流氓强.奸犯。好在老天总算没有冤死他,让他侥幸洗脱罪名,逃脱了劳改犯的命运,可他这么久的努力拼搏也生生毁掉了,甚至还背了个坏名声,带上了洗不去的污点。尽管孔志斌不认为那污点是自己的错,可村里人看他的眼神却分明不一样了,轻蔑而又鄙夷。这些日子,孔志斌一边把陈茉茉恨之入骨,一边控制不住地想,如果他当初没有鬼迷心窍去沾惹陈茉茉,如果他没有跟冯荞退婚,他现在会是什么情形?如果的事情没有答案,孔志斌也就一直在悔恨痛苦之中走不出来。痛苦死不了人,嘴巴却还要吃饭。被他这一年多的折腾,他不上工不挣钱,家里早就弄得精穷,他上大学走的时候,路费还是他爸妈东拼西凑来的,等他从劳改队放回来,家里便已经揭不开锅了。孔志斌今天干啥来了?进城偷偷卖点儿东西。他拎着的袋子里装了几斤花生,他妈一直没舍得吃留下的,想卖掉换点儿零钱买盐买火。想他毕竟重生一回,他熟悉未来几十年的社会轨迹,孔志斌脑子里有一百种挣钱的方法……可是却只能望洋兴叹,要么时机不对,要么眼下没资本没条件。至少要等到七九年初,国家才允许搞个体户。而现在他拎几斤花生进城来卖,还要偷偷摸摸做贼似的,躲着带红袖章的人悄悄去找黑市。孔志斌也努力给自己鼓舞信心。不管怎样,总得先把日子过下去吧,如今他家里日常生活,主要靠着东借西借和两个出嫁的姐姐贴补。而今才开春,离生产队年底分粮食还早着呢,这青黄不接的日子总不能等着饿死。孔志斌回想起上一世,他是怎么发家的?没有高考,没有陈茉茉,也没有那么自信,家里拮据却也饿不着肚子。也是在这一年,他和冯荞结了婚,冯荞把家里打理得很好,根本不用他操心。他一直读书上学,身体单薄,干不惯农活发愁,冯荞跟他说,你读书识字的人,有文化,干点啥不行呀。于是他也就不操心家里的事,琢磨着找一条出路。也是这一年年底,政策风向变了,冬天里他拎着篮子,尝试着到县城卖点儿炒花生之类的土产,冯荞亲手炒的五香花生挺好卖,一家人高兴得跟什么似的,终于挣钱了。再后来,七九年,尝到甜头的他学着做点儿小生意,八零年包产到户,家里分到的几亩田交给冯荞,也不用他过问,他索性开始专工练摊,冯荞农忙种田农闲就帮着他摆摊,那年月生意好做啊,他挣到了钱,成为当地最早的一批个体户……孔志斌如今回想起来,他上一世的路其实挺顺的。而现在,他又回到了当初命运的原点。孔志斌站了好一会儿,看着冯荞从饭馆里推门出来,悠然晃荡着两只手,笑颜像这春三月的阳光一样明朗,男人手里拎着一堆东西跟在她身后,走到街上便把她拉到靠里侧,明显的呵护照顾,两人说说笑笑离开了。莫名有些刺眼。他终究是走错一步。第86章 偏心晚上睡觉, 杨边疆笑嘻嘻拿了个东西研究。一个透明的小包包,冯荞凑过去,很自觉地把头枕在他胳膊上, 看了看没看明白。“啥东西呀?”“嗯,我白天拿的。”杨边疆看着她别有用意地笑,没回答问题, 却绕了个圈子说, “你没注意县城里到处都贴着计划生育的大标语吗。”冯荞:??什么跟什么呀?答非所问。不光县城呀, 城镇乡村到处可见,“一对夫妻一对孩,坚决不要老三来”, “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不要”……七十年代的计生政策,基本还是挺温情的。冯荞回想了一下, 问号脸:这跟咱们有啥关系?杨边疆只管笑, 也没好意思把手里的小包跟媳妇细说。白天在县城看到商场有专设的避孕药具发放点,当时想拿来研究研究, 可当时商场人来人往的,根本不好意思呀。中午吃饭的时候, 索性又悄悄去看,趁着商场人少, 打量着旁边没人呢, 过去赶紧抓了一把就走。没办法, 年轻人脸面嫩,没羞没臊的厚脸皮也只在媳妇跟前敢用。杨边疆把那小包东西塞到枕头下面,专心搂着小媳妇聊天。“媳妇儿,我琢磨着,要不咱们过两年再生小孩?”“为啥呀?”冯荞纯好奇他有这想法。以前他也提到过一回,说在部队都是晚婚晚育,可在他们农村,还不都是早婚早育,家里老人总是巴望着早点儿抱孙子,巴不得儿媳妇一过门就怀上。“你太小了,人小就傻呼呼的,长大一点才不会生个小傻子。”杨边疆调侃打趣的口吻。于是冯荞一脚踢过去,他才稍稍收起玩笑说,“反正如今就这政策,早了晚了都是两个,咱们才结婚呢,又不着急,趁现在好好干工作,多挣点钱。”“嗯,多攒点钱倒是真的。”冯荞点头。一个秉承“挣钱”,一个却心心念念“攒钱”,俩人倒也能商量到一块儿。一转念,冯荞又红了脸,听人说结婚就会有小孩啊,于是期期艾艾问他:“那谁知道……现在是不是有了呢?”“嗯,我也不知道,怀了就生呗。”杨边疆咧嘴一笑,抓住小媳妇往被窝里塞,“过来,我检查一下有没有。”☆☆☆☆☆☆☆☆随着春耕大忙开始,冯荞和杨边疆下了班便尽早回家,主动帮着做饭喂猪,收拾家务。杨妈妈回来得早就会抢着干,还说他们年轻人上一天班也很累。有时回来得晚,小夫妻差不多已经把饭做好了,饭后杨妈妈也会揽下刷碗收拾的活儿。冯荞觉着,自家婆婆是个实在人,真的挺不错。结果这天下班回家,一进门就发现家里格外热闹,婆婆和大嫂吵起来了,兰江也在呢,正站在一旁气呼呼着急。“……我不就是穷吗,我穷才被人欺负,让我自己婆婆瞧不起。你看看老二家,啥都有,啥都不缺,你再看看我那个家,三间空屋,啥都没有,买盐的钱都没有,你不管不问的,你不顾我们的死活。都是你亲儿子,你说你咋就那么偏心……”大嫂。“……你整天眼红老二日子好,眼红他有工作拿工资,他当初当兵进西藏吃了多少苦,高原反应差点死在西藏,那你咋不说?各人日子各人过出来的,你嫁过来都是我花的钱,样样钱我也都花了,你问你男人拿几分?边疆结婚都是他自己出的钱,人家自己挣的钱我还不让人家花了?我怎么偏心了?老大怎么摊上你这么个不长进的媳妇。”看着他妈和嫂子吵架,杨边疆脸色有些无奈,一转身,他家小媳妇已经开始行动了。冯荞走过去拉着婆婆坐下,给她倒了一碗水,随手又给大嫂递了个板凳。“大嫂,你也坐下吧,一家人有啥话好好说,站在院子里这么吵多不好,邻居听见都笑话。”“我咋地不好啦?他二婶,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便宜都让你占了,你当然能装好儿媳。”“大嫂,我这刚回到家,还不知道哪头逢集呢,也没招你惹你吧,你要是非得跟我吵,那你可把话说清楚了。有理你干脆去大门口,你使劲儿嚷嚷。”大嫂噎住。冯荞也懒得理她了,索性把手里的板凳往地上一放,自己坐下来倒水喝。这一路回来,她还真有点儿渴了。另一边,杨边疆安抚住抱着肚子的兰江,几句话问出了缘由,心里顿时好气又好笑。因为啥呀?就因为半斤猪肉。今天不是兰江回娘家来了吗,杨妈妈见闺女怀着孕呢,就想给她补补,跑去食品站割了一斤猪肉。回到家,切了一半,中午给兰江做了一盘她爱吃的猪肉炒蒜苗,剩下一半就先放在盘子里,琢磨着晚上剁馅儿,菜园里鲜嫩嫩的小青菜,包一顿猪肉青菜馅儿的荞面包子,一家人都够吃了。结果大嫂听见兰江来了就过来溜达,说大豆这两天正馋肉呢,拿起那块肉就要走。杨妈妈拦着她不让拿,说你妹子来了才买点儿肉,老二小两口也没吃到呢,你就这么拿走了啊。结果大嫂一句话把婆婆惹生气了。大嫂说,你家就是老地主,日子都肥的流油了,你买肉给老二两口子吃,给你闺女吃,吃剩下的都舍不得给亲孙子吃啊?然后就吵起来了呗。大嫂强词夺理,杨妈妈更是生气,又提起上回大嫂拿白糖的事情,说你弟媳妇回门的礼物你都拿了就跑,你还要不要一点脸了?于是大嫂就蝎子蛰了似的,跳起来说婆婆欺负她穷,看她困难也不帮。冯荞也总算听明白了前因后续,心里真真无语了。关键大嫂还一脸委屈,一边控诉公婆偏心,一边还哭哭啼啼抹起了眼泪。冯荞:……这架叫她怎么劝?事情其实挺简单。大哥大嫂结婚这几年日子的确拮据,大嫂婚后不久就怀孕、生孩子,跟婆婆关系也不太融洽,孩子让婆婆带还不放心,大豆出生后她整天光管带孩子,生产队上工也时常不去,大哥一个人挣工分养家,大嫂偶尔还要往娘家贴补点儿,这日子能宽裕吗。如今看着杨边疆和冯荞结婚,新房子新家具,小日子吃穿不愁,大嫂心里就不能平衡了呗。似乎大嫂的理论,我穷,婆婆你就该多贴补我,老二日子比我过得好,那就是婆婆你偏心了。就冯荞所知道的,当初分家,也是大嫂跟婆婆合不来自己要分的,公婆这几年也没少贴补大儿子一家,大嫂三天两头来要这要那,大豆吃穿几乎都是爷爷奶奶负担。原本还好,杨边疆自己挣钱自己花,也不计较这些,可冯荞如今一过门,有了对比,大嫂就觉得她吃大亏了,同样是杨家的儿媳妇,凭啥她比人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