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节
作者:麻辣香橙      更新:2023-06-23 15:21      字数:5312
  刚端起饭碗,大豆晃晃悠悠跑来了。一路叫着爷爷奶奶,二叔小姑,歪着脑袋冲冯荞笑啊笑,响亮的叫了一声:“二婶儿!”“哎,大豆真乖。”冯荞忙答应着,顺手给大豆盛了一碗米汤,兰江便让大豆坐下吃饭。“奶奶,昨天的肉肉还有没有?奶奶,大豆想吃肉肉。”“还有,这不是吗。”杨妈妈笑着给大豆夹了一块肉。“你这小馋猫。“兰江说,“大豆,奶奶家昨天还剩下这一碟子肉,你可没忘了啊。”“没忘啊。”大豆咧着小嘴笑嘻嘻,“我妈说了,叫我来奶奶家吃肉,奶奶家剩了很多肉,吃不完给我家一些吧。”日子穷,很多人家办喜事,一碗炖白菜上头三两片切得薄薄的肉片,就算作一道荤菜了。杨家办一个喜宴买了十斤肉,已经是让人称赞的“好菜式”了,昨天送嫁的五婶子还特意夸赞。昨天办喜宴,剩下那么一碟子肉,未必不是厨师有意省下来的。你想啊,刚办完喜事,家里总该留一点荤菜。“大嫂就是这样气人,一点东西都想着,我看她就是个便宜虫。”兰江忍不住牢骚。杨妈妈赶紧给兰江递了个告诫眼色,大豆这么大的孩子会学话的,再说当着小孩子说他妈的短处也不好。一个小插曲,冯荞刚刚嫁过门,自然不会多说。她跟杨边疆都是刚吃了一顿,坐那儿慢悠悠又吃了小半碗饭,见大家都吃完了,也就搁了筷子。冯荞忙抢着去收拾碗筷,杨妈妈先抢过去了。“放下我洗吧,你跟兰江一起玩去,平常也不能一起玩,她下午还要回婆家呢。”冯荞乖巧地笑笑,于是拉着兰江打算回他们的新房。一看她要走,大豆忙跑过来拉着她的棉袄衣襟。“二婶子,大豆想吃甜点心了,想吃一大包。”当地习俗,羊角蜜是新娘“压箱”惯常用的东西,也有用其他甜点心的,比如三刀蜜。冯荞的嫁妆,两个箱子,一个五斗橱,一个大衣柜,还有抽屉桌的抽屉里,都分别放了两包——她一共带了十包羊角蜜。十包羊角蜜,用二伯娘的话说都是金贵东西,要钱还要粮票,也是一笔开支。冯荞的嫁妆多,她跟杨边疆反正手里有些钱,也就都买了。用处二伯娘也交代过,新婚第二天,拿出两包来给公婆吃,杨家要是有爷爷奶奶一辈的长辈,也要给一包。杨边疆亲爷爷奶奶去世了,但是还要本家的几位老长辈健在,新婚第三天,冯荞要跟杨边疆带上这羊角蜜去串门的。算一算,剩不下多少,要是有的剩,她三天后回门,正好可以带上,不然回门还要再花钱买。冯荞看看大豆,这么点儿的孩子,又是杨边疆亲侄子,他既然都张嘴要了,她小气不给可就难看了。她还没做出反应,兰江已经蹲下去拉着大豆问:“大豆,我问你,你怎么知道有甜点心?你妈说的?”“我妈说的,我妈说大豆想吃甜点心,甜甜的香香的。”“妈你自己听听,大嫂这个人,好孩子也教坏了。”兰江气得撅着嘴。“小孩不懂事。”杨妈妈一脸尴尬,拉着大豆说:“大豆啊,奶奶给你找喜糖吃。”兰江:“那是大人不懂事还是小孩不懂事?妈,你也该说说大嫂。”“小孩子有啥呀。”冯荞笑笑转身去了西屋的新房,随即拿着两包羊角蜜回来,双手捧给杨妈妈:“妈,这是我带来的羊角蜜,正想要拿给你和爸尝尝呢。”杨妈妈尴尬地接了一包,另一包硬要塞给冯荞:“一包也吃不完,我牙疼不大吃甜的,你拿去留着吃把。”“妈,我那还有呢。”冯荞笑着放下羊角蜜,跟兰江一起回到西屋。“气死我了,大嫂真讨厌,一分钱的出息都没有。”兰江指着新房里的东西,对冯荞抱怨,“二嫂你看看,二哥和你结婚,她作为亲大嫂,她不该送点儿东西吗?她哪怕小气些,送个毯子、床单也好,可她送了啥?说出来怕你生气,她只送了两个很差的枕巾,二哥嫌不好看,现在还扔在我妈那屋呢,她可真做的出来。”冯荞笑笑,不予置评。她不做评价,兰江便越发想要证明给她知道。“二嫂你还不知道呢,你跟二哥订婚的时候,大嫂跟我妈闹了很长时间的气,嫌给你的订婚礼太厚了,又嫌你的见面礼太多了,一直嚷嚷她当初吃亏了。我妈也真是的,总想将就一家和气,我看大嫂很多事,也是让我妈自己惯的。”这样啊,冯荞问:“那后来呢?”“后来?后来她总是唧唧歪歪,把我二哥惹毛了,我二哥不想跟她个女人吵,就故意当着她和我大哥说,他订婚花的钱都是他自己的,谁也管不着,谁有本事谁自己挣去。”冯荞笑,杨边疆这处理方式她喜欢,她的男人可不是包子。爱占便宜的人她见过,如此看来,大嫂抠门的确抠得太厉害了。冯荞不喜欢妯娌不和,可也不喜欢当冤大头,所以她刚才并没有直接拿羊角蜜给大豆,她是给了杨妈妈两包。至于杨妈妈怎么处理,那就是杨妈妈的事情了。兰江跟冯荞玩了一下午,随后她男人刘俊生来接她,小夫妻俩一起走了。杨边疆跟杨爸一起,去给邻居们还办喜事借的一些东西,摆酒宴要用很多桌椅板凳,自家的肯定不够,借了邻居的,如今用完了再一家家还回去。杨边疆还东西的时候,便都带了些喜糖表示谢意。天晚些冯荞就跟杨妈妈忙碌做晚饭,荞麦面条,配上炸酱和菠菜、小葱做浇头,杨妈妈亲手擀面条,就让冯荞去择洗菠菜。她烫好菠菜,切了小葱,杨妈妈拿着四个鸡蛋出来。“冯荞啊,烧那个小铁锅,把这鸡蛋煎了。”冯荞一想,炸酱时候放鸡蛋,做成鸡蛋酱,配面条不是更好吃吗?结果她一说,杨妈妈就别有意味地笑了。“不做鸡蛋酱。”杨妈妈说,“就放点油做煎鸡蛋,你跟边疆吃。你不懂,新婚的小夫妻,就该吃这个。”冯荞才知道,为啥早上也吃的煎鸡蛋了。只是,这到底是个什么讲究?她还真不太明白。杨妈妈只是笑笑,也不说破,新婚小媳妇呢,怕她脸皮薄啊。然而杨边疆却是心里有数的,吃饭的时候他妈让他吃煎鸡蛋,杨边疆顿了一下,从善如流就夹起来吃了,自己咬了一口,就夹起一大块煎蛋饼放进了冯荞碗里。杨爸杨妈只管专心吃饭,仿佛没看到一般。不知为什么,冯荞总觉得这煎鸡蛋吃得有点……怪异,怕是有用意的。☆☆☆☆☆☆☆☆吃完晚饭,杨边疆就拉着冯荞回屋。不知怎么的,他总觉得今天的天黑得比平常晚——要知道,太阳还没落山呢,他就开始盼着天黑了。“媳妇儿,我去给你拿水洗漱?”“现在不用,等一会儿吧。”“收拾睡吧,我都困了。这阵子忙结婚的事,好几天都没睡足觉。”“天才刚黑呢。”冯荞说,“哪有睡这么早?”杨边疆摸了下鼻子,拿了梳子过来:“那我帮你梳头。”冯荞:“……我自己梳。”杨边疆却硬是凑过来,拿着她两条大辫子玩,爱不释手地摆弄,辫梢扫过他的手掌心,整个人也跟着酥麻的痒起来了。“媳妇儿,你知道……为啥让我们吃煎鸡蛋吗?”他神秘兮兮地贴近她,脸对着脸,别有用意地笑。“为啥?”“因为……嗯,我记得我大哥新婚那时候,我妈也给他们小两口煎鸡蛋,每天晚上给他们煎,一连吃了好多天呢……”他故意暧昧地眨眨眼睛,看着她笑。新婚夫妻,嗯,消耗大,要补身体呀。冯荞明白过来,耳根不禁发热,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这家伙还能不能说点别的了?一盏灯火,两人独处,新房里红艳艳的床铺被子,床上的一对枕头绣着鸳鸯,冯荞自己亲手绣的……这气氛没法不暧昧旖旎,又不是老夫老妻,哪有对坐聊家常的闲情淡然?软磨硬泡催她洗漱,杨边疆很快就把人拐到了床上,开始他没完没了、没羞没臊的“吃人大业”。开始还有点耐心,他真没打算那么急性子,天刚黑,夜晚才刚开始呢,他心里是打算着,好好吃,慢慢吃,仔仔细细地品尝,让还有些抵触害怕的小媳妇慢慢跟着他的节奏来。他明明是想,我先亲亲,先过过瘾,可一沾上,就控制不住了,有些东西没有过瘾之说,只能让人越来越上瘾。于是上瘾的某人便也自暴自弃起来,索性死搂着小媳妇,尽情折腾沉迷。可怜的小媳妇深夜里缓过气来,抓住某只大手推开。“不许再弄了。”她气恼,“再弄我咬死你!”第80章 小两口新婚第三天, 冯荞终于早早起了床——她今天要跟杨边疆去杨家本家长辈那里串门拜望,然后还要回门。某人倒也乖觉,还有一丝要脸, 尽管晚上折腾,早上起床抓着小媳妇亲了两口,倒没敢再黏糊, 早早起来收拾了。吃了早饭, 小夫妻俩就带着喜糖和冯荞准备的羊角蜜, 去几位叔伯长辈处一家家串门。以前听说是要正儿八经磕头的,可破四.旧以后,反对这样的封建礼节, 便改成鞠躬了。鞠躬,送上喜糖和点心,长辈们把新媳妇相貌人物夸赞一番,给一个小小的红包, 大约也就两块钱三块钱, 好啦完成任务。杨边疆出了屋门倒是一本正经,规规矩矩串了一圈的门, 回到家拎上礼物,带着小媳妇回门去。当然是回二伯娘家。据说很多人家嫁了闺女以后, 便会各种不放心,焦躁地等着闺女三天回门。为啥呢?那时候男女婚前了解少, 婆家也全然陌生, 闺女嫁过去拘束难受啊。娘家人处处担心, 也不知闺女过得咋样,就等着三天回门才能踏实。二伯娘是半点也没这感觉。她就觉得,刚把冯荞嫁出去呢,当中隔了一天,一抬头,哎,小两口欢欢喜喜又回来了。再看看冯荞,小脸红扑扑粉嫩嫩的,一准过得不错——其实也是废话,就杨边疆那出息,媳妇捧在头顶上,哪会过得不好呀。“回来了?”二伯娘很随意地问了一句,“哪天回去上班啊?”“打算明天。”“哎,明天上班。”二伯娘啧了一声,“人家给冯东说了个对象,还打算着明天叫冯荞跟去相亲呢。”冯亮考大学了,冯荞出嫁了,要问二伯娘目前还有啥不如意的,那当然是冯东的婚事,新年过去,冯东都二十三了,还光棍一条呢。于是趁着年里年外农闲时,二伯娘四处张罗,总算有眉目了。“要说还真巧,冯荞出嫁那天,你们有个嫁去东乡的堂姑来添妆,闲聊着就做上媒了。那姑娘东乡的,比冯东小两岁,听说还不错呢。”“二十一了,咋也拖到现在找对象呢?”冯荞忙问。这个问题很重要的,农村姑娘早婚,耽误到二十一,总该有一些原因的,如果关乎姑娘的人品名声,那可要弄清楚才行。二伯娘说,媒人也讲过了,那姑娘家里弟妹多,父母想多留她几年帮衬家里。冯荞听了便有些担心,这姑娘娘家负担要是太重,别的倒不怕,怕只怕有那种女的,恨不得拆了婆家补贴娘家。可二哥这婚事一直不顺利,只要姑娘人合适,别的也不必挑剔太多。不管如何,先见见面再说吧。因为太熟悉,冯东对妹妹出嫁也没啥不同的感觉,这么近,又是嫁给他光屁股长大的铁哥们,实在没啥好操心的。在家无事,于是拉了杨边疆去河边捉鱼。刚开春的野杂鱼,肚子里干干净净,味道更是鲜美,捉了来烧鱼汤招待他们。冯东:“捉了鱼中午给你们炖汤。我记得冯荞最喜欢吃野杂鱼汤了,多放点儿蒜瓣。”杨边疆一听媳妇爱吃,那赶紧走啊,春江乍暖,捉鱼一大乐趣。“二哥,我能不能跟你去玩?”小胭眼巴巴跟在冯东身后。“你不在家陪冯荞玩儿?”“我姐反正经常来。”小胭犹豫一下,“好二哥,让我去吧,我还没捉过鱼呢。”这倒霉孩子,童年太多缺失,冯东于是就由她跟着了。他们拿了 “鱼笼”,扛着带长柄的“扒网”,拎着小铁桶,兴致勃勃出门去了。他们一走,家里就剩下二伯娘和冯荞,娘儿俩正好说说贴心话。二伯娘先得意的拉着冯荞看他们家的“新布局”,冯荞出嫁之前,二伯娘和冯荞、小胭就一直住在西堂屋,冯荞出嫁后,二伯娘就在两间西堂屋中间挂了一道手编的草编帘子,把冯亮留下的小木床搬过来放在外间让寇小胭住。“你大堂嫂可真不孬,好儿媳。我留下小胭她也体谅我,前天她还跟我说呢,他们家还能挤出一间屋子,要不就让冯东或者小胭搬过去暂住一阵子,等家里盖起房子就宽松了。我寻思着,就让小胭在这儿挤一挤吧,别去搅扰他们小夫妻了。”二伯娘笑嘻嘻得指着小胭的小木床叫冯荞看:“你瞧瞧,这不挺好的吗。”“二伯娘,你人好,摊上大堂嫂这个媳妇也好。”冯荞由衷觉着,婆媳两头都好,才能真的相处好。大堂嫂很多方面的确叫人夸赞。在被迫跟老妻分居两个多月后,二伯终于从儿子的屋里搬了回来,老公母俩得以团聚了。哎,可真不容易。其实说起这个,冯荞这心里满是歉疚,这段日子她可没少给二伯一家添负担,如今总算安定下来。二伯一家对她的好,她都在心里默默记着,默默想着回报,也早把这儿当自己的家了。二伯娘问起公婆对她好不好,冯荞说挺好的,婆婆很照顾她。又问大伯子和大嫂好相处吗?冯荞说,都没怎么接触,反正大嫂分家另过了。“有个事……”二伯娘说,“你四奶奶说,你出嫁那天早晨,你爸躲在家里哭,哭得跟个娘们似的。”二伯娘只这一句话,再没有任何的评论,冯荞明白,二伯娘说这事给她听,怕也有想让她原谅冯老三的意思,却没打算干涉她的决定。毕竟,二伯娘也很生冯老三的气。冯荞知道她爸现在日子不好过,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偏他以前又不太会做饭,亲生闺女在别人家出嫁,也不肯理他,偏偏村里人还要评价一句“活该”,冯荞知道,如果她表示原谅冯老三,起码能让冯老三脸面好看些。可很多事,才刚刚过去,当时寇金萍假怀孕诬赖她,她爸咬牙切齿要她死的情景历历在目,想忘都忘不了,冯荞心里恐怕好多年都绕不过这个坎了。冯荞低头沉默片刻,说:“他这个年纪,照顾好自己总可以的。”她随后不再谈这个话题。二伯娘是长辈,二伯毕竟是冯老三亲兄弟,他们总有长辈的考量。可是冯荞却深深知道,冯老三如今的悔恨,并不是出于对闺女的内疚,而是因为自己脸面无光,因为担心自己老来无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