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节
作者:浮云素      更新:2023-06-23 15:14      字数:3581
  已经迫不及待想要握上剑柄了。盖聂隐居的地方,就在赵国外的山野。国与国之间的分界线并不是很明确,那些只有山水没有人的地方,很难说是属于哪个国家,又不能用来住人,也不能用来耕种,对几个国家而言,都没有什么用处。不过还好盖聂隐居的地方与赵国近,叶孤城甚至能够当天打来回。他回到自己的商铺。也不知道这些年做了什么,明明当年还只是一个富商的规模,现在竟然已经成了少见的大商人,虽然不到富可敌国的地步,也并不如吕不韦那样,但只要想到,叶孤城是白手起家,就觉得很令人吃惊了。无论是商人、学者还是剑客,他都能做的如此完美,天纵之才四个字简直就是为了叶孤城而生的。别说是其他人,就算是西门吹雪都不得不承认,这人的思维之精妙,已经超过了剑客的行列。也孤城绝不仅仅是个单纯的剑客。然而,就算是商铺变得很大,甚至能与旁边山东六国商人缔结的商社相提并论,但他却没有修一处气派的住宅,有人认为这是他不准备在赵国久居之意,但真正意义,只有叶孤城西门吹雪和少数人才知道。有一支人数并不少的队伍,正向着《山海经》中所记载的朱崖海渚走。朱崖海猪,在明代,被称为南海。他在酝酿一个大计划。叶孤城甫一进入铺子,就有其貌不扬的伙计迎了上来。他看一眼伙计,眼见对方递给他一卷竹简,竹简上有一枚文信侯的印。将竹简一收,回内室去了。叶孤城觉得,自己如果再点上政治技能,可能就是个全才了。他的封神路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和人家西门吹雪的一点都不一样,天天把他往俗物上逼。看着叶孤城的内心抱怨,西门吹雪现在已经很淡定了,寄宿在对方身上这么久,叶孤城一开始还有点介意西门吹雪看见自己的内心戏不能帅气地装逼了,然而现在一晃十年而过,再重的偶像包袱在西门吹雪面前都要扒下来。没错,他已经不在乎在西门吹雪面前没有逼格了,反正西门是特殊的!西门吹雪:哎,感觉有点甜。虽然心情不错,但天性还算是正经的他还是要提醒一下叶孤城。他道:“并非封神路将你往俗物上逼迫,而是你立下的道就与俗世有关。”叶孤城:……他道:“我知道。”心情竟然微妙地有点好,怎么说,西门吹雪什么问题都会好好回答,一看就很可靠。西门吹雪还有一点特别好,就是他绝对不会质疑叶孤城的道。对他来说,叶孤城的选择只要是出自本心,只要是他想要做的,就绝对不会有问题。一般的剑客,眼界会被局限在剑上,不会享受生活,不通俗物,又或者是对金钱没有概念。练剑练出了一股迂腐之气,就会对叶孤城这样“不务正业”的行为有些不满。但西门吹雪本人其实就是金山银山堆积出来的,是人中的贵族,虽然以练剑为主,但是他受到的是贵族教育,基本上可以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了。自己就是一个很多才艺的剑客,绝对不会在乎叶孤城在别的副业上玩得风生水起。甚至可以说,他还挺好奇的。此时此刻,西门吹雪就等着叶孤城把竹简打开,看看吕不韦说了些什么。叶孤城是正式接触过吕不韦的。并不是以荆云朋友的身份,也不是以山野隐士的身份,而是以嬴政老师的身份。这身份可以说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在吕不韦的面前。因为吕不韦现在能成为文信侯,当年走的道路就和叶孤城差不多,虽然当时的嬴异人已经年纪挺大了,他做得不过就是一个短期投资。叶孤城的行为在他的眼中,可是真正的豪赌啊。然而,因为对方豪赌的对象是秦国的公子,而且这人无论是身份上还是经历上都与自己有异曲同工之妙,让吕不韦觉得不得不防。当他见到叶孤城的时候,甚至连一向潇洒的笑容都变得淡了一些。怎么说,应该是产生了竞争意识吧?毕竟叶孤城长得比他帅,还很有学识,最重要的是,这个人也很懂得商战。吕不韦自己是有政治抱负的,宦海浮沉多年,早已练就了一双看人的火眼金睛,然而看着叶孤城,他真的很难判断,这人究竟对政治有没有期待。同样是名士,对政治有参与意思与对政治没有参与意思的人是不一样的,最鲜明的对比就是荀子与李斯,前者是个做学问的大家,后者则是一心想当实干家的。眼神都不一样。但是叶孤城的眼中,并没有所谓的野心与精明,他只能看见坚定,这种坚定,让他想到了学术大家,但同时,叶孤城的所作所为,他的财力,又让吕不韦不得不多想。他甚至在想,对方在赵国能够蛰伏这么多年,是为了什么,难道真是为了一黄口小儿,还是别的目的?完了完了,就算是他这样的老妖怪都看不透叶孤城在想什么。但吕不韦绝对想不到,当他打量着叶孤城如临大敌的时候,叶孤城本人竟然和西门吹雪在脑内聊天。叶孤城道:“这是吕不韦。”西门吹雪道:“嗯。”叶孤城道:“你看他与常人有什么不同?”西门吹雪道:“眼中有精光。”他顿了一下又道:“此人是心性坚韧之辈,观之,身上还有颇似陆小凤的一股侠气。”叶孤城当时就在心中较好,西门吹雪果然会看人!没错,吕不韦身上是有侠气的!他在年轻时,曾经举全家之力,倾家荡产,帮助即墨复国,之后能够成为大商人,也是与在即墨复国之后成为官商有关。投桃报李,说是义商,绝对对得起他所做的事情。商人重利,这年代即使商人也重视义,对利益的追逐还是有的,吕不韦能够如此行事,可以说是相当不易了。西门吹雪说他有点陆小凤的侠气,简直就是至高的赞美。但是,如同陆小凤一样有侠气的吕不韦已经老了,因为老了,做事情就不能如同年轻时一样肆无忌惮,更何况他这个人已经同秦国绑在了一起,哪里能和过去一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叶孤城见他当时,说的第一句话就让吕不韦眼皮一跳,他道:“公子政归国时期已到。”可以说是非常的开门见山了。然而吕不韦却并不接叶孤城的这茬话道:“哦?”看上去竟然有点高深莫测。他还在心理评估叶孤城,看公子政送上门来的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会不会影响到他的治国方略。原本,吕不韦是绝对不会想这么多的,因为叶孤城本人并不是官身,就算回来,公子政也不过就是众多王孙中的其中一个,他甚至不是太子。叶孤城不过是王孙的老师,而且在士林中名声不显,有什么大不了的。然而你只要看到他的眼睛,就会将因为身份带来的一切鄙视抛在脑后,心中只会有一个想法,这人是个人物。叶孤城当时便道:“秦国不复之前,国力逐渐雄厚,想来休生养息已经到了时候,再过不久应该有足够的实力挥师东下,与山东六国有所接触。”这话说得没错。吕不韦的眼神变深了一些。叶孤城道:“然而这其中有个问题。”吕不韦道:“什么?”叶孤城道:“秦王的身体每况愈下,想来定然没有精力操控局势。”他一双利眼如同刀子一样射向吕不韦,仿佛将人抽筋扒皮,已经看见了表皮下血红的肉以及森森白骨。他道;“这与文信侯当年局势略有相似之处。”吕不韦眼皮子一抬道:“不,不像。”他以怀念的语气道:“当年我王在山东六国已有名气,而华阳夫人膝下无子,秦国后继无人,待他回国,是大势所趋。”他道:“公子蛟从小聪慧过人,对秦国实业也有所了解,以他之能或能担当大任。”这话已经说得非常危险了,要不是文信侯被现在的秦王深深信任,他怎么干说出这样的话?叶孤城闻言也笑了,是自信的笑,他道:“然,公子蛟虽天资聪颖,却也高傲非凡,对秦国的实业略有知晓,却不求甚解。”他所知道的很多秦国的贵族都知道,并不是一个秘密。平心而论,公子蛟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比当年的秦王已经要好上很多了,但是叶孤城却知道,这公子还没有达到吕不韦的要求。秦国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他们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中兴之主,而是能够带领略有些疲软的国家统一天下的人。这位王者的气概与能力,必须要远远超过常人。吕不韦道:“难不成你要说,赵国的公子政能力要高于公子蛟?”叶孤城还是很自信道:“是。”吕不韦道:“无稽之谈!”吕不韦道:“公子蛟从小受到王子教育,日日有各种大儒给他上课,你一赵国小民,如何能比那些大儒知道的更多?”这可以说是很辛辣的嘲讽了,然而叶孤城面对吕不韦的嘲讽还是面色不变道:“老师的高低并无可判断之处,若学生与学生没有比较,怎么知道哪个老师教得好,哪个老师教得差?”他的表情又定格在了无表情上,一般人以这面目示人,定然会令人觉得木讷,但是叶孤城板着脸,却只让人感觉到了说不出的孤傲。吕不韦心头一动,竟然觉得这人也有什么王公贵族的古老血统。这年代,血统还是很重要的,拥有高贵血统的人即使不凡,都有理由,正如同同样是荀子座下的学生,韩非的文字就偏偏比李斯多出了一股孤愤之气。孤,某种意义上是身份高贵的象征。而叶孤城的表现,却是将他身份高贵之处,表现了十成十。所谓人的高贵,并不是凭借嘴上说的,而是潜移默化地表现出来。吕不韦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