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旗鼓相当
作者:存不易      更新:2023-06-23 14:02      字数:2257
  这大概是雷动等人听过最好笑的笑话,好像是一个成年男子被一个小学生威胁一般。他们十分不屑,尽情的嘲笑擎苍。雷动喊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他们望着他手中的ak47,心想,这家伙是不是被烧坏了脑袋。而林猛等人则像看白痴一样,看着这上面的三人。同时,他们其中一人生得人高马大,他说道:“雷动,我们也不争了,谁先杀了这小子,谁就是老大。怎么样”他的话明显得到另外一人的支持。“我支持杨文锦的说法我们这是在内耗,再这么争下去也不是办法,这一千多人算是白死了。”这些人由于自己的私心,让这么多人死,却一点悔意也没有。“王荣,我们认识这些年来,你这家伙是第一次支持老子”王荣一副自信的模样,笑道:“你们准备叫我老大吧”雷动冷哼一声。“别太自大,那小子是我的这老大我当定了”显然他已经答应用这种方式来争第一。大家意见已经形成统一。杨文锦直道:“各凭本事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他们谁都不服谁,同时完全不将擎苍放在眼里。但擎苍不在乎,反正他们都是将死之人他嘴角上扬,既然他们选择好了,他直接扣下扳机。嘣子弹还是飞了出去,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危险。这时意气风发的三人,听到一声巨大的声音后,都蒙了,紧接着空气好像凝固一般。这是哪来的声音,怎么回事等他们反应过来,雷动已经倒地不起,面目全非,鲜血四溅。如此近距离的攻击,精度最高,擎苍怎么可能放过,他将雷动暴了头,顺利拿下一血。他们大呼小叫,上面陷入混乱。“快躲起来,我们被攻击了”“一定是他手中的黑东西。”本能反应让他们迅速蹲下身体,用尽一切可以抵挡的东西挡住自己的身体。“什么玩意”“怎么回事”“雷动,你怎么了”“他死了”“怎么死的”“我怎么知道,一定是那家伙干的。”“来人,杀了他们”这二楼闹哄哄的,干掉了雷动之后,擎苍将ak47重新瞄准,试图找出一丝破绽,但随着楼上的下令,这县衙的门开了,这门宽度足有六米,一会时间内,大量的黄巾军疯狂的涌了出来。他们口中喊着:“冲啊”但那两名首领并没有在其中,大概是怕了。只是一些黄巾冲杀出来。正如吴朝经所说,他们并没有弓箭手。擎苍骑马后退,被大家包裹在其中,以他一人之力怎么可能抵挡这么多人的攻击。“防御阵法”随着他一声令下,所有刀盾兵迅速向前聚集,并将盾牌护在身前,长枪兵在其后,最后是弓箭手。“弓箭手到位,准备放箭”弓箭手们立即拉满弓,随着命令一下。数百支弓箭迅速射出,冲在前面的一百来人直接倒了下去,少了将领的带队,这些人士气明显不足,又加上死了一百来人,竟然开始后退。但还是有人趁着换弓箭的档口上冲了过来,这些人过于零散,他们直接被挡在盾牌之外,而同时长枪立即从盾牌之间刺出,一时之间哀号声音不断,一波接着一波的人死去。他们内耗一天一夜,体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杀起他们来十分轻而易举。粗粗一算,这第一回合就解决掉300人。“退,我们撤退”不知道谁叫了一句,这些黄巾军开始向后退去。而这时,弓箭已经再次射了出去。不退还好,这一退,直接又有百来人中箭死去,整个县衙门口满是尸体,一片狼藉。大门重新被关上,他们等同于被困在其中。“妈的,这是一支什么军队,光射箭不进攻”在数量不占优的情况下,擎苍的军队是不会选择冲锋的,冲锋等同于硬碰硬,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他们纪律严明,凝聚力是我们的数倍”“老子不干了,天天的打打杀杀好处没捞到一点,落得浑身是伤”这些黄巾军们早就没了打仗的心情,有些人甚至打起当逃兵的念头。他们四下逃窜,突然间从后方出现一人,手持大刀,一刀下去,其中一人被分成两半。他暴喝一声。“谁敢当逃兵,死”是王荣,他满脸是血,表情狰狞,他试图通过杀一儆百的形式扭转局面。但他想错了。有些人被镇住了,可有一些人不听劝。“横竖都是死,我宁愿当个逃兵”这人一开头,直接加剧了逃窜的力度。这些人纷纷丢盔弃甲,往县衙后门撤离。加上刚才又有百来人死去,这会他们的人数已经不足千人,和擎苍的人数旗鼓相当。那些逃兵基本是拉不回来,可他们能去哪里只能在这县衙里呆着。因为一出去恐怕立即被射死。杨文锦这时也下来了。“怎么办”王荣叹了一口气。“只好等大军来援,”“这家伙怎么这么厉害,数百人的军队战斗力完全可以抵与十倍于他的军队相当。”刚才的两波攻击让他们失去近600人,而擎苍的军队毫发无伤。“是啊,打了这么久的仗,没有听过有这么一个短发男的传说”而在外面的人们也看到这一幕,光凭指挥来讲,擎苍是一个人物。人群中齐呼道:“杀了他们,杀了他们”“他们一定是上天派来帮助我们的。他们是战神”“辛苦你们了,勇士们”还有一些人们拿起劳作的工具叫道:“我们到后门堵他们,别让他们跑了”“对对对让他们欺负我们总算可以扬眉吐气”这些黄巾军的败局已定,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败而已。他们十分积极,大概是被黄巾压迫得喘息不得才会这样干。黄巾起义没有列出主要的目标,并没有使得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反而使他们受到多一重的压迫,它让许多农民死于战场,单纯的认为汉王朝的存在就是农民的死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社会的稳定破坏。而擎苍任凭事态发展,没有做任何阻止。因为这些是他喜闻乐见的。他不紧不慢,再次下达最后通牒。“投降,或者死”喜欢这本书的朋友们,存不易在这里恳求推荐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