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
作者:青山荒冢      更新:2023-06-23 04:33      字数:4824
  “师父、师娘!”额头磕破了皮,他却长久不敢起身,一直都吊儿郎当、天塌下来也当被子盖的男人,在这一刻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今年已经将过而立,十三年光阴如大江东去,把一个轻狂少年的岁月偷换成如今只剩外表的从容有余,但还有很多东西,是他永远不能忘却的。顾潇永远记得自己幼时倚靠着的并不宽阔的背脊,记得那轻淡严肃的劝言。叶浮生也记得十三年前热血顺着刀柄流到手上的滚烫,记得清瘦道长抬头看来时,满目悲恸与不可置信。这是他一生忘不了的罪过。“你果然是惊鸿一脉的。”沈无端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抬脚进了门,看着跪在地上的叶浮生,神色淡淡,不见喜怒。他坐在那个空位,从黄衣女子手中拿走茶壶,为每个杯子都倒上八分满的冷茶,这才对叶浮生道:“男子汉大丈夫,站起来说话吧。”叶浮生起了身,勉强压制住胸中翻滚的情绪,声音还有些嘶哑:“沈前辈,与我师父有故?”“我跟你师父是不打不相识的好兄弟,嘿,她要是还在,听这话准得揍我。”沈无端笑了笑,“至于端清,他是这拂雪院原本的主人,可惜三十年前在此散会后,就再也不曾相聚,此地也空置了整整三十年。”叶浮生一怔:“为什么?”“端清说有麻烦缠身,而百鬼门不方便插手;顾欺芳又道自己捡了个小徒弟,以后要忙着带孩子没空理我。”沈无端抬眼看他,“听说那孩子跟她姓,叫顾潇,是你吧。”叶浮生的手抖了抖,低声道:“是。”沈无端喝了口茶:“挺好,当年他俩都说怕我带坏孩子,不肯带过来给我瞧瞧,今天可算是见着了。”叶浮生抿了抿嘴,他从来都不知道的师长往事这样猝不及防地砸下来,虽没有晕头转向,也是满头雾水,难得显出了几分无措:“我、我并没听师父提起过与百鬼门有交情。”沈无端笑道:“本也不是与百鬼门有交情,而是与我。”叶浮生抬起头:“前辈是怎么猜到的?”“我跟顾欺芳当年打了成百上千回,对惊鸿一脉的武功身法再熟悉不过了。”沈无端嗤笑一声,“你比她多了一分机变灵巧,也比她少了一分自在从容,是什么事情牵绊了你的心?”叶浮生反问:“十三年前,前辈去过飞云峰吗?”“去过,可惜我到的时候,那座山已经被大火焚过,寸草不留。我带人翻遍了每一块土石也没找到他们,最后只在屋舍废墟下翻出了我早年送给端清的‘饮血匕’。”沈无端的手指敲击着桌面,眉目间闪过一道令人心悸的杀气,“当年到底出了什么事?端清和顾欺芳……真的死了吗?”叶浮生握拳的手紧了紧,眼睫颤动:“家师已故去十三年。”哪怕早有准备,沈无端的脑子里也刹那间一片空白。手里的茶杯碎了,可他好像没有感觉到,依然还紧紧握着,碎瓷片扎破了手心。等到鲜血的味道弥漫开,他才回过神来,用手帕拔出瓷片,眼睛却还看着叶浮生,追问道:“端清呢?”叶浮生解下腰间已经空掉的小银壶,放在了桌上,低声道:“尚在人间。”沈无端死死盯着这只巴掌大的小银壶,良久,他问道:“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顾欺芳,怎么死的?”第75章 破茧(一)顾欺芳把两个烫手山芋送到了安全的地方,便星夜兼程地往飞云峰赶去。她离开之前,端清就因为内力出了问题不得不闭关,着实让她放心不下。若非那兔崽子在外惹了大麻烦,顾欺芳绝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离开飞云峰,因此她才会着急把顾潇赶回去,寻思着能多个人照看也是好的。可她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端清。此地离金水镇不过十几里,四下都是荒野古道,潦倒落拓得连鸟兽都不在此寻食,顾欺芳一人一马在土路上驰骋,溅起风尘无数。忽然间,一人穿风掠尘落在她马上,顾欺芳一鞭就要出手,好在背后就响起熟悉的声音:“欺芳,是我。”“阿商?”顾欺芳惊了一下,勒马在原地盘旋几步稳住势头,这才回头看去,落在她马背上的人的确是本该在飞云峰闭关的端清,但是眼前他气息虚浮,脸色苍白如纸,一看就是情况不好的样子。她心里一沉:“你怎么了?”端清不动声色地抹去嘴角一缕红:“你的惊梦笛呢?”顾欺芳眉间一拧:“我给潇儿了,出了什么事?”那支笛子是顾欺芳随身旧物,用凤凰竹制成,运足内力吹出时,声如狂鸟锐鸣远传数十里,方有“惊梦”之名。他于闭关之时听到了这声笛响,强行出关去寻,却只在山下看到了打斗残痕,和一匹刻了血字的马。那字迹太过熟悉,让端清心下一沉,稍作调息就沿途去追,可惜终究还是失了踪迹。“这兔崽子走哪门子背运,居然遇上了赫连御那个王八蛋!”顾欺芳听他说完,立刻就猜到究竟是谁做的好事,眉目生出煞气。她认识端清已经快二十年了,在很早之前就知道那家伙就像条水蛭,死缠着端清不放,但凡露了点血腥气,都势必要疯狂咬上,偏偏还杀不了斩不断,着实恼火。他们夫妻俩孤身两人,后来又带了顾潇这么个小麻烦,拼不过他葬魂宫家大业大,只好眼不见心不烦地半退江湖,有了好友沈无端帮忙,倒也安然了这些年,却没想到如今又要面对这疯子。端清道:“若我没猜错,赫连御已经知道我们隐居在飞云峰,潇儿是在回家的路上正好碰见他,两人应该是发生了冲突,所以才会有笛声示警。”“他怎么会……”顾欺芳话语一顿,快速把近来的事情想了一遍,脸色陡变,“糟糕!”她出来得急,离山之后没掩饰好行踪,后来更因为护送楚家兄弟动用了先父顾铮留下的暗手,一路上杀了不知多少暗客,更于眠枫城外砍了葬魂宫青龙殿主的脑袋,怎么能不引人注意?一旦她暴露了自己,那么赫连御顺藤摸瓜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只是顾欺芳没想到面对这样紧张的局面,赫连御竟然没上赶着来截杀自己,反而趁她不在,去了飞云峰要找端清的麻烦。一念及此,顾欺芳眼里顿显杀意,手掌握住了腰间惊鸿,刀未出鞘,锋利煞气已透骨而出。“事已至此,多说无用。”端清轻拍了下她的肩膀,把她一身的凶煞之气压下,“赫连御既然抓了潇儿,就不会急着害他性命,我们速往葬魂宫一趟。”“他就是要拿潇儿做饵钓你这条鱼。”顾欺芳松开手,抬眼看向端清苍白的脸色,“阿商,你不能去。”端清摇了摇头:“你一人不是他对手,更何况是要深入迷踪岭,哪怕你轻功绝顶也插翅难飞。”顾欺芳反问道:“你的《无极功》已经稳住了吗?”端清还没说话,她就自己答道:“看你这脸色,就知道情况不但没好转,反而恶化了。”顾欺芳平时大大咧咧,可她在对待端清和叶浮生的时候,把自己一辈子的细心谨慎都用尽,别说是端清现在与冰封死人一般无二的脸色,就算他指甲少了一小截也会被很快察觉。她一语中的,端清无言以对。他出身太上宫,自小修习门派至高心法《无极功》。这门内功走的是道家修心炼体之路,需摒弃杂念以清明灵台、凝神聚意以抱元守一,总共分为任情、无情、忘情三境界,分别对应道门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重境,每一境界又有三层之分,总和九层,内中生变,需融会贯通方得九九归一。当年前他初识顾欺芳时,正是初入无情境,按功法要求就应该避世静修,可最后还是被女子赤诚之情捂化了心上寒冰,跟她携手并肩,做了这么多年情浓意深的夫妻。也正因如此,虽然这些年来他的功力日益深厚,可到底埋下了隐患,如今到了将入忘情境的瓶颈,更是杂念丛生、心绪不稳,好几次真气险些走岔导致走火入魔。摆在端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自废内功,二是断情绝念冲破瓶颈,否则他一定会死在自己手里,甚至会因生出心魔伤害到自己的至亲至爱。不愿负了她和顾潇,就只能放弃自己半生的修行。这样的选择端清并没有犹豫多久,因为孰轻孰重在他心里一目了然,根本无需比较。他这一次闭关,本来是打算吞服丹药自废功力,把伤害降到最低。可没想到中途陡生变故,提起的真气没有被废,反而因为突然被打断而在经脉里乱窜,端清强行把内力压回丹田急赶而去,终究还是没赶上。这一路昼夜不息的赶路,他身为强弩之末实际上已经崩到了极点,再进一步也许就会断弦。顾欺芳覆盖住他揽住自己的手背,她的手掌并不如寻常女子细腻光滑,反而因为常年练武生了茧子,掌心的触感甚至是有些粗糙的。并不温婉的女人用她粗糙的手安抚着身后疲累至极的丈夫,轻声道:“我不跟他们硬拼,潜进去找到潇儿就跑路,你要是不放心,就在外面接应我们,好不好?”端清看着她的侧脸,叹了口气,缓缓松开手:“欺芳,你每次撒谎,眼角就会挑起。”顾欺芳被戳破,倒也不尴尬,她抬手摸了摸鼻子,笑道:“阿商,做人有时候不必这么坦诚。罢了,既然骗不过你,那……我就只好来硬的了!”话音未落,她忽然曲肘向后一撞,端清猝不及防下被她这一肘子正中檀中穴,力道恰到好处,截住了他胸中气血,顿时动弹不得。不等端清提气冲穴,顾欺芳一手抓住他胳膊将人往前一扯,带得男子上半身倾下,竖起一掌就切在了他后颈。这一下,端清连吭声都来不及,人就倒在她怀里。“啧,第一次对你动粗,醒来可别罚我跪算盘啊。”顾欺芳把他扶正靠在自己背上,眼珠子一转,自语道,“沈留那家伙离此太远,指望不上……罢了,干脆先找个大夫。”主意打定,顾欺芳抽出一条绸带将两人绑在一起免得端清坠下去,随即双腿一夹马腹,马儿就朝金水镇狂奔而去。她赶在端清醒前把人带到了镇上,找了个僻静可靠的医堂,留下银两开了静室,等大夫号脉开了养气凝神的药,亲自伺候他服了,这才松口气。估摸着人还有一个时辰才醒,顾欺芳知道自己必须得走了。“睡着也皱着眉,虽然你皱眉好看,可我舍不得啊。”她坐在床边,手指细细抹平端清眉间折痕,俯身在他眉心轻吻了一下,“我答应你,不跟他硬碰。”顿了顿,她摘下自己脖子上的一块玉佩,那是块翡翠护身符,也是顾铮除了惊鸿刀外,留给她最后的东西。顾欺芳把这块玉佩戴在了端清脖子上,小心放入衣内,笑了笑:“阿商,我把身家性命都留给你,等我带潇儿回来。”言罢,她拿起刀不再看床榻一眼,推门而出。临走的时候,心里蓦地一空,脚被门槛绊了一下,一代惊鸿刀客差点摔了个五体投地。顾欺芳啐了一口:“倒霉!”啐完,终究还是没忍住眷恋,回头多看了端清一眼,这才走了。第76章 破茧(二)顾潇醒过来的时候,全身上下没有一处是不疼的。奇经八脉、四肢百骸都传来阵阵隐痛,并不剧烈,却像钝刀子在割肉,时断时续,打断骨头连着筋也莫过如此了。他趴在冰冷的地板上,身上并没什么枷锁镣铐,手撑着地好一会儿才支起上半身,胳膊一晃差点又栽了回去。“你醒得比我估计的要快。”含笑的话语声从前方传来,赫连御换上了一身重锦紫衣,墨发披散,脸上还戴着银面具,只手托腮靠在椅子上,腿上还搭了块白虎皮,看起来慵懒华贵。他负于背后的古剑也不见了,空出的右手戴上了两只尖锐指套,把玩着那古怪丝线盘成的小球。深邃的目光从面具空洞后露出,映着昏暗室内的火光更显幽深:“不过,我若是你,在这个时候一定是先找到兵器和可庇身之地,而不是直视自己打不过的仇人。”顾潇一惊,这才发现自己身下的“地面”其实是一座三尺宽的冰冷石桥,周围悬挂着天罗地网般的铁链,下面则是一个巨大的水池,不知从何处吹来了风,卷着水面上的古怪腥气扑面而来。他借着墙上火光定睛一看,水池竟然呈现诡异红色,里面放着不少挂满铁荆棘的笼子,每个里面都关了五六个人,男女老少皆有,其中一些已经没了声息,还有一些在张口呼救,可他们张了半天嘴,却只发出了“啊、啊”的声音。如此可怖,堪比民间口耳相传的血海炼狱。赫连御面具后的嘴唇勾起一丝微笑:“我喜欢看活人血液流干的过程,却讨厌吱哇乱叫的痛呼,所以就让人把他们的舌头都割了,否则现在你定然是听不清我说话的。”少年人多争义气,纵然顾潇从小被放养惯了,没那么多门户之见、正邪之分,平日里见到邪魔外道也不会提刀高喊“替天行道”地上去找茬,但他毕竟还是个胸有热血的少年,有自己的底线和立场。眼见血尽人亡,耳闻无声悲鸣,哪怕是铁石心肠也不能忍。顾潇踉跄两下站起身来,手指慢慢紧握成拳:“这是哪里?你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