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作者:木兰竹      更新:2023-06-23 02:11      字数:5073
  侦探小说和侦探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铺天盖地,《林德先生》能经久不衰, 其中情节设置和逻辑推理显然是非常厉害的。好的侦探题材的创作可以让读者或者观众感觉到“真实”, 《林德先生》就是如此。《林德先生》不仅让读者感觉真实, 还感觉“扑朔迷离”。甚至一些案件,就算真相大白,凶手伏法, 读者仍旧觉得浮出水面的真相不是全部, 忍不住反复看, 希望能找到更多的线索, 找到背后的真相。电影《林德先生》选择的这个案件就是典型的例子。林先生给林德的挑战是和他要查的案件相关的。最后的真相是这件事涉及一个大的恋童癖俱乐部。这个俱乐部十分高端, 里面的人都是达官贵人, 有钱有权的精英人士。为了满足这些人的“爱好”, 自然就有人组建了这么一个俱乐部。连环杀手和他的双胞胎妹妹就是被亲生父母卖进了这个高级俱乐部,他的妹妹惨死, 他运气比较好,没有遇到比较变态的主顾, 并且逃了出来,还混进了福利院,被一家比较善良的夫妻收养, 看似已经与之前悲惨生活彻底决裂。但是之前的经历,让他的心理产生了极大的问题。这种问题,让他走上了连环杀人的道路。而他没有找加害者下手,反而是找同是俱乐部的曾经的孩童下手。俱乐部也不算“丧尽天良”,“商品”若是能无病无灾的长大, 他们也不会故意下杀手,还会给这些人一笔钱,让他们离开。这些离开的人已经被下了心理暗示,不记得曾经的生活,不会泄露秘密。就算泄露也没关系,他们没有证据。这可是高级俱乐部,保护它的人太多了。这种隐藏在社会中专供高级阶层享乐的俱乐部很多,都是“合法经营”资格的俱乐部。就算有媒体想要进入查找其非法的证据,也没有成功的例子。而且这些离开的人,他们已经被训练成了纯粹的“玩具”。除非是像杀手那样年纪不大的时候跑出来,还有可能适应外界生活。就算他们离开了那个俱乐部,也没有手段生活下去。他们相貌姣好的留在了俱乐部,为喜欢其他年龄“商品”的客人服务。而相貌不好的得了钱被赶出去,最终大概也只会沦落到野莺地步。俱乐部可不怕这些人会做出什么不利于俱乐部的事。或许是畏惧,或许是曾经的洗脑,杀手虽然记着双胞胎妹妹惨死的仇,虽然无法忘记在俱乐部时候的痛苦,但他没有报复加害者,而是找到了被放出来的已经长大的孩子们。他并非是泄愤,也并非是觉得他们“肮脏”,而是想着让这些人“解脱”。他认为这种痛苦是无法摆脱的,就算他现在大概是获得了常人眼中的“幸福家庭”,但他仍然日日夜夜在痛苦中挣扎,他觉得他的同伴们比他待在地狱中更久,肯定更加痛苦。与其痛苦的活着,不如他送同伴们上路。抱着这种想法,好像自己也有目标继续活下去了呢,不然总是想离开这个肮脏的世界。尸体身旁的白玫瑰是祝福,取走的身体组织是一种邪教仪式。杀手不知道从哪看到这种仪式,可以用人体一部分组织代替死去的人洗清罪孽和污秽,这样死去的人就能上天堂。取走的身体组织部分则是按照生日来选择。林德要查到连环杀手是谁,首先要查清死者的共同点,连环杀手的目的,这么查下去,自然查到了那个俱乐部,被阻拦也是理所当然了。而林先生给林德的“挑战”,最终指向也是这个俱乐部。一家孩子在商场中走失,商场中有监控录像,整条商业街各家小店门口都有监控录像,就这样,拐走他们孩子的凶手都没有找到。林先生提供了足够的线索,让林德找到这个孩子,不管是死是活。这个孩子的走失是一件普通的案件,只是人贩子将其卖给了那个俱乐部,而那个孩子现在正是一个俱乐部顶级贵宾看中的“新宠”,自然不可能还给那家父母。林先生的确做到了他的承诺,当林德解开这个案子谜题的时候,林德想要的信息就已经给他了。无论是连环杀手的杀人动机,还是阻拦林德的“神秘组织”,就是那个高级俱乐部。这个案件让三观正直的人都感觉无比恶心,最终结局也是好的,林德虽然经历了许多危险,但他最终将俱乐部的罪证全部掌握。就算它上面有再多的人罩着,当一切揭露之后,它覆灭的速度比没有人罩着更快。因为不快点抓捕定刑,说不定会牵涉更多的人呢。现在林德掌握的罪证中的人,算是被弃车保帅了。即使知道背后还有人安然无恙,即使知道还有这种俱乐部存在,但打掉了一个窝点,解救出那么多无辜的孩子,看着那么多社会精英“贵宾”因这件事入狱,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案件就这么结束,一切顺理成章,好似完美无缺。但看推理小说的读者都不是普通人,他们提出了更多的疑问。结合其他几个案子,可以证明林虽然是个随心所欲的人,但做事并非没有目的。他会帮助林德,应该是因为揭露这件事,能完成他想想要的目的。林帮助林德的目的是什么?那个连环杀手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为什么从哪里学到那么多邪教知识,杀人知识,躲避侦查的知识?他又是从哪里得到这些曾经的同伴的消息,甚至精确到生日?连环杀手回忆中,他逃出俱乐部的时候曾经得到一个人的帮助,那个人是谁,是不是林?林该不会也曾经在那个俱乐部待过吧(惊恐脸!)。《林德先生》这部系列小说就是这样,案件真相的确已经解开,但还却浮现更多的谜团,而作者完全没准备说明。有不给人所知的“真相”,才更加符合现实不是吗?这一切就让读者慢慢猜吧。读者们还在小说的文字中,发现了疑似林多次伪装出现的证据。这些,在电影中都会体现。《林德先生》的原作者早已经去世,不过他的手稿和创作灵感被助手和家人保留下来,根据这些未公开,也不可能公开(会降低读者阅读性)的资料,电影剧组会将这个案件进行进一步剖析。看着剧组在商议后,将林这个角色从配角上升到主演(领衔主演当然是林德),就可以知道林在这个案件中的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读者们找出来的林多次出现的疑似情节,可能都会成真。不过既然林德都在见到林的时候偶尔怀疑,甚至完全没想到,可见林的演技。林的演技要让林德这个观察力堪称怪物级别的大侦探都发现不了,可见对演员的演技要求有多高了。这个角色是蔺昕目前接的角色中,对演技需求最高的一个。当然,在其他影视作品中,剧组的表现形式都是让林德强行眼瞎,或者让林出现的时候带上面具。剧组也没想过让蔺昕真的演到让人看不出来他是谁的地步。不过蔺昕自己想挑战一下。传说中的化妆邪教据说能让人在化妆后和化妆前完全两个模样,他在辅以演技,让人看不出来也是可能吧?至于怎么让观众看出来,这个简单,只要林德离开,林就能恢复本来的性格。观众可是上帝视角啊。每次出现的时候都让观众认不出来,等揭露的时候让观众吓一跳,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剧组也觉得很有意思。于是他们真的将林完全化妆成不同的人。蔺昕顶着风格不同的脸在剧组中乱窜,成了剧组中一项娱乐。现在每当看见不认识的人,对方条件反射都会先问一句,你是蔺昕吗?这件事被拍摄进花絮里,提前放了出来作为宣传。等待的影迷书迷们看得滚地大笑。“我的天啦!那个人是蔺昕?他回答他是蔺昕?我身为蔺小昕的铁杆粉,我居然没认出来!”“可怕的化妆术,怪不得是邪术(滑稽脸)。”“可怕的不是蔺昕的演技吗?他开口的时候声音都变了,这怎么做到的!”“声音变了很正常,职业的配音演员都能做到。”“但蔺小昕不是配音演员啊(滑稽脸),咱们的‘实力派演员’不是连现场收音都做不到吗?说好的角色和本音不同所以和演技没关系,必须要额外配音呢?”“别别别,留点口德,用影帝和现在的小鲜肉比,心疼的抱住我家小鲜肉离开,求你别讽刺了成吗?”“对啊,每次都黑我家蒸煮。用影帝和新人比过分了吧?我家蒸煮慢慢来,也是可以达到的,难道不能给他学习的过程吗?蔺影帝现在厉害,当年他也是慢慢成长的!”“既然楼上的都说了别拿小鲜肉和我家小昕比,那也别和小昕当年比。小昕第一次出演的角色就是现场收音,从来没用配音演员和替身,虽然是几年前的事,但当年导演的访谈和拍摄的花絮都有。就算和小昕出道时候比,你家也是自黑懂吗?”“噗,我家荣大神当年刚出道的时候一点也不红,但除了第一部电视剧全员都是配音之外,他即使是配角,都是原声。为蔺小昕说句公道话,你们那几家的爱豆既然不想和人家比,就什么时间段都别比,你从一开始就比不过,以后也比不过,连荣大神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后辈,你们给自己留点面子吧。”“蔺小昕: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更是浪里个浪(捶地大笑)。”“噗,别说,笑死我了哈哈哈哈哈,顾大萌更有病,他说他决定去冲浪。他这种性格还没被朋友们打死,真是蔺小昕他们心地善良啊。”…………于是歪楼了,变成了现在的小鲜肉,和蔺昕这种老腊肉粉丝们的对骂。蔺昕:???我觉得有点不对劲啊。为什么我都是老腊肉了?我还不到二十三,比她们口中的小鲜肉们年纪都小吧?甚至,我比他们出道时间都晚吧?粉丝们:这个要看成就啊。你是影帝啊。于是蔺昕在获得国际影帝的时候,就被踢出了小鲜肉的行列,和一群老前辈比实力比人气了。蔺昕的粉丝们也觉得很无奈。别人都是三四十岁,我家爱豆刚二十出头,进这行也就六年,你们这是殴打小朋友你们懂吗?蔺昕六年积累的人气和口碑,能和已经在业内混了两位数的老前辈们比吗?于是蔺昕的粉丝们在蔺昕获得影帝之后还没嘚瑟起来,就蔫了。和小鲜肉比人家说蔺昕层次太高不给比,和同层次的人比又都是需要尊敬的老前辈,于是蔺昕的粉丝们为了符合蔺昕一贯的人设,只能继续谦虚低调下去,在有小鲜肉碰瓷的时候才发挥战斗力。做一个不给偶像丢脸的好粉丝,昕粉今天也感觉自己萌萌哒,可以领一朵小红花呢。..................................《林德先生》的剧组宣传做的非常好,他们时不时放剧照和无关剧情的花絮来吸引影迷的注意,让电影在拍摄过程中,人气一直没有下降,影迷们的好奇心随着剧组的拍摄越来越重,天天呼喊快点上映,就算没有上映,多给些花絮解馋也好。看着三位主演在剧组中仿若神经病一样的行为,影迷们和三位演员的粉丝们简直笑成了狗狗。蔺昕一直是呆萌高智商人设,穆尔是硬汉型男人设,凯里则是典型的腐国绅士外加性|感禁欲型人设。现在三人凑在一起,都颠覆了人设,变成了神经病人设。穆尔在花絮中说的最多一句话是“小昕,你家斐哥给你做的零食还有没有”,“零食零食交出来”,“零食,交零食不杀”,“别想藏,我闻到味了,零食零食”……他的粉丝们已经被穆尔的“零食零食”洗脑了,穆尔这个花絮完全成了新的鬼畜素材。至于蔺昕,除了扮演被搜刮零食的小可怜之外,就是顶着不同的脸去忽悠人。网友们都忍不住在每次蔺昕不出现的花絮中猜哪个人是蔺昕。至于凯里,凯里成了穆尔搜刮零食的帮凶。他负责推理蔺昕零食的藏匿地,怂恿穆尔仗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去强抢零食,以及成为蔺昕忽悠人的好助手。总而言之,就是各种帮凶。除了人设的崩坏,什么在伦敦各地乔装打扮寻找美食然后蹲在地上吃被当做流浪汉,干脆三人合伙卖艺,以及打水仗跳踢踏舞这种仿若喝醉了的行为……嗯……三家粉丝们忍不住组成了一个“关爱神经病”联盟,替自家疯了的偶像打call。粉丝们:疯了没关系,无论你们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爱你qaq。穆尔道:“我很疯吗?”凯里道:“正好改变一下人设,老是要让我随时随地当一个绅士很累啊。”蔺昕道:“我是无辜的,我都是被拉着走的!”这段被无良导演放了出去。穆尔的粉丝:好吧,我一直知道我们家那位有点逗比。凯里的粉丝:嘤嘤嘤我知道了偶像你不用装了逗比就逗比啊这样我也爱你。蔺昕的粉丝:心疼蔺小昕,每次被抓到逗比行为他都是一脸懵逼。但为什么一脸懵逼,你还疯得那么卖劲?表情和行动不协调也是笑点啊!三位明星无辜脸。总而言之,他们在电影放映前,先成了网红。可喜可贺可喜可贺。虽然对于这三位,都是在国际上拿过影帝大奖的人,对于这个网红完全不在意,所以也没有人讽刺他们为了热度故意卖丑。“关爱神经病”联盟:滚!都是影帝需要个屁的炒作,何况他们丑吗!咱们家那位就算是疯了也是萌萌哒帅帅哒!粉丝滤镜就是这么厚。蔺昕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热度一直没有掉过,让一干拼了命炒热度的演艺圈新人们羡慕的眼红。只是现在蔺昕已经不是他们可以发通告说“力压”的人了,实在是让人心里不平衡。特别是蔺昕之前合作的那些演员,他们在圈内还要自称一声新人,蔺昕却已经是影帝了。虽然想说蔺昕走了狗shi运,但看着蔺昕演出的电影角色,他们也说不出自己演技比蔺昕强的话。只能说,天赋什么的,真是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