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节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3-06-22 16:08      字数:4953
  不过不管是哪一方面,李从嘉都打算利用这次的机会搞点事情。李从嘉伸手敲了敲御案说道:“既然契丹可汗有想法,不如就会晤一下吧,这可不是小事情,地点可以选在边境。”众人都有些惊讶,没想到李从嘉居然提出这么一个建议,而站在他是御座旁边的李仲寓则是心中一紧:果然之前的想法应验了,他阿爹这是要搞契丹了啊,一瞬间李仲寓都不知道是不是该同情一下契丹。但凡李从嘉想要搞的国家,最后不是变成了大唐的国土,就是变成了大唐联邦国的下属国。然而一想到大唐国土又要扩大,李仲寓又觉得有些兴奋,开始思考在这件事情中自己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他快要成亲了,成亲基本上就象征着成人,到时候对朝政能够发表更多的意见。如今李从嘉重点一个是吐蕃一个是契丹,吐蕃自己好像不能插手,那么契丹……李仲寓开始思考有没有机会。跟正在准备搞事的李家父子不同,释雪庭在吐蕃可真的是直接就掀起了血色风浪。第263章李从嘉十几天没有收到释雪庭的信, 只能盯着舆图猜测他现在大概到了什么地方。李仲寓也知道释雪庭的行踪, 在这方面李从嘉从来没有隐瞒过他, 也正是因为这样,李仲寓纵然已经算是半大不小, 却从来没有产生外臣所担心的危机感,因为从各方面来看,他都感受得到李从嘉对他的信任。而且最主要的是他能察觉到李从嘉对帝位的保护源于对这个国家的负责, 只要有人能对这个国家做出贡献, 他也不介意分权,当然军权是不会分的, 李仲寓也聪明的不去伸手,反正他有东宫六率。此时他看着李从嘉盯着舆图,便问道:“阿爹,国师此时……应该已经到吐蕃了吧?”李从嘉应了一声:“嗯,应该到了, 按照正常来说此时至少到了脱思麻。”李仲寓想了想说道:“国师轻车从简, 脚程应该更快才对。”李从嘉眉头微皱:“没错,但是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 只怕路上出了什么变故。”李仲寓疑惑:“可是最近各地都还安稳。”大唐近几年基本上就没有不安稳的时候, 因为粮食算得上足够,就算遇到天灾人祸朝廷也能即时赈灾, 当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受益,却不会让民心产生动荡。李从嘉摇了摇头:“如果真的出问题只有事态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才会上报。”李仲寓瞬间明白,如果不出大事情地方官基本上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不会让朝廷知道太多, 毕竟如果出了意外会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升迁,而释雪庭遇到的意外就算不大,比如说出来几个山匪什么的,也是耽误行程的事情。李仲寓瞬间有些焦急:“那该如何是好?”他虽然曾经也觉得李从嘉对释雪庭信任太深,担心释雪庭会是他以后的障碍,情报部毕竟还是在自己人手里比较安心,而一朝天子则有一朝臣。只是此时此刻,他也知道释雪庭此次前去吐蕃至关重要,如果成功,那么吐蕃对大唐再没有威胁之力,并且大唐还能以极小的代价收复吐蕃。李从嘉此时却十分冷静:“不必多想,国师就算不能成事全身而退却是没问题的,更何况依照他的脾气,就算死也会拉整个吐蕃下水,现在没有消息或许也是最好的消息。”李仲寓对释雪庭的生死不是很关心,至少不如对吐蕃的关心,释雪庭能不能全身而退他并不在意,只是在听到李从嘉后面一句话的时候才稍微松了口气。只要能够扰乱吐蕃,那么就算是成功!李仲寓又问道:“阿爹,国师会去哪里呢?脱思麻似乎并不是个好选择。”李从嘉反问道:“如果是你,你会去哪里?”李仲寓也不是没有设身处地想过,不过,说实话,如果身边只有几十个人,他不会选择冒险,而是会选择隐忍,等待时机。这就是身份地位不同带来的思想不同,他是太子,是未来的皇帝,犯不着去冒险。然而李从嘉已经问出了口,他只好认真思考之后说道:“我会选择拉萨王。”李从嘉问道:“哦?为什么?”李仲寓已经习惯这种对话方式,这是李从嘉教育他的方式之一,不是告诉他该怎么做,而是引导着他去想要怎么做。李仲寓缓慢说道:“现在吐蕃高原上先吐蕃王系的后裔只有三人,亚泽王,拉萨王和雅隆觉阿王,当然就算不看血脉身份,他们三个也是势力最大的。”“亚泽王的势力一般,脱思麻、阿柴、纳仓、阿达这些部落都能跟他分庭抗礼。”李从嘉似是反驳也似是提醒。李仲寓缓缓摇头说道:“这几个部落……没有争夺天下之心,他们的可汗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否则,吐蕃早就乱起来了。”李从嘉点点头,李仲寓继续说道:“拉萨王不如雅隆觉阿王,但是比亚泽王势力大,处于中庸的位置,这样更好一些,亚泽王势力太小,或许根本已经没有了争胜之心,拉萨王却还有机会,雅隆觉阿王虽然势力最大,但是他身边能人也更多,防守也更加严密,不好下手。”李从嘉微微一笑:“的确是这个道理,只不过国师一向剑走偏锋,他会选择谁还真说不好。”李仲寓不明白,按照吐蕃的局势就算再怎么剑走偏锋也出不去这几位,难道是剩下的部落?可是剩下的部落更加不堪,之前给大唐上书要求加入联邦的就是那几个部落,这样看来这几个部落已经没有心气了,只想安稳度日,找他们也不会有太多作为。他很想问李从嘉,但是又觉得这可能是父亲布置给自己的一个作业,所以他决定回去问问自己的幕僚。然而实际上,就算是李从嘉也不知道释雪庭此时此刻在哪里,会有什么举动,如果是他猜测的话,倒有可能是羌塘,所以他将释雪河喊过来让他多多注意羌塘那个方位的消息。只不过被各种猜测的释雪庭没有在拉萨王那里,也没有在羌塘,而是在泥婆罗!泥婆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跟吐蕃的各个部落都有来往,却没有太多偏向。释雪庭选择这里的最初目的压根就是为了掩饰出身。他从大唐风尘仆仆到了吐蕃肯定会受到瞩目,更何况吐蕃那些部落的高层基本上都见过大唐的国师,他贸然出现不仅不会让吐蕃起内乱,反而会让那些部落放下成见暂时拧成一股绳应对大唐,毕竟比起他们彼此之间的敌对关系,大唐对他们的威胁更大一些。相较而言泥婆罗是个很好混入的国家。《旧唐书·西戎传·泥婆罗》中曾经说过,泥婆罗这个国家多商贾,少田作。而距离泥婆罗比较近的商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唯有大唐,大唐商队往来泥婆罗很是频繁,释雪庭完全可以轻轻松松装成商队前往泥婆罗,然后想办法去吐蕃。当然想要装成商队他的标志性打扮就不能有了,并且光头也要遮掩一下。多年没用过的假发再次派上用场,好在泥婆罗人本身就是“翦发与眉齐”,头发不长,他的伪装也并不那么艰难,更甚至如果他呆的时间足够长,完全能等自己的头发长出来。李从嘉和李仲寓都觉得吐蕃上信仰佛教的人很多,释雪庭佛法精深,想要混进去并不困难。只是释雪庭却放弃了这个身份,吐蕃上信仰佛教的人很多,但是他们的信仰并不是完全一致,他利用和尚这个身份的话,就等于放弃了那些信仰雍仲本教的部落,这样选择的余地小,斡旋的余地更小。释雪庭现在的身份就是一位商人,一位手眼通天的商人。他去泥婆罗还真的带去了许多商品,瓷器和丝织品在当地卖掉赚了不少,然后留下了许多粮食和食盐,转头就开始去吐蕃。这两样东西都是吐蕃急缺的,他完全能够利用这两样东西打通草原的道路。他带着的粮食和食盐并不少,所以第一站去的就是亚泽王的领地。说实话就算他带的东西多,这样的交易也不可能惊动亚泽王,然而他既然有备而来,自然知道怎么才能让亚泽王知道自己——他不仅仅带来了粮食和食盐,还带来了冲突。这个冲突是因为一尊琉璃佛像而引起的,释雪庭临走的时候带走了李从嘉库房里的一尊琉璃佛像,当初李从嘉利用这个让吐蕃好几个部落互相敌视,甚至开启战争,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拉萨王系和亚泽王系被削弱了一些,雅隆觉阿王却趁机扩大了地盘。现在过去了那么久,那两尊琉璃佛像一个在雅隆觉阿王手里,另外一个就在羌塘手里。雅隆觉阿王有了琉璃佛像,对佛教的传播也很尽心尽力,倒不是他多么虔诚,而是宗教在很多时候本身就是统治者手中最好的工具。在起事的时候有宗教帮助总能事半功倍,只不过在成功之后怎么对待宗教,那就是另外一个难题。李从嘉从一开始接受的是释雪庭的帮助而不是佛教的帮助,就是因为他看得清楚。吐蕃高原上的各个部落看不清楚也没关系,因为就算看清楚了他们也需要这玩意。雅隆觉阿王拿到的是雍仲本教的佛像,毕竟他还有一个正统身份,还要利用维护正统这个旗号来吸引别人投奔。亚泽王和拉萨王也想利用宗教,然而没有琉璃佛像,他们对雍仲本教的僧人吸引并不是很大,会到他们那里的也不过是一些比较失意的僧人。释雪庭带来的琉璃佛像并不是很大,太大的话在路上就已经被颠簸碎了,那尊琉璃佛像只有一个巴掌大,却做的比之前拍卖的那两尊都要精致的多。而在这个时代,越是小而精致的东西越代表着珍贵。释雪庭没有过早亮出自己的底牌,只是不停的以泥婆罗商人的身份游走在亚泽王手下的权贵之中。他这些年打交道的都是大唐的权贵,站在那些亚泽王手下之中比他们还要高贵,弄得一时之间许多人都不敢接进他。最早向他表达出兴趣的是亚泽王的三子索朗,他现在正在跟自己的两位哥哥争夺可汗的位置,选择接近释雪庭主要是看上了他手中雄厚的财力。释雪庭也需要在吐蕃找一位“领路人”两个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而到了这个时候,释雪庭手上的那尊琉璃佛像还没有拿出来,索朗却已经开始帮释雪庭打通各个关卡,让他能够在吐蕃大部分地区自由行走——因为释雪庭承诺能够低价卖给他更多粮食和食盐。索朗一开始并没有相信释雪庭,然而当大量粮食和食盐从泥婆罗运过来之后,索朗不由得喜不自胜。然而他还是警惕问道:“泥婆罗田地并不多,支撑国内已经很勉强,你是从哪里弄来这些粮食的?”释雪庭没有回答只是说道:“三王子要粮食和食盐,我给你送来了,那么我们的交易就此结束,你又何必问这些东西的来源呢?”索朗一噎这才说道:“我只是担心这些东西会给我带来麻烦。”释雪庭淡淡说道:“我是个商人,只是卖东西,为什么要卖有麻烦的东西?”索朗依旧看着释雪庭,看来他是想得到一个答案,不过释雪庭倒是觉得索朗更想知道的是释雪庭进货的地方。释雪庭依旧不为所动,过了好一会,索朗忽然笑道:“是我过于小心了,李郎君此行要前往何处?”释雪庭说道:“我是第一次来吐蕃,四处走走看看,只是不知道吐蕃如今形势如何?”索朗眼睛转了转之后说道:“既然如此,李郎君不如留下来,我做东带你四处走走,亚泽这里也是不错的。”释雪庭犹豫了一下,点头选择了同意。索朗心中一喜,一边拖住释雪庭,一边让人小心翼翼去查证这些人的来历。他总觉得能够随随便便弄出这么多粮食和食盐的人必定不简单,粮食或许还好说,更加珍贵的是食盐!释雪庭当然知道索朗会怎么做,只是他带出来的人都经过训练,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怎么才能引导对方往自己想要给出的答案那里分析,这些都是功夫。索朗派出去的人不会知道这些人的真实身份,所以他们得到的消息注定只是释雪庭想让他们知道的消息。晚上的时候索朗回去听完手下带来的消息,皱眉说道:“你们就得到了这么一点消息?”说完他扫了一眼手下立刻有些恼怒:“我当然知道李释是唐人,他也没有隐瞒过自己的身份,我只是想知道他的食盐是从哪里来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他手下的一位名叫朗嘎的年轻人站出来说道:“殿下既然想知道,为什么不直接把他抓来问?”一个初来吐蕃的唐人,没有任何地位,抓起来弄死都不会有人知道,他们不懂索朗到底在犹豫什么。索朗十分无奈,他手下怎么都是这些蠢货?可就算是蠢货也是他的筹码,他只好解释说道:“你们还没有发现吗?他姓李!”“姓李怎么了?”朗嘎愣了一下立刻反应过来:“殿下是担心……他是唐国皇室中人?可是我听说唐国姓李的人很多,不一定各个都是皇室吧?”索朗眯了眯眼:“但是能够得到大量食盐的人必定身份不凡。”这下子所有人都不说话,索朗忽然说道:“牤牛,说说你的看法。”牤牛微微躬身,他一直站在索朗身边,只不过却听着众人说话一直没有开口,此时被点名只好瓮声瓮气说道:“唐人商贾地位极其低下,皇室子弟不可能操持贱役。”索朗皱眉在帐篷内踱步半晌之后,忽然问道:“你们说,若是我拉拢得到他,能够增加几成胜算?”这一次所有人都看着牤牛,牤牛思索半晌之后才说道:“若是能得此人相助,大王子和二王子不足为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