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节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3-06-22 16:06      字数:4663
  不管如何,这个肯定能够引起孟迪尔注意,如果能够引起他的敌对情绪就更好了,惹恼了释雪庭……嘿嘿嘿。于阗使者心中暗自得意,然后又给释雪庭拉了一波仇恨:“快点吧,那位的耐心并不是很多,惹恼了他,你怕是要寸步难行了?”他说完就看着孟迪尔,发现孟迪尔一脸的若有所思,心中念叨着:生气吧,生气吧,我说的可一点错都没有,你要是热闹了那位,在这个国家只怕真的要寸步难行呢。孟迪尔见于阗使者目光晶亮,就知道这货肯定又没安好心,不由得哼了一声说道:“你已经自甘堕落到帮别人跑腿了吗?甚至这个人都不是大唐的官员?”一个信徒众多的人,孟迪尔知道大唐最大的宗教有三个,佛教道教和光明教,最后一个跟皇帝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前两个不敢跟他死磕,但是光明教毕竟反战时间段,这个人不是道教的人就是佛教的人。于阗使者就喜欢他看不起释雪庭的样子,毕竟越是看不起,死的就越惨啊。于是他便说道:“我只是好心顺便过来告知你一声,这句话用中原话怎么说来着?哦,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孟迪尔没有再跟于阗使者耍嘴皮子,毕竟作为能够来大唐出使的使者,这人也是详细研究过大唐文化的,甚至他的雅言比一些偏僻地方的大唐人都要好,文化程度也不低,他吃饱了撑的跟于阗使者在大唐用大唐雅言耍嘴皮子。孟迪尔穿上他的衣服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他出去的时候释雪庭已经开始喝酒听曲了。孟迪尔在看到释雪庭的一瞬间迟疑了一下,脚步停顿半天才继续往前走,而释雪庭一抬头就看到了他。在看到孟迪尔的一刹那,释雪庭就决定一定要跟这个人保持距离。身上衣服看上去挺干净,但是那一脸蓬松的络腮胡子让人看着实在不舒服,大唐也有上了年纪的男人留胡须的习惯,但是一般不是短须,就是下颚的长须,前者看上去成熟有气质,后者看上去仙风道骨,但是这位……这位的胡子只让释雪庭觉得有点脏。再加上对方大腹便便的体型,让习惯了朝堂上下都是美大叔美爷爷的释雪庭十分不习惯——毕竟朝廷上下都是颜控,长得丑的基本上……嗯,前几关的考试都过不了。孟迪尔也不客气直接坐在了释雪庭对面,释雪庭跟他面对面两个人互相对视了半天,居然没有一个先开口的!释雪庭反正是打定了注意不打算先开口,只好仔细端详这个人的长相,最终沉不住气的是孟迪尔,他直接开口问道:“你是谁?”释雪庭不懂声色说道:“释雪庭。”孟迪尔满眼茫然:“好像……有点耳熟,我听说你信徒很多?怎么?要不要入教?”释雪庭:这别是个傻子吧?“我只是好奇过来看看,喀喇汗国距离大唐足有千里,贵使来此有何目的?”你传教是吧?我不接话,憋死你算了。孟迪尔脸上的表情看不清,但是从微微后仰紧绷的身体和眼神来看,他此时应该是十分警惕的:“你问这个做什么?这不该是你知道的事情。”释雪庭只说了一句话:“我能见到陛下。”孟迪尔狐疑地打量了他半晌,最后才说道:“你说能就能?我才不信,你带我去见见才行。”释雪庭差点被他气笑,他刚刚想错了,这人可一点都不傻。既然探听不出来,释雪庭干脆利落地站起来说道:“不信便不信吧,我也只是好奇喀喇汗国的人长得如何,如此,告辞。”孟迪尔瞪眼说道:“怎么?被我拆穿是骗子就要走了吗?”孟迪尔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却没有任何肢体动作,明显是要看着释雪庭离开也不会阻拦。结果释雪庭皮了一下转头问道:“觉得我是骗子?那我们去官府走一趟如何?”孟迪尔:……这人神经病吧?释雪庭反将一军之后转头就悠哉悠哉的走了,留下孟迪尔瞪着眼睛看他,只是如果细看的话,那双棕色的眼睛里的情绪……十分复杂。李从嘉正在批折子的时候发现释雪庭回来,不由得十分惊讶:“这么快?你们都谈什么了?”释雪庭这一来一回一共才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李从嘉都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去了。释雪庭坐下说道:“什么都没谈。”李从嘉有些懵逼地看着他:“啥?”释雪庭摊手:“我们刚一见面,他就问我要不要入教,再继续谈下去大概要产生宗教冲突了。”不管释雪庭把自己当成光明教首脑也好,还是佛教信徒也好,总归他算是有信仰的人,上来就问他入不入教,要不是看在他是他国使者的份上,释雪庭估计都要动手了,嗯,当然不是自己动手,而是让别人动手。李从嘉听了之后瞬间无语,他开始思考喀喇汗国派这么一个人过来是不是来挑衅的。一上来就让他家国师改投门庭?怕是想要被打死哦!释雪庭见李从嘉表情不善,又说道:“不过这个人……装疯卖傻的,我居然没有摸透他的虚实,这个人要么真的是个傻的,要么就是心机深沉之辈。”李从嘉认真说道:“能被一国之君看重派来的人会是个傻子吗?”释雪庭淡定说道:“如果是派来送死的就说不定了。”李从嘉挠头:“没有道理啊,喀喇汗国现在就算跟大唐开战,他们能保证于阗跟着他们走吗?如果于阗反水了呢?”释雪庭接着说道:“而且他们也没有别的行军路线,于阗是必经之地,如果想要换的话……就要从高原经过,如今吐蕃四分五裂,他们想要顺利过来就必须跟吐蕃所有政权打好关系,而这些政权都处在看彼此不顺眼的状态中,他们讨好了一个政权是比会得罪另外一个政权,想要顺利过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李从嘉咬着笔陷入沉思,释雪庭忍不住把毛笔夺过来说道:“你这最近返老还童吗?怎么开始喜欢咬东西了?什么毛病?”李从嘉擦了擦嘴说道:“算了爱怎么样怎么样,等国书过来就真相大白了。”然而释雪庭对于会不会有国书这件事情还是抱有疑惑:“我派人去查一查喀喇汗国的使者是不是真的回国了,并且……还要查查孟迪尔的身世。”李从嘉扭头看他:“啊?有问题吗?”释雪庭犹豫了一下才说道:“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我总觉得这个人……有点眼熟?”有点眼熟?难道是释雪庭以前认识的?释雪庭看着李从嘉解释道:“只是觉得有点,毕竟他那一脸胡子,实在是看不清楚,只能从身世开始着手了。”李从嘉点点头,想想之前释雪庭也派人去了喀喇汗国,只是不知道混的如何,正好用这件事情测试一下。其实释雪庭也有这个意思,眼熟是真的眼熟,但或许也可能只是长得像,毕竟释雪庭在脑子里转了半天也想不起什么时候见过这样的人。他对自己的记忆力有信心,这都想不起来,可能只是相像而已。喀喇汗国的使者在长安一等就是一个月,这期间于阗使者已经见过李从嘉,并且带来了于阗国王的问候。在见面的时候李从嘉开门见山的问了一句:“你怎么跟孟迪尔一起来的?”于阗使者叹了口气说道:“还请仁慈的陛下原谅我们,毕竟国王也是出于无奈,为了换回被喀喇汗国掳走的子民,只能……”李从嘉点点头说道:“嗯,我只是好奇而已,不必放在心上。”说实话他还有点小同情于阗国,果然是弱国无外交,动不动就被威胁,如果换成契丹跟大唐的话,李从嘉大概二话不说就派人打过去了。于阗使者有些不自在地说道:“今年的贡品会按时送来的,陛下,我能先回国吗?”李从嘉一猜就是这位在来的路上被孟迪尔欺负的不轻,所以现在发现有机会先走,就打算直接溜,否则回去的路上只怕还要被摧残。李从嘉笑道:“回去跟你们国王说,大唐与于阗一向交好,若是于阗有难绝不会坐视不理。”于阗使者瞬间感动地眼泪汪汪说道:“陛下真是慷慨仁慈,拜谢陛下。”于阗使者走了之后,李从嘉摸着下巴说道:“子民被掳走过,看来这两国的关系果然不怎么样。”于阗使者前脚刚走,后脚喀喇汗国的国书就到了,这次鸿胪寺再没有拒绝孟迪尔的理由,只好报上去,看李从嘉什么时候有空什么时候见,当然国书是要先递上去的。而那封国书,说实话充满了官方语言,从头到尾都是表达喀喇汗国对大唐的景仰,想要跟大唐友好往来,然而说这些鬼话李从嘉一个都不信!就在他怀疑的时候,释雪庭带来一个消息:“怪不得我觉得眼熟,那个人也算是我们的老熟人了。”作者有话要说:释雪庭:这么喜欢咬东西,晚上我让你咬个够怎么样?李从嘉:流氓!第225章李从嘉十分奇怪:“是谁?”释雪庭却偏偏卖关子:“你猜。”李从嘉努力回想, 想半天也想不出, 毕竟他们的老熟人不是已经成了李从嘉的手下, 就是已经投胎转世了,还有谁会跑到喀喇汗国去混啊?而且喀喇汗国对外族还是有些排斥的, 中原人过去不被当奴隶就不错了,还能混出头?释雪庭见李从嘉陷入沉思之后又把笔头往嘴里送,连忙拦住说道:“行了, 别猜了, 估计你也猜不出。”李从嘉愤愤瞪着他:“早就应该说,什么毛病啊!”释雪庭轻笑道:“好好好, 下次不这样就是,你看看吧。”李从嘉接过消息看了一眼,十分惊诧:“龙十三?居然是他?”释雪庭点头:“没想到吧?我也没想到。”李从嘉不知道摆什么表情,龙十三之前一直在肃州当刺史,后来西域动乱, 他家族有人造反, 他也不知所踪,当时还派人找过他, 没想到这兄弟直接跑到了喀喇汗国去, 还起了孟迪尔这么一个假名。李从嘉拍了拍说道:“行啊,也难为他费尽心思隐藏自己, 只是不知道喀喇汗国到底有多么吸引他。”释雪庭问道:“你知道他的名字的含义吗?”李从嘉愣了一下:“含义?还有含义?”释雪庭微微颔首:“据派过去的探子将,孟迪尔的意思是告知者,告诫者的意思。”李从嘉听了之后顿时冷笑:“告知者, 告诫者?喀喇汗国派他来是想告知什么?”释雪庭又说道:“去取国书回来的时候,喀喇汗国的使者又多了几位,据说是担心路上不安全,我倒是觉得……如果龙十三逃亡到了喀喇汗国在那边当上了官的话,那么喀喇汗国的可汗肯定不会不询问大唐的情况,而两国互相往来需要国书他不可能不知道,或许就是故意的。”“为的就是多带几个使者过来?”李从嘉皱眉:“有什么意义?”“这些日子那几个使者一直在长安四处游荡,什么地方都走了走。”李从嘉轻笑一声:“难不成他们还相当间谍?真可惜,真正要害部门我怎么可能放在长安?”大唐的武器研发直接放在了东胜州那边,毕竟那里地广人稀,是个做实验的好地方,原本关外也是个好地方,但是那边的人总是脑后长反骨,李从嘉担心他们什么时候再造反会直接抢了武器库,那岂不是给反贼送武器去了?草原那边就好多了,自从大唐开始稳定收购羊毛之后,再加上互市,那些牧民如今对大唐可以说是非常信服。其实无论哪个民族,除了那些天生的野心家意外,普通老百姓只要能吃饱穿暖有足够的物资,有信仰的不会被人冒犯,那就不会出什么问题。西域那边……那边是历史遗留问题,毕竟曾经那里可是马贼盛行的地方,强盗的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而且那边距离于阗太近,把制造武器研究武器的地方放在那里实在不安全。至于其他东西,基本上都在书院,而书院在什么地方?李从嘉直接将书院设置在了秦岭那里,虽然不是深山老林之中,却跟秦岭紧紧依偎,很多重要实验都是在秦岭内部进行的,除了李从嘉和那些研究人员知道之外,根本没有别人知道!而随着李从嘉的专利法一点点普及,普通老百姓说不好,但是凡是读书识字的基本上都知道专利技术的重要性,尤其是自己手里有的,他们肯定是不会说出出去,因为说出去就不值钱了啊。至于普通老百姓,如果不识字的话这辈子也不可能接触到多么高深的东西,就算说估计也是随口胡诌吹牛,这种“消息”喀喇汗国愿意听多少就听多少吧。至于长安,本身就担任着一个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职责,这些使者就算累死也不可能知道他们想知道的东西。唯一让李从嘉担心的就是龙十三对大唐还是很了解的,当然他了解的是过去的大唐,虽然建国到现在也没几年,但大唐的发展速度十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