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节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3-06-22 16:03      字数:4972
  到最后李从嘉顺水推舟就给自己改了名字,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李后主的词,大概是不能广传天下了,毕竟他没有亡国,也没有被赐毒酒,真写出那些词来,估计天下人还要怀疑他是不是被权臣控制了!感慨完之后的李从嘉,转头就开始思考怎么增加粮食产量。这个是最迫在眉睫的事情,说实话,虽然自从穿过来之后他的生活水平一直都还不错,但是他也知道,汉唐盛世只不过是针对当时整个世界的环境而言,如果真的比拟的话,这个时代比起后世差太多太多了。至少百姓还是连温饱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挑选食物和服装的权利。可在这个年代,想要增加产量很不容易,上等田有限,平原上能够开荒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派人去,现在唯一土地比较富裕的地方就是南方。当然这个南方还不包括南周,南周这个地方,李从嘉暂时不想打,缓口气再说。而南周几乎占据了南方平原最多的地区,剩下的地方多山多河。李从嘉想了想,在这种地方机械农具什么的就别想了,除非他能解决燃料问题,所以他只能往后面的朝代去思考,毕竟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东西,在技术上复原没什么难度,唯一就是缺乏头脑风暴。于是李从嘉又进入了疯狂的设计阶段,他将设计的目标定在了明朝,再往后的话,清朝基本上是整个社会文明的一个大退步,就不用去思考,也只有明朝的东西最合适。而在这之中,李从嘉唯一还得的就是五种“木牛”和“代耕架”,当然还有灌溉农具拨车、风力水车以及谷物脱壳的稻床。木牛和代耕架都是利用杠杆原理,从现代人的角度去看,这些东西实在是笨拙,然而这些玩意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需要耕牛,尤其是五种木牛都能对应不同的田地情况,山地水田平地,都有应对的方法,代耕架就比这五种木牛还要好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这玩意的制作成本虽然不太高,但是很容易坏,变相的就让这东西变的不那么实用。现在整个大唐还处在一种小农经济的状态,李从嘉就算想要转变也那个机会去推动转变,所以只能思考怎么做的更加结实。然而想要结实就只能用金属,李从嘉想了想直接将工部的人找来,询问他们能不能制造出坚硬的合金。只是用金属的话,这个价格就更高,李从嘉将代耕架的图纸给众人,然后转头就找杨新,让他去给自己买地。杨新知道之后大吃一惊问道:“您……没事儿吧?”不说皇帝,就说普通的富商买地也是挑着平坦的肥沃的土地买啊,他家陛下这是抽了什么风,要去买山地?而且是一买一大片,这要干啥用?李从嘉瞪了他一眼:“怎么说话呢?没大没小。”杨新吐了吐舌头,想了想说道:“我帮您去注意一下吧。”李从嘉说道:“只要水源充足就行,别的要求不高。”杨新越想越觉得奇怪,觉得陛下大概脑子坏掉了,于是转头就跑去跟他师父告状。释雪庭对这事儿倒是无所谓,李从嘉一旦有什么抽风举动,就证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但是这个想法可能还不成熟,或者是他自己都要实验其中的可能性,所以才会弄出这些让人意外的命令。不过,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释雪庭还是过去找了李从嘉问道:“你又想做什么了?”李从嘉摸着下巴说道:“我搞出了几种农具,不知道好不好用,想要去实验一下,有些农具适合在山地的,所以就让人去买地了,杨新这臭小子是不是又跟你告状了?”释雪庭忍不住笑道:“他觉得你去买山地有些奇怪。”李从嘉哼了一声说道:“此等凡人怎么能体会我的想法?这孩子怎么就是学不会听话呢?”释雪庭坦然说道:“他要是那种别人说什么都会听的人,你敢用?”还……真不敢,李从嘉的确需要听话的人,但是更需要的是有脑子,知道提醒上司别犯傻的人,毕竟他有的时候脑子一根筋,想到一方面就不去管另外的方面。释雪庭没再跟李从嘉讨论杨新,他倒是对李从嘉所说的那些农具很感兴趣,他拿起李从嘉设计的图纸看了一遍之后问道:“真的可以?”他不是质疑李从嘉,只是觉得奇怪,李从嘉从小就是皇子,之前也没见他鼓捣农具,怎么就能设计出这东西来?李从嘉感受到释雪庭怀疑的目光,镇定说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之前梦到的,不知道好不好用,也不敢推广,就想自己先试试,你也没做过什么农活,所以我就没想问你。”这个解释如果给现代人听,就觉得太扯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就能改进工具?那你一天睡个十二小时,岂不是能上天了?然而在这个时代,这样的说法是有市场的!释雪庭就信了!反正李从嘉身上神奇的事情也不止一件,这也不算什么,他只是问道:“想要知道的话,为什么不找有经验的木匠或者农户来看?何必自己试?”李从嘉解释道:“我要试的不仅是它好不好用,更多的是想要试一试这个能用多久,毕竟就算是好用的工具,如果用的时间不长,那么是推广不出去的,因为普通百姓用不起它,至于那些富户……雇佣人比这个农具还便宜,他们为什么要多花钱呢?”释雪庭问道:“如果使用时间不够长你要怎么办?”李从嘉顿时有些为难,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样东西很好,但是推广不出去,这就很纠结了。让他说,很简单,用金属啊,木头易腐朽,那就用金属好了,可问题就在于,现在有了炸药,开采原矿石变得十分容易,但是金属冶炼技术却没跟上,或者说金属冶炼技术也不算完全不好用,只是从事这方面的人才太少!李从嘉就决定在实验改进这些农具的同时,招会冶炼金属的人才,再实验一下用煤和石油哪一个做冶金燃料更加好用。反正现在的石油从国外弄过来并不贵,留着也是留着,没办法保存,或者说他们并没有保存的条件,能用就用吧。李从嘉罗列了一下需要的人才,最后决定下道诏书,让有用的人才都过来应聘,毕竟他也是想起一出是一出,万一等他将来需要用到某方面的人才,结果发现没招来,还要现招?麻不麻烦?至于养这些人的费用,反正他们也不是官,也不会给他们官做,最多扔到学院里去开几个学科,需要花费的钱并不多,李从嘉一个人就完全养得起!李从嘉这一道诏书下去,也算是在民间激起了千层浪,很多喜欢研究偏门左道的人都喜极而泣,觉得自己有了出头之日,然后相约去长安碰碰运气。然后刚刚经过一次科举的长安居然又有了科举之前的氛围,唯一不同的就是之前路上都是文人互相行礼打招呼,现在路上都是各种外地人打招呼,并且还伴有你是研究什么的这种问候。因为这次召集人才的广泛性,李从嘉接到名单之后就发现了各种身怀绝技的人,有唱歌能把鸟引来的,有能在人手掌心上跳舞的,还有能把自己塞进罐子的,更甚至还有人上了供上了一瓶丹药,称其为长生不老丹。等李从嘉看到那黑漆漆散发着莫名气味的丹丸的时候,整张脸都绿了。最坑爹的是,他又开始收到了朝臣们的各种劝谏。作者有话要说:李从嘉:雪庭,这次来的人什么都有啊,还有一个表演吞香蕉!释雪庭:吞香蕉?李从嘉:就是用嘴将香蕉皮完整的剥下来,不损坏香蕉分毫,再吐出来,他们可真行。释雪庭:哦,想试试吗?李从嘉:有话好好说,解腰带做什么?!第172章李从嘉看着那些奏折简直是哭笑不得, 他没想过要找道士炼丹啊, 也没想过什么长生不老好吗?你们都这么激动是干啥?其实也不怪大家反应激烈, 实在是太多皇帝栽在这上面,无论多英明神武的皇帝, 一旦遇到跟寿数有关的事情,就跟脑子进水一样,相信有长生不老丹的存在, 结果把自己给吃死了。这些老臣基本上都是看着李从嘉一点点成长起来, 说句比较犯上的话,感觉就跟看着自家子孙似的, 怎么也不能让他沉迷到这东西里面啊。当然,如果是有人跟他们说有长生不老药,或许这些人也会试一试,同样一件事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总是会更清醒一些。李从嘉只好出来说道:“我只是下令召集人才,没想到会连道士也招来啊, 我不会让他们过来炼丹的, 他们有什么本事?如果真有想法,我就去找国师了啊, 国师比他们强多了。”国师?释雪庭?这里还隐藏着一个啊!感受到众人不善的目光, 释雪庭在心里已经开始思考回去怎么收拾李从嘉。当然他还要站出来解释一下说道:“我不是道士,不会炼丹。”对不起, 我不是那个专业的,这事儿不归我管,倒是让皇帝延年益寿的办法有——多做做运动嘛。李从嘉轻笑一声说道:“好了好了, 这件事情就翻篇吧,我不需要长生不老,秦皇求长生是因为他有大抱负,想要亲眼看到自己的国家在自己手上一点点强盛起来,对这个问题吧……我没那么执着,我把我能做的都做好了,剩下的不是还有大郎吗?所以,现在重点是怎么把大郎培养起来啊。”李仲寓:?????这话题就这么歪楼到了李仲寓身上,李从嘉成功脱身,回去之后他就划定了召集人才的范围,直接定在了格物和术数的范围,学遍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嘛,只不过化学这个学科,到现在并不是没有,只不过是还没有详细的划分出来,很多都归类在格物里面。李从嘉将范围划定了之后,长安城中的人……依旧没有减少,很多人都抱着碰碰看的心情,觉得就算自己所擅长的不符合朝廷的规定,但是万一走运被欣赏了呢?就算不被皇帝欣赏,遇到一个达官贵人也不错。李从嘉倒是乐于见到长安城如此繁华,作为一国之都,说实话,之前的长安寒酸到了让他心酸的地步,人少,建筑物也不够多,整个城市根本没有国都的气息。释雪庭见李从嘉这两天一直在挑选那些人呈上来的文书,就问道:“那么多人你自己去看要看到什么时候呢?”李从嘉扭了扭脖子说道:“知足吧,周晔他们看的更多,我这里还是他们筛选过后的。”释雪庭有些奇怪:“你就是想要改进农具,为什么要招揽这么多人才?这些人似乎并不擅长。”李从嘉笑道:“这你就不懂了,很多东西都是通用的,而且有备无患嘛,除了农具之外,我还想弄个别的东西。”释雪庭对于李从嘉忽然化身研究狂魔一时之间有些不习惯,以前李从嘉也看重这些方面,但是没有现在这么疯魔啊,这是发生了什么?对此,李从嘉的解释十分淡定:“之前没有这个条件,毕竟还在四处征战的时候,哪里有那么多财力去搞这些?无论想要研究什么,都是要一点点的实验,而做实验……是要钱的。”释雪庭无奈笑道:“给你赚的那点钱都不够你折腾的。”释雪庭压榨徒弟给李从嘉赚钱,本意是想让李从嘉过的舒服一点,虽然全天下都是皇帝的,但皇帝想要要点什么奢侈的东西,大臣们还会劝谏,尤其是动用国库的钱给皇帝做点什么的时候,大臣们首先做的就是劝皇帝节俭。凭什么啊,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难道还不能享用了吗?必须不能让李从嘉也那么憋屈,结果他没想到的是李从嘉除了在吃饭的口味上比较挑剔之外,其他简直就是漫不经心!李从嘉笑了笑也没说话,只是说道:“你知道之前为什么前唐后来的皇帝几乎不再长安停留了吗?”释雪庭愣了一下才说道:“不是说粮食运输不方便?”李从嘉点头:“只是其中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里的水质变化了。”释雪庭重复了一句:“水质变化?”李从嘉应道:“对啊,水变咸了,这让很多人无法忍受,所以能搬的都搬走了。”释雪庭问道:“水质变咸,你知道什么原因?”李从嘉不怀好意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我怕我说出来,等等你就吃不下东西了。”释雪庭十分干脆说道:“说。”李从嘉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因为水被各种污染物污染了啊,其中最多的大概就是排泄物吧。”释雪庭:“……所以?”李从嘉很欢快地说道:“所以想要搞个沼气池啊,我跟你讲,这个沼气池好处多多。”李从嘉直接就列举了沼气池的好处,首先是能够改善环境是一定的,其次就是能够节省很多能源,沼气是个好东西啊,只是这个东西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出不同的类型,比起化粪池要有难度。释雪庭听李从嘉说完之后,整个人都有点不好。“不是,咱们能够研究点正常东西吗?”释雪庭有些崩溃,谁家皇帝整天研究粪便怎么利用,这是一个皇帝该干的事儿吗?李从嘉知道释雪庭为啥受不了,只好轻咳一声说道:“我就是有这么一个想法,但是我肯定没时间去研究这个啊,招来的人这不就是有用了吗?”释雪庭……释雪庭只想去念一卷清心普善咒来让自己冷静一下,看看到底是他的问题,还是这个世界不对。李从嘉觉得跟释雪庭谈论这些好像是有点煞风景,虽然这货现在没有之前那么不食人间烟火,但……也没接地气到这个程度啊。于是他直接转移话题问道:“说起来,这段日子庞谦在做什么?”释雪庭愣了一下:“不知道。”李从嘉:“你……你都没去管他的吗?这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