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节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3-06-22 15:59      字数:6152
  李从嘉脑子里分析着局势,顺口就说了句:“药罗葛仁裕活不了多久了,他一死,甘州必然会乱一阵子,他的儿子景琼不像他父亲积威已久,到时候总有可乘之机。”药罗葛仁裕要死了?这倒是个好机会啊,李弘冀立刻问道:“殿下如何得知药罗葛仁裕寿数不长?最近并未听说他身体不好。”如果真的身体不好,怎么可能还让大军东征西讨?总要先稳定一下国内,好平稳将政权过渡交接给景琼啊。李从嘉瞬间回过神来,看了一眼旁边的释雪庭顺口说道:“这个嘛,前两日国师夜观天象得出的结论。”夜观天象?所有人都看向释雪庭,释雪庭八风不动的坐在那里,一副就是如此的样子。李从嘉当然是顺口胡诌,之前也没跟释雪庭通过气,只不过他知道释雪庭肯定不会拆他的台,果然释雪庭开口说道:“大概也就是一年之内。”释雪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书房看到了李从嘉很多计划书,这些东西李从嘉没给别人看,只不过他写的时候释雪庭就陪在他身边,当然也看到了,只是他不说不问罢了。从那个计划书来看,药罗葛仁裕应该是活不长,就算活得长也得想办法让他活不长了。李从嘉松了口气,不想让大家纠结在这里,开口说道:“李光睿还提出了通商,回头户部列出个章程来吧。”通商这种事情李从嘉自然是不会反对,只不过要怎么通也有说法的。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李光睿再次来的时候得到了李彝殷的指示,表示要联姻!第114章李从嘉听说联姻两个字从李光睿嘴里吐出来, 心里就有了不太好的预感, 在听说李光睿的庶妹已经被带来之后, 李从嘉就确定了对方的想法。李彝殷的女儿,党项的公主, 哪怕是庶出也不是什么随随便便的人能够配得上的,估摸着是想要送来给李从嘉。虽然李从嘉正妻的位置有人占了,但是他后宫还没有别人啊, 再加上他现在就一个儿子, 实在是最好的联姻对象。然而李从嘉一听到李光睿话里有这个倾向,就忍不住往释雪庭方向瞥了一眼, 在发现释雪庭也不动声色地他之后,不由得菊花一紧,忍不住就想揉腰。在一起之后李从嘉就知道什么不食人间烟火都是假的,这和尚吃起醋来简直不是人!而且他们两个在一起之后,李从嘉就说过以后不娶别的女人, 也不会有别的孩子, 反正他已经有儿子了,如今看起来李仲寓长势也不错, 很健康, 释雪庭也说这孩子不是早夭的面相。李从嘉想了想,历史上李仲寓算是过的憋屈的了, 就算那样他还活了三十八岁,现在李从嘉非常关注他的健康,总不可能寿数还那么短吧?想到这里, 李从嘉决定要坚定拒绝,他不想跟释雪庭之间埋下一颗雷,这样偷偷摸摸已经很委屈他,再让他看着自己左一个右一个的妻妾成群?想想上次释雪庭是怎么做的?直接跑回了安宁城,摆出了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如果再有一次,李从嘉担心释雪庭会直接去云游四方。下了朝之后,李从嘉带着释雪庭到了紫宸殿之后说道:“你说……让阿兄去怎么样?”释雪庭自然知道李从嘉说的是联姻的事情,不由得有些意外:“李彝殷看中的是你,怎么肯同意?”李从嘉摇了摇头:“联姻这种事情只是表明一个态度,实际上如果两边有共同敌人,党项公主嫁谁都不会影响我们的联盟,反过来,如果有一天两边起了冲突,那么党项公主并不会让任何一方有顾虑,甚至……还可能被拉出来祭旗。”历史上也不是没发生过这种事情,不过李从嘉觉得,在大唐应该不会出现这种事,这个有违士人的行事准则。释雪庭只是说道:“怕是党项公主不甘心,皇妃跟王妃还是有差别的。”李从嘉哼了一声:“她当她是谁,还有资格挑挑拣拣?如果不是正好我阿兄的妻子早逝,如今还未续弦,跟她联姻的可能就是我叔父的儿子了。”释雪庭知道李从嘉说的这个叔父是李景达,当然李景达也被封为了国公,只不过无论从哪里看都比不上李弘冀简在帝心,他的儿子虽然也是皇室中人,分量就更不如李弘冀了。想到这里,释雪庭忽然说道:“老国公虽然年事已高,但行军打仗也有一手,殿下不防考虑一下。”李从嘉其实也知道李景达的本事,他甚至还知道李璟当年除了提防李景遂,最忌惮的就是李景达。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李景遂就是那个秀才,而李景达不同,他会用兵,在军队之中有威望,就算是李璟也只敢慢慢淡化他的存在,而不敢对他有太过激烈的手段。如果当年李弘冀毒死的不是李景遂而是李景达,怕是下面的病都要造反了。不仅如此,李从嘉觉得父辈的那几个兄弟之中,李景达怕是最睿智的一个了,他用兵这么厉害,也喜欢练兵,但是自打到了西域之后,就开始深居简出,从来没有过问过大唐的军事行动,甚至在大朝会上都跟隐形人一样,站在一边什么都不说。李从嘉觉得,这样一个叔叔的确是值得用的,他现在也不是当初什么根基都没有的毛头小子,也不怕被人拿走兵权,更何况现在在三军之中最有威望的是他的枕边人,三军中最厉害的火器军使用的武器所有的配方都掌握在李从嘉的心腹手中。他有什么好怕的呢?李从嘉低头思索了半晌之后说道:“正好回头我还要改革军制,之前实在是事情太多,不好动手,现在腾出手来,韩俦也去了于阗和喀喇汗国,如果不出意外,商道打通我们也没什么需要太过发愁的。”释雪庭轻轻点头,两个人没有再说有关于党项公主的事情,李从嘉轻轻松了口气,觉得这一关大概是过去了,然而没想到释雪庭想要折腾他那还需要理由吗?并不需要,想要了就求欢,这和尚在这方面坦白的很,什么含蓄什么矜持都是给外人看的!第二天李从嘉还是揉着腰见得李光睿,他跟李光睿也是熟人,不耐烦打太极直接说道:“公主肯下嫁自是求之不得,然而我已有妻子,不敢委屈公主,我阿兄正缺一位正妻。”李从嘉说到妻子的时候还看了一眼身旁的释雪庭。李光睿还是有些意外:“你不见见槐荫?她可是我父王的掌上明珠,我都没想到父王愿意让她来联姻。”李从嘉估摸着这大概就是那位公主的名字,一脸正气地说道:“既然如此就更不能委屈公主了,实不相瞒,我与娘子乃是共患难,我少时遇难他都不离不弃,如今总算安稳,我自是要一心一意待她的。”李光睿听了之后十分佩服地看着李从嘉,不管怎么说,有良心的人总是能够博得人的好感,所以李从嘉这变相拒婚的事情也没让他不高兴。主要是李光睿提出的联姻人选也很给力,李弘冀,李从嘉唯一的兄长,虽然现在只是个国公,但将来少不了一个王位,他年纪也不算大,还有军工,身上的职衔也能看出来李从嘉很重视他的兄长,还是给的正妻位子,李光睿其实很满意,不过他还是说道:“此事还要与家父商讨。”李从嘉一听心就放下了,只要李光睿没有当面发怒或者拒绝,那就说明这件事情几乎是板上钉钉。唯一不太合适的就是李从嘉作为弟弟,不太好给自己兄长的婚事做主,不过大家都没反对,长幼有序对上君臣有别自然是要让路,更何况李弘冀也不算吃亏,有了个出身好岳家也很给力的妻子。李从嘉没想到的是他为了拒婚想到的借口,不知道怎么的就传了出去,所有人都对李从嘉的重情重义赞不绝口,毕竟古往今来这么有良心的帝王太少见。所有人都很羡慕周娥皇,然而周娥皇心里很清楚,李从嘉嘴里说的那个人,不是她,而是这些时日一直陪在他身边的释雪庭。在宫里,李从嘉和释雪庭的关系几乎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不仅周娥皇知道,就连钟皇后都知道。可是她们都没有干涉李从嘉,因为李从嘉不是别人随便一说就能改主意的人,她们也没办法对李从嘉施加压力,释雪庭倒是一个突破口,可是就算是钟皇后和周娥皇都知道,释雪庭这个护国法师的称号是用敌人的鲜血换来的。未来大唐少不了对周边用兵,至少要对甘州用兵成为了朝中上下的共识,在这种时候更不能伤害释雪庭,千金易得一将难寻,没有了释雪庭,还去哪里找这么一个厉害的人物?所以奇异的,李从嘉和释雪庭的关系就仅止于王宫内部知道,就连朝臣们都只是觉得他们两个关系不错,也没有多想。李从嘉在得了释雪庭的提醒之后,就跑到枢密院开了一次属于军事系统的专门会议,毕竟他还是枢密院枢密使呢,虽然身为王还弄这么一个兼任有点掉价,但李从嘉不在乎,他只在乎军权是不是在自己手上。李景达已经闲赋了好一阵子,在听说枢密使有请的时候,他几乎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到了那里,发现枢密院的高层都在,甚至李从嘉也在之后,才略有些激动的坐在了李从嘉左下手,尽管他心中有些猜想,却也还是沉默着一言不发。李从嘉见人都到了,就开始今天的会议主题,他直接抛出了一个概念:职业军人。众人都被他这样的手笔给惊呆了,依照以往的习惯,军队的士兵一般都是募兵制,需要打仗的时候上战场,不需要的时候就去种地,职业军人这种其实并不是没人想过,然而没办法实施——太费钱不说,青壮劳力都去当兵了,谁来种地啊?李从嘉看着大家都不同意的样子,就说了一句话:“除了我们带来的汉人,你们看这边的人有能吃苦种地的吗?”李从嘉这句话说的有点武断,有当然是有了,只不过……真的不多,汉族人好像天生就点了这个技能点,而西域人更加狂放一些。李从嘉趁热打铁说道:“这些西域人受到的管制比以前严格,现在还能忍受,等到不能忍的时候爆发出来会很恐怖,这就是社会隐患啊,还不如把这些人扔进军队里去。”李弘冀开口问了句:“这些人既然懒散惯了,怎么可能愿意当兵?”李从嘉狡猾地说道:“让他们服役啊,规定服役年限,在年限之内表现好的可以留下来,表现不好的就退役,我就不信几年的时间还收拾不过来一个人?”没错,李从嘉想的就是后世的服役制度,当时都说部队是个整容院,多么不羁的男生进去等出来都会脱胎换骨,这样的人放到社会上总比那些小流氓让人放心多了。李从嘉甩出来的计划算是比较完善的,而且还根据大唐如今的情况做了一些更改,就算是李平这样老成持重的人也说不出什么来。朱元是个粗中有细的人,一看这份计划忍不住就问了句:“殿下要扩军?”李从嘉坦然地点了点头:“人太少了,而且你们看到我的标准了吗?太老的和太小的都不要,这样会少一些人,但是等明年开春实行服役制度,肯定会比现在人数多,前些天大索貌阅的结果报了上来,粗略估算一下,至少能扩充出一个军,不过我的想法是,新军不能全是新人,到时候还要调整一番,这些都要诸位群策群力了。”众人都知道李从嘉这是想要掺沙子,不让领兵之将对手下的军队太熟悉,但是也不能让他们一点都不熟悉,否则到时候就没办法打仗了。而且大家还发现了一件事情,在计划文书上需要调整的军队并不包括天策府,一瞬间大家就都知道天策府大概是李从嘉的禁脔,他要牢牢掌握着这一支军队,谁都别想打主意。也没人敢打主意,在这种时候跟老板争军权不是找死吗?大家打主意的是新的军队,新军建成之后肯定是要有军主的,而且李从嘉并没有沿用以往的军队建制,而是重新搞了一份规划的更细,班排连营团旅师军,官职更多,同时军主的权利更大,管辖的人也更多达到了一万五到两万人。李平和朱元都在琢磨着手下的人,但是李弘冀和释雪庭心中有数,李从嘉大概是想要把新军交给李景达的。所以李平和朱元正思考着要推荐什么人的时候,听到李从嘉问道:“听说叔父身体还足够硬朗,不知叔父能不能帮我带一带新军?”他们两个就把刚刚的想法都嚼吧嚼吧咽了。李景达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会议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发声,心里本来也在思考着李从嘉把他喊过来到底是为什么,然而万万没想到等着他的居然是这么大一块馅饼。李景达早在多年之前都不敢再想自己还有领兵的一天了。李从嘉见李景达似乎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微微一笑说道:“白国公的本事我是知道的,之前只是担心您年事已高,不忍让您劳累,然而如今眼看扩军在即,只能让您老出山啦。”白国公是李景达的封号,李从嘉也不忍让李景达顶着瓜国公的名头,正好瓜州境内有白虎关,干脆更名为白州,白国公总比瓜国公好听许多。李景达立刻站起来行礼说道:“臣必不负殿下所托。”李从嘉微微一笑:“我自然是信叔父的。”李景达心中火热,忍不住问出了疑惑依旧的问题:“殿下既然已经称王,这称呼是不是也该改一改了?”李从嘉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殿下听上去自然是不够提气,下面人肯定早就有疑问,他很淡定地说道:“称呼只是一个形式,没什么好改的,而且这也是在敦促我自己,我的目标一直都是光复河山,并不想在这里停滞不前,等到那一天……再称皇称圣不迟。”几个人都被李从嘉说的心头火热,武官本来就比文官更加热血一些,更何况光复河山这种口号,就算是文官听了估计也要忍不住激动一把。当然最主要的是,李从嘉一点也不喜欢圣人这个称呼,他觉得没啥意思,他一点也不想当圣人。李从嘉对军队的改革轰轰烈烈,文官们知道了有几个不老实的御史借机上书,就差说李从嘉穷兵黩武了。李从嘉一点没给面子当场就打了回去:“穷兵黩武重点是个穷字,但是我不穷,至少养这些人的钱还有,以及,军政分离,在财务上也是不相统属的,军队里有不妥当的事情交由军事法庭,这一次我当大家是不习惯,下一次再有人敢伸爪子,就别怪我把他的爪子给剁了!”御史们都被李从嘉简单粗暴的作风给镇住了,他们还没遇到过坐在御座上说话跟土匪是的王,肃州原本的御史看向南唐来的御史们,眼神十分震惊。历代龙王都以向中原靠拢为主,说话做事都有模仿中原人的痕迹,然而今天他们发现中原人好像跟他们想的不一样啊。对此南唐御史们表示,我们也……没想到我们的王是这个风格的。其实李从嘉不是不知道应该温柔一点,斯文一点,但是别的事情都可以温柔斯文,唯独这件事情上不可以,他必须严厉的告诉所有文官,军队这边他们不能碰。当然水至清则无鱼,文官家里如果出了武将坯子也是好事,他也不可能拦着不让人进门。李从嘉很满意今天制造出的效果,有的时候直白一点更好,他虽然一直说是大唐后人,然而如今做的事情跟开国皇帝似乎也没什么两样,必须在一开始就定好基调,当然基调定的再好后来人不配合也不行。所以李从嘉开始有意的跟李仲寓多接触。李从嘉并不是很喜欢小孩子,在他印象之中,四五岁的男孩子都很熊,到了八九岁的时候那就是猫嫌狗憎。然而李仲寓改变了他这个印象,这个小孩子的教养很好,安静却不呆板,很懂事聪明,也很听话,李从嘉跟他说话的时候,不管懂不懂都会坐在那里安安静静的听,只有等李从嘉问他的时候,他才会将自己不懂的提出来。李从嘉对李仲寓很是满意,他现在做的其实很少,也就是没事儿陪着李仲寓聊天,也不教他什么,当然他那点水平估计也教不出什么来。然而这样已经算得上是言传身教,李从嘉正在一点点给李仲寓洗脑,让他接受自己的思想,当然不是所有,不过只要能够让李仲寓的思想别跟他南辕北辙也就够了。李弘冀跟槐荫公主的婚礼过后,李从嘉就收到了消息——赵匡胤跟周国的和谈崩了。李从嘉原本以为是党项人的离间计起了作用,还在感慨他们下手快的时候,结果就听说周国的小皇帝被刺杀,重伤,死没死不知道,捉拿到的刺客熬不住刑,在神志不清的时候供出了赵匡胤。李从嘉十分震惊,党项人还有这能量?能够去刺杀柴宗训?他们在中原有暗线?一时之间李从嘉觉得自己身边也不太安全了。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释雪庭做完早课推门而入,阳光给他身上镀了一层金边,看上去倒是十分庄严。然而李从嘉很快就把这个想法从脑子里赶走,庄严?昨天晚上可没见他这么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