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作者:云长歌      更新:2023-06-22 15:55      字数:4675
  李从嘉轻咳一声:“这倒是真的。”田通判正色道:“乱世出英雄,李郎君绝非池中之物,若是想要在乱世中建功立业,李郎君如今打南唐的旗号就显得有些格局小了,南唐的旗号不仅不能对大周造成任何威胁,反而会激怒大周啊。”李从嘉微笑说道:“我带兵拿下了江都府,你觉得大周不会被激怒?”田通判摇头:“意义不同。”这倒是真的,李从嘉刚想说些什么,就看到春生一溜烟跑进来纠结说道:“郎君,师行一正带着弟子,堵在门口要见郎君呢。”李从嘉心里咯噔一声,坏了,怎么把这个老头子忘记了?作为儒家学子,师行一大概最受不了背叛,毕竟有违君子之道。想想师行一之前夸赞过的徒弟黎明朗——抄袭货,后来想要收为徒弟人前人后夸的李从嘉——大反贼,这样看师山长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遇人不淑。李从嘉让人立刻将师行一请进来,田通判脸色也不好看:“此事怕是无法善了啊。哎,师山长若是对你多加鄙夷,将来怕是要对你不利。”田通判刚说完,李从嘉就看到释丛云匆忙走进来,附在他耳边说道:“郎君,刚刚听斥候来报,据说有大批大唐军队自南而来,驻扎在常州!”李从嘉微微一愣,这是南唐要反击的意思了?他立刻问道:“知道领兵的是谁吗?”释丛云说道:“打出来的是李字旗。”李从嘉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李弘冀,毕竟姓李的如今还能带兵的也就是他了。尼玛,坑弟的玩意,怎么不早来啊,他但凡早来一天,李从嘉就不用自己动手了!最主要的是这身份只怕是瞒不下去了!李从嘉想了想,让人将师行一他们请进来,虽然府邸的正厅很大,但是再加上和尚们和田家父女,一下子坐了这么多人,也显得十分拥挤。师行一进来之后,看着李从嘉的那双眼睛都在冒火,不过他自持身份,并没有当场喝骂,只是冷冷说道:“李煜好心机好手段,你就不怕定国节度使带兵回来讨伐于你?”李从嘉笑道:“我既然敢做,自然就不怕。”师行一更是恼怒:“你为何要如此做?难不成就为了一个田家?”被挂在墙头受到注目礼的田通判十分不自在,看了一眼李从嘉,觉得应该不是这个理由。李从嘉没有回答只是问道:“想必今天大家都看到城墙上竖起的旗号了,有些事情因为有特殊原因,我一直不能说,今天总算是有机会告知大家了。”他说到这里顿了顿,继续开口说道:“其实,我的真实身份乃是南唐郑王,李从嘉!”田家父女、师行一:??????第56章李从嘉说完这句话之后, 现场一片安静。和尚们都很淡定, 毕竟他们早就知道李从嘉的身份。不淡定的是师行一和田通判, 田通判一瞬间都怀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出了问题,再然后……就是怀疑李从嘉冒充!田通判轻咳一声说道:“南唐郑王虽然说是生死不明, 但就连南唐那边都已经不抱希望,李郎君如今打出这个旗号,若是做大, 怕将来不好收场。”李从嘉听懂了田通判是在暗示他, 冒充郑王并不是一个好选择,虽然都姓李。他轻轻笑道:“不用冒充, 我的确就是,之前若不是赵匡胤勾结白甲军对我陷害再前。我又如何会沦落到如此地步?”田通判十分震惊,不过此时他的第一反应却是怀疑赵匡胤是不是早就知道李从嘉的身份,要不然怎么这么正好给他按了一个里通外国的罪名?不过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赵匡胤应该是不知道的, 因为那些让他定罪的“罪证”之中, 并没有提到过李从嘉这个人。于是,他也的确是引狼入室, 如果不是他, 李从嘉未必会来江都府,所以赵匡胤歪打正着, 也不算冤枉他?田通判此时心情很复杂,主要是已经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么一个结果。师行一此时也已经反应过来,依旧冷脸说道:“藏头露尾, 有失君子之风!”李从嘉摊手:“我若不如此,只怕师山长连我的尸体都见不到了。”师行一又说道:“只会用阴谋诡计,纵然得逞一时,难道还能帮你一世?”这怎么算阴谋诡计?他明明是正大光明打下来的江都府啊!李从嘉刚想辩驳,就看到释雪庭踏前一步,合掌说道:“阿弥陀佛,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大王如此,不过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若非赵匡胤暗算在前,大王如今还在国内逍遥自在,怎会沦落到隐姓埋名的地步?师山长如此偏袒,未免有失身份。”师行一顿时语塞,如果换成别人大概还要说一句你们口口声声说是赵匡胤动手在前,证据呢?不过师行一正人君子,做不来如此胡搅蛮缠的事情,这样说了才真正有失身份。李从嘉见在场众人的表情,便知道许多人不信,干脆说道:“春生,去把金板牙唤来!”上天助他,他手上还真有一个人证。金板牙进来之后对着李从嘉行礼,李从嘉认真看着师行一说道:“师山长,此人便是当年白甲军的军师,具体情况你问他便是。”师行一冷哼一声,他对李从嘉这样的策略行为都看不上,更不要提白甲军那种墙头草了。虽然满心不屑,但他还是听完了金板牙所有的叙述。师行一没有怀疑金板牙的身份,他到底是心中光明,便觉得自己看中的人,应该也不是魑魅之辈。其实师行一自己心里也承认,李从嘉的所作所为,最多算得上是两军对垒施展的正常手段,他人虽是正气君子,却并非食古不化。过来找茬更多是因为不能接受之前还跟自己风花雪月,讨论诗词的才子,转头就变成了叛匪!现在叛匪不是叛匪,人家压根就不是周国人,师行一心中郁闷便也没那么浓重。最主要的是李从嘉最后还拿出了自己的各种印鉴,这才是真正能证明他身份的东西!他叹了口气说道:“唐皇已经三番两次求和,殿下又何必为一时之气,造无边杀戮?”李从嘉伸手叩了叩案几说道:“家父递降书的事情,我的确不知,不过,我听说我唐军队已经驻扎常州,想必是郭荣没有接受,既然如此,那就只能继续打下去,错未必在我,更何况,赵匡胤之前曾经屠城广陵,难道我为死去的子民报仇,都不行吗?”师行一长叹一声,没有说话。李从嘉诚恳说道:“师山长仁人君子,必然看不惯这满目河山疮痍,如今江都府周边必然会成为主要争夺地,蓝田书院继续留在这里,虽是战火中的圣地,却也难免遇到那等糙人,何不迁移?”师行一摇摇头:“我已老迈,还能去哪儿?”李从嘉露出了自己的狐狸尾巴:“跟我走如何?别的不敢说,再给师山长重建一所蓝田书院还是做得到的,而师山长的学生,若是本事不俗,我自然会向朝廷推荐,乱世难安,却也是英雄出头的时候,山长的弟子纵然淡泊名利,难道就不想找个能够施展抱负的地方?”师行一略有些犹豫,读书人有的时候是最势利的一群人,他们会审时度势,看哪边更适合他们投靠,并不会轻易选择。如今的南唐,坦白讲并不是一个好的投靠对象,但周国其势已成,整个体系也变得成熟起来,想要在周国谋求一席之地,除了自己本身要非常有才华之外,还要懂得钻营。最主要的是,郭荣在师行一心中算是个粗鲁的人,这个粗鲁并不是指郭荣文化不高,相反郭荣自小受到不错的教育,文化水平不低。只是这个人一心称霸天下,对于诗词歌赋这种东西并不是很看重,对于诗人词人也没太多优待,而因为自己喜好的关系,师行一的弟子中颇有一些诗词高手,相较而言,自身诗词水平就不低的李璟,反而是很好的投靠对象。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李璟不会死,师行一沉吟半晌还是矜持说道:“再看看吧,长途跋涉实属不易,更何况许多弟子有家有业,想要离开也并不容易。”李从嘉也没有继续再劝只是说道:“我在这里还要停留一段时间,若是离开必然会向山长道别,届时山长再给我答案便是。”师行一满腔愤怒而来,又满心复杂而去。应付完了师行一,还要去应付田通判,李从嘉看着田通判问道:“如何?怎么想的?”田通判苦笑说道:“如今我还能有什么想法,只求殿下能给我全家一个容身之地!”李从嘉笑道:“您手上有三千部曲,在哪里都会有容身之地的!莫要担忧!”田通判颇为无奈,没办法,周国他是去不了了,女儿又帮南唐打了仗,虽然不是主动,但也没有其他好的选择,唯一让他纠结的就是田五娘和杨新的婚事。说起来他这个女儿的亲事还真是一波三折,不管之前两人身份如何,如今看来只怕是田五娘配不上杨新,田通判此时还以为杨新是李从嘉的表弟,表哥是亲王,表弟怎么都是个皇室姻亲啊。更何况田五娘一下子就撕掉了伪淑女的外表,本来身份就差着……现在……田通判已经下定决心,将这件婚事当成不存在,只要郑王不提,他就当成不存在!而被他担心着的田五娘,此时是茫然的,她并没有想真的替南唐打仗,之前只是想要报仇,谁能想到李郎君是个亲王呢?好在郑王同意收留他们一家,可是这样的收留是怜悯还是其他什么?如果是怜悯,能够怜悯多久?如果自身没有本事,纵然依靠郑王,只怕总有一天也会过不下去。于是那边田通判还在担忧女儿的幸福,这边田五娘却开始忧心家族存续。正在担心的时候,李从嘉忽然开口问道:“五娘天赋异禀,可愿继续带兵?”田通判和田五娘都是一愣,田通判第一反应是:“这怎么行?她毕竟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结果这句话还没说完,就被田五娘所打断,田五娘用力点头说道:“我愿意!”李从嘉微微一笑:“既然如此,那三千部曲还是你的,你就继续带着吧。”这句话一出来,田通判什么都不敢说了,这世道有兵就代表有命,他本来已经做好了部曲皆归南唐管辖了,没想到居然还能回到自己手上,就算田通判再担心女儿,也要在家族存亡上面让步。唯一奇怪的就是,为什么要将兵权交给他女儿而不是交给他?李从嘉当然是有自己想法的,这三千部曲交给田家,到时候或许还能保住,毕竟就算是朝上诸公也不能对着人家的部曲下手,再加上田家是周国人投靠而来,南唐更要做出一个包容的样子,不会过多苛责,这样这兵就不会到别人手里。至于交给田五娘,不是田通判,而是因为田通判为人也算是老奸巨猾,心思不定,谁知道会出什么情况?而田五娘不同,到底是在闺阁中养了那么多年,为人单纯。再加上如今看田五娘和杨新,两个人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意思,说不定将来还能成一家,如果这样那兵权实际上就是归了李从嘉,交给田通判……谁知道他会不会被别人收买?将这些事情都捋顺了之后,李从嘉伸了个懒腰说道:“昨晚没休息好,今天大家好好休息一番吧。”释雪庭轻咳了一声:“我有事情要与大王商议。”李从嘉虽然意外,但还是留了下来,释雪庭等人都走的差不多之后,这才无奈说道:“大王还不能休息。”李从嘉茫然:“怎么?”释雪庭解释道:“首先大王还是要给吴王那里送封信,说明一下情况,大唐那边虽然说是生死不明,但看样子只怕都不太看好,大王应该早早亮明身份才是。”李从嘉一拍头,他就说似乎有什么事情忘记了,之前师行一过来找茬,解决完了之后就没想起来!既然已经想起来,李从嘉马上去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信,打算派人送去给李弘冀,那封信将他所有遭遇写了一遍,通篇都在哭惨,简直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顺便还暗搓搓的强调自己是身不由己。至于江都府,那什么,就是……顺手么。李从嘉力求将自己在外招兵揽将的事情最小化,要不然回去等着他的就是各种参折。写完信之后,李从嘉松了口气:“这样应该行了。”释雪庭见他派人将信送出去,又说道:“除了这个,大王还要处理一下江都府的各种事宜。”李从嘉顿时脸色一变:“不……不会是我想的那样吧?”释雪庭微微一笑:“大王如今是这座城的主事人,政务自然是大王处理。”李从嘉当时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江都府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地方政务大事可能没有,但是各种零碎的鸡毛蒜皮的小事肯定不少,一想到要处理那些,他就头痛。最主要的是,他没啥经验啊!李从嘉穿过来之后,管理的最大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府邸,只是那才多少人?江都府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