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作者:奉孝男神      更新:2023-06-22 12:08      字数:4453
  什么国不国的,她不在乎,谁当皇帝都没关系,只要让她的孩子活着就好。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对人,怎么就非得让自己的孩子去不可?“娘。”戚世钦转身抱着她,眼框也有些泛红,“能力越大,责任也就会越大,这是孩儿心中的使命,我想要保护大周,保护你和爹。所以……”他的声音也在颤抖,他娘已经不年轻了,尽管知道有他暗中的调理,可他也会怕。“所以,你要每天吃好喝好,别干太多的活,有事就去城里我住的地方找管家,他会帮你。你要好好保重身体,等着我回来。”“好好。”周翠翠不住点着头,涕泗横流。周灵心里叹了口气,也有些难受,但还是上前打断了他们,“咱们走吧。”坐马车会拖累他们的速度,他恨不得快点回去,自然心急。这一回,戚世钦上了马车,抱着儿子,没有回头。一路上碰到了不少的强盗土匪,戚世钦心情不好,自然也就把这些人当做了出气筒。国家危难之际,这些混账居然还在干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也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人死在他们手下。就在他们离开了一天之后,一队人骑着马飞速的赶往了大河村。“什么?你说这戚将军已经去了西北?”张宽尖细的嗓音略带诧异,见周翠翠并几个家人惶恐的跪倒在地,他忙上前两步扶起周翠翠:“老人家不必多礼,咱家是来给戚将军传圣旨的,既然他不在,那么咱们就走了。”身为在养心殿伺候的心腹太监,他们这种无根之人,说到揣摩圣意,自是其中行家。戚世钦本来就官居二品,又得圣心,他倒也没必要得罪一个日后的大将军,因此态度也还不错。“那……那公公可要进屋来喝杯茶?”周翠翠手足无措,完全没想到自己有一个能看到这么‘位高权重’的大人物。“不必了。”张宽道:“咱家还有要事要办,就不多留了。”他一上马,身后跟着的众多护卫也就跟着,穿着整齐划一的制服,腰板停止,气势汹汹,让人望而生畏。直到人走远,周翠翠才一下子扶在戚老头身上,就刚刚那一会儿,她已经吓的双腿发软了,“我的乖乖,那可是皇宫里的人。”戚老头也没好多少,大家互相搀扶着站起来,纷纷感叹不愧是皇城里的人物,那气势就是够吓人。吴氏咽了咽口水,问道:“娘,你说咱们家小六真的是将军啊?”她们几个女的只是有所猜测,并不敢真正的下结论。周翠翠黑了脸:“干你的活去,瞎问些事情干什么?”罕见的,她没心情给人夸耀自己的小儿子,这都是要用命换来的啊。戚世钦走了,戚萍一下子就有信心多了,她紧紧跟在周翠翠身后。突然,周翠翠似是想起了什么似的道:“老头子,等会儿你去跟村长说一声,看看那房子能让萍子住不。然后你们兄弟几个,去帮着把屋子修整一下,屋顶翻一下,不然下雨天漏雨没法睡。”戚萍愣住了,赶忙阻拦道:“娘,别麻烦了,我都回来了,就让我住家里呗。等我到时候重新修了新房子就搬出去住。”至于什么时候修,那就不知道了。吴氏一挑眉,“住家里?家里人都住满了,你想住在哪里?”就昨晚,还是和人挤在一起将就睡了呢。“哎呦,我说萍子,你该不是小六才刚走,你就在谋划人家的屋子了吧?”看吴氏还在哪装模作样的轻笑,戚萍就想上去撕了她的嘴,她虽然就是这样想的,但这话却不能自己主动提起,也不该是由人这样说出来。要知道,出去打仗,一般而言三五年都是回不来的。更有可能的,是一辈子都回不来。她也没狠毒的盼着自己弟弟出事,但让她先住一下也不为过吧?家里人这么多,下一代也该成亲或是出嫁了,到时候屋子还不是不够住,肯定是要分家才行。等到那时,空屋子不是多的是。小弟回来也就有地方住了。周翠翠看女儿的反应就知道她心里就是这么想的,当下想也不想的斥道:“小六的屋子留着,谁也不许打他的注意,萍子你等会儿跟着你爹一起去那边看看,你爹年纪大了,总不能再让他一个人忙活。”说完她直接就走了。吴氏哼了一声,不屑的看向戚萍。现在的她可不是当初刚嫁进来任由小姑子呵斥的人了,她给二郎生了两个男孩传宗接代,又加上周翠翠年纪也不小了,没有早年对媳妇的那种严苛,她已经在戚家站稳脚跟了。再说了,她也摸清了周翠翠的一些脉门,只要利用好,想要治戚萍也不是不可能。要知道,她的这位婆婆的偏心眼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最奇葩的就是,一旦和小儿子对上,其他儿子、女儿就全部不是她亲生的一样。虽然也没偏心错,吴氏撇撇嘴,要是她自个儿子能这么有本事还心疼她,她也把人当眼珠子的疼。作者有话要说:敲黑板:听说我会青史留名。没让她们的戏份一下子结束,我也没想到,计划没赶上变化。谢谢牌牌的地雷,对你比小心心。第65章 太监小儿子的这一走让周翠翠对女儿的耐心耗尽了, 当天下午,几个嫂子就催着自己丈夫赶紧去帮着修理房子,就担心周翠翠反悔。没过几天,戚萍就不得已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住了进去。*****张宽出了村就带着一行人根据打听到消息一路走着官道, 想要尽快找到戚世钦,可戚世钦却并没走官道, 他们本来坐马车就已是放慢了速度,自然是想要抄一些近道。等到半月之后, 张宽才碰巧遇到了几个像是他要找的目标的人。他心里泪流满面,边关事急,他不敢耽误,他一贯待在皇城,算的上是养尊处优,这接着坐了几天的马让他下来后路都走不好了。这时候已经是接近黄昏了, 他叉着脚别扭的走了过去,问道:“敢问这位公子姓甚名谁?”张宽当初跟着三皇子去天明山救驾时是见过戚世钦的, 这才过了两年,他还有些印象,只是想再确认一下。戚世钦一下子就从这声音中听出了这位的身份——太监,再一扫眼看向他身后的这些人, 心里大约是猜出了这些人的来历。他笑笑道:“在下戚世钦。”张宽顿时笑开了,“可是家住大河村的戚将军?”戚世钦伸手进怀里,把那块虎符拿出来给这位公公看了下。确认了身份,张宽立刻道:“戚将军, 果然是你,咱家今天是带了圣上的旨意来的。”然后打开了圣旨。几个人连忙跪在地上,听着张宽读完圣旨,戚世钦接过圣旨:“谢主隆恩。”颁完圣旨后张宽赶忙伸手去扶戚世钦,“这也是规矩,还望将军不要在介意。”戚世钦不在意的拍拍衣服上的灰尘,道:“没事,公公吃过饭了吗?过来跟我们一起吧。”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今晚都是要在这里过夜才行,张宽赶忙谢过,坐到了火堆旁边。这夜里寒冷,烤着火是要舒服许多,浑身都轻松了。几个人说着话,有孩子在,气氛倒也热热闹闹的,不觉无聊。等吃好了,戚世钦才把果果接过来,又取了奶果喂他。张宽凑过来瞧瞧道:“将军这都有三个小孩了,还真是人生圆满了。”戚果抱着奶果,卖力的吮吸着,脸颊一鼓一鼓的,看的张宽一刻也不肯移开视线。戚世钦见他这样,思索一下也就明白了为何。太监自小就没了那处,在宫里也受人白眼,这种环境上造成很多太监心里上的扭曲,做事也阴狠毒辣。但是小孩子是纯白无暇的,那种天真烂漫让人心生喜爱也是正常。黑暗中生长的未必就不向往光明,甚至他们是极度渴望的。戚世钦看张宽实在是太夸张了,那眼神温柔的就像是怕稍稍一碰就会弄碎一样,他干脆把戚果放在张宽的怀里,道:“公公帮我照顾一下孩子吧,我这喝的有点多,去旁边方便一下。”手里放着小小婴儿,张宽无措的看了一眼戚世钦,却发现人直接就走了,而另两个,魏景书在陪戚戈和林延玩下棋,都没注意到这边。他只好低头试探着哄人。等到戚世钦回来,他才恋恋不舍的把孩子还回去,戚世钦当然是毫不客气的接回来,在臭小子还没长大调皮捣蛋的时候,他当然还是喜欢的。至于张宽还想抱抱的神情,他直接当看不见,依着他的身份,不需要来讨好一个太监,给抱了一下已经是他好心了。他却是没想到这一抱就给儿子找了一个巨型保姆。第二日清晨他们就又要赶路了,戚世钦也就与张宽分开了。又过了大半月的赶路,他们终于来到了禹城。看着城内丝毫不受影响,热闹的叫卖声,戚世钦心里涌起一丝怀恋。戚戈拉着戚世钦的袖子,“爹爹,我饿了,咱们去吃饭吧。”他摸摸小肚子,迫不及待的想要一尝西北这边的独特风味。魏景书也道:“咱们先吃饭吧。”这个点去刚好赶上人家吃饭。“行,你们看看想去哪里。”戚世钦点点头。周灵看魏景书和两个小孩兴致勃勃的寻找好吃的,对戚世钦道:“那我就先回府告知世子一声,将军吃完饭再过来吧。”“好。”戚世钦跟在他们身后,手里抱着戚果不方便抓住两个小孩,他只能无奈的道:“小戈、小延,不许乱跑,跟在爹爹和娘亲身边。小戈,你是不是忘了小时候的事了。”要知道,戚戈小时候可是被拐卖过的,虽说那是有人故意使坏。到底是心有余悸,戚戈乖乖的回到了戚世钦旁边,他身量小,只能一把抓着戚世钦的腿部的一截衣服,带着戚世钦跟他走。这倒霉孩子,戚世钦突然有些担心那衣服被扯坏了。最后,琢磨不定的几个人还是去了戚世钦当年常去的那家酒楼,这边民风淳朴,是那种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作风,怕魏景书吃不惯,戚世钦特意和人打了声招呼。等吃完饭和林泉见面时已是下午。一看到人,林泉立刻跑上前拍了下戚世钦的肩膀,语气略带抱怨:“知道你要来,我一直等着,结果你老半天都不上门。”他看向魏景书,道:“弟妹好,我是林泉。当初就我和他玩的最好。”“你好。”魏景书带着笑礼貌性的轻轻点头,刚见面,他也没什么话和人说。林泉笑了笑,道:“那你就带夫人、孩子去院子里休息一下,等会儿我们再好好聊聊。”“嗯。”戚世钦看着林泉,心里有些复杂,到底是不一样了,当初那个表面沉稳,实则行事跳脱的人一瞬间就沉淀了许多。如果可以,成长的代价不要这么痛苦多好。院子是他当初住的地方,里面常有下人去打扫,现下直接住人也是完全没问题。至于两个孩子,也就住在他们不远处。林泉估计是听到周灵说到有小婴儿在,没多久就特意给找了一个奶娘过来了。他们带的东西不少,主要是一些衣物并魏景书喜欢的手链、发带等。因着戚世钦不喜外人,魏景书便自己把这些一一放置好。当戚世钦抵达禹城的时候,张宽早已回京复命去了。袁纵道:“怎么用了这么长的时间?”这都半个月了。张宽道:“奴才还得恭喜皇上呢。”“哦~。”袁纵有些意外,“朕何喜之有?”“当然是恭喜皇上得到一位忠心为大周效力的将军了。奴才去的时候戚将军早已赶往西北了,奴才赶了许久才正好碰到。”袁纵微微勾起嘴角,“这倒的确是件好事。”他对戚世钦本就喜欢,更添了些许好感。张宽也不一味的夸赞,顺着话又跟皇帝说了些话,让袁纵心里舒坦不已,他看向张宽,“行了,你这小子这张嘴啊,就是会说。”张宽呵呵笑道:“奴才不过说些话,能得皇上高兴那是再好不过了。”适当的说些讨喜的话,张宽就住嘴了,安心伺候袁纵笔墨。他从小伺候袁纵长大,能得几分体面,但也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不能打扰了皇上处理政务。袁纵这人重规矩,勤政爱民,只是,看着奏折,袁纵不禁在心里发出了一声叹息,这些乱臣贼子的势力不知何时才能连根拔起。刚有的那点好心情也不自觉的沉下来了。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回老家,不能起太晚,所以这章要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