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作者:奉孝男神      更新:2023-06-22 12:05      字数:4917
  魏景书道:“你也不想想真正供个读书人有多贵,不是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有天赋,还遇到自己的良师益友。你看看整个村子里,一直在读书的也就那么三四个人,难道是他们不想读吗?不是,这是他们供不起。”戚世钦道:“我准备送几个侄子去读书,你觉得怎么样?”魏景书笑了一下,惊奇的道:“你会这么好心,我可没见你对这几个哥嫂有多在乎。”这会儿有钱了,他也不计较这些。戚世钦捏了一下他挺翘光滑的鼻子:“调皮。我打算跟恩师说一下,看看能否在书院任职,到时候你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到时候你们能少些矛盾也好。”几个嫂子都有儿子,他要是能出银子,那么以后这些嫂子应该会更包容魏景书一点,至少魏景书天天不下地、不做饭应该不会那么碍人家的眼。另一间屋子里。戚二郎看着吴氏问道:“你刚刚为什么和娘说那些话?难道你也想分家?”这么一想,戚二郎的眉头也不自觉的皱起。吴氏撇了下嘴:“怎么可能?我又不傻。”他们两口子又没有老三家的本事,真要是分家,老太太肯定是要跟大儿子过的,到时候分的大头给了老大家。小儿子周翠翠也不会亏待,最后分给他们的也就一些不咸不淡的地方。而他们分得一点田地出去,不是一家人了,首先就要交税服役,虽然现在的劳役甚少像前几年那样死人,但还是很苦的,她也舍不得自己男人。“那你明知道娘最宠小六,干嘛还在娘那么高兴的时候说这些话?”吴氏小声道:“本来那些银子不就该拿出来,全家谁不这样?六弟花钱就像流水一样,哗啦啦就是一大笔,没等几天肯定就没了。就尽买些点心,有什么用,栓子读书的银子娘还不肯出呢。”戚二郎没好气的道:“你就尽情得罪小六吧,看娘以后懒得理你不。你往日看着是个有成算的,其实也就是个眼皮子浅的,也不想想小六的恩师是谁,他现在腿又好了,肯定会有出头之日。咱们是一家的,小六好了,还不得帮我们一把。”想当初他觉着秀才家的闺女,会读书识字,才百般把人求娶回来。可也就是一个直肠子的,一张嘴是谁都敢说,只图自己痛快了。几个娌媳算是损了个遍,就连三弟妹她也是呛过声的。等有利益的时候才巴巴的贴上去,人家会理才怪了,偏偏她还自我感觉良好。看似精明,实则蠢笨不堪。看吴氏还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戚二郎干脆眼不见心不烦的走出去了。第14章 客来居戚戈发现自己可能要失宠了,起因就是自己老爹跑去拜访恩师,回来后带着一只毛茸茸的小奶狗。他曾经预想过可能会有弟弟妹妹来抢走父母对他的宠爱,但是没想到对象这么奇葩,时间这么快,来的让他猝不及防。小奶狗被取名为“二宝”。是按照戚戈的排行来的,他荣升为大宝了。小奶狗日夜跟在戚世钦身后,搞得戚戈都不好意思再当他爹的小尾巴。就连睡觉,小狗也能半夜混到床上去。奇怪的看了莫名忧郁的小孩,戚世钦没料到自家儿子是在跟一只狗吃醋,或许是怕读书吧,他想着。但是不读是不可能的,他冲着戚戈叫道:“小戈,快点过来,不许偷懒。”翻开书本,又教儿子认识了二十几个字,将句中所蕴含的意思讲解清楚之后,他就布置了让戚戈写大字。说来也是坑,戚戈当年是绝对识字的,但是到了这个世界,他发现他!不!识!字!简直就是听者伤心,闻着流泪。当然他不是一个人,何月也是如此。话会说,但每个字的长相大多变了。书房中,一大一小两张书桌并列摆放着,戚世钦拿着一本书卷看着,时而看着儿子认真苦恼的样子,白嫩嫩的包子脸气鼓鼓的,不由得微微笑了起来。不多时,房门被打开了,魏景书走了进来:“相公,外面来人了,说是找你的。”来人进了书房,一拜:“小人见过将军。”却原来是留在京城替他打理事物的管家,都是皇帝赏下来的。如今事情办完了,王良自然是找过来了。听过汇报之后,戚世钦就下了一个决定:“我的身份不要让这里的人知道了,另外我准备去青山书院教学,你替我去准备一个好点的院子。”他这将军是先皇封的,实际没有太大实权,他并不想弄的人尽皆知,平白多了一堆麻烦事。至于以后,机会多着呢。原本他也不想瞒着爹娘的,但是周翠翠实在是太能炫耀了,他还是选择以后再说。“小人明白。”待人退出书房,戚戈立刻跑了过来,眼睛亮晶晶的,充溢着崇敬:“爹,你竟然是大将军,好厉害啊,我的爹爹是大将军。”戚世钦享受着儿子的崇拜:“那是,你爹当初在西北那边可是威风着呢,你这身子骨这么弱可不行,以后跟着爹一起练练,保管长大以后也当个大将军。”早在接到儿子起,他就在慢慢蕴养戚戈孱弱的身体,现下已是好了许多。“好。可是爹你自回家后每天睡到大太阳晒屁股才起床,也没见爹你做什么啊。”戚戈疑惑的问。扎心不?戚世钦牙疼的看着儿子天真的眼神,确定儿子是真的在困惑之后,噎的完全说不出话来。他默默的挽救自己形象:“其实爹只是这些年在那边苦日子过多了,经常半夜三更都还在练武,早上天未亮便要起身,回家后才想着松快一下。这就叫做先苦后甜,所以你可要好好读书,不可再嫌枯燥,大字每日也再多写几篇,看你写的这是什么字。须知你年岁还小,享受的日子还在后头呢。”看儿子瞬间苦了脸,戚世钦内心偷笑,面上却一本正经。魏景书就搁一旁看这父子俩互怼,心情很是不错:“你既然要在城中买院子,那到时候我和小戈也得跟着你才行,再说待在这小地方多不方便,我平日里想上街逛逛都不行。到了城里,我也好下帖子请些昔日好友聚聚。”戚世钦闻言道:“我是打算每日回家的,你要是不嫌麻烦,倒也没什么。”他娘向来疼他,定是不愿他远离的,他也投桃报李的想要维护父母。这不算什么大事,魏景书道:“到时候咱们坐马车,统共也就半个时辰的时间,也不耽误什么事。”再说城中繁华,他可得看着点自家相公,他相信戚世钦此刻的心意,可也担心别人算计着。这感情从来都要细细呵护,从前他不懂,这会儿上心了,也就渐渐明白了。要在城中买院子,到时候还有下人伺候,戚世钦也给周翠翠说了一声,大意就是自己有本事了,也有银子,以后周翠翠不要太过劳累,可以享福了。周翠翠一方面心疼儿子,也高兴儿子终于熬过来了,她道:“我不需要什么下人伺候,真要有人伺候,娘也不习惯。娘什么也不求,只要你好好的就好。”戚世钦从不吝啬在娘面前撒娇,道:“娘你放心,儿子可舍不得你,到时候还是得每天回来烦您呢。”周翠翠故作嫌弃,嘴角的笑却出卖了她的心情:“就你嘴甜,到了书院可要好好谢谢人家院长,当初也是人家亲自找你,想要给你找条路子。不行,我得去准备准备,看看家里有什么东西,到时候给院长带过去。你有空就去山上看看,打了猎物送过去也行,听说城里的人都稀罕这些呢。”就冲儿子这大高个、结实的身板,周翠翠也不担心儿子上山受伤了。马上自己就要走马上任去书院教书了,戚世钦也就准备在饭桌上把事情解决了。他看向几个小孩子,大哥的大儿子已经太大了,小儿子刚好十七岁。二哥的两个孩子一个十一岁,另一个八岁。“我有件事想跟大家商量一下。”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之后,戚世钦继续说道:“当年家里供我一人读书,几个哥哥嫂嫂也辛苦了。这些年我也算是挣了一些家底,所以日后我戚家的孩子只要能读,学费都由我出。”大嫂周氏和二嫂吴氏都面露喜色,她们可是知道娘压根没打算供几个孩子读书的,太多了供不起,索性都不要去读了。反正没有哪一房甘愿去供别人的孩子,当年周氏的大儿子和戚世钦相差没几岁,还是长孙,都被周翠翠压下来,没送去上学。这事周氏是有怨言的,但当时家里确实不好过,有小叔子珠玉在前,她儿子也就不可能了。此时周氏惊喜道:“此言当真?那能给虎子换个学堂吗?”戚世钦颔首:“这个没问题,但是如果让我知道你们几个小的不好好上学,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他身上威势一盛,几个小孩鹌鹑似的顿时连连点头,不敢说话。吴氏她爹就是村里学堂的夫子,尽管有些不情愿大嫂对她爹教学能力的轻视,但她自己心里也是希望给两个儿子换个地方的。不得不说,作为女儿,她是相当清楚自己爹有几斤几两的。又看向目光黯然的四嫂郑氏,她嫁过来好几年了,却一直没有孩子。戚世钦道:“过两天四哥带着四嫂去城里找个好大夫好好看看吧,趁着年轻,调养一番,应该不难有子嗣。”戚四郎不敢露出往日轻浮姿态,点头应了。不过两日,戚世钦要的宅院便找好了。院子周围住的都是富贵、有权势的人家,巡查严密,安全性要高很多,环境也不错。院子里曲水流觞,假山峥嵘,亭苑楼阁无一不精妙,透着一股清贵雅致之气。门房配着一个下人,厨房等各处也都备齐了,王良办事很是牢靠。戚世钦很是满意。戚世钦在书院是任职教授弹奏古琴,这门技艺原是他的恩师教给他的,他从小就学,如今已算小成,教导学生完全够了。之所以选择这门课,主要就是修身养性,而且时间不长。他还要回家亲自给自个儿子启蒙,才不想在学校讲一遍,回家还得再说。不过这课是清闲了,工资自然也就不高。看完了院子,一家三口又出门去街上逛逛。这一去之下就发现有些不对,一品楼和对面的客来居本来是两家打擂台赛,谁也不服谁的两家酒楼。可是自从三年前一品楼有了美酒之后,就一下子压过了客来居。而一品楼的美酒来源正是何月。何月将方子交给一品楼,只要月城这家的三成利。一品楼全国各地都有,这么算来也是赚大发了,只是何月知道自己没势力,要依托对方才提的要求。可是如今看来,客来居明显是要高朋满座,而一品楼不能说冷清,但的确没有月城第一酒楼的架势。进了客来居,要了一个雅间,店小二热情的问:“客官,请问你要点些什么?”戚世钦看了一下那两个明显等着吃的家伙,道:“把你们店的招牌菜都来几个。”“好嘞。”不多时,菜上来了。尝了一口,味道确实是不错,戚世钦挑了下眉,隐隐感觉到一股味精的味道。想当年,在他上初中那段时间,味精简直是掀起了一股热潮,后来听说吃多了对人体有害才渐渐消散。而且辣椒的话,他记得这时候是没有用这个调味料的。有些菜式也不怎么见过,但他少年时也不常来酒楼吃饭,所以一时也不确定这些是不是原本就存在的。魏景书没想这么多:“这里的菜真好吃,感觉味道都要鲜很多。而且微微有点辣乎乎的味道也很香。”戚戈也连连点头。戚世钦思索着,这到底是不是味精?到底这玩意是不是真的对人体有害?听说小孩子吃多了不好?想了半天,决定以后少来不就行了,偶尔吃一点也没问题。临走时店小二还给他热情推荐了店里的新品——火锅。有麻辣火锅,狗肉火锅等,据说有“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之美誉;听到这话,戚戈默默的想到了家里的小肥狗,决定之后一定要来吃一顿。火锅这东西戚世钦在西北也吃过,比之现代的改良发展要简陋许多。不过狗肉什么的,作为一个爱狗人士,毛绒控,戚世钦默默的打了一个叉。作者有话要说:痛定思痛,本人努力琢磨如何提高文笔,希望早日能让大家看的更舒服。味精什么的,请忽略它是否能人工做出,就当能吧。第15章 开学回到家中,戚世钦便听说了两位嫂子的安排,大嫂想让儿子戚河跟戚世钦一起,毕竟年纪也大了,再不奋斗不把就来不及了。青山书院远近闻名,束脩也高,一年便是十两金。至于二嫂家两个孩子便送到旁边镇上去,打算再过几年也送到学院。周氏说话带着些小心翼翼:“我是想小河的年纪也不小了,青山书院是个好地方,说不定他去了就能有所成就。要是实在不行,那也不一定非要去的。”十两金啊!她一辈子也没看过这么多银子。这要求,说实话,周氏觉得自己心里有点方。戚世钦点头:“那让小河收拾一下东西,明天就去报名。”“哎,那好好。”周氏连连答应,又拉过自己儿子:“小河,快跟你小叔道声谢,做人不能忘本,以后可要孝顺你小叔。”戚大郎夫妻生性沉稳,生的孩子到是个活跃的,戚河咧咧嘴,笑的牙不见眼,行了一礼:“多谢小叔。”“不用谢,你到书院后可要认真读书。不要辜负你娘的一番心意便好。”戚世钦对他倒是印象不错。戚世钦年幼时便是多由大哥照顾,读书时,也是戚大郎经常过来帮他收拾屋子等。因此,两兄弟的感情不错。十月正是开学季,为了避过农忙时节,青山书院都是冬季招收学生,三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