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修)
作者:苏尔流年      更新:2023-06-22 07:19      字数:4132
  第二十一章:爱情故事店面是个六边形的格局,不大。人身处其中, 能将看得到的人脸上的所有表情捕捉清楚。老店主仍旧不死心, 继续问瞿蔺:“她多大了”瞿蔺没吭声,他不知道。傅砚笙当时给出的用于形容姜湖的词是年轻。她这人也确如这个词,看起来极为年轻。二十五六对方没提过, 瞿蔺也没问过, 他很少主动向别人打听什么。这是性格的一部分。老店主嘶了声发出质疑,他觉得意外,随后又问:“单身还是已婚”瞿蔺望着他,仍旧没说话。瞿蔺还是不知道。这么一想, 关于姜湖,他知之甚少。老店主这次推搡了瞿蔺肩一把:“年龄不知道, 婚不婚不知道, 你和她什么关系萍水相逢”关系自是很简单。瞿蔺说:“同胞。做次地接, 地陪, 司机翻译。”老店主笑了笑:“真特么纯洁。”瞿蔺望着那对制造音乐的璧人,反问:“不然呢”老店主看他,又举拳轻砸了他肩一下:“还好意思问我,真不懂假不懂该有个人,来带你回去。能收好你的心,带你回去过你的安稳日子,别再回来这个地方。”静默随即蔓延。隔了五秒,瞿蔺说:“我每次来,都没蹭饭,都买了单,这就不想伺候了”老店主摇头,又是许久没人说话。相交已久,很多事不需要说的太明白,已是心领神会。店主大哥是善意,瞿蔺懂。店主在劝他回国,回到安全的地方去。耳闻不远处的女人和少女敲出一连串不算连贯的音符,和着这堆不算动听的曲调,老店主平静道:“别死在这里。瞿,这里不是你的家乡。”你没有义务在此洒热血。这样死去,灵魂也会流浪。瞿蔺听后便明白,这是出事了,否则他不会话说得这么直白。瞿蔺紧接着问他:“南边有消息传过来”那是局部战事仍旧焦灼的地方。老店主嗯了声,语气里含着千言万语:“一早有路过的人说,尤瓦尔死了。”是个坏消息,一如瞿蔺所想。所以店主大哥才会格外提醒他安危问题。那个座右铭为“传达真相,比失去生命更重要”的来自以色列的记者,真的在此失去了生命。在瞿蔺印象里,那是个可爱的大叔。说话语速快,人也很热情,是和大家熟识的和傅砚笙一样在一线奔波的媒体人。瞿蔺还没问,老店主又告诉他部分细节:“尤瓦尔以前不是最喜欢吹嘘他的运气吗说他这辈子总是大难不死,命好。真他妈想再听他吹上一吹。他跟着民兵转移的时候中了枪,运气不太好,伤得要害。瞿,你也知道的,前线那边条件有多差。是眼睁睁等死,来不及转移到医疗条件好的地方。遗体倒是运出来了,但是还没有人接收。”真是死后马革裹尸还。尤瓦尔虽然年长,但没有家庭。是自由媒体人,也没有组织。老店主觉得很遗憾:“所以瞿,我一直跟你们说,人不能孤零零地一直往下活。得找个姑娘,生上几个孩子。死了,还能有人正经为你哭上一哭,才不枉活过一回。”人没了,瞿蔺心里同样不是滋味。可越消极的情绪,他越是不会表达。瞿蔺只问:“老傅呢,有他消息吗”他前日联系傅砚笙后,至今未得回复。老店主告诉他:“应该还在卜勒,我也没听到人提起过。但现在这光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是这么个理。瞿蔺转而又问他:“定了迁到黎巴嫩”老店主嗯了声,看向女儿:“她需要读书,我需要活着看她长大。这里虽然有学校复课了,但是人心惶惶的,总觉得哪天还会有一个炮掉到自己头顶上。”“我这也试过战后搬回来重操旧业了,带她回来这几个月,还是有怕,不安心。努力了,但没克服好,只有走。”那些夜不敢寐的日子,没有人想重来一遍,重过一回。战争摧毁的东西,何止那些静静立在地面上的建筑,还摧毁了那些没有大的志向只想安居乐业的群众们安稳生活下去的信心。建筑被毁重建容易,心防被毁重塑艰难。经年历久之后也未必能建成。时针指向当地时间八的时候,瞿蔺和姜湖离开了这家店。瞿蔺靠在车身上,看姜湖同小姑娘道别。餐厅里,小姑娘啄姜湖的时候,姜湖看起来四肢不自在。临走了,熟了那么几十分钟,姜湖牵小姑娘的手臂看着软了不少,自然了。适应能力过线,瞿蔺想。对男人无畏,对姑娘挺蔫,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越看越不够明白。等都上了车,瞿蔺没急着跑路,而是掏出手机给傅砚笙发消息。姜湖扫眼过去,发现他发的是:有信号了的时候,报个平安。瞿蔺发完将手机握在手里。姜湖发现他的手机是很老旧的款式。掉了漆的机身,和他那辆濒临报废的车一脉相承。瞿蔺的一切似乎都是旧的,姜湖有时觉得,他甚至不像是生活在这个世纪的人。譬如守墓这事儿,是活在世界名著里的旧梗才对。等瞿蔺发完短信,姜湖问:“怎么不打电话”电话多高效省事儿。瞿蔺微解释:“有时候他正在敏感的环境里,突然有电话持续震或者响,会给他带来危险。”有道理,是她考虑不周。姜湖这才说:“我落地之后,联系过他。”一是要再度道谢,二是要报平安,这是做人的基本礼数。瞿蔺说:“没回复”是无回复,傅砚笙直到现在都没有回复她只言片语。瞿蔺这话和陈述句没差,姜湖于是问:“他经常会这样失去联络”瞿蔺回:“是经常让人操心。”幸好他们是朋友,不回也掰不了。若是夫妻,搞不好得黄。闻言,姜湖眼前晃过傅砚笙那张她虽不常见,但是能对上号的脸。傅砚笙的形象一贯很稳健。当年在校园里,他是前面几级的领头羊,身为后辈,姜湖和他没有私交但知晓这个人物。姜湖以为傅砚笙毕业后会进入翻译司,没想到成了媒体人。人的志向会跟着心走,姜湖明白。傅砚笙当年的女友宋引章是现今的知名娱乐主播,姜湖退圈前曾经同她是半个圈子里的人,碰过面。傅砚笙最后的选择,不难理解。“老流氓”蒋绍仪闲着的时候扯姜湖陪他钓鱼,经常会对着鱼同姜湖谈这种人生:人啊,再精明也不过是个智商时常会欠费的、傻缺似的、蠢了吧唧的感情动物。是人,就有弱点。没多会儿,回了瞿蔺的房子。在碎了玻璃的房间内,瞿蔺在整理铺盖卷儿。他的架势姜湖觉得眼熟。多年前,姜湖在姜行那里见过。瞿蔺捆铺盖时的利索劲儿和姜行整理军用背囊的时候一样。姜湖瞧着:“捆成这样,是要带着走的意思”瞿蔺也抬眼看她:“继续南下,居民区少。你做好露宿街头的准备。带着它们,以备不时之需。”姜湖闻言回:“不是有你。”前面还藏了一个我字。这话说得很是心安理得。瞿蔺看她一眼,垂眸继续收拾东西,同时交代:“去附近的百货店带些东西就走。明天下午有雨,我们要在明天上午前到达下一个站点。”几百公里的路程,在地图上勾个路径出来实在不算长。但如今很多地方通行不便,路都要绕着走。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夜里更是完全无法通行,只能在白日走。从始至终,瞿蔺一直很有计划性,姜湖问:“你之前带过别人”她早就好奇。瞿蔺道:“带过。”也是替人接待客人,在半年多之前。姜湖哦了声,她还以为答案是否定的。姜湖又问:“那个人,来做什么的”探访、科研还是什么。瞿蔺说:“拍片。”她又猜错了。姜湖问:“同胞”瞿蔺摇头道:“不是,是法国人。”姜湖又有些意外:“你会法语”瞿蔺开了房间门,拎着他捆好的铺盖,同时回答姜湖:“不会,他会英语。”姜湖见他往外走了几步,他距车还有两米。然后瞿蔺停了下来,没再往前走,只手臂一抬,将适才他拎在手里的铺盖扔进车内。他技术不错。透过车窗,瞿蔺将他捆的体积小了数圈的铺盖径直扔进了车后排,一发即中。姜湖已经跟随瞿蔺出了门,她眯眼避着室外的阳光,继续问:“拍什么片”瞿蔺没保留:“替他的奶奶重游故地,拍片给老人看。”挺有故事啊。姜湖说:“你在这里,接触的人和事多,见闻倒不少。”她来此两日,也甚过过去的许多个两年。瞿蔺看她,突然问:“你翻译的故事,女主人公叫什么”姜湖实说:“aande。”瞿蔺已经看过那沓稿子上的作者名。有件事,瞿蔺早便想说,现在是个机会。瞿蔺告诉姜湖:“我带过的那个法国人,他的奶奶叫aande。”姜湖:“”她突然想起,瞿蔺曾经捧着她的那沓a4纸看过。里面的法文他不识,但封面上的那行英文,和作者名字他应该是认识的。按姜湖这两日来对瞿蔺的认知,他不是个会动别人东西的人。瞿蔺此前之所以动了那沓稿子,恐怕就是因为他看到了上面的那个作者名,那个他听说过的作者名。姜湖扯唇,但没笑出声。这世界真特么小。傅砚笙一手牵到她世界里来的这个男人,竟然和她手捧的故事里的人,有过间接的交集。姜湖问:“说说,你听到了个什么故事”不是什么特别的故事。瞿蔺道:“一个喜欢旅行的女人,到过一个喜欢的地方,念念不忘。”是很稀松平常的段子,连点儿起伏都没有。姜湖问:“aande的孙子这么说的”瞿蔺回:“是。”哦,姜湖想,这孙子该不是听得是他爷爷陈述的版本吧。姜湖松开遮光的手,认真看他:“瞿蔺。”姜湖喊他的名字,声线挑高和下压时语调都很悠长。姜湖抬眸一直凝望着他。随后姜湖视线落在瞿蔺肩头,她手半抬起,蹭掉落在瞿蔺肩头的一片纸屑。她蹭掉纸屑后就收了手,没流连。瞿蔺脚步没挪移,他身后是车,身前是姜湖。前进要绕开她,后退要避开车。靠近瞿蔺时,姜湖总觉得他身体冷,此刻他肩头也完全不热。姜湖说:“故事版本差挺大的。”她话落忽得笑了,恣意而明媚。一簇风扫过,将她额头碎发吹飞,姜湖还在望着瞿蔺:“你觉得我遇见你,是什么故事”瞿蔺别开视线。姜湖此刻只觉得眼前这张脸好看。她肤浅,她承认。三。二。一。数完了三秒,话顿了三秒,姜湖笑完了才说:“aande在这里遇见了一个男人,他们遇到了,是个爱情故事。”“我翻译的,是个爱情故事。”作者有话要说:上一章的评给大家发了红包。瞿蔺看了眼上一章的评论后表示:我拒绝被叫作大蛐蛐,谁这么叫我我指挥小姑娘去亲谁。这一章里的尤瓦尔这个战地记者有原型。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开篇不久姜湖听到的老唐在听的霸王别姬里的那段唱词,我知道你们看后就忘了。gd18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