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节
作者:贺端阳      更新:2023-06-22 00:53      字数:7319
  苍临跟伏玉也终于结束了他们游山玩水的日常,准备与大军一起返程归朝。而在此之前,他们还有一件事需要处理,那就是安置伏芷母女。伏芷大病初愈之后,就像伏玉预料的那样,丢掉了所有的过往,还有那难得的软弱,将所有的痛楚全都留在那个浴血的雨夜。也不知道她与陶陶说了些什么,总之在之后的日子里,伏玉再也没听过陶陶吵着要见爹爹。伏玉与伏芷简单地聊过她们母女之后的打算,西南是没法再留下了,陈原毕竟在这里呆了两年多,旧部极多,难免生变故,至于其他地方……天大地大,对她们母女来说,其实又有什么分别呢?既然伏芷没有别的打算,伏玉干脆给做了主,他与苍临原本就计划在回程途中去一趟江南看一看程忠,现在刚好借这个机会将她们母女安顿下来。伏芷原本还有犹豫,但伏玉令人意外的坚定态度最终让她下定决心,简单地收拾了细软之后,便跟着伏玉他们一起,赶赴江南。伏芷从小在都城出生,在都城长大,直到前两年颠沛流离跟着陈原去了西南,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去过任何其他的地方。当马车一路行进,路边的景致不断发生变化,伏芷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天高地阔,或许她失去了很多东西,但生活还在继续,前路漫漫,她总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此去江南毕竟是一件私事,所以苍临只带了景逸、景峰兄弟二人和随身的几个侍卫,几匹骏马,一辆马车。军中之人偶有察觉元帅不见影踪的,也只以为跟先前在西南的时候一样,是趁机带着伴儿去游玩了。反正战事已经结束,没有什么需要元帅费心的事情,大军行程缓慢,只要他最后能与大军汇合赶回都城,也没有谁会在意这些细枝末节。尽管为了照顾伏芷母女,苍临他们尽量放缓了行程,但十日之后,他们还是顺利到达了石家村。村里突然多了这么多人难免引人注目,因此伏玉吩咐马车在车外停了下来,只有自己与苍临带着伏芷母女进了村子。村里的一切跟以前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好像不管外界发生什么,都不会影响到这个小村子的宁静。偶尔有相熟的村民经过,看见伏玉还热络的打起了招呼。而伏玉,就好像他本来就应该属于这里一样,不会有丝毫的不自在。苍临倒是还好,他对伏玉在这儿的生活多少有一些了解,更何况他本就出身于民间,但是这对从小金枝玉叶锦衣玉食的伏芷来说,却完全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伏玉将她细微的表情变化都看在眼里,却也没再多言,而是径直将几个人引到自己跟程忠住的那个小院。院门敞着,方一走近还能听见里面传来的说话声。伏玉勾了勾唇角,伸手在院门上轻轻地叩了叩,探头进去:“我回来了。”院子里的两个人都是一惊,石头最先回过神来,几步就跑到伏玉面前:“玉哥哥,你终于回来了!”跟在伏玉身后进到院内的苍临也听见了他的称呼,眉头不由皱了起来,看向石头的目光明显有几分不满。伏玉自然察觉到苍临情绪的变化,唇角向上勾了勾,伸手在石头头顶敲了一下:“不是说了叫干爹吗,臭小子?我才走多久,你就忘了?”话说完,他抬眼望向正站在菜地前还有些难以置信的程忠,露出一丝笑意:“忠叔,我回来了。”程忠好像这才敢相信一般扔下手里的锄头,面上也露出笑容:“回来了好啊,回来了就好!”他目光偏转,看到了站在伏玉身侧的苍临,眼底有一丝诧异,但还是点了点头。苍临向前走了几步,朝着程忠深深地施了一礼:“忠叔。”程忠慌忙摆手:“殿下现在身居高位,这可万万使不得啊。”伏玉上前拉住程忠的胳膊,回头朝着苍临看了一眼,轻声道:“忠叔,他只是苍临,你受了这礼,他才能心安。”程忠轻轻地叹了口气,走到苍临面前拉住了他的手臂:“回来了就好,其他的都不重要了。这外面热的很,咱们进去聊,进去聊。”苍临知道程忠这么说了,就是真的不在意过去自己的那些欺瞒了,隐隐地松了口气,他抬眼看了伏玉一眼,伏玉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忠叔,我还带了别人过来,让苍临先陪你进去,我去请她们进来。”程忠朝着院门外望了一眼,但还是被苍临先扶进了房里。片刻之后,伏玉将房门推开,引着伏芷进了门。程忠在看见伏芷的那一刻瞪圆了眼睛,下一刻就要跪地施礼,还是苍临发现他的意图,一把扶住了他的手臂。伏芷将陶陶放在地上,朝着程忠点了点头:“老先生,我现在只是一个一无所有的民妇,以后的生活反还要打扰您,倒是应该我对您施礼才是。”伏玉拉住了伏芷的手臂,朝着两个人笑了起来:“你们二位,一个是我的叔父,一个是我的姑母,本就是一家人,又何必有这些乱七八糟的礼数?”他扶着伏芷在桌边坐了下来,看着程忠在另一边椅子上坐下,伸手将陶陶拉了过来,“陶陶,来跟伯伯打招呼。”陶陶看了看伏芷,见她点了点头,便大大方方地站到程忠面前:“伯伯好。”程忠低下头看着陶陶,又忍不住抬头去看伏芷,百般情绪涌上心头,最终只是朝着陶陶露出个和蔼的笑容:“好啊,好。你叫什么名字呀?”“我叫陶陶。”陶陶乖顺的回道,“爹爹说,陶陶是快乐的意思。”第一百零五章陶陶的话说起来无心, 但在场的几个大人都陷入了沉默。伏玉拿眼瞥了伏芷一眼, 见她脸上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 才稍微松了口气,伸手摸了摸陶陶的小脸,将她也抱到椅子上坐好, 顺手给在座的几个人都倒了水,端起自己那杯喝了一大口,才靠在桌子上看着程忠:“忠叔, 我跟苍临只能在家里呆上两日, 之后还要返回都城,姑母跟陶陶以后, 就托付给你照顾了。”伏玉既然把伏芷母女带到这里来,程忠心底就有了考量, 只是微微皱着眉头问道:“你还要回都城?”伏玉点头,没有任何的迟疑:“苍临必须回去, 我必须陪着他。”程忠抬眼看着伏玉,这孩子是他一手带大的,没有几个人比他更了解伏玉, 他既然会这么说, 就说明不会再因为任何事情改变主意。尤其先前,苍临不在身边的那些时日,伏玉的状态就可以看得出来,苍临在他心中有多么重要,程忠是不打算劝阻伏玉的, 只是想起都城那个地方,想起伏玉那个永远都见不得人的身份,程忠难免担忧。但所有的话在脑海中转了一圈,最终只化作一声叹息。苍临抿了抿唇,捏着水杯的手指紧了紧,抬眼望向程忠:“忠叔,我知道先前我隐瞒过很多事,或许让您很失望。但是请您信我,对我来说,伏玉比我的性命都重要,他跟着我回都城绝对不会受到任何的伤害,我以我的性命做担保,我一定会保护好他。”程忠知道不管自己是什么态度,其实都不会影响到伏玉的决定,他同意伏玉会去,他不同意,伏玉会想办法说服他然后一样要去都城,但苍临此刻的保证,还是让他感觉到了一点安慰,轻轻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相信你,你也要照顾好自己。”说到这儿,程忠微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继续说道:“苍临,我知道你心里有什么担忧,但是在忠叔心里,从来没拿你当过外人。”苍临一时哑然,抬起头看见伏玉正歪靠在对面,用一种早已预料之中的表情看着苍临,苍临对上他的视线,从心底涌起一股暖意。一切就好像回到了当年,在长乐宫里,他们一老二小,他转过头看着程忠,认认真真地说道:“忠叔,谢谢你。”伏玉轻轻地拍了拍手:“好啦,别的就不要多说了。姑母她们一路奔波,陶陶也困了,忠叔你也该睡午觉了,大家都休息一下,等醒了再慢慢聊。”他话说完,陶陶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眨着一双水汪汪的眼睛看着伏玉:“陶陶可以去睡觉了吗?”伏玉伸手在她脸上捏了捏:“好,哥哥带你去。”渔家的小院本就安静闲适,尤其所有人都休息之后,更显得怡然。苍临没有午睡的习惯,本打算像以往一样守着伏玉,但伏玉不知道是终于回到了石家村心情太过愉悦,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半天都没有什么睡意,索性爬了起来:“你想不想跟我出去逛逛?”苍临看着那双亮闪闪的眼睛,觉得不管这人要带自己去哪里,他都不会在意:“好啊。”伏玉换了一件轻便的衣袍,和苍临并肩出了院门,沿着村子里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往村外湖边走去:“石家村离湖特别近,靠湖吃饭,湖里的鱼特别的多,也特别好吃,待会我们钓几条,晚上回去吃。”苍临偏过头看见他笑逐颜开的样子,心底不自觉地软了软,也跟着绽放笑意:“你还学会了钓鱼吗?”伏玉沉默了一下,毫不谦虚地回道:“当然了,我好歹也算是石家村的一份子了,石家村世代捕鱼为生,我怎么可能连钓鱼都学不会,待会我大展身手,让你好好瞧瞧。”苍临最喜欢看他这副样子,忍不住弯了唇:“那好啊。只可惜路途遥远,钓的鱼是带不回都城了。”伏玉愣了一下:“带回都城干什么?”“养在荷花池里啊,”苍临目光温柔,“之前是我抓鱼给你,现在你钓鱼给我,带回去也是个纪念。”伏玉抬手,轻轻地在他头上敲了一下:“以后的几十年里,不管你在哪里,我都会在你身边,带着我这么一个大活人还不够,还要什么纪念?”苍临微微抬眼,笑了起来:“也对,不管以后发生什么,你在我身边就够了。先前我留着那些,只是为了给自己留一个念想,而现在你在我身边,就是我最大的念想了。”伏玉扬着唇挽着苍临的手,二人一路来到了湖边,水光潋滟,映衬着不远处的青山,还有不少渔舟飘荡在湖面上,让这幅山水一色的景致中又多了几分的惬意。伏玉四处张望了一下,看见不远处有渔夫在忙碌,拍了拍苍临的手便跑了过去,没过一会又笑逐颜开地回来,拉着苍临就往渔船的方向走,苍临下意识问道:“你拉我去哪儿?不是要钓鱼吗?”“你不是准备在湖边钓鱼吧?”伏玉一面低头解渔船的绳子一面道,“我们到湖中央去,你还没坐过船吧,正好今日可以一起试试。”伏玉当日没少借用石头家的船,因此将这小船划走对他来说确实不算是什么难事。小船从湖边慢慢地飘荡出去,一路朝着湖中央,目之所及是远处的青山,是眼前粼粼的水波,苍临站在船头,有一刹那的恍然,就好像这天地之间,就只剩下这一艘渔船,只剩下船上的这个人,与自己携手与共。伏玉将渔船划到了湖中央就收了浆,由着它自己跟着水波飘荡,自己到船舱里翻找了半天,总算是拿了根鱼竿出来,还顺手往自己头顶扣了一顶斗笠,看起来倒是一副信心十足的模样:“这外面日头足,你可以回船舱等我,一会我钓好了鱼再叫你。”苍临哪里会怕什么日头,他褪去了鞋袜,将裤脚挽起,挨着伏玉坐了下来,将小腿伸进水里:“我就在这儿陪着你。”伏玉偏过头看他,眼角眉梢都是笑意,也不再赶他,四处看了看,找了个自以为合适的位置,下了杆。钓鱼的过程总是枯燥漫长的,苍临却并不觉得无聊,他低着头看着水面,湖水清澈,能清楚地看见鱼儿在水下游来游去,甚至试探性地去碰鱼钩,但就是没有哪条鱼真的咬钩。苍临正看得兴起,突然感觉肩头一沉,扭过头发现伏玉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了,头顶的斗笠掉入了湖中,惊动了湖水下的鱼儿。苍临知道伏玉大概是真的觉得心情舒畅才会就这么睡着了,甚至还能听见他小小的呼噜声,忍不住扬了扬唇角,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将那个熟睡的人整个抱起,在船舱内安顿好,自己蹲在船舱口盯着伏玉的睡颜看了一会,最终还是站起身来,指望着伏玉钓鱼大概是不可能了,但是毕竟家里还有老有小,总要带条鱼回去才像话,所以,还是自己动手吧。伏玉这一觉睡的很沉,湖面上总比岸上要凉快的多,船舱里又有微风,所以他睡得格外的安逸,等他醒来的时候,已是暮色西垂。伏玉仰面看着船舱顶愣了一会才想起自己在哪里,他扭过头,刚好看见苍临正在钓鱼的背影,嘴角不自觉地就向上扬起。他轻手轻脚地爬了起来,小心翼翼地走到苍临背后,还没等伸手,苍临已经开口:“轻点,不要吓到我的鱼。”伏玉吓人不成,索性放起赖,他从背后环住苍临的脖子,将自己半个身子都压在苍临身上:“你要是钓不到鱼,今晚就不要想着吃晚饭了。”苍临扭过头看了他一眼,伸手朝着一旁指了指,伏玉顺着看过去,发现那个空荡荡的木桶里装着好几条鱼,有大有小,都在欢快地游来游去,不由挑眉:“这些都是你钓的?”苍临笑着看他:“那不然呢,总不能是鱼儿自己跳进去的吧。”说着话,他伸手拉着伏玉在自己身边坐下,“钓鱼最考验的是耐性,而我习武这么多年,别的没有,却独独这耐性,从来不少。”伏玉将头靠在他肩上:“那这么看起来,就算将来你得不到皇位,咱们两个回到这小渔村,靠着捕鱼大概也能丰衣足食了。”苍临空出一只手将伏玉的手握在掌心:“那好,等将来把所有的事都了结,咱们就一起回这里,到时候有忠叔,有你姑母和陶陶,也算是一大家子人了,每天我们捕鱼种菜,一家人也和和美美。”伏玉用手指轻轻地摸了摸苍临的手背:“那好,到时候你不要舍不得。”“只要你在,我还有什么舍不得的?”苍临话落,一手提起了鱼竿,“好了,最后一条鱼上钩了,我们可以回家了。”第一百零六章从西南一路到江南毕竟耽搁了十多日, 就算大军行军的速度再慢, 也总有到达都城的一日, 所以将伏芷母女安顿下来,看着她们对今后崭新的生活并不排斥,也算了却了一番心事, 所以尽管伏玉很想留下来再陪着程忠他们呆上几日,尽管苍临对渔村闲适的生活格外的享受,但第三日一早, 二人却还是不得不踏上归程。程忠天不亮就起了, 在灶房忙忙活活了一清早,不让任何人进去帮忙, 直到天蒙蒙亮的时候,才推开灶房的门, 端了两盘饺子出来。伏玉正蹲在灶房门口跟早早就过来的石头说话,看见程忠手里的两盘饺子心底忍不住软了软, 顺手将饺子接过来,一面往房里走一面道:“不年不节的,大清早你起来折腾这干嘛?”程忠摇了摇头:“在我老家有习俗, 出远门之前是一定要吃饺子的, 这样这一路才能平平安安的。”他抬手轻轻地拍了拍伏玉的肩膀,“像现在这样的生活忠叔以前想都不敢想,我老了,也没有什么别的指望了,就希望你们两个能够平安顺遂, ”伏玉低头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饺子,只觉得眼眶微微发酸,两盘饺子或许算不得什么,却是程忠全部的希冀与盼望。伏玉早起素来吃不下多少东西,这一日却吃了整整一盘的饺子,然后他才放下空荡荡的盘子,起身轻轻地抱了抱程忠,低声道:“我们两个会尽快地处理完都城的事情,到时候你要是愿意,我就回来接你们过去跟我们团聚。”说着话,他舔了舔嘴唇,低声道,“反正不管怎么说,你必须照顾好自己。”程忠弯了眼角,由着伏玉抱自己的姿势拍了拍他的背,记忆里那个清瘦的少年已经长高长大,站在他面前,更像是一道脊梁。早在不知不觉间,开始为他遮风挡雨。终归不是寻常出身的少年,哪怕普普通通的长大,身上也毕竟流着南夏伏家的血脉,注定了不可能平平淡淡的过完此生。这样也好,毕竟正当年,总不该这么早就在这个小渔村了此余生,总该有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守着自己心心念念的人。伏玉只让程忠他们把自己送到院门口,就坚决不让他们再送一步,最终只有一个石头硬是跟到了村口。景逸他们已经牵着马候在那里,伏玉上前轻轻地顺了顺马鬃,回头看着石头:“好啦,快回去吧,我们也要走了。你记得好好看书识字,也帮我照看着忠叔他们。”石头认真地点了点头,眼底是分明的不舍:“玉哥哥……”话还未落,就对上苍临的目光,下意识地缩了缩头,慌忙改口。苍临尽管只在石家村呆了两日,却硬是抽出来大半日的时间来跟石头相处,因为在他心里,伏玉既然认下了这个干儿子,那算起来石头也是自己的干儿子,并且,他还有一件事必须要做,那就是,改了石头对伏玉的称呼。石头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本就喜欢跟着那些年长的大哥哥身后转,再加上苍临虽然性格沉闷话也少,但是却是真的有本事的,他只在石头面前随意比划了几招,就让这个小孩对伏玉的仰慕一大半都转移到苍临身上。苍临跟景逸说完了话,顺手在石头头顶摸了一下:“听你干爹的话,好好照顾着忠叔,也好好孝顺你爹娘。等你再长些岁数,要是想去都城,我就派人来接你。”石头眨了眨眼睛,乖乖地点了点头,看了看苍临,又看了看伏玉,小声道:“我会照顾好程爷爷,也会照顾新来的姑姑跟妹妹,我还会好好的读书写字,干爹你们不用担心。”伏玉扬了扬唇角,伸手摸了摸他的头:“我知道,我相信石头。”尽管石头看起来还有很多的话要说,也尽管伏玉心底还有许多的牵挂,但他最终还是翻身上马,朝着石头挥了挥手,转头看了一眼苍临,轻轻地点了点头:“走吧。”苍临扬起马鞭,跨下的骏马长声嘶鸣,马蹄扬起,很快就消失在村口,只留下石头一个孤单单的身影缓缓地转过身,朝着家门的方向走去。伏玉觉得自己跟着苍临此次西南之行别的或许没有长进,但是这骑艺却是肯定精进的,回程路上甚至还试图与苍临比过骑艺,最终在苍临的刻意谦让之下,勉强获胜。或许是因为有喜欢的人一路相伴,所以尽管长途奔波,却也不觉得疲累和无趣。这一路的山山水水,就好像都成了见证,经过的风土人情也成了纪念。就这么连日驱马跋涉,终于在濮阳城外与大军汇合,跟着大军一同返回都城。晋王贺苍临率大军收复西南凯旋的消息已经传遍了都城,城中的百姓争相到城中围看。为了表示对凯旋大军的重视,贺鸿仪专门派太子贺赭齐代表皇帝亲自出城相迎。苍临翻身下马,朝着贺赭齐拱手施礼:“劳皇兄亲自出城相迎,苍临实在是愧不敢当。”贺赭齐目光紧紧地盯在苍临的脸上,半晌才露出一丁点的笑意,上前扶住苍临的手臂:“三弟这样就太客气了,你此次率军出征,如此顺利地就收复西南,实在是我南夏的大功臣,我身为太子,代表父皇出城迎接你也是理所应当,只可惜我当初不能跟你一起到西南去,不然你我兄弟并肩杀敌,更是痛快。”苍临笑了一下:“皇兄谬赞了。我年纪轻见识短,此次出征多亏了几位将军,才能让战事如此的顺利,我才能不负父皇的期望,得胜归来。”贺赭齐微微眨了眨眼,正要跟苍临客套,一直安静地站在他身后的武英突然开了口:“元帅如此说实在是太过谦虚了,此次西南之战,若不是有殿下在,靠着我们几个莽夫,大概再有一年的时间也拿不下西南。”一旁的孙乾见武英开了口也忍不住跟着附和:“就是,就是,元帅何必如此谦虚,旁人不知道,但是元帅在军中的表现,兄弟们可都看在眼里,我孙乾打了大半辈子仗,除了当年的陛下,还没再服过谁,元帅这次实在是让我心服口服。”贺赭齐不自觉地皱了皱眉,目光又落在苍临脸上,在他看来他这个兄弟跟往日里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在这些人的夸赞之下,倒是颇有那么几分意气风发的意思。他忍不住想起出门之前岳丈跟自己说的话,他这个弟弟或许真的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