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作者:贺端阳      更新:2023-06-22 00:51      字数:6362
  不过他可以不在意陈原的想法,却没有办法去忽视每日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苍临。其实如果你要伏玉真的去说苍临有什么变化, 伏玉也说不出来。苍临其实还跟往日一样沉默寡言,两个人的相处模式素来都是他在说,苍临倾听,偶尔给上一点回应,所以现在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不过偶尔转过头,他总能发现苍临在看着自己,用一种他无法理解的眼神,等伏玉与他视线相对时,他又像什么都未发生一样挪开视线。除此之外,苍临似乎跟他更紧了,先前二人也是朝夕相处,现在几乎是形影不离。以前早朝的时候,苍临从来都是候在殿外,最近一段时间开始,苍临不声不响地直接跟着伏玉进到殿内,幸而陈原好像并没有心情计较这些小事,也没有借此发作,让伏玉才松了口气。伏玉曾经试图与苍临聊过,但苍临却总是一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的样子,让伏玉都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太多,只好把所有的疑虑全部压在心底,很快又被别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天气还是持续的炎热,自入夏以来,都城就未曾落过一滴的雨水,在皇城里的伏玉或许还没什么感觉,但是对于都城的百姓来说却是苦不堪言,尤其是田地里的庄稼因为缺水已经变得逐渐干枯,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今年的秋收,到时候收不上粮,百姓无饭可吃,后果不堪设想。旱灾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尤其这次又是发生在都城,久不下雨民间传言已经四起,之后传进皇城之中,终于在某一日早朝之上,有人上书,因为都城久不落雨,民怨四起,希望伏玉能亲自前往天坛祭天求雨,造福都城百姓。此谏得到朝臣们的附和,最后连陈原都淡淡地开口:“臣附议。”伏玉素来没有拒绝的权利,只能吩咐司礼官着手去准备祭天一事,然后看着下面神态各异的百官打了个呵欠,侧过脸来却发现一直安静站在自己身后的苍临的表情格外的凝重。整个早朝最终只定下来祭天一件事,这其实已数难得,毕竟之前的很多次早朝,基本都只是例行惯例而已,朝政全部把持在陈原手中,也没有什么需要拿出来讨论。散了朝,伏玉带着苍临二人从武英殿出来朝着长乐宫而去,苍临走在前面,伏玉盯着他的背影看了一会,终于忍不住开口:“你怎么了?”苍临脚步一顿,回过头来看看他,唇畔居然还带着一点笑意:“什么怎么了?”伏玉目光落在他看似平静的双眼上,抬手捏了捏他的脸:“从刚刚开始,就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苍临好脾气的由着伏玉捏着自己的脸,没有闪躲。他想跟伏玉说,他怀疑那个祭天其实是一个阴谋,为的只是将伏玉引出戒备森严的皇城,从而除掉他。可是,对上伏玉那双充满疑惑的眼睛,他却无法说出口。伏玉要远比他想象的还要聪明与敏感,这段时日尽管他已经尽量不动声色,但还是多少都引起了伏玉的疑惑。如若他将自己的猜想说出口,伏玉势必会怀疑他。更重要的是,即使伏玉相信他的话,也没有什么用,因为去不去祭天从来就不是伏玉能够决定的事情。苍临沉默了一会,轻轻摇了摇头:“早上没睡好,打不起精神而已。”伏玉狐疑地看了他一会,再看不出什么端倪,只能伸手揽住他的肩膀:“那就回宫好好休息吧。”苍临微微垂下眼帘,点头应道:“好啊。”因着今日有早朝,苏和便没有进宫,这大半天就难得清闲下来。苍临才进门就被伏玉赶回榻上小憩,伏玉捧着本书挨着他坐了下来,一面看着书,一面听着枕边人清浅的呼吸声,觉得格外的安心。不知不觉困意袭来,伏玉打了个呵欠,挨着苍临躺好,也睡了过去。不知道过了多久,原本应该已经熟睡的苍临突然睁开了眼睛,他偏过头看了一眼伏玉,轻手轻脚的下了床,溜出了大殿。果然如他所料,荀成正在殿外等着他。自那一日之后,荀成似乎变得格外的忙碌,别说白日里很少出现在长乐宫,就连晚上跟苍临的会面也取消了很久。苍临在心底隐隐地知道这人都在忙些什么,却没有办法去阻拦。没想到刚刚回到长乐宫,意外的发现这人正站在宫门口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便知道这人是有话要对自己说,所以耐着性子等到伏玉睡着,才终于摸了出来。长乐宫门外的守卫早就不知所踪,荀成总会理所应当的安排好一切,苍临敛去脸上的笑意,走到他面前,荀成微微翘了一下唇:“好久不见啊,听说你这几日忙的很?”苍临慢慢抬眼,看向荀成,勉强扯了扯嘴角:“你不是也忙的很吗?”荀成嘴角翘了起来:“我一向都很忙,不是吗?”说到这,他的视线凝滞在苍临脸上,半晌,才缓缓地开口,“你是打算跟小皇帝寸步不离,你是觉得你在场的话,我或者是贺鸿仪就能对小皇帝手下留情吗?”苍临笑了一下,摇了摇头:“那日我就说过,我不会干涉你的计划,不会让你为难,但,我总会有我的办法,保护他。”荀成歪了歪头,似乎是觉得有些好笑,但还是点了点头:“那就好。”说完,他耸了耸肩膀,“你也知道我这几日忙得很,现在总算空闲了一会,打算回去睡上一觉,就像里面睡得真香的小皇帝那样。”苍临的眉头皱了起来,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突然开口:“今日早朝之上那个决定,是你促成的?”荀成眨了眨眼:“你如此高看我?”苍临垂眼:“你在陈原身边多年,在朝中肯定有自己相熟的人,就算不是你,贺鸿仪毕竟在朝中多年,总会有自己的人脉。”荀成笑了一下:“就算我有能力让人鼓动小皇帝离开皇城去城外祭天,但我毕竟没本事让都城干旱这么多日,不是吗?”苍临微微咬紧了下唇,笃定道:“所以,就是这一次了,是吗?”荀成脸上的笑意淡了些,朝他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我不干涉你,你也不干涉我。”说到这,他似乎是考虑了一下,“不妨将这事当成我对你的又一个考验如何?只不过看起来,你这次好像输不起了。”苍临觉得自己的喉头微哽,他与荀成对视了一会,半晌才缓缓地开口:“我知道你想除掉陈原,为此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可是从那日我就一直想问问你,你难道不觉得伏玉他是无辜的吗?”荀成脸上的笑意消失的无影无踪,眼底甚至闪着一丝寒意,他盯着苍临,良久,才终于开口:“这与你无关,你还是想想,怎么保住那小皇帝耳朵命吧。”说完,他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苍临站在原地,盯着他远去的背影,眉头紧紧地锁起,半晌,他才转过头,回到殿内。殿内还是安静地很,苍临隐隐地觉得哪里似乎不太对,等进到里面才发现榻上空无一人,苍临一愣神,转过头才发现,伏玉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了,此刻正站在敞开的窗边发呆。苍临的眉头微微皱起,轻声问道:“这么快就醒了?”伏玉似乎被他的声音吓了一跳,回过头还打了个呵欠,眼底还残留着分明的困意,抱怨道:“你怎么起了?我刚刚翻身直接掉到了床下,醒来不见你,便在窗边吹吹风。”苍临看了他一会,笑了一下:“我就去小解的功夫,你居然也能掉下床?”伏玉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嘟囔道:“这又怪不了我。”第四十五章时值酷暑, 天气闷热难耐。临近晌午, 太阳炙烤着大地, 田间耕作的人也都回了家,赶路的行人也都避在阴凉下,以免中暑。却是在这种时候, 一辆车队正行在城外的官道之上,丝毫不顾烈日当头。伏玉整个人瘫在马车里,因为要祭天求雨, 他出宫前就换上了繁琐的衮服, 头上还戴着冠冕,垂在前额的珠串随着马车的摇晃碰撞到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伏玉额间早已沁出了汗, 整个人恹恹的,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样子。为了透气, 马车的车帘全部拉开,却连一丝微风都没有。伏玉抬手抹了抹前额的汗滴, 抬眼看向另一边的苍临,皱眉道:“苍临,你饿不饿?”苍临扭过头看他, 顺手从怀里摸出一个小纸包, 递给伏玉:“呐,给你。”伏玉坐直了身体,接过那布包,下意识地晃了晃:“这是什么?”“早上出门前忠叔悄悄塞给我的,他说你路上肯定会饿。”苍临回道。伏玉翘起了唇, 将手里的纸包拆开,看见里面的桂花糕眼睛亮了亮,随手拿起一块,递到苍临唇边:“张嘴。”苍临一愣,一块桂花糕已经塞到了嘴里,香甜软糯的感觉充斥着整个口腔。伏玉这才笑眯眯地掀开挡在自己面前的珠串,塞了一块到自己嘴里。然后满意地舒了一口气,含糊不清地开口:“总算吃到啦,清晨起来就开始折腾,连口水都不给喝,到时候还没等开始求雨,我先倒下啦。”苍临看了他一边扒着珠串一边吃东西的样子,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干脆直接伸手拔掉他头上的玉钗,将冕冠摘了下来:“现在马车上就咱们两个,到地方之前我再重新替你束发。”摘掉头顶的拖累,伏玉忍不住长舒了一口气,又拿了一块桂花糕就要往苍临唇边送,苍临这一次提前察觉到他的动作,直接挡住他的手:“我吃过了,这些都是给你准备的。”伏玉这才自己吃了起来,随口问道:“你怎么有空吃东西?”“就在你被一堆人围着更衣的时候啊。”苍临勾了一下唇,“我毕竟是个小太监嘛,没人管我在干嘛。”伏玉立刻用一种艳羡的目光看着苍临,苍临忍不住笑了起来:“怎么,你羡慕我?”说完,他故意道,“你也想当小太监?”伏玉瞪大了眼睛看着苍临,眼珠转来转去,似乎是真的在考虑这件事,半天,他将口中的桂花糕吞下,轻声问道:“嗯,我不是想戳你痛处啊,就是那个,那个的时候,疼吗?”苍临毕竟不是真的太监,也不可能知道“那个”的时候当然疼不疼,他哭笑不得地看着伏玉:“喂,你不是真的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吧?”伏玉耸了耸肩膀,随手扯了扯自己的外袍,因为穿的太过厚重,他半个脊背都被汗水浸湿了:“因为我觉得,伏家大概是指望不上我来延续血脉了,毕竟保住我这条命都困难,那,那个是不是就不重要了?”苍临终于忍不住直接在伏玉头顶敲了一下:“再胡思乱想我就告诉忠叔。”伏玉晃了晃脑袋,朝着苍临笑了起来:“我就是随口说说嘛。”他将最后一块桂花糕吃完,依依不舍地将外包的纸折好,抬眼看向苍临:“我有时候觉得,你要不是太监就好了。”苍临也不避讳这种话题,干脆问道:“我不是太监又能怎样?”他眨了眨眼,“你看不起太监?”伏玉皱眉:“我怎么会看不起?”他坐直了身体,脸上难得的严肃,“不是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吗?我没什么本事,不善读书也没什么大志向,这辈子只想过一点普普通通自由自在的生活。但是你不一样,你年纪还小,读书也比我好,前几日你写的那篇文章,苏先生看了都说不错,如果你不是太监,说不定就可以去考科举,又或者,去学习武艺,建功立业。”说到这里,他竟然叹了口气,目光落到苍临脸上:“我只是觉得,你这么好,在我这个没什么出息的皇帝身边当一个小太监实在是委屈你了。”苍临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伏玉居然能说出这种话。他知道自己不是太监,也最了解自己的野心,可是在伏玉眼里他毕竟只是一个曾被人欺负不敢还手的小太监,他们相识之日他那样的狼狈,如果不是跟着伏玉逃出去,他可能早就死在这皇城里,可是现在伏玉居然觉得,他那么好。苍临怔怔地看着伏玉,看见他晶亮的眼睛,只觉得好像有什么从那眼里流出来,然后落入自己心里。正当他犹豫间,伏玉探头向外看了一眼:“好像快到了。”苍临将自己从思绪之中抽离出来,面色已经恢复平静,拍了拍伏玉:“转过身去,我给你重新束发。”伏玉背转过身,能感觉到苍临的手在自己的头顶来来回回,先是将自己的发拆开,然后重新束好,戴好冕冠,用玉钗固定好,动作轻柔,又格外的熟练。他不由就有些感慨:“突然想起来,当初你连自己的发都不会束,现在替我束发居然如此熟练。仔细算起来,这也才不到两年的时间,却觉得你好像整个换了个人。”“换了什么人?”苍临的声音从他头顶响起。伏玉想了想,开口:“从一个来历不明的小可怜变得成熟内敛,还有,可靠。”苍临手上的动作微微停顿,半天才回道:“可靠不好吗?”伏玉晃了晃头:“不知道,也不是不好吧,只是觉得,你会不会很累。”在伏玉看不见的地方,苍临微微闭了闭眼,继续完成手上的动作,而后才开口:“好了。”伏玉抬手拨了拨额前的珠串,朝着苍临露出个笑容。马车缓缓地停了下来,礼官的声音从外面响起:“请陛下。”苍临抬手替伏玉理了一下衣服,点了点头,伸手扶着伏玉的手,二人一前一后的下了马车。伏玉其实有点不太理解,当年他们伏家的祖先为什么要将天坛建在城外,赶到这里用了大半天的车程,这么一大堆人过来,等祭天结束可能还要在荒山野岭的地方宿营。等下了马车才发现这里离皇陵并没有多远,大概是此处风水极好,又或者以后祭天祭祖连在一起的方便?不过这些都是由礼官考虑的,他大概也是因为天太热,才在这里胡思乱想。当然热的不止他一个人,随行的百官早就先下了马车,正侯在一旁,他们身上的冕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布料的颜色都加深了几分。伏玉一边听着礼官朗声念着什么,视线漫不经心地从百官身上掠过,却发现陈原并不在其列,不由有些诧异,扭过头看了苍临一眼,苍临轻声在他耳边道:“听说托了病。”“哦。”伏玉对陈原本人是不是真的生病了其实并不怎么感兴趣,问过之后也不放在心上。倒是觉得在这种日子里在烈日底下站一会,自己回去也可以称病了。求雨的流程格外的繁琐,所幸一切都由礼官事先安排妥当,伏玉只要按照提示一步一步去做就好,等他终于上完香,朝着上天叩首祈祷,站在他身后的文武百官也随着他一起朝上天跪拜。折腾了大半天,才终于礼毕,因着折腾了大半日时候不早了,没办法在天黑之前赶回皇城,所以一行人直奔皇陵附近的一处行宫安顿落脚。伏玉上了马车就先将头上的冕冠取了下来,抹去前额的汗才松了口气,他转头看向神情自若的苍临,撇撇嘴:“你都不热的吗?”苍临摇头:“不热。”“好像就我自己热一样。”伏玉不满地皱眉,朝着马车外探头看了看,随口道:“苍临,你说求雨真的有用吗?要是真的能下雨,也不枉我白折腾这一场。不然这么久不落雨,可是苦了城中的百姓。”苍临笑了一下:“会的,你若是诚心为了百姓,老天自然会看到。”伏玉微微低下头,似乎是思索了一会,朝着苍临道:“我以前觉得,只要不让我当这个皇帝,换谁都可以,可是现在才觉得,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能是一个好皇帝,能够爱民如子,体恤百姓。不然因为我的无能,让天下百姓落在一个残暴不堪的人的手里,我大概不会心安。”苍临不知道要如何安慰,只能伸手拍了拍伏玉的手。伏玉抬头朝他笑了一下,又垂下眼帘:“先前我听苏先生讲我那些祖先们如何的圣明,费尽心思剿灭外夷,富国强民,却没想到后世之中会有我这样没出息的子孙,这偌大的河山,终有一日,还是会落入别人手里。”第四十六章临朔宫, 据传是南夏第四位皇帝建平帝伏灿所建, 距离皇城几十里, 离皇陵与天坛却只有几里路,专为祭祖祭天之后御驾休息所用。伏玉登基一年多,虽然去过皇陵几次祭拜先祖, 却不曾在此处休息过,这种依山傍水的行宫对他来说还是很新鲜的。加上不管怎么说都是难得离开皇城,他的心情也好上几分, 从下了马车就一直翘着唇角, 满脸愉悦。作为行宫,临朔宫的规模其实并不大, 毕竟当年建平帝建此处只是为了落脚。但毕竟是帝王行宫,当年兴建之时就下足了功夫, 又经过历代皇帝的整修,现在看起来倒也美轮美奂。伏玉被安排在临朔宫主殿, 其他文武百官也被各自安排入偏殿,当然这些就不是伏玉需要过问的事了。伏玉在主殿里转了一圈,顺手推开了窗子, 映入眼帘的竟是一片青山, 伏玉深深地吸了口气,回头朝着苍临笑道:“这里景色真好,我能闻到山上树叶的清香,嗯,好像还有花香。”伏玉说话的功夫, 苍临已经迅速地站殿内转了一圈,没有察觉到任何异样之后才回到伏玉身边,顺着他的视线朝着窗外望去。其实也不算是多奇特的景色,却是皇城里面所没有的,苍临看了一眼,扭过头看着伏玉:“你喜欢这里?”伏玉点头:“依山傍水,山明水秀,景色怡人,当然喜欢啊。”他伸了伸胳膊,畅想道,“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希望离开皇城之后可以找到一个这样的地方,有山有水的,哪怕只有一间茅草屋都可以,每天去水里捉鱼,去山上打猎,或者自己种上几垄小菜,每天做给你跟忠叔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