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节
作者:贺端阳      更新:2023-06-22 00:51      字数:6421
  伏玉无论如何没想到,他如此憎恨邢罡如此憎恨他们伏家的原因竟是如此,也终于明白,为何他几乎屠尽了所有伏家的血脉,却偏偏留下一个寡居后宫的永宁长公主。只是纵使他们曾经两情相依,时过境迁之后,陈原早已成为了一个偏执残暴,手中沾满鲜血的屠夫,永宁长公主真的还会喜欢这样的陈原吗?他与伏芷只见过两面,其实谈不上有什么情分,但那人毕竟是他在这世上唯一的血亲,或许是因为血脉相连,让他对伏芷难免多上一点担忧。伏芷久居后宫多年,究竟又为何在这种时候答应下嫁陈原?而陈原现在如此阴晴不定,伏芷若是嫁给他,只怕性命都堪忧。伏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看向陈原:“朕想见见姑母,亲自问问她的意思。”第二十五章伏玉那句话说完几乎用了他所有的勇气, 他本以为陈原听完会暴怒, 熟料对方只是看了他一会, 慢慢地勾起唇角:“陛下要见自己的姑母,那就去见就是了。”说完,他转身对着殿外吩咐道, “准备御辇,送陛下去长信宫。”这是伏玉第二次到长信宫,让他意外的是, 陈原只将他送到门口便离开了, 好像他真的不在意伏玉与永宁长公主会说些什么,又或者他只是要给予永宁长公主足够的信任与尊重。伏玉带着苍临, 身后远远地跟着两个侍卫,在长信宫门口犹豫了一会, 终于鼓足了勇气迈了进去。长信宫里的一切都与他上次来的时候差不多,好像宫中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却独独没有影响到这里。伏玉进到里殿, 看见永宁长公主伏芷正坐在椅上,手里捧着一本书册看的专注。听见脚步声才抬起头,那双与伏玉相似的眸子在他脸上停留了一会, 不喜不怒地开口:“原来是皇帝陛下。”伏玉躬身道:“侄儿见过姑母。”伏芷笑了一下, 笑意却没有停留:“陛下到这里来,是因为陈原告诉你我们的婚讯了?”伏玉没料到伏芷会问的如此直接,只能点了点头:“侄儿觉得此事太过突然,所以想过来问问姑母的想法。”“我的想法?”伏芷像是听见什么好玩的东西一般侧过头看着伏玉,“现在在这宫里, 连你这个皇帝的想法都没人在意,我一个寡居多年的前长公主的想法,又有谁在意?”伏玉哽住,但还是回道:“这毕竟事关姑母的终身幸福,总要知道姑母的想法。”伏芷合上手中的书册,站起身走到伏玉面前,脸上带着分明嘲讽的笑意:“陛下又何必如此?如若本宫不愿意嫁给陈原,如若本宫说自己是被迫的,你又能如何?难不成你还敢为了本宫,违抗陈原?”伏玉微微闭眼,良久,慢慢睁开:“朕知道了,朕会去回复陈大人,姑母的婚事,朕不同意。”说罢,他一甩衣袖,转身就向外走。伏芷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伏玉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急忙开口:“站住!”伏玉停住脚步,转过头看向伏芷:“姑母还有何事吩咐?”伏芷盯着他的眼睛看了一会,偏转过视线,淡淡地回道:“本宫的婚事,陛下没有同不同意的资格。毕竟几年前,我就已经下嫁,早就算不上你们伏家的人了。”说到这,她微抬眼,“当年的事儿陛下应该也听说了吧?还是说陛下打算效仿你父皇,再次干涉本宫的婚姻大事?”伏玉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伏芷居然会说出这种话来,他自然不想干涉伏芷的婚事,他也没有那个本事干涉。他只是,只是想如果伏芷不愿意,他这个一国之君只是要表明他的态度。他虽然畏惧陈原,但有些事是没有办法妥协的。他自己可以畏缩可以惶恐,可以受尽屈辱,但是他不能拿别人,尤其这人是他名义上的长辈的幸福来妥协。他朝着伏芷拱了拱手:“侄儿自然不敢干涉姑母的婚事。”他慢慢抬起头,毫不躲避地看向伏芷的眼睛,“姑母与陈大人的事侄儿已经听说了,也听说了陈大人对姑母的一腔深情,只是,侄儿以为,现在的陈大人早就不是当年那个与姑母两情相悦的陈原了。”伏芷抬起头久久地看着伏玉,半晌,她唇边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现在的伏芷,又何尝还是当日那个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长公主?”她走到伏玉面前,第一次像一个长辈那样摸了摸伏玉的头,轻声道:“我的婚事,就不由陛下操心了,我自有考量。至于陛下,”她犹豫了一下,“即使再不想坐这个位置,但既然已经坐了,总要做点什么,哪怕是为了自保。”伏玉点了点头:“侄儿明白。”伏芷叹了口气:“过几日,我会跟陈原说,替陛下寻一个先生。至于其他的,哪怕是我,大概也帮不了更多了。”伏玉抬起头,头一次看见伏芷眼底格外明显的忧虑,轻轻地点了点头:“侄儿明白,多谢姑母挂心。”伏芷摇了摇头,朝着伏玉挥了挥手:“陛下回去吧。”“是。”伏玉朝着伏芷恭恭敬敬地施了礼,思虑重重地走出了长信宫的门。苍临正候在宫门口,好像从那日开始两个人就愈发亲近了,不管伏玉去哪里,苍临都会跟在他身后,好像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伏玉会出什么状况一般。而伏玉居然意外的适应了这种形影不离。他先前从未有过这样的体验,就连程忠也不会如此,但或许是因为苍临大多时候的沉默寡言不会让他觉得厌烦,也或许是因为,二人毕竟算是同在生死关前走了一场,这人对他来说,更重要了几分。尽管苍临是个小太监,但伏玉却从来不会如此觉得,毕竟他从未把自己当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在他眼里,现在的苍临成了忠叔之外与他相依为命的一个存在。伏玉出了门就看见苍临正站在不远处与一个人说话,他眼底难免升起几分好奇,走近了几步才发现那人居然是荀成。伏玉有些诧异地挑了挑眉,轻咳了一声走到二人身后:“苍临。”苍临回过头看见他,问道:“回长乐宫?”伏玉点头,视线在荀成脸上停留了一会,不甚在意地晃了晃脑袋,带着苍临朝长乐宫走去。因为长公主本人没有意见,伏玉对她与陈原的婚事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由着陈原以他的名义赐婚,也如预料般看到此事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伏芷贵为长公主,夫死再嫁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历朝历代都有先例在,只是偏偏她再嫁的人,居然是陈原。陈原把持朝政只手遮天,早已成了人尽皆知却无人敢提的事实。此人阴晴不定,难以捉摸,他独身多年,却在胞妹陈太后丧期迎娶寡居多年的长公主,难免让人怀疑他是为了更进一步地把控皇室,找一个更名正言顺的身份来掩盖自己所做的一切。尽管争议四起,但却没有人有胆量出言反对,陈原与永宁长公主的婚期还是订在了三月之后,届时国丧期满,再没有任何理由能够阻止陈原。不知道伏芷是如何说服的陈原,几日之后,陈原竟然真的为伏玉寻来了一个先生——正议大夫之子,翰林侍诏苏和。苏和年纪并不算大,官拜翰林侍诏也不过是一个虚职,但据陈原所说,此人才学过人,学识渊博,聪慧至极,满朝上下难有及他者,因此陈原专门将此人请来,名为侍读,实为先生。对于此人是不是真的才识过人,伏玉其实并不怎么在意,他并不觉得陈原真的能够由着他去学那些治国韬略,学着如何当一个好皇帝。当然,他也不觉得自己有那个本事。不过这是永宁长公主的一腔好意,他并不想辜负。所以听完陈原的话,他朝着面前那个年轻的男人微拱手:“见过先生。”苏和长相极其清秀,加上身体单薄,看起来倒是一个很普通的书生模样,只是眉眼清冷,即使是面对只手遮天的朝臣和名义上的一国之君,依然没有一丝的笑意,回礼道:“臣学识浅薄,不敢妄称先生,陛下不必客气。”伏玉弯了弯唇角,朝着陈原的方向看去:“既是舅父所请之人,朕自是相信先生的。”说着回过头看了一眼,苍临已经端了茶盏过来,伏玉接过茶盏,恭恭敬敬地给苏和敬了茶。苏和倒也没再客套,接了伏玉的茶,喝了一口:“既然陛下信任,臣也不再多言,自会将自己所学尽悉奉上,不敢奢求将陛下教成一代明君,但也愿陛下有所成。”陈原一直坐在一旁看着二人,闻言突然笑了起来,他站起身,看向伏玉:“先生已经请到,我也好回去向长公主交差了。”说着不等伏玉回应,起身便走。苏和一直看着陈原起身离开,眉头微微蹙起,回过头看了伏玉一眼,但终究是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开口:“今日时候还尚早,那就不如,臣出个题目,陛下做一篇文章来,臣也好了解一下陛下。”伏玉脸上的笑意终于再也坚持不住,他垮下嘴角,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做一篇文章?”苏和点头:“臣只是想了解一下陛下先前的基础。”伏玉求救一般看向自己身旁一直安静站着的苍临,别人不了解伏玉,苍临经过这段时日对他早就清楚的很,见伏玉看自己,只好开口:“陛下幼时险些蒙难,并没有至学的机会,对于此道也并不擅长。”第二十六章伏玉觉得苍临的话已经足够委婉至极, 毕竟就算把他所有认识的字全写出来大概都凑不齐一篇文章。当然这种话他没办法说出口, 毕竟这位年轻的苏先生已经皱起了眉头。苏和听完苍临的话转头看向伏玉, 思索了一下回道:“这倒是臣的疏忽了。既然陛下不擅属文,那此事可以稍缓。陛下可以先把你读过的书说一下,臣好有个考量。”“读过的书?”伏玉犹豫道。“嗯。”苏和道, “四书五经这些基础的书目可以不用提,说一些其他的。”伏玉默然,半晌之后, 他伸手按住了又准备替他解围的苍临, 朝苏和坦诚道:“先生说的书朕都没有读过,朕, 连字都识的不是很多。”苏和无论如何都没料到居然会是这样,他好不容易将眼底的讶异收回, 之后道:“那陛下随便写几个字来,臣看一下。”这一次伏玉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再拒绝苏和, 便朝着苍临点了点头,由着他去准备笔墨纸砚。上好的宣纸铺开,狼毫笔也沾满了墨, 递到伏玉手里, 伏玉犹豫着接过笔,盯着空白的纸张看了一会,墨滴顺着笔尖落在纸上,渲染出一大块浓重的黑。伏玉没敢回头,因为他觉得身后那位苏先生的表情一定不会很好。多年以来伏玉提笔的次数屈指可数, 现在突然让他写点什么,他整个人都有点不知所措,他知道正常人应该会写首诗或者词,但是他脑子里根本就没有那些东西,提着笔发了半天的呆,突然看见面前的苍临,思索了一下便在纸上写下歪歪扭扭的“苍临”两个字。苍临看着那两个字慢慢变得完整,表情一时之间变得格外复杂,他抬眼朝伏玉望去,发现他似乎对自己写的这两个字格外的满意,嘴角勾着笑,美滋滋地看着苍临:“我写的怎么样?”苍临侧过头看见苏和的表情已经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只能凑近了伏玉,小声道:“你这个临字写错了。”伏玉挑眉,盯着那个“临”字看了一会,也还是没看出来自己究竟哪里写错了。他握着笔,半趴在纸上,始终不敢回头去看苏和。没等他想到要如何应对的时候,从身后伸过来一只手,就势将宣纸从伏玉手下抽了出来,没等伏玉反应过来,苏和已经捧着那张纸,紧紧地皱起眉头。伏玉自觉理亏,知道自己今日怕是过不了这位苏先生这关,只能朝着苍临撇了撇嘴,表达自己的无奈。苍临只是摇了摇头,目光又落到那苏和身上。纸上明明只有两个字,其中一个还是错的,但苏和愣是捧着那张纸看了半天,而后才回手将那张纸放回案上,看向伏玉:“既然如此,那陛下就从识字开始学起吧。”伏玉没有想到即使这样,这位苏先生居然还没有放弃,他其实并不想学什么字,因为光是想想就觉得枯燥至极,但这位苏先生毕竟是陈原找来的人,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传回陈原耳中,只好应道:“那,全凭先生安排。”事实证明苏和在这种事上是不会客套的。他从一旁对伏玉来说一直闲置的书架上抽了一本书出来,直接递给伏玉:“那就从这本书开始,陛下先试着读一下。”“哦。”伏玉接过书,顺手翻开书页,慢吞吞地开始读起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嗯,盈……”“昃,日西也。”苏和说着,顺手提笔,在纸上写下“昃”字,垂下眼眸,淡淡地开口,“继续。”“哦,日月盈昃,辰宿列张……”伏玉抬起头,将书册遮在自己眼前,摇头晃脑地读了起来,倒是颇有几分模样,但并没有讨好到苏和,苏和板着一张脸,听着伏玉读了几页,一张纸上已经写满了伏玉不认识的生字。苏和低头看了一眼,道:“今天就读到这里,陛下,现在再来认一下这些字。”伏玉有些忐忑地舔了舔自己的下唇,探头过去,就着苏和手指的地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了起来。等一页字读完,都不见苏和表情有什么变化,暗自里送了口气,看起来读的应该没错。苏和将手里的纸拿起来,道“陛下现在的字无形无体,也只能从头练起,以后批阅奏折总不能还写成这副样子。”伏玉低下头,默不作声,他知道依着陈原的打算,他大概这辈子都没可能见到奏折,更何谈批阅。不过这话他只是在心里想想,嘴上还是应道:“先生教训的是。”苏和看了他一眼,将手里的纸递到伏玉手里:“臣的字虽然比不得大家,但初始给陛下拿来做个参考也应该够了,这纸上的字陛下每个临摹一张,明日臣过来的时候会检查。”“检查?”伏玉小声的重复道。苏和点头:“陛下既然信得过臣,以臣为先生,臣自然会尽自己该尽的责任,不求将陛下教成一代名君,但最起码也不至于身为一国之君大字都不识几个。”“朕明白。”伏玉微低下头,眼底隐隐约约有一点失落,但还是朝着苏和点头,应下了他的要求。苏和见他态度乖顺,紧皱的眉头倒是舒缓了一些:“陛下若足够勤奋刻苦,这些其实也算不得什么问题。”他转头用打量的目光看了一眼一旁的苍临,收回视线,“今日时候也不早了,臣且先告退,陛下切莫忘了练字。”说完,他朝着伏玉端端正正地施了礼,才退出了长乐宫。苍临一直盯着那个苏和直到看着他人影消失才收回视线,转过头发现伏玉正盯着苏和留下的那张纸,紧紧地锁着眉头,满脸惆怅,不由问道:“你在看什么?”伏玉转过头,满脸的可怜:“我在数苏先生一共写了多少个字,算算我今天要用多久才能把这些字写完。”苍临抽了一下嘴角,看着伏玉:“那你算出来了吗?”伏玉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算了一下,结果是,根本写不完。”苍临默然,他看着伏玉一脸的苦恼,还是伸手拿了支笔递到他手里:“先生既然布置了总归是能写完的,我替你研墨。”伏玉知道自己无论如何是都逃不掉的,只能苦着脸接过了苍临手中的笔,盯着雪白的宣纸看了一会,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终于还是落了笔。因为有苏和的字作为参考,所以伏玉下笔的时候其实格外的认真,但是奈何毕竟能力有限,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毫无风骨。苍临在旁边看着他写完一整个字,研墨的手停了下来,忍不住开口:“依着苏先生的水平,这个字怕是入不得他的眼,明日或许会让你返工。”伏玉的嘴角垂了下来,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字,又看了看苏和的字,自己也清楚这实在是差的太多,这个苏和看起来为人严谨一丝不苟,这样的字怕是交不了差。伏玉抬手胡乱地抓了一把脸,却不知道自己把手上的墨渍也蹭到了脸上,盯着那黑乎乎的一块看着苍临,有些苦恼地开口:“但是我真的只能把字写成这个样子了。”苍临低下头,认真地看了一会伏玉写出的字,伸手在纸上点了点:“你从第一笔开始,重新写一下。”伏玉抬头看了看苍临,点了点头,又重新落了笔,苍临撑着自己的下颌,专注地盯着伏玉的每一笔,突然伸手拉住了他的手腕:“这里,要先写这个横,之后再继续写。”伏玉愣了一下,才点头按着苍临的说法继续往下写,只写了一划就又被抓住了手腕,伏玉再抬起头,苍临已经绕到了他身边,用右手握住了伏玉的右手,把着伏玉的手将整个字写完才放开了手。苍临的手掌微凉,以至于他放开手伏玉手背还残存着那冰凉的触感,伏玉盯着自己的手背愣了愣神,才想起来低头去看纸上的字,惊讶道:“你以前练过字?”苍临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练过。今日苏先生问你的书我也都读过,但因为是自己读的没人讲解,所以很多东西并不是很通透。”伏玉眼睛亮了亮:“那你可以问苏先生啊,陈原不是说他才学过人吗?”他转头朝着那边的书架看了一眼,“反正那些东西我是真的不怎么感兴趣,你可以慢慢看,看完了向苏先生请教。”苍临先是有几分欢喜,但跟着还是犹豫起来:“我现在毕竟只是一个小太监,苏先生官拜翰林侍诏,虽然只是一个虚职,但以其家世和自己的学识,又怎么愿意理我?”伏玉微微蹙起眉头,仔细地考虑了一会,突然笑了起来:“我可以帮你问呀。你可以把你不懂的东西都告诉我,然后我去问苏先生,他讲解的时候你在一旁听着,就可以学到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