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节
作者:假面的盛宴      更新:2023-06-21 17:17      字数:3652
  至于是因织户暴乱才引发了苏州贡院罢考,还是罢考本身是针对刚推行到江南一带的新政,因为事态还不明,谁也不清楚。不过针对新政倒是真的,毕竟加征商税也算是新政,只是此事不是由薛庭儴所办。“陛下,老奴无能,老奴识人不清,未能及时洞悉苏州暴乱之事,老奴该死。”郑安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叩首。“你确实该死,闹出这样的乱子,剐了你和李金忠都不够!”乾清宫里一片窒人的寂静,只有郑安成咚咚咚的磕头声响着,让人听了觉得心里发毛。“臣当日就说,这新政弊处太多,革新可以,但要讲究方式和方法,这些士子们乃是朝廷未来之栋梁,贡院罢考实在骇人听闻,被世人所知,朝廷颜面何存!”冯成宝站出来道。说着,他看向薛庭儴:“薛大人,这新政乃是你提议的,如今出了这样的事,你看怎么办吧?”杨崇华叹道:“薛大人到底是年轻了些,所想不周也属正常。有错就改,不过如今当务之急该是苏州的事如何解决。对此,陛下,老臣是赞同冯大人所言,贡院罢考实在骇人听闻,被世人所知,朝廷的颜面将会尽失,此事还需好好斟酌一番才是,拿出一套确实可行的安抚办法才行。”随着两人言罢,二十多位官员中,竟有大半附和。而薛庭儴只有一人,也就是郑赟杰帮他说了两句话,可惜声音不够,被压了下去。也是时候赶得不凑巧,叶莒、林邈和陈坚都出任地方为考官,而革新派中流砥柱的高官就这么几个,只能再次被围攻。嘉成帝突然站了起来:“朕再说一次,新政推行刻不容缓,谁敢抵制,谁就是与朕为敌。”他锋利的目光在下方扫视着,接收到这道目光的人,纷纷低垂下头颅。“薛侍郎差事办得很好,他的辛苦朕也历历在目,这次的事乃是司礼监处事不当,与薛侍郎无关。朕就好奇了,怎么你们什么事都能往他身上扯,是对他不满,还是对朕推行新政不满?!”“臣等恐慌。”随着这句,下面跪下了一大片,既然多数人都跪了,没搀和其中的也得跪下,要不都跪了你不跪,不是找事么。薛庭儴也跪了下来。“你们恐慌?你们哪里恐慌?让朕看,你们现在个个心里都在笑吧!你们这群欲壑难填的蠹虫,朝廷养了你们,养了你们的家人族人,只因改了优免则例,现在反倒是朝廷的错了?现在竟然跟朕闹罢考,既然不愿意考,那就不考了,朕就不信……”处于暴怒之中的嘉成帝,突然面色一阵潮红,人也摇晃起来,竟是众目睽睽之下,往后方倒去。还是郑安成眼疾手快,用自己身子在下面垫住。“快去请太医!”一时间,殿中人仰马翻。乾清宫里,太监们宫女们进进出出。一群又一群人打从面前经过,跪着的一众大臣们却没人敢起来。若是嘉成帝今天有个万一,在场的一个都跑不掉,气死君上,回家抹脖子都不能赎其罪。幸亏太医出来说,陛下并无大碍,就是老毛病犯了,歇一歇就好了。嘉成帝有眩晕症,乃是肝火过盛所制,并不严重,只需平心静气即可,所以不光大臣知晓,太医们也早已习以为常。自此,这群早就被冷汗浸湿了官袍的官员们,才一一站了起来。求见之,可惜嘉成帝懒得见他们,便让他们退了,就是留了薛庭儴一人。薛庭儴在太监的领路下,进了后寝宫。殿中明黄色的帘幔低垂,四处皆是富丽堂皇,又有一种威严之气在无形中蔓延。来到龙床前,嘉成帝半卧在榻上,平日里高高在上、不怒自威的他,掩在被褥之下,褪去了身上的龙袍。再看其两鬓之处的斑白,看起来平添几分脆弱和沧桑。到底是寻常人,又不是神仙。“陛下。”“江南乱不得,此事交由你去办,朕让人给你道圣旨,你带着锦衣卫的人,下一趟江南。”“是。”“此事一定要办妥,朕相信你能处理好,必要时可动用铁血手段。”“是,陛下,臣一定不负所望。”嘉成帝点点头,疲惫道:“下去吧,朕等你从江南功成归来。”“臣拜别陛下。”等薛庭儴离开后,郑安成才来到嘉成帝身边。嘉成帝眼睛未睁,道:“此事朕先给你记着,自己去慎刑司受十鞭子。”他看不到的地方,郑安成老脸一阵抽搐,许久跪了下来,道:“老奴谢恩。”既然是嘉成帝的口谕,自然没人轻忽。说是十鞭子,一鞭子都不少。且郑安成知晓这事是做给人看的,本来下面那些太监不敢行刑,是他硬逼着重重打了他十鞭子。可惜错估了自己的年纪,十鞭子受完,郑安成衣裳全都汗湿透了。下面有小太监说给他寻个步辇,他也不敢坐,就让人搀扶着,一路穿过了大半个紫禁城。到了住的地方,才忙命人请了太医,期间各种痛楚,自是不必细述。等上完了药,郑安成打算睡一会儿,又有小太监来禀:“三皇子命人给老祖宗送了药来。”郑安成微微蹙了蹙眉,让人把药收下了,另一头,薛庭儴拿到圣旨后,就匆匆回了家。招儿满是诧异,听完事情来龙去脉后,才忧心忡忡给他收拾了行李。她倒想陪着一同去,可家里这么一大摊子,弘儿还在贡院里,只能千叮咛万嘱咐,将他送出家门。门外,锦衣卫的人正等着。还是老熟人,不过如今已经升了千户的韦云杰。等出了京,还有一个老熟人等着,正是曾和薛庭儴、韦云杰,一同在广济仓里同舟共济的京大营百户陶黑牛。不过这家伙也升官了,升了千总。嘉成帝这次也算是周全了,大抵是怕薛庭儴去了当地,官官相护,所以特意带了兵力过去。整整一千人,要知道当初去河南赈灾,才不过给了三千人。这一路上山水迢迢,经由运河直往苏州,路上细节自是不必细述。到了当地,薛庭儴并未直接带着人进城,而是先带着几个人潜入苏州城。虽是城里屡遭大乱,可苏州城乃是江南重地,所以大街上并未戒严。薛庭儴对苏州还是熟悉的,当年为了宏昌票号,他几番前往苏州。这一次他便带着人直接去了宏昌票号,也是存了打探消息的心思。项青山见到薛庭儴很是诧异,不过也没有说什么,先找了地方帮他们安顿,这才问起缘由。这些年来,项青山对泰隆票号也算是心服口服了,再加上薛庭儴在东海沿海的地位,也容不得他生二心。其实归根究底当初是他没跟对人,而救他的反倒是敌人,不然他这条老命早就丢了,还害了一家子。基于这些情况,他对泰隆票号乃至薛庭儴,自然是忠心耿耿。听完薛庭儴的来因,项青山皱起老眉。这件事他倒还真知道点儿消息,虽然他是做票号的,和那些织户们没啥关系,到底都是商,也是苏州商会的一份子。且项青山在商会的地位不低,只是这件事他没搀和进去。若说织户暴乱起初是出于义愤,之后攻击税收所,还真是有人暗中策划,这人是苏州商会的人。也是那李金忠太不是东西,惹得民怨沸腾,大家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自然要生事的。自然也少不了地方官员,不然早在打死人的时候,官府就该出面了,哪里还能等到攻击了税收所。如今迫于各方压力,那些被抓的人虽被关着,待遇却并不差,每天都是好吃好喝的供着。至于士子罢考之事,项青山却不清楚内里,只知晓暗中确实有人牵头。至于是谁,却是一点也不知。对此,薛庭儴也不意外。若是连项青山这个局外人都知道了,那背后之人也保不住自己的脑袋,如今这事已经惊动朝廷,无论是谁,尘埃落定后,都是吃不了兜着走。之后数日里,薛庭儴就带着人在项青山安排的地方住着,每天都会出去查探各处,也曾乔装去苏州贡院门前看过,那些静坐示威的考生已经连着坐了十多日,早已是精疲力尽,此时能撑下去,全靠着一口气。又过了两日,薛庭儴才再度出城,领着人从明面上入了城。苏州知府卜彦礼赶忙出面拜见,又将一众人迎去了苏州府衙。不多时,苏松巡抚伍何仁也匆匆赶至。薛庭儴也未跟二人多言,直接去了苏州贡院。苏州贡院门前,数百考生席地而坐。经过这么长时间,这些读书人早已忘了什么是有辱斯文,有的身下垫着衣裳,有的直接铺了张草席,个个蓬头垢面。八月的天,秋老虎正烈,这些人身上泛着酸腐的味道,离得很远就能闻到。大抵是身在粪堆不觉臭,这些人倒是处之泰然,就是个个精疲力尽,面容憔悴。“方兄,你说朝廷会怎么处置咱们?”一个考生低声问道。那个叫方兄的,心情似乎有些烦躁,闻言当即斥道:“你能不能不说这些。”这考生挨了训斥,十分委屈:“我这、我这不也是有些怕,你说若是朝廷……”“怕你来这做什么?咱们是为了大义,所谓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我们是为了千千万万士子们抗争着,你得有当仁不让的气魄,若是不战自溃,你赶紧家去也罢。”“可都这么些日子了,朝廷一点动静都没有。”“京城来人难道不需要时间?”“这、这倒也是。”类似这样的对话,还有很多。这些士子之所以会冲动,不过是凭着一份义气。等真吃了苦受了罪,他们心中早已悔之晚矣,可碍于面子都强撑着,巴不得朝廷的人能赶紧到,他们也能回家。当然也有更多的是心中含着怨愤,这股怨愤随着时间过去,已经挤压至临界点。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突然响起,却是有人来将他们围了起来。再看来人的打扮,圆领甲,手持绣春刀。而为首的一个人竟穿着飞鱼服,正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是锦衣卫!”大抵是读书人天生对锦衣卫有一种惧怕感,见到这些锦衣卫,许多人都目露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