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节
作者:假面的盛宴      更新:2023-06-21 17:16      字数:3998
  朝廷空有银两,没有粮食赈灾,只能面临下面大乱的境况。“那照这么说来,朝廷开阜反倒开错了?”薛庭儴摇了摇头:“当然不是。”开阜自然是好的,不但能输出大昌多余的东西,还能解决百姓劳力过剩的问题,让那些没有田地的百姓,可以养家糊口。其实问题还是出在最核心的地方,土地兼并太过严重。当然也有些其他原因,而归根究底还是在土地上。这也是薛庭儴为何想去捅那个马蜂窝的主要原因。恰恰,这也是嘉成帝想看到的,这才是他为何会把薛庭儴放到户部的原因所在。第246章听完薛庭儴的解释,陈坚竟是冷汗如注,久久无法平静。是被惊的。未曾想到这片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下,竟潜藏着如此大的危机,而他毫无察觉。同时也是心太乱,他与薛庭儴相交多年,清楚他的性格。他的性格便是,要么不说不做,既然说了,肯定是要做的。可一旦做了,就是与整个士林为敌。这是全天下除过皇帝以外,最有权势的一群人,代表着全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为何?不言而喻。“你真的想清楚了?”薛庭儴微微一哂:“即使我不提出,陛下也会进行,不过是迟早而已。此事宜早不宜晚,我本命人让外海寻找合适种粮的新大陆,可这种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知道,众观各朝各代,但凡推行新政者都……”“都什么?”薛庭儴看着陈坚,突然一笑:“死无全尸,骂名一片,千夫所指,人亡政消,遗臭万年?”他突然叹了一口,道:“阿坚,跟你说实话,其实我也挺犹豫的,不然今日也不会与你提起这件事。”“你可是和老师提过?不如问问老师,集思广益,看是否能找到两全之法。”陈坚也是有些乱了,才会这么说。薛庭儴自是知道,他微微的摇了摇头:“你别忘了老师身后的那些人。”是北麓书院的人。当日知晓北麓书院坐拥福田乡近半数土地,书院中的学生因此受益不少,薛庭儴等人都不以为然。此时想来,北麓书院的田地多,附近所居百姓的田地自然会变少,所以羊毛出在羊身上,受苦的还是下面的老百姓。“庭儴,你还是先缓缓,让我想想。”陈坚道。“阿坚,其实我今日跟你说这件事,并不是想让你做什么,只是……”薛庭儴苦笑一声,道:“看来我错了,不该与你说这样,反倒乱了你的心神。”“庭儴你为何要这么说,难道没当我是朋友,还是……”陈坚竟是有些恼了。薛庭儴忙道:“打住打住,你看看,我不是没把你当做朋友,只是这件事注定是与万万人为敌之事,我不该连累你。这种事我一个人来做就够了,不需要你也搀和进来。”“我承认我是有些怕了,但我的惧怕不是因为我自己如何,我是怕你……”“好了,阿坚。”薛庭儴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意思我懂,我也明白,你是在担心我。”他来到窗前,往外看去:“只是打从我击响了那登闻鼓,就万般皆不由己了。其实我不是圣人,也会为己谋算,趋利避害。包括我现在的想法,也不是那么坚定,只是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试一试吧,也许行呢?”书房中陷入一片沉默,陈坚看着立在窗前的薛庭儴。两人相交于野,同窗同师,本应该也是同科,可庭儴的命运总是波折不平,所以最终错过。一直以来,陈坚都没有把自己当做过真正的状元,每次有人提起陈状元如何,他的心里总会说,若是那个人来,状元不会是陈焕之,而是薛庭儴。恰恰也是这一次的错过,两人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如今他所走的路,才是一个状元真正该走的路,荣耀、安稳、尊贵、体面,而不是像庭儴一样,每往上爬一步,都必须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偶尔在外,听闻有人说薛庭儴年不过而立,便如何如何。他总是特别容易激动。因为只有他才知道,庭儴到底走了怎么样一条路。孤身一人,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也许之后还要加一个,虽千万人而吾往矣。“值吗?”寂静中,他听见自己有些颤抖的嗓音。近些年陈坚虽默默无闻,但也一直看着,知道薛庭儴被从广州召回的原因。这便是作为一个臣子最大的悲哀,要么随波逐流,要么标新立异,可标新立异的同时又怕犯了帝王的忌讳。薛庭儴蹙起了长眉,摇了摇头:“我不知。可我知道,值不值,不是他人说,而是自己看。”突然,他朗笑一声:“罢,这话题太沉重了,且我也不是当下就会打算去做。咱们还是说些别的,也许我念头一转,心思就变了呢?”“好。”其实陈坚现在心情也挺复杂的。一直到下午,薛庭儴才带着妻女回府。路上的时候,招儿和他说起陈坚的家事。薛庭儴感叹道:“看来家家都有本难念,阿坚的日子也不好过。”“也怪你们的俸禄太少了,瞧瞧就比如你来说,堂堂一个正二品堂部高官,一个月的俸禄才不过一百五十两不到。这些银子给老百姓,自然可以过上一年半载,可给咱们。“你瞧瞧咱们家的下人、车马、各处的人情往来,还有孩子们的花销及你我的花销,一个月这点银子怎么够。更不用说阿坚现在了,他这官职说起来清贵,还真是又清又贵的,一个月不过五十两的俸禄,户部那里还总是拖着,凡事都得妻子拿着嫁妆贴补。”见招儿说得义愤填膺,薛庭儴有些窘然:“你和徐氏在一起不会就说这吧?”招儿斜了他一眼:“怎么?还不能说这事了?”他摸了摸鼻子:“倒不是,只是你们两个妇道人家坐在一起排揎自己的丈夫,是不是有些有违妇道?”“说这就是有违妇道了?”招儿竖起眉毛。薛庭儴连忙讨饶,跟着义愤填膺:“好好好,都是我们这些老爷不中用,还得让夫人养着。说起来也是堂堂的官员,朝廷只发我们这点子俸禄,还总是拖欠,怎么够养家糊口,害得我们被夫人排揎,夫纲不振,世风日下,人心……”“哎呀,你够啦,越说越不像话了。”招儿嗔他。薛庭儴也笑了起来,笑着笑着,想起招儿说拖欠俸禄这事。其实这事他还真知道,还知道的不少。以前拖欠官员俸禄,是因户部没钱,如今户部倒是有钱了,但还是拖着,却是京里官员太多,而户部又太忙,弊政陋习,惯性所制。现在一时半会儿,他光琢磨那事也无用,还不如先从边角做起,说不定逆水而行,就会变成顺势而为了呢。薛庭儴磨蹭着下巴想着。拖欠俸禄这事不同其他,就是户部所管,自然想做就能做。等薛庭儴真下去问起这事,才发现此中弊处太多。大昌沿袭前朝旧制,包括官员的俸禄也是如此。官员俸禄可年发,也可季发,可发银,也可发米,这得看发俸禄时户部什么东西最多。除了银米之外,也曾发过绢布什么的,不过这种情况极少,且都是发生在没开阜以前,朝廷没银子,才会用绢布充之,当下大多是都是银米。总而言之就是挺混乱的。刚好这次正逢上发一季禄米的时候,薛庭儴索性改了章程。官员俸禄不再从广盈库发放,而是新组建了一个薪俸司。这薪俸司里的官吏暂时由户部其他处抽用,待朝廷下发命令,方正式提上台面。此事一经下发,惹来纷纷热议。京中一些小官前去广盈库领禄米,却被告知如今发放不经广盈库了,而是从薪俸司。且现在也领不到,得薪俸司下发文书后,方可领俸。一时间,怨声载道,户部弊政总是拖欠俸禄的事,又被拿出来抨击了又抨击。不过都是些低阶官员,即使不满,议论了也不当什么用。至于户部里,那就更别提了。下面一些官员俱是议论,这新官上任三把火,原来是打算烧这里。平时也就够忙的,还要无事找事,这不是明摆着折腾人。此外,就是广盈库及那某些个别人了,这道命令下发后,多少人坐立难安,私下奔走。彭俊毅本是一直没出面,见下面闹成这样,免不了找上薛庭儴说道一二。“薛侍郎来户部的日子也不短了,应该知道咱们这里人少事多。这次关于俸禄发放,你临时改变章程,也该和部堂大人议一议,瞧瞧现在下面闹的,本官本是想为你说话一二,却因不清楚内情,也不知该从何说起。”其实彭俊毅话里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在责怪薛庭儴事先没与他打声招呼。只是他二人品阶相同,虽是彭俊毅为左,地位上比右侍郎要高上那么一点点,但薛庭儴是嘉成帝看中的人,自然也分不出个高下。闻言,薛庭儴一愣后,歉意道:“我见彭大人公务繁忙,又想此事算不得是什么大事,不过是本官见广盈库一者兼二事,担子太重,给他们减轻事务罢了。”“他们既为朝廷命官,就没有担子太重一说,哪能动不动就叫苦不迭,如此还不如不当官也罢。”薛庭儴笑道:“彭大人所言甚是,不过做长官的,哪能对属下之事视若无睹。我曾去那广盈库巡视过,他们既管着仓储,又管着核算每一部官员的俸禄及发放之事,这发放中既有米又有银,琐事着实太多,免不了出些纰漏。“像那日我去,就是碰见有官员抱怨户部发放的禄米太差,里面搀有砂石,食不得,扔了又可惜。后,听那库大使解释,也能明白广盈库公务繁重,所以才会叫停了广盈库,而改为组建薪俸司发放。”“原来竟还有这等事?”彭俊毅摸着胡子诧异道。“可不是,本官也挺诧异的。不过转念想想,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才会敢拿京官的俸禄儿戏,左不过是广盈库担子太重,中间出了纰漏罢了。”别说,吃了熊心豹子胆的人还真有,还不是一个两个。京城虽是皇城根下,可也不是每个京官都能见到陛下,见到主管一部的堂官。且米这东西经过长途跋涉押运上京,会因外力而显得碎了些许,实乃正常。碎可以是外力,其中搀了砂石,也可说是百姓缴粮实在不仔细。你一个当官的难道还能跑到地方上,和一个平头老百姓,甚至下面管收粮的衙役计较?一般都是自认倒霉。久而久之,众官员皆知,发下的禄米食不得,拿出去换钱也卖不出价钱。可这其中就牵扯到俸禄发放之上了,官员俸禄如何发怎么发都是户部一言堂。有米发米,没米折成银两,但折算银两的时候少,发米的时候多。无他,皆因米粮最容易动手脚。碎米乃至搀了砂石的米,比一等粮便宜太多。户部按一等粮给官员们发放俸禄,折算也按照一等粮的粮价来计算。可问题是户部这么算法,发下的米拿出去卖却根本卖不了一等粮的价钱。这其中差价?自然是填了那些蠹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