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帝都行之四五
作者:石头与水      更新:2023-06-21 16:55      字数:6975
  第311章阿念回家同子衿姐姐说了朝云道长给宝宝们取名的事儿,阿念把玉牌给子衿姐姐看了,道,“朝云师傅这是早就想好了。超快稳定更新小说,本文由。。首发”子衿姐姐接了玉牌来看,笑道,“别说,朝云师傅取的名字,比你取的好听。”“我那取的也寓意好,平安,平平安安的,多好啊,看着平凡,其实再好不过。”阿念强调自己的取名能力,不过朝云师傅都替他家宝宝取好名了,阿念也只得道,“平安留着以后给老三用。”阿念眼下还在念叨老三,他是个喜欢孩子的,但接下来的新爸爸生活让阿念完全想不起老三这档子事儿了。因为何家毕竟不是那等请奶娘的大户人家,故而,孩子都是做母亲的亲自带的。新手父母,带一个都会手忙脚乱,何况何子衿一生就是俩,幸而何子衿是带孩子的老手的,她这辈子打小就爱带着孩子们玩儿,如今这有了自己的宝宝,更是有耐心,但开始宝宝的作息也有些乱,夜里饿了要吃奶,一边一个,俩人约好似的,何子衿都觉着自己像个奶牛。尤其有时还有阿念这没出息的在一边儿巴唧嘴,把何子衿能气笑了。一般,宝宝夜里吃奶,阿念夜里喝水,然后,阿念这新手爸爸,刚做了父亲,成天喜的跟天上掉金子似的,用阿念的话说,天上掉金子也没这么喜。看孩子醒了,不说赶紧哄孩子睡,他还逗孩子,这一逗,孩子精神了,于是,俩人都睡不了了。何子衿还好,她白天有的是时间被觉,阿念可是要当差的,哈欠连天就不大雅。幸而阿念在翰林做的是修前朝史书的差使,精神不好偷个闲倒也没什么。阿念吃了两回教训,夜里就不敢再逗孩子,可这孩子,你逗习惯了,就是不逗,他也不肯睡了。那一通折腾哟。何子衿出了月子才把小家伙们的作息调整过来了,基本上就是白天一个半时辰一吃奶,中午睡一个时辰,晚上醒一回,喂过奶后立刻就哄睡着。何子衿这带孩子的水准之高,连何老娘都忍不住夸耀,“带孩子就得这样带,有好些人,生个孩子就手忙脚乱的,把大人也闹得做不了事。”与沈氏道,“咱丫头带孩子这本事,比你都强。”三姑娘笑道,“比我也强。”何子衿道,“我这两个,不立下规矩,真是难带的要命。先时见天夜里闹腾,阿念当差时早上起床眼圈都是黑的。”眼看着周婆子也上了年纪,丸子多要在厨下帮衬,何子衿就想着,要不要再买几个丫头小厮的。把这话说出来,大家一道商议了,三姑娘道,“婉豆小麦都大了,她们的亲事也该办了。我想着,再买两个小丫头两个小子,细心看着,以后跟着重阳和二郎。”婉豆小麦定的都是铺子里的人,一个是掌柜,一个是胡文身边的小厮立春。沈氏道,“这是应该的。”沈氏这里想着添一个丫头,两个小厮。何老娘自己说不添,但余嬷嬷也上了年纪,便添一个丫头。何子衿这里,要添两个丫头。何老娘一算,与他们道,“你们各自出钱啊。”何子衿笑,“我们自己买人,当然是各自出钱,要让您老出,您老能乐意”何老娘道,“主要是这是你们自己要买的,但以后吃穿什么的,都是家里供应。”三姑娘笑道,“到时姑祖母只管挑个好的,会服侍人的,姑祖母那个,让我孝敬姑祖母吧。”何老娘也不客气,乐呵呵的应了,想自己省了个买人的钱,很是高兴。今年,烤鸭铺子开了分店,三姑娘手头宽裕,乐得讨姑祖母开心。何老娘还瞥自家丫头片子一眼,道,“越是财主越抠门儿。”“这也是遗传的您老人家啊。”何子衿笑嘻嘻地,“要不,到时您挑两个,三姐姐送您一个,我也送您一个。”何老娘很不客气地,“那可说好啦。”何子衿不说答应也不说不答应,道,“唉哟,今天想吃八方斋的蛋烘糕可怎么办三姐姐,你想吃什么”三姑娘抿嘴直笑,道,“我觉着他家的栗粉酥不错。”沈氏道,“红豆饼也好,不是太甜,外头是酥皮,又沙又香。”何老娘直叫唤,“唉哟唉哟,怎么遇到这么一家子馋嘴娘们儿。这以后日子可如何过得哟。”这么说着,还是拿出私房银子叫四喜跑了一趟,何老娘爱吃蜜枣。虽然出了几两私房银子,但白赚俩丫头,何老娘还是挺高兴的。大家正吃点心,沈老太太过来了,何老娘连忙招呼亲家一道吃点心,沈老太太一看就知道,笑道,“唉哟,这可是八方斋的点心。”何老娘道,“今儿个犯了嘴馋病,一个个的都嘴高的要吃八方斋的糕点,全是我花私房银子买的,亲爱尝尝。”拿个蜜枣给沈老太太。沈老太太近些年也爱吃甜的,口味与何老娘相仿,笑道,“亲家越发敞亮了,买这么些点心给孩子们吃。”“哎,嘴馋,没办法。”何老娘一面说着,又给自己拿了个蜜枣,就跟沈亲家打听起买下人的事了。沈老太太听了道,“是该添些人了,要都是大人们没啥,有翠儿她们也够使,如今孩子们多了,别个不说,得预备下几个丫头小子,年岁不必很大,慢慢养着,看好品性,以后好跟着孩子们身边儿服侍。”沈何两家都是寻常家境,并没有那些豪门世族有许多世仆可以挑选,像他们这样的平常人家,就得从外头买人了。尤其家里男孩子多,就得给孩子们预备下以后的贴身小厮,不说别个,一个好的下人,关键时刻也能救命呢。小瑞哥就是一例,当初沈素来帝都春闱,路上生了一场大病,倘不是小瑞哥忠心,熬不熬得过来都得两说。沈老太太还尤其叮嘱外孙女一句,“咱们曦姐儿那里,你也得预备下两个小丫头。”“现在是不是太早了”何子衿道。沈老太太道,“早也不早,有那五六岁的,买两个也无妨。待到姐儿大些,她们就能带着姐儿一道玩耍了,你这里也能腾出手来。”沈老太太在家里不大管事,她性子也好,家事都是交给儿媳妇江氏料理的。但沈老太太也是个心里有数的,想着日子比以前好过,女人们不似她那时候,见天做粗活了。交际往来这件事,就占了家里女人大部分的时间,所以,带孩子的事,势必也要有下人帮忙看着的。何子衿想了想,倒也是这个理,就是担心五六岁的太小,沈老太太笑道,“你五六岁就带着阿冽阿玄他们一道玩儿了。小丫头子买回来,好生教导一二,哎,这为奴为婢的,都是穷人家孩子,哪个不是在家里做惯活的。”何老娘很认同亲家的话,道,“这话是。”何子衿穿来这些年,也没有上辈子种种人权啥的想法,入乡随俗,她两辈子都是平常人,也没本事改变这世道。其实,这世道许多贫苦人家是不得已卖儿卖女,但也有许多自愿为奴的,譬如许多豪门下人,多少人争着做呢。还有那寒门出身的小官儿,取大户人家婢女的,这类事,在文官家见得少些,武官家是常有的。不为别个,就为豪门做靠山。何子衿买了人来,也不刻薄,就当他们终身制合约打工了。当然,前世的那种平等也是没有的,来到这个世间,就甭想平等了,就是前世,难道就平等了。有沈老太太在,大家就一道商量起来,沈老太太听说何老娘这里要添两个丫环,也是高兴,笑道,“亲家这里是该添两个人,你这院子大,家里常来常往的,有两个丫头,里里外外的,就都能照应到了。”何老娘一幅“我不是想显摆”的很明显要显摆的神色,道,“哎,我说不添的,孩子们非要我添,还非不要我出银子,三丫头送我一个,咱们丫头送我一个。”沈老太太眉眼弯弯,“这正是亲家你的福气呐。”何老娘笑呵呵地,“那还是亲家你福气足。”两位老太太说来都是碧水县有名的福气人啦,何老娘就跟沈老太太打听起沈玄明年考秀才的事来,沈老太太道,“他愿意下场,阿素也说叫他试试,我想着,阿素跟女婿当年也是十几岁就开始考秀才的,阿玄如今也十七了,试一试也无妨。反正是在帝都考,也方便。”何老娘连忙问,“这考秀才不用回老家么”“不必。”沈老太太笑,“原我也寻思着是要回老家考的,后来才知道,阿素在帝都当差,孩子们就能就近考取名功。”何子衿脑子转的快,想着这就好似前世的“高考移民”什么的呀,何子衿连忙问,“那这么说,那家孩子就能在哪儿当官就能在哪儿考功名了”沈老太太笑,“是这样,秀才举人都是如此,但春闱就都要来帝都考的。”沈老太太中午就在何家吃的饭,吃过饭去沈氏屋里说话,何子衿过去一道听。见她过来,沈氏还道,“阿曦阿晔睡了”何子衿笑,“吃过奶就睡了,跟小猪似的,呼呼的,我叫丸子看着呢。周嬷嬷也过去了。”她外祖母虽然常过来说话,但留在何家用饭的时候并不多。何子衿以为是有什么事呢,但先时说话也看不出外祖母有什么不痛快来。沈老太太见外孙女说孩子做小猪,笑道,“哪里有这样说孩子的”沈氏含笑,“就这样,做了娘的人也不稳重,天天拿着孩子玩儿一样。这也奇,阿曦阿晔还非她不可,见到她就乐颠乐颠儿的。”沈老太太笑,“子衿小时候就会哄孩子,要是别人家一下子生这么俩,还是头一胎,不知怎么手忙脚乱的,我看子衿,一点儿也不忙乱。”“她是把规矩给俩孩子立起来了,这俩孩子也不淘气。”何子衿过来可不是说她如何养孩子的,是来听他外祖母说事儿的。沈老太太叹道,“真是愁的人慌,宋奶奶那人倒没什么,跟你娘,跟阿玄她娘都能说到成块儿,我也挺喜欢宋奶奶的性子。就是这个梅二太太可真是,自打今年就常带着她家孙女过去说话,她那人说话倒没啥,我就是不喜梅家人这家风。”沈氏自家事情多,还说呢,“梅二太太总过去做什么啊”何子衿一想就明白了,道,“不会是想给阿玄说媒吧。”沈氏这也回了神,便道,“这要宋家,正经书香人家,与阿玄倒也相配。可这梅家”摇摇头,“阿玄是长子,这长子媳妇可不是好当的,娘你可得细斟酌着些。”沈老太太叹道,“咱家虽说近来日子好过,也不是那样的大户,我也没想攀高枝儿。就像你说的,长子媳妇娶进门,这一大家子的事就得她学着张罗,我是想着,阿玄也大了,的确也该说一房媳妇了。他是老大,下头还有三个弟弟,这长嫂,必得是个宽宏的人才好呐。”何子衿深以为然,与她外祖母道,“一家子,必得齐心过日子方能把日子过好。梅家二房在他们家算是出息的房头儿的,梅家就一样,风气不好,他家各房都是费尽心机的往自家房头儿捞东西。瞧着精明,可你看他家日子过得,越来越不如以前了。”沈老太太也完全是看着梅二太太赌心,这才过来亲家发散发散的。沈氏问,“阿玄他娘怎么说”沈老太太道,“阿玄他娘倒也没说什么,就是这梅二太太隔三差五的总去,我十分不喜她的为人,索性出来走走。”何子衿真觉着她外祖母性子好,要是换了何老娘,看不顺眼的,估计面儿上早显出来,或者寻个由头叫那家人死心了,哪里还自己出去。何子衿道,“外祖母你只管放心吧,舅妈的眼力,也看不中梅家的。”何子衿完全是放心的太早了,要是搁以往,江氏自是看不中梅家,但眼下梅家这不是突然升官儿了么。梅二老爷为礼部员外郎,转任了兵部主事,而且是一等一的肥缺,武选司的主事。看着是从五品降了正六品,但要知道,员外郎不过是个闲差,除了当年的薪俸,还有衙门里都有的灰色收入外,就没别个了。但兵部武选司的主事,那油水,真是哗哗的。梅二老爷这个,完全是虚衔转实缺,搁谁,只要不是傻的,都得乐的很。梅二太太如今出门,以往是金首饰,现在都换宝石首饰了。人前人后的,都是添了三分得意。当然,因是从五品降正六品,毕竟是降职的,故而梅家也没有摆酒,但,梅家太太奶奶姑娘的出门,较之先前,也显耀了许多。江氏想着,梅家必定是巴结上了承恩公府,这才得了肥差的。再加上梅二太太有意无意的在江氏面前透露过给这个孙女的嫁妆如何丰厚啥的,江氏这一向不大坚定的,便有些动心。不过,江氏动心没用,沈家的事,大事一向是沈素说了算。江氏一提,沈素就否决了,道,“不成,他家那家风,娶了他家女孩儿,以后咱家就没太平日子了。”江氏道,“我看那梅姑娘挺腼腆的。”沈素道,“看着腼腆,就有小瑞的事,也不能跟他家做亲。一肚子的歪门邪路,看着精明,却是一家子的蠢货。阿玄是长子,儿媳定要挑个稳重懂事的。”江氏急儿子的亲事,道,“那你就赶紧挑啊,阿玄过年可就十八了。你不晓得,如今帝都有那十大黄金光棍排行榜,唉哟,那榜上的,还有三四十没成亲的呢。都是极有本事的人,你说,这些人都是咋地了”沈素好笑,“要是阿玄有能上榜的本事,一辈子不成亲我也乐意。”江氏大惊,“那可不行我还等着抱孙子呢”江氏急地,“你看看,阿琪三姑娘都生第二个儿子了,还有子衿,先时那样叫人着急没动静,一生就是龙凤胎,儿女双全,这得是多大的福分哪。阿念真是好运道,娶了子衿,非但一下子就得了龙凤胎,子衿多会过日子啊,看她带俩孩子还弄的俐俐落落的。”沈素道,“行了,这不是当初你不乐意嘛。”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江氏其实早后悔了,要说以前,也只是微微有一些后悔,可自从何子衿生了龙凤胎,江氏那个眼馋哟,恨不能自己立刻给儿子娶房媳妇,也叫儿媳妇生出对龙凤胎来。江氏道,“你就知道说我,当初姐姐家托人捎信过来说要给阿念和子衿定亲,你不也懵了么。”“我是没料到那么早。”沈素道,“这话咱们说说就罢了,你可不许再提。阿玄的事,我早寻摸好了,先时看宋兄家的大姑娘不错,奈何咱阿玄略小些,人家姑娘定给了阿洛,倒也极好的姻缘。我看,他家二姑娘也是好的。我跟宋兄透露过些许意思,看宋兄也是愿意的。”江氏抱怨,“你们不早跟我说。”“也只是先提了提,我看宋兄还是想看看阿玄明年秀才试如何呢。”江氏想了想,道,“宋家倒也不错,你既有这心,待梅二太太再过来,我就不招揽她了。”“你少跟他家来往。”沈素道,“他家家风就不成。”江氏道,“毕竟他家现下搭上了承恩公府的路子,也不好太冷淡的。”沈素不以为然,“胡家是靠着太皇太后起家的,先帝在时,他家还好,毕竟有先帝在,大家都要礼让三分。如今可是今上继位,我听说,胡家一直与谢皇后不对付。”“那谢皇后再厉害,还能奈何得了太婆婆”“这有什么奈何不奈何的,听说太皇太后都中风了。谢皇后正是风光的时候,去岁出国孝后,礼部按制请旨说选秀充盈后宫,却是给陛下婉拒了。”沈素道,“谢皇后得陛下盛宠,这事儿,我都知道,想来在权贵之家并不是什么秘密。胡家本就是外戚,原出身贫寒,皆因太皇太后而荣。谢家可不一样,谢家是书香传家,如今虽也是后族,到底是有底蕴的人家。那梅家,你冷淡着些,他家如今觉着得了势,你一冷,想来他家自会去寻别家了。”江氏想想,还是听丈夫的。她又有些提心,道,“你说,要是咱阿玄考不中秀才,是不是宋家就不乐意了。”沈素好笑,“帝都这些人家,还怕儿子娶不上媳妇不成”江氏道,“我这不是急么。”沈素江氏夫妻商量沈玄亲事的事,宋奶奶在家却是不大欢喜,她也看出梅家的意思,知道梅二太太这是相中了沈玄。宋奶奶还与丈夫说着,“是不是沈家对梅家有意啊我看江太太那样儿,对梅二太太挺热络的。”宋大爷道,“都是一个街坊住着,又不是祁太太那性子,梅二太太过去,难不成江太太把她撵出去”宋奶奶道,“我还是得再打听打听。”宋奶奶对沈玄的态度一般,想着大女儿嫁了进士女婿,二女儿这里宋奶奶问,“今科春闱没有年轻进士了么”“有,一个是永毅侯薛家旁支,一个是陕甘寒门出身。”宋奶奶问,“薛进士如何”宋大爷道,“被谢家二房定走了。”一听是谢家,宋奶奶就知道是谢皇后娘家,这个,她家是再争不过了,宋奶奶又问,“陕甘那个呢”宋大爷叹道,“陕甘陈进士,家境寒微,家有寡母,下有三个未成年的弟妹。”宋奶奶一听,觉着沈玄还是不错的。宋奶奶转天就去了何家打听,何家正一团喜气说话着,沈老太太江氏连带着江家女眷都在,宋奶奶笑,“如何这般喜悦,近来你两家喜事多,叫我听听,我也沾沾喜气。”大家说的是孙御史成亲的事,江氏如今见了宋奶奶比往日要亲密三分,笑道,“正是大喜事,不过,不是我们两家的,是孙御史的喜事。”大家一道街坊邻居的住的久了,再加上孙御史也是翰林出去的,与宋家人也认得,宋奶奶笑道,“江御史有什么喜事”“大婚之喜,算不算喜事”宋奶奶拊掌笑道,“可不是天大喜事么。”孙御史这也年岁小小了呢。又打听定的是哪家的姑娘。江氏笑道,“说来这媒人您也知道,就是小唐大人,定的是小唐大人的侄女,父亲任鲤州知府,年前就要过礼的。”宋奶奶知唐家当家人唐相正是内阁首辅,这算起来,唐姑娘就是唐相的亲孙女了,宋奶奶忙道,“这亲事定的好。孙御史这才是好事多磨呢。”江氏笑道,“我也这样说。”何子衿笑眯眯的听着,这个,这个,这个姻缘说来,也是话长啊。近来都是喜事,倒是阿念私下与子衿姐姐商量着外放的事。何子衿倒没想这个,问阿念,“你如何想着外放了”阿念道,“自从万梅宫里来,我就想过。接着咱们有了孩子,这事儿就耽搁下来了。翰林三年一任,我要是想继续在翰林倒也不难。咱们日子过得顺遂,我就越发不放心,姐姐可记得,那人是跟着皇后去万梅宫,我方得见得一面。我常想,倘是宫人之类,哪里用劳动皇后娘娘。倘我没料错,她当是在宫为妃。”这个,何子衿也想到了。何子衿道,“难不成,她会对咱们不利”认为他们是她的人生污点什么的除之而后快那也不大可能,看阿念亲娘,在宫里不似能做什么大主的样子。而且,这事既叫谢皇后知道。何子衿觉着,他们反是安全的。阿念道,“她眼下是没这个本事的,可在帝都,这事儿倘无人知道还好,一旦为人所知,要如何呢”都说一孕傻三年,何子衿觉着,自己就应了那话。今阿念一提,她也不由深思起来。作者有话要说:s:休息天,效率反而不如平时,大家先看,还没查错字gd180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