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节
作者:紫羿叶子      更新:2023-06-21 14:31      字数:9044
  “给可心儿织的。你以前不是说电视里面儿那个大毛衣好看吗?可心儿说商场里没有卖的,求我给她织一个,为了这件儿毛衣,那孩子可是答应了要帮我拖一个月的地呢!”王婶儿忍着笑跟明子说着。明子想起来,还是年初的时候呢,电视里演港岛的电视剧《笑看风云》,那里女主女配总是穿一些大毛衣,明子超喜欢那样的大毛衣,就说今年秋天的时候,也要买两件穿。可心儿人小鬼大,知道美了,一听明子要买大毛衣,她也想要。商场不可能有卖那种款式的童装的呀,她就央着她王奶奶给她织,鹅黄色的,还挺好看的。两个孩子手里都有钱,平常过年的压岁钱,明子从来没让他们上缴,都是让他们自己存着,平常家里也总放着几百块钱的零钱在门口鞋柜上的盒子里,他们两个也是知道的,买东西用钱啥的,只要跟明子说一声就行,明子向来是不限制他们的。至于用劳动跟王婶儿换织毛衣的事儿,也是明子跟顾向北平时教的,不能因为王婶儿和玲子姐是在家里帮忙的,就不礼貌,都是长辈,要尊敬。而且,人家也不是该他们欠他们的,不能觉得让人家帮忙是理所应当的。明子为些还特意交待玲子姐跟王婶儿,不能惯着他们俩个。“自己去买的毛线啊?谁带着她去的啊?还挺会选的。”明子看着织了在大半的毛衣问道。“雪儿带着她去的呗,别人儿谁能带着她作呀!”王婶儿答着,高雪来了之后,可心儿可下有个姐姐了,这小姐姐还特别厉害,哪哪都能找到,啥啥都会干,什么都懂,她跟小迷妹似的老爱跟着人家,大事儿小事儿都爱找高雪帮忙。“就她俩就上街啦?”一个十五的,带着一个八岁的,就逛商场去了?“哪能啊!玲子要跟着,小顾没让。说是让她俩锻炼锻炼,等她俩走了,自个儿又在后面跟着去了。”王婶儿就笑顾向北,明明不放心,还非得做出个大撒手的样子出来。“啊……顾向北这两天都没上班啊?”顾长官不是被开除了吧?这都一个多月没上班了,回来了也没急着回去看看他的那些个宝贝队员?“没有。我听院里陈大妈说,他的那些队员一直在山里没出来呢。都有自个儿的队长带着呢,用不着他亲自去。”王婶儿在明子家待了这么些年了,跟大院儿里的大妈们早都混熟了,一个个的,对部队的训练门儿清着呢。“啊……我还以为他被开除了呢!”明子吐舌头,其实如果顾向北真被开除了,她还挺高兴的,不用跟着担惊受怕的了,还能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多好。“你呀!”王婶儿摇着头念叨明子,她自个儿孩子跟明子都差不多大,平常也拿她当孩子看的。明子吃完了饭,脑子也清醒得差不多了,就跟纪承打电话。酒店那边儿的合同已经办好了,纪承已经带着人过去接收了。大哥和大姐夫也一直在呢,一边儿是帮着做酒店的交接,一边儿是给大米的店铺收尾。剩下的大米,去掉发霉的,都直接送酒店了,酒店有冷库,也配着餐厅,用不上几天,那些米就消化了。公司这边儿,老总和主要的管理人员一下走了一半儿,剩下副总带着另一半儿人一个人当两个用的维持着公司运行,还得顺带着带新人。公司都这么忙了,明子也不好意思还在家当米虫,在电话里答应纪承会到公司上班,先带一段时间。小文哥跟老姐夫回来就进工地了,批下来的地都拆迁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进料,打地基了。小文哥账算得可明白了,今年先把地基和框架打好。等下半年大哥在南岛忙完了回来,明年砖厂正好复工,他工地上的砖就有着落了,他一次开这么大的盘,大哥开工也不怕销不出去,一个盘,两家都赚钱,多好。要说大哥这运气也真是没谁了,去南岛卖了两年大米,虽然大米没挣着什么钱,但是“捡”了个大酒店回来。最重要的,也是让同行嫉妒得眼睛都红了的是,这两年天气都不好,总下雨。干砖厂就怕下雨,一下雨砖坯子晾不干,没有坯子烧,大窖就得灭火儿,场地上的砖又拉不出去,钱压着钱,赔得上吊的都有。大哥正好完美的躲过了这两年。虽然谁也不知道明年会什么样儿,但是人家没开工呢,下家儿都找好了,小文哥这么大的盘,别人拖人拖关系,砖都送不进来,人家直接就是自家的。就是天气还那个死样儿,他也赔不上啥。气人不……学校开学之后,家里人也都开始了各自的忙碌。明子爹回来在县城里住了两天就让小文哥送他回高官屯了。小文哥拉了小半车的东西回去给三姨,还有前院儿的八爷爷。三姨家的老三两口子这段儿时间也带着孩子到高官屯儿陪老太太住了几天,虽说他们是陪自个儿的亲妈,毕竟三姨都到关家了,这个情儿关家还得领着。有啥东西都少不了他们的份儿。明子开始每天到公司上班,过起了朝八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早上跟着孩子们一块儿出门,晚上回来就到了晚餐时间了,在公司天天事情也多,忙啊,人手不够用。郝建国现在不光得天天跟明子当司机了,在公司干的活儿都快赶上个部分经理了。明子已经跟顾向北说了,再给找个司机,郝建国的才能不能浪费了,这孩子是个做生意的料。入冬的时候,大哥跟大姐夫带着陈国栋从南岛撤回来了,吴迪留在南岛了,他在酒店能帮上忙,而且跟他那个小女朋友也订下日子要结婚了,把他爸妈都接过去过年了,过完年直接就办婚礼了。还有一个特别好的消息,就是飞鸿跟海燕结婚一年多之后,终于有宝宝了。关家有第四代啦!大姐乐得都不行了,天天干啥都乐呵呵的,飞鸿结婚一年多,虽然她嘴上没说,小两口年纪都不大,她也没催着他们要孩子,可是心里还是着急的吧,不然有好消息传出来,不会高兴成这样儿。大姐夫一回来,就听到当爷爷的消息,也是高兴得不行,连饭量都跟着大了,一顿饭吃一小盆儿,还说呢,觉得混身都是力气,吃多少饭都跟吃不饱似的。海燕进入孕吐期的时候,就不在家开火了,每天下了班直接就到大姐家来,大姐天天换着样儿给好吃的,晚上吃完了饭,小两口再一块儿回自个儿家去。享福享得咧……因为海燕怀孕了,明子原计划的全家到南岛过春节的计划就实施不了了。大姐家肯定不会再折腾了。姐夫们也都上有老呢,过年的时候,都是回老家陪老人过年的。就三姐家四口人不用折腾。三姐夫是个很会生活的人,这几年家里日子缓过来了,不紧张了,明子当初让他们留着的国库券正经的挣了一笔,再加上市里房子的房租,也算是小富之家了。放寒假的时候,人家四口人就出门旅游去了,年前才能回来呢。顾向北过年的时候没有假了,走不开,不光走不开,还得下部队。明子没像往年一样带孩子出国,她的海边餐厅建好了,她要去验收了。就带着孩子到南岛过了个寒假。高雪这回也跟着到的南岛,她跟明子提出来要到酒店上班,在公司里,她只能做做文职,挣得钱并不多,她想到酒店附带着奢侈品店里当售货员,因为售货员有提成,奢侈品店里的提成还特别高。她家里负担重,想着挣钱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明子就同意了。带着她一块儿到的南岛。餐厅完全是按照明子专门找人设计的图纸盖的,就是她想像中的样子,门前的老树上还吊着秋千,随着海风,每一下都晃动出浪温的气息。海边儿嘛,海鲜是方便,所以餐厅就是个海鲜餐厅,明子本来想弄海鲜烧烤了,因为她自个儿爱吃烤生蚝,但是烟熏火燎的,跟装修实在是不配套,才退而求其次的改成海鲜餐厅的。第110章明子开餐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挣多少多少钱,最初她只是想块地,后来发现位置好,才开了餐厅,也只是不想浪费了这块地,这么好的风景。关于餐厅的定位,她更在意的,也是自己的口感体验。所以餐厅的大厨是高薪聘的,活儿少工资高。服务员也都是精挑细选的。然后菜的价格嘛,也跟餐厅的品质一样,脱离了平民的范畴。明子求的不多,只要不赔钱,能维持收支平衡就行,她不用这个餐厅挣钱。不得不说,冬天在南岛待着真的挺享受的,二十度左右的天气,不冷不热的,穿着单衣正好。高雪到了南岛就去酒店上班了。因为长得太好看,要个儿有个儿要样儿有样儿,嘴还特别会说,情商超高,从上班第一天就人销量,之后几乎每一天都有销量,这就绝对是本事了。酒店经过整改,管理各方面都比原来高了不只一个档次,客流量比之前要大不少,但是能随时随地买得起奢侈品的人,说实话,还是有限的。可就是在这样有限的资源里,高雪还是每一天都有收获,那就绝对不是运气的问题了。好看的姑娘谁都乐意多看几眼,可光是长得好看,并一定就能让人心甘情愿的接受你的推销。还得有情商。这样的姑娘,到了哪里,都不会被埋没的。明子在南岛待了一个月,高雪在这一个月里就挣了两万多块钱。她一直住在酒店的员工宿舍里,平时除了工作服,很少买衣服,钱大部分都汇回家里去了。高风明年就要退伍了,他这种就是正常的二年兵。高雪跟明子说,想攒些钱,给她大哥在县城里开家小餐馆,也让他有个谋生之地。明子能说什么呢,只能羡慕,人家养出了这样的孩子。部队那块地,一直没有动,纪承把那一栋楼稍稍整修了一下,做员工宿舍了。所以子来南岛,还是得住在酒店里。怎么也是自家的酒店嘛,纪承给娘仨安排了顶层的总统套房,明子终于也有机会享受了一把“总统”的待遇。周围的景点儿已经都玩过了。明子每天就是到餐厅去客串服务员,全面的感受一下餐厅的经营情况,服务水平。每天在餐厅吃两顿饭,每顿一到两个菜,打算走之前把所有的菜都尝试一遍。两个小的,不怎么跟明子在一起,他们自己能照顾好自己了。平常明子到餐厅上班的时候,他俩就自个儿待在酒店里写作业。或者去游戏池游泳啥的。每天早晚两次,到海边跑步,顾向北时常打电话过来,督促他们两个训练,说是回去之后要带到队里去考核的,达不到新兵的标准就要惩罚。要么说是特种大队大队长的孩子呢,八岁就得达到十八岁成年新兵的标准了。明子倒是不心疼孩子,顾向北又不是后爹,肯定能照顾好他们。她只是犯愁,小龙儿当然怎么练都没问题了。要是可心儿练得五大三粗,孔武有力的,可怎么整?都已经是那么个脾气了,再加上比脾气更爆的武力值,哎,未来简直不敢想像。平常他们俩到海边儿跑步也不是就他们俩,早在明子娘仨刚一到南岛的时候,吴迪就安排了人跟着两小的。都是他们以前的战友,后来投奔过来的,知深知底的,没啥不放心的。九七年,就是在这么简单又安逸的气氛当中到来的。过完了年,在顾向北终于可以从兽营里面回来的时候,明子早早就买了回程的机票,带着孩子们回家等着团聚。然而他们才团聚了没到三天,顾向北又走了。伟人逝世,他们有很多事情要做。连明子爹过生日,都没有赶回来参加。家人团聚的时候,也都感既了一番伟人的离逝。其中大哥的感慨最多,他说,如果不是因为邓,关家可能还在高官屯里种地呢,他们家不会有现在的日子。住着自己家盖的楼房,开着几十万的车,拿着大哥大,想吃什么就吃得起什么,想用什么买得到什么。还能花二十几万块钱全家老老小小的出去旅游。明子爹他们那辈人认知中的现代化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如今,何止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啊。大哥说得大家伙儿都挺感慨的。给明子爹过生日的不光是他的七个子女,还有别的亲戚,可就是过得最差的,也没有穿带补西的衣服的,没有挨饿的,甚至日常还在吃粗粮的都少了。这就是进步,整个国家的进步,受惠的就是他们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小老百姓。电视上循环播放着关于邓的电视剧,记录片和影像资料啥的。特别是他说的等到港岛回归之后,要到中国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特别的让人唏嘘,老爷子只差了不到四个半月就等到了。看电视新闻上每天报道港岛回归的进度,明子才恍然想起,下半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她这种小老百姓,每天吃饱不饿就行了,哪里有空关心那么多国家大事,上辈的九七年,她还在上学呢,一天天的一点儿不知道愁,傻乐呵傻乐呵的,什么金融危机啥的不过就是新闻里的名词,对于他来说,还不如一个化学方程式背不下来的危机大呢!但是对于现在的明子来说,金融危机的意义就大不一样了。危机危机,是危险,更是机遇。别的她没什么印象,但是港岛在这样席卷了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当中安然挺了过去,她是知道的,她上大学的时候,好多课程的老师都会从各种角度分析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实际意义,总是拿港岛举例,如果没有祖国这个强大的靠山,港岛的境遇不会比其它三只小龙更好。在亚洲四小龙当中一枝独秀了后面的那么多年。明子还记得一件事儿,就是上辈子她的一个朋友结婚,那朋友很传统,买首饰的时候,就认准黄金了。当时是她陪着逛了好多家金店,对金价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三百多块钱一克。那时候跟金店的店员聊天,还聊起过,金融危机的时候,金价触底,才不到一百块钱。那店员还感慨,要是谁那时候存上点儿金首饰啥的,都能赚到三四倍的利润。还有房价,这个不是前世的记忆,是明子这辈子的知识积累,她买了这么些年的房子,就研究了这么些年的房子,自己家做了这些生意,她也不是经济上的小白了。经济不好,企业破产,房价肯定要跌。只看跌多少了。这时候去港岛抄底房产,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再想一想自家的这些个买卖,没有上市的,没有企业,都是小来小去的,还都是实业,影响应该不大,国内的经济发展是谁都阻止不了的,只会越来越好。受到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想明白了,明子就啥也没提,就正常过日子就行了,没啥需要做准备的。事实上,好像国内真正的那些商业巨头,就是从这次危机之后才开始崛起和创建的。所以,对别的地方来说,是危险,对国内来说,真的是机遇。明子没有大志向,大佬们吃肉,她这种小虾米跟着喝点儿汤,混个温饱就好了。小舒儿今天要中考了,啊,对,伏雨也中考。伏雨的成绩没有小舒的那么好,可能在考上与考不上中间徘徊,所以他就特别的努力,平时几乎都看不到这孩子出门,除了上学放学,每天就是宅在家里复习功课,二姐换着样儿的给做吃的,就怕孩子累着了。跟伏雨的努力比起来,小舒儿的日子过得简直像是在渡假一样。每天晚上放学回家,吃过晚饭,先跟着大嫂下楼,在院子里打一会儿羽毛球。然后等家教来了,陪着写两个小时的作业。收拾收拾就睡了。没错儿,她有家教。大哥从一年前就拖朋友给找了两个家教看着她写作业。一个教语文,一个教英语。实际上,小舒儿这两门课的成绩非常好,没请家教之前,她这两门课已经是班里的前几名了。家教真的就只是陪着她做作业而已。大哥大嫂在孩子的教育上,特别舍得投资。每天中午回家,小舒儿从来不午睡,也不看书,就看电视。晚上家教来之前也是看电视等着家教来。有时候晚上有她喜欢看的电视剧,睡前还得看一会儿。五月份的时候,砖厂停了两年,刚复工,大哥大嫂都在厂里忙,有时候晚上回不来,就让明子爹来县城里小住,帮着看看孩子。还是跟小夫儿住一个屋儿。有一天晚上一点多起来上厕所,看到小舒儿还在客厅里看电视呢。老头儿当时就把小舒儿赶回屋里睡觉去了。后来大哥大嫂回家之后,明子爹就跟大哥提了小舒儿太贪玩儿的事情,结果大哥不但不管孩子,还跟明子爹说,“没事儿,她现在学习怪累的,放松放松,不要紧的。”明子爹那个气呀,又待了两天就收拾东西回高官屯儿了,说是在家里待得生气。大哥是太能惯着孩子了。大哥惯孩子还不止是这些呢,平常给小舒买补脑液啥的营养品,各种水果各种补就不说了,只要有空能早回家,还总带着孩子出去玩儿,说是要放松。县城里不知道哪个二货开了家保龄球馆,大哥第一时间就带着全家去体验去。最奇葩的是,中考前一天,说是带小舒儿放松,带着孩子去打了两三个小时的保龄球,那么沉的球,小舒儿玩了两三个小时,第二天早上起来,手都是抖的。拿笔都费劲。是真的不紧张啊,自己拿个小笔袋儿,遛遛达达就去考试去了。考完了第一课语文的时候,中午回来吃饭,家里人问考的咋样,自个儿还说呢,考试的时候,睡着了,是监考老师给叫起来了……这一年的中考科目,是抽签定的,物理化学抽一科,历史和政治抽一科。小舒儿在化学上的悟性低到什么程度呢?一百分的题,打七十分,就算是超常发挥了。但是她运气好啊,就化学是死穴,中考还抽着考,还偏偏就抽上了物理和班治,不用考化学了。给孩子乐得,抽出来那天,挨个儿给她知道号码的所有亲戚朋友答电话,分享她的喜欢。连纪承都收到电话了。明子接到小舒儿电话的时候,好好的恭喜了她几句。运气,再加上心大,小舒儿的中考三天过得比平常的期末考试都轻松。反观伏雨,每一科考完了,都特别严肃,拒绝跟小舒儿对答案,怕对到不一样的影响心情。然后每天晚上还是坚持复习到十点钟以后再睡觉,拒绝一切家长试图让他放松的娱乐活动。有时候吧,学习这个事儿还真得讲点儿天份,小舒儿就属于那种比较有天份的孩子。她是真的没把中考当回事儿,自信到什么程度呢?每一科考完试出来,直接就跟大哥估分,文科类的有主观题,不太好估,她只估个大概。数学和物理,直接估到个位数。数学考完出来就跟接她的大哥说,应用题第一道几何题,辅助线引错了,七分,肯定全扣了。最后一道大题太难,步骤太多,她写得乱,如果考师因为她写得乱扣一分的话她就能打一百四十二,如果不扣,就能打一百四十三。物理考完出来更牛,直接就跟大哥说了,九十一。结果,半个月之后,成绩公布,数学真的是一百四十二,物理真的就是九十一分。牛不牛!随着成绩的公布,高中的录取分数线也同时公布了。实险高中的分数线五百九十五,二中五百九。伏雨考了五百九十四分,够上二中的了。他报考的也是二中。考上了。查完分儿,给孩子乐得,一下子就放松了,绷了一年多的弦一下子松了,躺床上就开睡,睡了两天,给二姐吓坏了都。都上医院找大夫了,大夫说没事儿,就是太累了,休息过来就好了才放心的。小舒考了六百一十分,县里公布前三百名的成绩,她考了七十名。跟明子当年的状元是没法儿比了,但是人家过得轻松啊,跟玩儿一样就考上了。明子当年也是努力过的,还得在两辈子的积累基础上呢。小舒也报得二中,没报重点。不是她不想报,是大哥没让她报。一呢,是他跟二中的几位校长都是很好的朋友,分班什么的能有个照应。二呢,大哥表面上看是随波逐流,任孩子自由发展,但是小舒儿玩儿成那个样和,他心里也担心她考不上重点,多丢人啊。还不如直接报二中,哪怕考不上呢,再找人去,也不至于被人说不知道自己孩子几斤几两,学习不好报什么重点。成绩出来,大哥大嫂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大哥一辈子要强,这回闺女是真给他张脸了,他那精气神儿足的呀,跟喝了兴奋剂似的。放暑假,小舒儿天天去飞鸿家里看小侄子。飞鸿的儿子农历五月末出生的,暑假的时候还没过百天呢,小舒儿天天在家没事儿,就去逗孩子玩儿。海燕的妹妹海玉也来看外甥,人家已经上班了,比海燕还会儿玩呢,就带着小舒儿在家里玩游戏机啦,出去滑旱冰啥的。大嫂见到海玉的时候还特意交代海玉,多带小舒儿出去玩儿,省得她在家闷着没意思,还给出了费用。大哥更是不知道怎么奖励小舒儿好了,看电视广告上有学习机,他就给买回来一个,花了一千多块钱。实际买回来之后,小舒不过就是熟悉了一下键盘而已,剩下的用途不过就是当游戏机用了。每天在家里打游戏,玩儿超级玛丽。两人也不管。大嫂还花了两百多块钱给小舒儿买了一双李宁的运动鞋。这时候还没流行什么阿迪耐克啥的呢。县城里正常的衣服鞋啥的价格,很少有在一百块钱以上的。小舒儿平常穿的鞋子,五十块钱以上的都没有。大哥大嫂平常惯着两个孩子吃喝,也不怎么管他们的学习。但是从来不惯着孩子穿戴,这回是真的奖励性质了。二姐看大哥大嫂对小舒儿持续一整个暑假的不停奖励,也想跟进。给伏雨买点什么。但是人家孩子不要,说了,想玩游戏上五楼大舅家玩儿就行,或都去飞鸿哥家里玩都行,何必再花一份儿钱呢。至于穿的,更不用了,他一个男孩儿,用不上。吃的还行,好吃的他是不拒绝的,不过出去蹭的时候多。有时候馋了还跟着小文哥到关家庄蹭点儿,反正是不用自家花钱就对了。这会过劲儿的……小文哥是孩子们的付款机,放暑假了,一大帮孩子聚在一起玩儿,要是出去吃烧烤啥的了,从来不找别人,肯定就找小文哥过去结账。还从来不提前告诉,每回都是吃完了找个电话,给小文哥打电话,让过去结账,坚决不给他跟着蹭饭的机会。小文哥每次付完了钱回家都得“骂”这帮小没良心的一回,一个个儿的没心没肺的笑,也不当真,下回还这么干。大哥还特别羡慕小文哥的这个待遇,他也想跟孩子们付钱去,但是孩子们不给他这个机会呀!小文哥从小就是孩子王,到老都是孩子王,小辈儿的更把他当朋友的成分多一些。大哥可不行,明子娘没了之后,他就是整个关家的大家长了,孩子们都怕他。就小舒儿跟小雪儿还能好点儿。出去玩儿的事儿,谁也找他呀!小雪儿心眼多多个孩子呀,但是每回哥哥姐姐们找她爸付钱的时候,都不说不乐意。人家说了,得知道个里外,有心眼儿不用跟家里人使。有能耐到外面用去,跟家里人算计,算啥能耐呀。说的好。暑假的时候,明子又带着孩子们出国了,这回不光带着自家的两只,还带着伏雨和小舒儿,当是奖励他们考试考得好了。两孩子头一次出国,眼睛都不够使的了,看什么都好奇。小舒儿胆子大,学了三年英语,也不管会说不会说,敢说呀,各种找人聊天儿,这一开口,可把孩子给打击得不轻。人也是中考刚打了一百四十五分的高材生,以为自儿的英语挺好的呢。结果一开口,老外全听不懂。别人说什么,她也听不懂,出门儿跟没带耳朵没带嘴似的,这跟孩子憋的。等待了几天,适应一点儿了,能听懂五六分了,才发现,自个儿平时学的,跟人家讲的,完全是两码事儿呀。再一想她说的,跟笑话儿似的。伏雨比较谨慎,一直没有开口讲过英文,只是听,琢磨。所以他就没闹小舒儿那样的笑话儿。“你们两个小坏蛋,啊!明知道课本上的英语会闹笑话儿,也不跟我说一声儿,看我笑话儿是不是?”小舒儿闹了笑话也没多么不好意思,嘻嘻哈哈一笑就过去了,她一个外国人,谁还会计较她说话不标准不成?回头儿她发现可心儿和小龙憋着笑,就知道这两是故意不说想看她笑话,就追着他们挠痒痒,严重的惩罚两个小坏蛋的不义气。不过之后,小舒儿是下了狠心,天天抓着小龙和可心儿跟她补口语,白天尽往闹市区去,特别是市场啦超市书店啥的,那些地方人多,她也不说话了,光听着。晚上回来就拉着两个小的练。伏雨从来不吱声,但每天都默默的跟着。练口语的时候,也不落下,偶尔也说上几句。只是进步比小舒要慢上许多。毕竟是有基础的。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吧,磕磕绊绊的,就算是能交流了。等到回程的时候,人家都能自个儿办登机手续了。这语言天赋,也是杠杠地了。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明子根本都不在国内。就在新闻上关注了一下,每天看新闻关注金价又回落了多少。股市又跌了多少点。八月份,孩子们快开学了,才带着几个孩子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