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作者:紫羿叶子      更新:2023-06-21 14:31      字数:7555
  第104章明子这还是第一次来三姨家,以前她一直在上学,上班的,没来过。他家几个儿子结婚的时候,明子也都是礼到人没到,大哥和小文哥来的次数能多一点儿,家里儿子结婚,还有三姨父去世的时候,都过来帮过忙。大哥来的最多,前些年收粮的时候,一周都得来好几次送钱。三姨家还是一间半的土坯房,跟明子小时候家里住的土房样式差不多。一进屋儿,东西也都是那些东西,酸菜缸,油坛子,水缸。进屋里,老太太正在炕上坐着呢,还不知道他们来了呢。“三姨,我们来接你啦,你东西收没收拾好啊?咱们就走吧?”二姐先开的口。“啊?我没啥东西收拾的。就一套行李,还有几件衣服,再也没啥的,剩下这些个锅碗瓢盆儿啥的,都留给老大他们了。”三姨就起来翻箱倒柜的收拾东西。明子就跟二姐还有大嫂帮着她收拾。柜子都是空的,一共也没有几件衣服,就是一套棉衣棉裤,两双新鞋,还有一套衬衣衬裤,再就是两套换洗的衣服和一个围巾,再就没有什么了。大嫂帮着收拾行李,她一个人过去,带一套被褥就行了,剩下的不用全带着了。“三姨呀,你这被褥啥的,咋不洗洗呢?”大嫂边收拾边说,她是老媳妇儿了,跟三姨这些年也都很熟了,没那么多忌讳,有什么就说什么。明子看了一眼,那被褥可不是,都快打铁了,三姨真不是个干净人儿。要是老头儿说个人卫生弄得不太好还有情可原,老太太弄这样儿,真是有点儿说不过去了。“三姨,要不被褥就不带了吧?家里都有现成儿的,你要用不习惯,回头儿我给你买套新的,好不好?这套别带了,棉花都旧了,也不暖和了。”明子委婉的让三姨就别带那套行李了。“还是带着吧,我都盖习惯了。”三姨还舍不得扔她那个行李卷,那就带着吧!三姨家的大哥要留大伙儿在家吃饭,他这人吧,怎么说呢,做儿子算是一半儿合格嘛,没有完全的不管老人,但是呢,在家里说了不算,家里媳妇儿当家,媳妇儿呢,也不说完全不管老人,就是要跟其他儿子比,总说都是一样的儿子,别人不管,他们就不管。所以呢,虽然老人就住在跟前儿,也就是当儿子的时不时的来看看,给打打水,抱点柴禾啥的,儿媳妇儿是不会出现的。明子几个看不上这样的人家,再说他家日子过得也穷,让人家准备一顿饭,好几个月的积蓄都得搭进去,何必呢。就都不肯留下。接了三姨就走。她家老大多多少少有点尴尬,妈走了,还是因为儿子们不养活才走的,他当儿子的要是连尴尬都没有,那可真就是没救儿了。也没把老太太直接送回高官屯,到屯里接上明子爹,把两个老人都接到了城里,在关家庄,大家伙吃了个饭,这事儿就算是过到明面儿了,以后老太太就算是接到家里了。当天下午,还是明子跟大嫂还有二姐,陪着老太太逛商场,里里外外给买了两身儿衣服。明子到底给买了一床新的被褥,买的是花布,老太太自己挑的,都是很多年前那种老式的大绒的花被面儿,又买了棉花回去。当天晚上,大姐二姐大嫂老嫂一起动手,没多长时间就给做上了。第二天,小文哥开着车送两位老人回的高官屯儿。小文哥的意思,他们家三口儿跟着回去住,方便照看老人,也不能说有了老伴儿,亲爹就不管了呀。大伙儿都笑话他傻,忙啥啊,就不能给两个老人一点儿单独相处的时间,适应适应?小文哥一听这话,才不张罗了。反正都到了天气好的时候了,不像是冬天,天气不好,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两老人身体都杠杠地,比大姐身体可都好多了。三姨才五十六啊,身体好着呢,真不用在惦记。就这么样儿,孩子们都进城了,就老人还留在农村了。亲戚之间也不是没有讲究大哥和小文哥的,说他们俩不孝顺,扔下老爹不管。这话有一回亲戚家办事儿,明子爹也去喝酒,有人提起来,让明子爹听到了,明子爹当场就急眼了,把那人骂得直接就跑了。明子爹当场就说,以后谁再让他知道说他儿子不孝顺,他就上谁家去,骂他们祖宗。明子爹之后的日子过得还挺好,菜园子伺候得精心,那菜也不知道他怎么种的,也不用化肥,但是一个个儿的长得特别大,那茄子长的,都快赶上手臂那么长了。三姨也跟着忙活儿,她喜欢花儿,还在房前屋后有空地儿的地方都种上花儿了,屋子里也养了几十盆儿,大嫂最会养花儿,三姨看到大嫂有啥花儿好看,就跟她要苗儿。小文哥和老嫂一周总得回去三回两回的,去看看,住上宿两宿的。给送吃的喝的,小文哥好吃好喝的,最爱弄吃的,他吃一口东西,都能想着家里的老爹,三两天就买点儿好吃的给送回去。老嫂回去就给洗洗涮涮,明子爹是干净人,一辈子穿的戴的都干干净净的,小时候有堂姑姑帮着洗,后来有明子娘照顾着,再后来就是闺女们,大嫂结婚之后,洗洗涮涮的就都是大嫂的事儿。从来都给拾掇得干干净净的。小文哥怕三姨的卫生习惯不太好,照顾不好明子爹,就总是跟老嫂回去帮着洗洗涮涮。三姨到了关家,算是享福了,吃的用的,她都没见过。有一回,小雪儿回来跟明子说,她三姨奶连方便面都没见过,她在家吃方便面的时候,老太太就问她,吃的啥呀?说是方便面,居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老嫂一看那情况,赶紧给煮了一袋儿,让尝尝,老太太跟吃御膳似的,香得不行。还有火腿肠儿,明子爹都不稀得吃的东西,老太太都稀奇得不行。人家胃口也好,都快赶上前院儿八爷爷家那几个儿子家的好胃口了。也确实,过去的日子过得,估计跟前院八爷爷家的日子也差不多,饭都快吃不起了,别说别的了。明子姐几个听说这个情况,就都给老太太买吃的,换着样儿买,只当是为了让老太太尝新鲜了。毕竟是自个儿亲姨,跟别人终究是不一样的,再说,把老太太哄高兴了,不也是为了自个爹好嘛。大嫂主要就是负责两位老人穿的,一年四季的衣服,大嫂都早早给准备好了。分工的都还挺明确。老人的事儿安排好了,一大半儿的心事就算是放下了。秋季开学的时候,连小雪儿都上一年级了。孩子们也渐渐大了。小文哥没有忙得再找新的项目,刚建好的楼压了很多钱,他得缓一缓。再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觉得自个儿没儿子,没啥奋斗目标儿,就一个闺女,将来结了婚就去别人家了,他挣多了也没啥用,饿不着就行了。顾向北就看不惯他这种想法儿,时不时的训小文哥一顿,但是根本没用。小文哥有时候喝多了,就跟老嫂耍酒疯,他倒是不会动手儿,但是换着花样儿的作也够人受的啦。老嫂就时常一边儿哭着一边儿收拾他弄脏的屋子。有进候楼上楼下大哥和老姐听到了,还能上来劝一劝,有时候听不着儿,老嫂就只能干憋气了。老嫂自个儿也知道症结在哪儿,自个儿也说,不就是因为没给他生个儿子嘛!现在小雪儿大了,老嫂也有心思想再生一个了,她跟明子同岁,才三十,年纪也不大,可是偏偏又怀不上了。老嫂想要,又怀不上了。小文哥就更郁闷了,一喝多了就嚷嚷,他就是没有儿子的命了。说得可心酸了,听的人心里都不得劲儿。别人还没法儿劝,姐几个都有儿子,就他一个闺女,一劝,他更难受。这个事儿,是挺愁人地。但是家里人真没有站在小文哥一边儿的,不管怎么说,他总跟老嫂发酒疯就是不对,媳妇儿是你自个儿愿意娶的,再说了,现在人家也不是不给生,一直怀不上能怪着谁啊,医院也去了,检查也做了,都没啥毛病。有一次,明子回家的时候,小雪儿悄声声儿的到七楼来,跟明子说悄悄话儿。“老姑,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小雪儿神秘兮兮的说着。“啥秘密呀?”明子就配合她,也小声儿的回应着,其实七楼就他们两人儿,整得跟秘密接头儿似的。“我爸前两天让我爸罚跪了。”小雪儿的语气里还有点儿小兴奋,每回都是他爸收拾他,这是终于有人给她“报仇”了?“啥?你爸?罚跪了?因为啥呀?”明子也老惊讶了,小文哥又作了啥了?“那天我们在屯子里住。我爸喝醉了,回家就骂骂咧咧的跟我妈说话,我爷在外屋听到了,就骂我爸,我爸就不吱声了,还叫爹呢。我妈就气哭了,说我爸还是没醉,为啥就不认识她了,但是却认识我爷,明明就是装醉,就想骂她。我爸一看我妈哭了,拿着鞋就要揍我爸,我爸就跪下了。跪了半宿呢,我后来都睡着了,他还没起来呢!”小雪儿这孩子早熟,啥都知道了,学话学得也挺明白。明子都听明白了。“啊,这样啊,那你爸是活该。是该跪。”明子附和。“就是,好男不跟女斗。谁让他欺负我妈了。”小雪儿可解气的样子了。“那什么,雪儿啊,大人的事儿咱还是少掺和,你爸也不是欺负你妈,他就是喝醉了。”这苗头可不好。“老姑,我都知道,我爸就是想要儿子。你看他那么喜欢我小夫哥就知道了。我不跟他一样儿地。”小雪儿说得头头是道儿的。“哎呀,雪儿呀,你咋这么厉害呢?连这个都知道啊?也不是,你爸是喜欢你小夫哥,但是他也喜欢你跟你小舒姐呀,你看他平时对你们仨多好啊。”小文哥喜欢孩子,不光是对姓关的这仨特别好,对那么些外甥外女的也都特别好。“那倒是,要不是这样儿,我早不理他了。让他连闺女都没有。”小雪儿皱着小鼻子跟明子“嫌弃”她爹。“哈哈。我家小雪儿真是啥都知道啊,你还有啥不知道的呀?”明子觉得小雪儿这跟个小大人儿似的童言童语的特别可爱。“我呀,我啥都知道,就气人不知道。”小雪儿说得还挺认真。“哈哈……”明子都笑得不行了。这孩子太逗了,果然是小文哥的种,一点儿没差种,怪不得小文哥总说,他治不住小雪儿呢。这孩子,一般人儿是治不住。不过也有能治住小雪儿的人,就是大哥。打她一出生,大哥就特别喜欢这小丫头儿,大哥对两个闺女可比小夫儿稀罕多了。这孩子自己也知道,对她大爷一直比对她爸还亲。也很听大哥的话。罚跪事件,因为小雪儿的“宣传”,其他姐妹很快也都知道了,都说小文哥,让他有点儿记性,别一天到晚总喝酒,也别总跟老嫂跌蹬鼻子上脸的,不能人家不跟你计较,你就越发的上劲儿啊。小文哥自己也臊得不行,三十多岁了,还让亲爹给罚跪了,就没有更丢人的事儿了。好长时间都没敢再喝多。时间就是在这么磕磕碰碰中过去的。明子没急着让自家的两个孩子上一年级,他们的知识储备是够了,但是明子还是想让他们再多玩儿一年。顾向北自个儿上学晚,也没耽误什么,对此没啥意见,两孩子更没啥意见儿,能玩儿多好啊,哪个小孩儿不爱玩儿啊。后半年,明子又带着俩孩子出国了,上一年刚培养出来的语感,都快要忘记了,还得再巩固巩固。这回,明子还顺手买了个房子,也不是很贵,几十万软妹币而已。纪承这两年又开出去好几年新超市,明子光跟着分钱,一年也有几十万。干放着也没啥用,明子不有上辈子留下的根深地固的一个思维,那就是有钱就买房子。把正她是打算以后每年都带着孩子出来待上一两个月,当是学外语了,有个房子,方便多了。房子是在澳洲买的,离家近,都算是东半球儿嘛,总比地球对面那近多了。而且这时候离国内的土豪们来澳洲跑马圈地还早着呢,房子不要太便宜了,几十万,就是带着大院子的别墅了。顾向北是别想出来了,想陪都陪不了,他们这种人,出国都不是好事儿。还是别出来的好。这回没在外面过年,顾向北还在家呢,不能把他一个人儿扔在家里过年啊。年前明子就带着孩子回家了。不回来也不行了,顾爷爷去世了。小龙儿做为第四代,得回来披麻戴孝的。顾向北老伤心了,把明子的心都要哭碎了。明子从来就没见过顾向北哭得那么伤心过。顾向北说,这世界上,对他恩最重的两个人就是顾爷爷和明子了。没有明子,他不会吃到饱饭,不会挣到钱上学。可是没有顾爷爷,他早就饿死冻死了,连遇到明子的机会都没有。明子没法儿劝,这几年,总是有亲人离世,实在是没办法的事儿,像顾爷爷和爷爷这样,只是年纪大了才走的,其实就是正常的自然规律,谁都阻止不了的。顾向北自己也明白,他说自己就是想痛痛快快的哭一场,发泄一下就好了。他也是见惯了生死的人,这些事情还是能想通的。因为顾爷爷过世,新年,顾向北就带着全家都在老家过的,陪着顾奶奶。一直待到明子爹过生日,才全家回到高官屯。因为冷家屯跟高官屯近,明子到家的早,她到家的是时候,姐姐们还没到呢,亲戚客人也都没来呢。一进屋儿,就见电视柜儿两边儿,一边儿站了一个,小夫儿跟小雪儿,板板正正的站着呢。“这是咋了?”明子就问小舒儿,她正趴在炕沿上写作业呢。“他俩作祸了,我爸让他俩罚站了。”小舒一边儿说,一边儿使劲憋着笑。可心儿跟小龙儿两个一看哥哥姐姐在那儿站着,还以为他俩玩儿啥呢,一边儿一个,也去站着了。这俩傻孩子……“作啥祸了?你爸都生气了?”大哥对孩子那可是好脾气得不行了,向来最惯着孩子,轻来轻去的,不可能急眼。“他俩在外面儿淘,踩着大盆上鸡窝,把那大盆都踩跪了。就是那个每年祭祖发纸的时候烧纸的那个黑大盆。”小舒儿说得可清楚了。哎呀这作的,怪不得大哥生气呢,那个大盆是明子爹自己用泥烧出来的,比明子岁数都大。不到过年的时候都不带拿出来的,这是过完年还没来得及收呢吧?就让这两个小败家儿的给踏碎了,这罚得都轻了。顾向北进屋放下东西就出去帮着爷几个扫雪去了,明子到厨房帮忙切酸菜,她这几年练的,刀功还是可以的。两个小的,就不管了,自个儿能玩儿去。大嫂跟老嫂都憋不住笑,跟明子聊那两个小败家儿的那样儿。两人也知道自个闯祸了,老老实实的站着,都不敢动,看着特别的搞笑。第105章明子爹生日过去,大哥跟小文哥还有明子在关家庄聚了一次,聊一下这一年的计划,每一年的年前年后,总会有一次这样的小聚会,讨论一下全年的计划。小文哥还是没有什么新的计划,现在超市发展得很好了,最挣的还是车队,他也没有要增加新车的意思,现在五十辆大货车,实话说,规模已经很大了。也没有要再建新楼的意思,这几年,关家建了两个小区,房子的质量也好,小区的设计也好,明显比其他的楼高上一层,虽然价格是贵了一点,但是能买得起楼的,谁不想住更好一点儿的地方,多那三两万的,也不是不能承受之重,谁家也不可能倾家荡产花五六万块钱买个楼。家里没个十万二十万的,或是能挣来十万二十万的能力,谁敢买楼啊?不过日子啦?所以,现在还有好多人在跟小文哥打听,啥时候再开新楼盘呢,好提前订上一套两套的。有些建筑商同行,自己盖的楼不住,还跟小文哥买楼呢。小文哥是真不着急,关家的人对金钱,好像都没有特别大的野望,够富足的生活就挺好,对于豪奢都没啥想法,还都在孩子们面前营造出个生活不易,家里没有余粮的形象。小文哥是在等着好地方呢,批地的事儿不是一朝一夕的,他不想在边边角角的地方随便建,要建就在最好的地方,那样的地方,不光是得有实力有能力才能抢得到,还得有点儿运气。他现在就是天天在关家庄待着,找机会。一旦有了好机会,他还是会出手的。明子也没啥新计划,今天齐老板的写字楼就盖好了,她能有一整层属于她自己的办公区了。超市都是纪承在管着,连属于她的那一家,纪承也友情帮助的给代管了。今天他正全力准备着要进军地产界呢。明子就不掺和了,等着分钱就好了。她当家庭主妇当得挺习惯的,每天看看书,想学什么就学点儿什么,照看照看孩子,周末会一会同学朋友,再有空的时候,跟老公约约会,浪漫一下,挺好的。再没事儿的时候,还可以写写稿,这些年,她还一直都是报社的特约记者呢,每年也会奉献个十篇八篇的稿子出去。每年还带着孩子们出去旅游,玩儿上两个月,不知道活得多潇洒,让她再吭吭哧哧的忙活,她是没有那个雄心壮志了。花钱的事儿,她在行,再让她自己打拼,挣钱?真没那个动力了。大哥确是有新计划。去年不光小文哥没开新工地,县里其他的建筑商也没有开新工地,他们的楼不像小文哥的能卖上高价,在材料涨价的情况下,挣不到多少钱,就都在观望。没有工地开工,砖厂的买卖就不好干,加上煤涨价,工人工资上涨,利润越来越小,干得没意思了。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哥之所以想停一停砖厂,是找到了新的项目。去南岛卖东北大米。这生意还是乡里的王书记给他提供的线索,并且接的线儿。王书记的亲堂哥在南岛一家大酒店做董事长,酒店是省里盖的,王堂哥也是省里外派去的。他在那边儿待好几年,说那边儿的米不好吃,有卖东北大米的,好几块钱一斤,还轻易买不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书记跟大哥闲聊的时候,提过这个事儿,大哥就留了心,小舒儿的姥姥家就在产大米的地方,他有收购大米的渠道,也很了解大米的行情。才八毛钱一斤,多收的话还能更便宜,运到南边儿,一斤大约五毛钱的运费,卖两块钱一斤的话,就是接近百分之百的利润了。大哥今年就打算去南边儿卖大米去。也不是说闷着头儿直接就干,要先去考查看看,确实可行,才会做。明子没想到大哥还有这样的门路,南岛可是好地方,别的她不知道,上辈子她去过不止一次去旅游,那房价贵得能吓死人,当时的导游还会给游客讲当地人靠炒房子一夜暴富的财富故事,她的印象很深刻,还曾经把那故事写到自己的扑街文里去。这回,大哥去南岛,大米挣不挣得到钱明子不知道,但是明子又有了新的发财之路,是真的。这真的是意外之喜了。明子现在的日子过得太安逸,很多事儿,没人提起的话,她都不一定想得起来了。也是穿过来太久了,快三十年了,再好的记忆力也记不住多少东西了。现在也还没有开始旅游热,也没时兴到南边儿旅行去,一点触发明子记忆的点都没有。所以,对于大哥的新计划,明子是十二万分的支持的。因为有了新的目标,明子连着好些天,心情都在亢奋的状态。“最近有什么好事儿啊?你这么高兴?”顾向北怎么可能没注意到明子的变化。“哈哈,你看出来啦?我要发财啦?”明子跟顾向北得瑟。“发财?”顾向北挺惊讶的,他虽然从来不管明子做什么,也不知道她挣了多少钱,养家的事儿他出力的也不多,但是对于自己老婆的财力他大概还是有数儿的,能让明子说出来发财两个字,那这一定不是小生意。“是啊。大哥要去南岛了。”明子笑得合不拢嘴。“南岛怎么了?”顾向北更不懂了,士安大哥去南岛,跟明子发财有什么关系?她又参与了?那也有可能,如果那样的话,那么按照以往的经验,大哥又要给她“打工”了,挣的钱保证大部分都得进明子的口袋。“南岛好多挣钱的机会啊!那可是好地方,以后旅游业发达了,房子啥的不得老贵了?我先去囤点儿,那不是发财啦?以后咱家两个宝贝儿的学费生活费老婆本儿嫁妆还有我的养老钱就都有啦!”明子掰着手指头算账。“呃……所以这些年,你连孩子的学费生活费老婆本儿嫁妆都没有挣出来吗?还有,你还得自己挣养老钱?”顾向北似笑非笑的看着明子,所以她之前挣的钱她都算到哪里去了?“啊?哦。那些不算。我要重新开始,再挣一遍。那些都是过去。这一次,我要投资未来,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谁知道什么时候南岛才能火呢?没准儿十年二十年之后呢!我就是赌一把。”总不能跟顾向北说以后南岛的房产会很火很火很火吧?凭什么呀?“那万一你预测失败了呢?赌输了怎么办?以后咱孩子的学费生活费老婆本儿嫁妆可都没有啦。”顾向北好奇的问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