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作者:紫羿叶子      更新:2023-06-21 14:30      字数:7108
  “要说这事儿,还跟咱家老祖宗有关呢。这人和人的缘份,真没处说去。”大哥说的老祖宗其实就是爷爷。爷爷八十多了,老寿星了,大家都叫他活祖宗,家里现在也管他叫老祖宗。“啊?还跟爷爷有关系?啥情况?”爷爷一辈子在农村待着,能有啥事啊?“你记不记得,十五年前,爷爷退社之前,遇到过一个城里来的干部?给爷爷买了好多好吃的?后来咱婶儿说爷爷那么大岁数了还在社里当社员,让人家笑话了,给爷爷退的社?”大哥提起来往事。“那个事儿啊,我知道啊。你遇到那个大叔了?”不然不会这么突然的提起的,那人当然就跟凭空出现似的,后来又凭空消失了,家里除了爷爷,谁也没见过那人长什么样儿,这些年也没再有过任何消息。“可不是。说起来这事儿,真是太神奇了。我前一段儿不是去煤矿吗?你也知道,那火车得坐两天两宿才能到。正好,我对面儿坐个大叔,我看他岁数不小了,火车里人多,过道不好走,来回打热水啥的我就帮他打了。后来就跟他唠起来了,结果越唠越近。发现他居然就是当年给爷爷买过点心的那个人。我俩唠了一道儿,后来他把宾馆的地址给我了,让我办完了事儿去找他,请我吃饭。我去煤矿看完了煤,正好没啥事儿,我就去找他了。这回他才跟我说,他是干啥的。原来,他是咱们省里计划委员会的,专管各种资源审批的一个部门儿。后来我俩一起吃了一顿饭,就分开了。我琢磨了好几天,能不能做点儿啥买卖。后来让我想到,各种粮库收粮,不是得用麻袋吗?我要是批出来点儿麻袋卖,不是也能挣个差价儿嘛。回来之后,我就到省城去找那大叔了,没想到,大叔那么痛快给我批了十万条麻袋的批条儿。我走了五个县,找认识的粮库,把这十万条麻袋的批知卖出去了。你猜猜一条麻袋我挣了多少差价?”大哥让明子猜。“那我哪能猜得着啊,我都不知道麻袋一条多少钱。”明子就笑。“一毛?”明子看大哥举了一个手指,就猜到。这样的话,二十天挣一万块钱,真算是不小的一笔财了。“一块!”大哥摇头,手指抖着跟明子说,眼睛都在放光。“一块钱?一条麻袋?”明子很惊讶,不太敢相信,那大麻袋一条才能值几个钱啊?“一块钱,一条!”大哥点头确认。“一条钱批给我的,我卖了两块钱。正常粮食买的话得两块二两块三。”麻袋那么贵呢吗?十万条麻袋,那不就是十万块?哎呀,大哥发大财了啊,怪不得那么兴奋呢。“恭喜大哥。”明子笑着恭喜。“那什么,你跟小文儿找我啥事儿啊?对了,他去进木材咋还没回来呢?都快过年了。”大哥才想起来,明子一见着他就说有事儿找他的话。“我们也有事儿啊!”明子就把小文哥打来电话,说可能发现了一条路子能用廉价的日用品从苏国换到木材,给砖厂打电话找不到他,就找了自己,然后自己跟据形式做了判断,判断的依据就是这两年的报纸电视和她在报社上班得到的内部消息。然后决定做这个生意。之后小文哥回到家,带着日用品又回去的事儿跟大哥说了一遍。“小文哥现在肯定已经到了。如果顺利的话,过几天木材就能发过来了。”明子说。“哎妈,要是真有这好事儿,那这不是跟捡钱似的吗?那边儿现在已经这么乱了吗?”大哥觉得这事儿听着特别的不靠谱。“那边儿比你想像得还要乱。咱们就是没那个人脉,要不然,这可是一个发大财的机会。”明子想起来一个故事,当年是因为看小说的时候,那作者写得太苏了,所以她记住了,好像当时那主角是先从苏国银行贷款,一个亿苏币,然后兑换美金,当时的汇率是一比一,后来,苏国解体之后,又用美金兑换俄币还贷。当时的汇率是一千比一。然后又用多出来的差价买石油等战略储备。那金手指开得,简直了,都成金大腿了,直接首富了。“咱也不用发大财。不担风险,不犯法就行。咱够吃够喝就行了。”大哥一听发大财就发怵。他自己挣十万钱兴奋得好些天睡不着觉,觉得够花好多年了,特别满足,一听明子那就不是十万八万的生意,他可没那么大胆子。“哥,你可真是咱婶儿的亲儿子。这小胆儿。怕啥的啊,那钱还烧手啊?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看小文哥这回要是真能把木材发回来,回来他一准儿辞职做买卖去,你信不信?”小文哥的胆子可比大哥大多了,当然,论稳重,谁也比不了大哥。“谁像你们似的,低头儿就知道往前走,不撞墙都不带回头的。一点儿不知道给自己留后路。不过你还行,上回那钱处理的就挺好,小文儿还没有你稳当呢。你就跟着他作吧,把你那俩钱儿都得瑟没了,你就不作了。”大哥一如既往的反对一切赌搏式的投资,宁可不挣钱,也不想有一点儿赔钱的可能。“嘿嘿嘿……”明子就没皮没脸的冲着大哥笑,那意思,她不害怕,钱都作没了,还有大哥可以依靠。那表情太明显,大哥一看就明白了,就没脾气了,拿手点她,直摇头,但是不再说什么了。明子向来都是这样,小事儿上听家长的,大事儿上也能听过去意见,但是不会完全顺服,一旦她做下了什么决定,那是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谁说都不好使。家里人其实都知道她的性子,从小就有主见。所以,一旦她决定了什么事儿,基本没有反对的,知道反对也没用,还不如在背后看着点儿,接着点儿,万一她失败了,别摔太惨就行。好在,这些年,大部分都算顺利。就是找了顾向北这么个对象儿的事儿上,比较闹心。不是家里不想反对,是反对不了,两人都住一起了,还能怎么反对?再说了,顾向北是从小看着长大了,人品还是很过硬的,把明子嫁给他,家里也是放心的。只是谁能想到他这兵当不完了呢,还越干越大扯了,都出国留学去了。整的明子有丈夫跟没丈夫似的。腊月初十,小文哥才跟风尘仆仆的回到家,第三天,运木头的车就进了马场的仓库,整整一列车,二十几车皮。仅仅是两万块钱的日用品,就换回来这么多东西呀。大哥跟小文哥一起到马场接的货,看着那一车车的木头住下卸,跟看景儿似的,回到家还一直跟明子说,不能有事儿吧?不能有事儿吧?明子的肚子已经很大了,看着跟别人□□月大随进都快生了似的。看着大哥那慌乱里透着不可置信的表情,就想笑。“哥啊,有能啥事儿。只要东西顺利进到国内了,外面就是翻了天,跟咱们有啥关系?你是不知道现在边境那边儿都啥样儿了,咱这才哪到哪啊,那些个大贩子,那化肥,水泥,木材,石油,一星期就能发一火车,还有买机器的,倒腾车的。对了,那大货车是真好啊。下回我再去,咱也整几辆回来,放马场里运货用。不要白不要。我是看明白了,现在苏国是真完犊子了,现在就是抢着算,谁抢到手算谁的。”小文哥就在边儿安大哥的心。“不行,等过完年,你得跟你一起去一趟,不亲眼看看啥情况,我不放心。”大哥这护犊子护得都到了一定境界了,小文哥可是奔三十的人了,还跟孩子似的看着,做啥他都不放心。“行,我再去的时候,咱哥俩儿一起去。”小文哥知道反对无效,答应的很痛快。木材卸完了,小文哥就着车,又给发过去一些年货,就是一些猪肉、白酒还有豆油啥的,都是早就打回来电话,大哥帮着准备好了的。那边儿关系不能断了啊,得维持着啊。忙活完了这一遭,终于能消消停停的过个年了。年货家里早都准备好了,大哥今年也发了财,一点都没心疼银子,吃吃喝喝的,凡是城里能买到的,恨不得都买上一点儿。鞭炮更是买了上千块钱的。直接开着货车上鞭炮厂接的,足足拉了一车回来。屯子里的人一看这个架式,都知道老关家这是发财了,明子娘一听谁说士安大哥发财了,就满口的否认,说是因为家里生了大孙女,明子又怀了双胞胎,姑爷出国留学回来就是大官了,高兴。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见第82章顾向北人在国外,不能回来过年。一走半年,只写回来两封信,那信明子收到的时候,就能看出来,明显是被“检查”过的,也不知道是哪个部门做的。这也能看出来顾向北这个军人的身份,做点儿什么有多不容易,写封家书都这么敏感。第一封信是出去一个多月之后到的,除了给家里报平安,就说了一下外面的生活环境,说自己适应得不错。反正都是些报喜不报忧的话呗。第二封信刚收到没几天,是接到明子的信,知道自己有孩子要当爹了,还是一下子就要有两个孩子了。兴奋得不行,信里跟明子说,收到信的那天,他去操场跑了十圈儿,一点儿没觉得累……然后就是在信里各种嘱咐明子注意身体,注意休息,多吃好吃的,别心疼钱,少干活儿,一切以身体为重啥的吧啦吧啦写了六页纸。明子觉得那信没超重,都挺神奇,因为顾向北一共写了十页。还有特意让明子转达给小文哥的话,说是把明子交给小文哥照顾,等他回来一定好好感谢小文哥等等。怀孕之后,情绪就特别敏感的明子,接到信哭了好几次,明子娘就劝她,哭有啥用,人也哭不回来。太激动了对孩子还不好。这时候也就当娘的能说一说了,别人都没法儿劝,想想都觉得可怜,那么大个肚子,就一个人儿。真是不容易了。明子一天能把信拿出来看个十回八回的。那信纸没几天都被翻的起毛边儿了。才小心翼翼的折好了,放在信封里,再放在专门用来放重要证件的小铁盒子里保存好。明子这个样儿,明子娘也不提什么出嫁女儿不能见祖谱的老理儿了,她也是没招儿啊,撵都没地方撵去。不过,明子对于传统还是很尊重的,并没存心非要破坏的意思。供祖谱,做供碗的时候,明子到前院儿三姐家待着了。祖谱供在东屋爷爷的那屋,过年的三天,明子一步都没有往那屋里去。全当是打了折扣的避过了吧。过了年儿,大嫂今年正月都没有回娘家,因为二姨病危了,随时都有可能不行,二姨这辈子最稀罕的就是大哥这个大外甥,这些年跟大嫂处得也好。临走的时候,肯定得在身边陪着的。明子三个姐姐回来之后,也跟在高官屯的几个弟妹一样,每天都会到屯东头儿二姨家去看看二姨,现在已经吃不下去什么东西了,每天只靠着喝点小米粥吊着口气儿。二姨一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闺女,儿子再好,不贴心。何况她的那五个儿子,也就老三还可以,剩下的老五、老七还有点儿人味儿,老四,老六?跟没有是一样儿的。这些年,吃的,穿的,要不是明子姐几个加上大哥大嫂给她买,那真是什么都没有。下半年,因为并发症,瘫在炕上不能动,二姨父照顾得也不是那么精心,身上都起了褥疮,活得也是辛苦,自杀了多少次都没成功,摸电门去都能正好赶上停电,后来也就死了自杀的心了。总念叨着自己这是罪还没遭够呢,老天爷不收。正月初六,下午。二姨走了。临终之前,几个儿子总算都在身边儿,儿媳妇只有高四嫂一个人在,其他的都没靠前儿。还有就是明子娘带着她的几个孩子。小雪儿还小,明子娘让老嫂在家看孩子,明子还怀着孩子呢,明子娘不让她过去,说是怕有冲撞。明子就跟老嫂在家待着。明子娘娘几个回来的时候,伤心是肯定的,神色里还都有些愤愤。明子问过了才知道,这是为二姨不平。人下午两点多才走,五点没到就下葬了。几乎把哭丧的程序都省下了,人才咽了气没到一小时候呢就送殡仪馆去了,火化之后拉回来送到高家祖坟就入土了。那真是一点儿没耽误。这是怕影响人家过年的心情吗?“哎,走了好,走了是享福。”明子娘回到家之后就躺下了,晚饭也没吃。大家心情都不好,老嫂在家里把饭做好了,一直热着,大家回来都是凑合着吃了一口,没什么心情。久病的人,对于离去,大家心里其实早就有准备了,所以伤心都是有限的。而且明子娘说的一点儿没错,对于二姨来说,走了真是享福了,活着才是真遭罪呢。过了正月十六,明子爹过完生日,大家就开始忙了。明子跟着老哥老嫂一起带着小雪儿很快就回到县城里住了。她的孕期进入七个月的后期,都知道怀多胞胎会早产,她现在就是这种情况,随时都有可能生,孩子出生的东西早都准备好了,大嫂给做得小被子小褥子,明子自己买得手感特别柔软的棉布,她自己不会做,大姐给孩子做的小衣服。姐几个到了她这儿,小文哥要二胎不算,她这就是最后的一波儿了。之前侄子侄女和外甥们穿过的小衣服给收拾了一大包。其实这怀孕也挺耽误事儿,如果不是现在这种行动不便的情况,明子是应该在家里帮着准备以货易货的东西,联系运输啥的,但是现在呢,啥也干不了,天天走路睡觉都不消停,肚子里的两个还算是省心,没太折腾她,但是二肯定大于一啊,再不折腾,两个乖孩子也比一个淘气孩子能折腾。肚子这么大,压迫内脏,胃酸特别特别多,老烧心,吃多了不行,不吃还饿。一天得吃好几顿,小文哥现在被她跟老嫂锻炼的,厨艺都长进多了。因为压迫膀胱,一晚上还得起夜好几次。觉也睡不好,白天精神头儿都不怎么够用。真是啥也干不了。现在走路都上喘了。别说干点儿啥事业了,你说多耽误事儿吧。二月初二,龙抬头。大哥跟小文哥还没回来呢,打回来电话说一切顺利。明子都没来得及高兴呢,肚子就开始不对劲儿了。这愁人的,家里连个男人都没有,明子爹娘前两天还说过了二月二就来县里看着点明子,这还没来呢,她就先发作了。老嫂还带着个刚百天翻身都不会的孩子。走都走不开。怎么整吧。明子自己拿着东西,出了门找了个人力三轮车把她送到的医院。肚子一阵儿一阵儿的抽痛,大冬天的,脸上的汗跟水似的往下趟,一边儿咬着牙强挺着,一边儿在心里骂顾向北,恨得牙根儿都疼。好在,这时候的医院,还是有人情味儿的,挂号的一看明子这种情况,特事特办,没两分钟就把手续给办好了,排队的也没人跟她争抢。医院里好人多,都是病人家属,很理解家里有病人的心情,看明子就一个人儿,不少人上来帮忙,几个婶子嫂子带着明子往产科走。有个热心的小伙子先跑到楼上去帮着找大夫了。明子一到产科大夫就在等着了,还没到进手术室的时候呢,就坐在走廊里等着,疼得轻点儿的时候就起来走一走,她也没个家属,所有的同意书都是自己签的。“姑娘,你的家属呢?”护士长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等了半天,也没见一个家属过来,就问明子。转移她的注意力,省得全部注意力全在疼上。“当兵的,回不来。”明子露出个虚弱的笑,脸上汗又下来了,护士大姐就给她擦汗。“那婆家人呢?也没个人跟着呀?”“孩子他爸是孤儿,没有家人。”“啊,这样啊。那你娘家也没人啦?”护士大姐看明子的眼神已经很“慈祥”了。“娘家有人。爹娘原来打算明天过来了,谁知道这两个不省心的今天就着急出来呢。还没到八个半月呢。”明子说完了自己都觉得心酸。“啊。你这是双胞胎,早产是正常的。别担心哦。没事儿。你身体条件挺好的,顺产问题不大,放松啊,放松。”大姐浑身都是母性光辉。“明子?明子你咋样了?开几指了?”老嫂抱着包得严严实实的小雪就来了。走的也是一头汗。“老嫂,你咋来了?还把雪儿折腾来了。没事儿,我自己能行。呃……”明子还想说,突然的一阵儿疼,疼得她说不下去了。大夫出来一检,开了五指了,让进手术室。“明子,没事儿啊,明子。我跟雪儿在外面等着你。”老嫂这人没啥主见,急得不知道说啥好。明子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全剩下疼了。疼痛是不是双倍的,明子不知道,折腾肯定是双倍的。要不是大夫说她完全可以顺产,她是说啥也不想费这个劲,剖腹算了。生孩子的力气真是全都来自于对顾向北的“恨”了。孩子生下来的时候,明子爹还有大姐夫,二姐都在外面儿等着了。老嫂今儿个超常发挥了,紧急时刻没懵,第一时间给砖厂打了电话,把明子要生的事儿告诉自己老爹,让帮忙通知家里。牛书记岁数大了,什么没经历过,知道大哥小文哥都不在家,明子娘身体又不好,帮不上大忙,得通知能帮上忙的。正好大姐夫的车在砖厂拉煤灰,就叫大姐夫去高官屯接明子爹娘的时候,顺道到三门李屯把二姐接上。一番安排很合理,这么大的事儿,谁也没敢耽误。二姐把小伏雨往后院婆婆那儿一送,家门一锁,抬腿上车就走。明子爹娘本来第二天就要出发的,行李早准备好了,出发更方便。作者有话要说:二更看吐槽大会看得,都没时间码字了。关于小文哥不扯证的事儿,这个我是真没搞明白啊。我问过原型本人好多次,一直给我的解释就是懒得去领证啊,不过后来领了,为啥我就不剧透了……小三儿肯定没有,别的不敢保证哈……接着看吐槽大会去了……第83章明子是怎么出的手术室自己都不知道,老大还看了一眼,是个男孩儿,老二都没看到,光听着大夫说了一句是个女孩儿。就晕过去了。等她醒过来的时候,人都已经在病房了,两个孩子并排躺在另一张床上,二姐正在给喂奶粉呢,奶瓶奶粉都是明子之前早就准备好了的,她比较讲究,也算是比较矫情,特意找了在粤的朋友,从港岛给带回来的。上辈子奶粉那事儿闹得太大,明子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她可不敢拿自己的孩子赌。又不舍得给孩子喂三姐家小强吃的那种一块钱一袋的。好在这时候还没有带货这一说儿,多带几罐奶粉也没人查。奶粉给带过来就行,市里齐老板现在生意大,每星期都有好多货车来回在两地跑,直接就能给带回来。明子从港岛带奶粉的事儿还给她的一些朋友提了醒,家里有孕妇的,有孩子要吃奶粉的,都开始从外面带,他们是不知道毒|奶粉的事儿,可能完全就是为了显示他们的逼格,纯粹是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档次。明子刚发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特别的想开个店,卖舶来品。再一看自己那肚子,啥想法都熄了。“醒啦?感觉咋样?”明子娘也来医院了,在明子病床边儿上坐着呢。“嗯,有点儿饿。婶儿,我想看看孩子。”身上还是疼,但是跟生的时候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事儿了。“来,看看。这是老大。五斤半。”二姐一听明子想看孩子,把老大抱给明子看,之后交给明子娘抱着,回身儿又抱起来小的,“这是闺女。五斤。长的可俊了。八个半月,这么大,太不容易了。”两孩子不算大,但是也不算小了,都挺健康的,也不用放保温箱,不用特殊观察。明子孕期可着劲儿的吃,一点儿没心疼钱,南方的水果都没少找人往过带,好东西真没少吃了。不过真没白吃,孩子确实长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