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
作者:若然晴空      更新:2023-06-21 05:57      字数:7930
  王秋担惊受怕了一整晚,周家两兄弟又都是半天放不出一个屁的锯嘴葫芦,至多生硬地安抚几声,王秋眼底下乌黑黑的,见了顾屿一身官服坐在衙门大堂,更是手软脚软,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顾屿摇头道:“你年纪尚小,不必拘泥,起身吧,把你在买主家经历过的事细讲一遍,尤其是指使你们盗窃的事情。”王秋面上带怯,周虎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只是他一脸煞气,看着却像是恐吓人似的,王秋抖了抖小肩膀,意外的是,他居然真的有些镇静下来了,行了一个也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拜官礼,重重地磕了一个头,才开口。“是,是,大人!我家是扬州城外山宁镇上的,去年家里预备到年底宰的牛让官府收去了,家里欠着钱,我娘就做主把我和妹妹卖到城里,说等宽裕点了再把我们赎回去。”王秋老老实实地说着,连抬一下头看看顾屿的表情都不敢,幼童的逻辑很多时候是不甚清晰的,但他吃了一年多的苦,倒比刚进城的时候机灵了许多,交代了前因,他拿脏兮兮的袖子抹了抹眼泪,才咬牙叫嚷了起来,“可是本来说好的让我们干活,给口饭吃,到了地方才知道,是要让我们去当偷儿和叫花子的,狗三儿家里出过读书人,怎么也不肯去偷,他们,他们就把他的腿砍掉,挖了舌头,丢到街上去讨钱……”周虎的眉头都忍不住动了动,他在战场上几经生死,见过的血腥场面数不胜数,可从来也没想过,边疆之内,太平盛世的大宁,竟然会发生这种事情,来了淮南道之后,反倒是比以前见识得更多了。顾屿的目光落在王秋的身上,语气倒是没有怎么缓和,顿了一会儿,等到王秋哭完了,才接着说道:“如此你便是原告,可有信心说服和你有相同经历的幼童做为人证,告这些人一桩死罪?”王秋抖得更厉害了,只是听顾屿的声音四平八稳,似乎一个死字从他嘴里说出来之后,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像说书人唱的威风八面的官老爷。他悄悄地抬起一点眼皮,顾屿面容平静,也就那么随他偷瞧,明明是一副十分年轻的俊美容貌,却一点也不显得肤浅轻薄,反倒是从内到外透着一种清贵的官威,明明眉眼间带着深刻的冷意,王秋却忽然不怎么害怕了,他见过庙里的青天老爷,也是这个样子的。“狗三儿做不成证了,不过后院里的,肯定也都想出来!就是他们不敢,还有我妹妹呢……”顾屿对他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周虎身上,周虎反应过来,上前一步抱拳等候命令,顾屿道:“从赵校尉那里调一百个人,带上王秋,去东南巷把被告一众押进大牢,过午之前我要见到你们回来。”周虎昨天已经去踩过一回点,这会儿路况都铭记在心,他把王秋带回来的时候也很小心地避开了人的耳目,并没有打草惊蛇,连忙应下。直到出了扬州府衙,王秋才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意思,顿时又是兴奋又是惊奇,带着十二万分的憧憬,时不时回头看一看扬州府衙的方向,甚至看周虎也不觉得有多可怕了,紧紧地贴在他的腿边。“没什么可怕的。”走了一段路,周虎忽然说道。王秋抬起脸庞,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可真要说起来,总和寻常的孩童不太像,周虎认为这是吃了很多苦的结果,心里不由得软了下来,抬手拍了拍他的脑袋。王秋受宠若惊,忽然又想起了什么,怯生生地小声问道:“虎叔,大人让过午之前回来,我们要是迟了,会怎么样啊?”周虎面上没什么表情,却十分耐心地给他解释了,“迟早与否没有大关系,大人习惯把所有的事情划分成一份份的,每日解决问题若干,这次应该是过午之后,准备开堂审案,所以才让我们尽快把人抓回来。”王秋听得张大了嘴巴,他虽然没有认识很多官,但就是他自己干活的时候,都不会这么勤快,官老爷难道不该是每天吃喝躺着,遇到案子就让师爷去,等到三审四审地确认了对错,才会拿着印章一盖,好结案吗?只是还没等他想出个所以然来,周虎的脚步就是一顿,东南巷到了,站在巷子口,一眼看到的就是朱家显眼的大门。王秋的腿有些发软了,周虎一手把他拎到身后,命两个人把他护好,咣咣咣敲了好几下门,等了好一会儿也没人理,他停了一刻,直接抬起脚对着那扇红木大门就是狠狠一踹。军中的探子并非是很多人想象得那样,一身材矮小,二头脑机灵,三懂得随机应变,相反,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在敌我两方之间来回奔走的,只能是体型强健的男人,事实上他和自家弟弟在没有受伤之前,两个人合力,甚至能在自家将军手底下维持百招不败。周虎踹门的力道很大,只是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就只是那么一脚,看上去十分结实的红木大门就应声而倒,整块门板倒下去,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声尖锐的惨叫声。这声音熟悉得很,周虎都不用去看,就知道倒霉的被门砸到的正是昨天晚上把王秋赶出去的妇人,据王秋说,这妇人从夫姓朱,看上去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但其实后院里的幼童大部分都是朱夫人从各地弄过来的,有的借口收养,有的干脆就是从一些孤儿多的村庄里用不值牲畜牛羊的价格换取到手的。王秋起先吓得脸都白了,等到看到周虎三下五除二就让人绑起朱夫人,任由她扯着嗓子叫嚷,不知为何,竟然连最后的一点畏惧之心都没有了,看到周虎朝内院走,他连忙小跑着跟了上去。东南巷本就是个不大的巷子,即便门做得漂亮,也掩盖不了这处房子就是个关押人货,买卖人口,训练扒手的地方而已,这些人正经的住处没有一个在这里的,进内院之前,周虎就做好了心里准备,可等看到这里面的情况的时候,他的心还是忍不住跳了几下。初秋的天气睡在外面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入眼是一片乱糟糟的干草,十几个不满十岁的幼童光着身子窝在里面,不分男女,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带着许许多多的鞭痕烫伤,还有的伤口就算是周虎这个见惯杀戮的人,看了都觉触目惊心。这些幼童明明已经听到外面的动静,竟然连一个张望的都没有,小部分人只是尽量地把身子朝着干草堆里缩,想要掩盖一二,周虎眉头拧起,让人去打开里面的房间。王秋跑得最快,去打开了其中一间房的门,房间里面的环境比外面要好一些,成排的木笼子上着锁,有的是空的,有的里头窝着人,王秋愣生生地站住了,看向面前最近的一个木笼子,上面挂着一个小小的有点磨光的白色石牌。这是关他妹妹的笼子,那个白色石牌他也认识,是代表了“已售出”的意思,他不止一次地看到过那些穿着华贵的人过来买人,起初他以为被那些人买走就是去过好日子的,直到有一天听人闲聊才知道,被挑来关在笼子里的,都是那些富贵人眼里好吃的“肉鸽”。旁边的笼子里关着的是个十来岁的小少年,看了看跟进来的厢军,瑟缩一下,隔着笼子的缝隙拉了拉王秋的衣角,小声地说道:“你妹妹昨天夜里让朱大卖掉了,是吴官人亲自来挑的,要人脖子上的肉给他娘做药引……你也别急,他带走了两个,还有个新来的。”王秋的眼睛都红了,来回转了好几圈,正巧周虎进门来,他扑通一声就跪过去了,嘶声哭叫起来,却偏偏急疯了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不住地磕头,磕得脑门都渗出鲜红的血丝来,声声呜咽。第五十九章 办案周虎带着人赶到的时候,吴府的后厨正在备热水,宰杀肉鸽是有忌讳的,须得正午时分当着太阳底下现杀,传说如果不这样做,就会招来肉鸽的阴魂不散。吴府的大官人昨天半夜亲自出来采买肉鸽,一则是做个孝顺的样子出来,二则是最近钦差南巡,里里外外的风声都紧,上头三令五申让停了污糟的买卖,没人敢在这风口浪尖生事,不是他亲自来,这朱大还真不敢卖。事实上就是他亲自来了,朱大也是磨磨唧唧了好长时间,一会儿说这都是他准备训练的好苗子,一会儿说风声紧不敢做,最后定下一头肉鸽两百两银子的价,才给他把人买了回去。吴大官人心里清楚得很,人肉做药引还有些可以说道的地方,非要人脖颈肉就有些不对了,他家老娘这是心疼大胖孙子好长时间没吃上肉鸽,一天天地在家里闹腾,故意装病给他瞧的,这也没什么,谁让他有的是银子。周虎带着人一进吴府,就被吴府上的家丁护院围了个严实,他带了百十来个厢军,却是没想到一个举人老爷家里竟然也能养上百十来号人,两方僵持不下,周虎独眼微眯,一把拔出了腰间的佩刀,几步上去就从护院里揪出一个看着像是领头的人,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老子奉钦差之命来找人,有敢拦的,等同抗旨不遵,老子一刀一个,不用赔命,还要受嘉奖!”他话说得凶悍,又一脸的煞气,吴府的护院们顿时有些怯了,被周虎挟持着的管事更是抖若筛糠,连声说着不敢,话都打结。周虎用刀背拍了拍他的脸,恶言恶语地说道:“昨天你们家老爷从东南巷带回来的两个孩子呢?人在哪里?”管事也是愣了一下才想起来,昨天半夜老爷确实出去买了一对肉鸽回来,他怎么也没想到钦差派人上门,竟然就是为了两个……他的思绪还没到底,忽然硬生生打了个激灵。肉鸽肉鸽叫得多了,他已经完全忘记了,那是孩子!那是人命!杀人犯法!得偿命!周虎见他脸色陡然发白,怀疑两个孩子已经被杀,顿时面露凶光,大喝道:“带我去找他们!”管事的腿已经软了,还是颤巍巍地给他指了路,只是周虎挟持着他还没走出多远,吴府的大官人已经从内堂走了出来,还隔着一段路,就远远地说道:“未知钦差使者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只是吴某怎么说也是举人之身,上吴某府邸,一言不合就刀兵相见,不大成体统吧?”周虎独眼眯起,并没有搭理吴大官人的意思,仍旧朝着后厨的方向走去,他身后的厢军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到底还是跟在了周虎身后,一则是校尉亲口说让他们听从这位周大人的,二则,都是有血性的年轻人,谁也不想眼睁睁地看着惨案发生。吴大官人的脸上顿时露出了怒意,几步上前还要再阻拦周虎,他一听通报就知道不好,已经让人去后厨赶紧把人给藏起来,没成想养了那么多护院都是废物,竟然连拖时间都不会。身为军中最好的探子,周虎有时候打量一眼俘虏的行为举止,就大概能推测出这人的身份地位,心虚与否,这会儿他见吴大官人朝他走来,顿时不着痕迹地看了看吴府的格局,说时迟那时快,他一把将手里拎着的管事朝着最近的吴府护院推了过去,旋身一捞,就把吴大官人反向锁喉,拽进了怀里。“你们敢过来半步,老子一用劲就能拧断他的脖子,想不想看看,是你们的刀坏,还是老子的手快?”吴大官人挺高大的块头,脖子也不算细,竟然就被他一只手捏得严严实实,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拼命地朝着护院摆手。周虎拎着吴大官人,一路顺顺当当地来到了后厨,他的速度实在是太快,后厨来不及藏人,原先摆好的宰杀肉鸽的架势也才收了一半,周虎看一眼被捆在边角处的两个孩子,对着手里的吴大官人冷笑了一声,“洗干净脖子,等死吧!”吴大官人面色如土。派周虎去抓人的空当,顾屿磨墨提笔,亲自替王秋写了一份状纸,估算着时间周虎应该回来了,却没听见通报,正有些疑心,外头周豹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好半天都没把话说全乎,最后喘着气指着门口说道:“大人,您还是出去看看吧!”顾屿放下手里的笔,起身跟着周虎出了内堂,才到扬州府衙的外堂大院里,就见周虎亲自押着个穿着绸缎衣裳的中年人,后头十来名厢军各自押着被捆得严实的人,边上不远,站着一大群披着厢军外袍的孩童,最大的不超过十一二岁,看人的目光有的是怯怯的,有的很是麻木,露在外面的胳膊手臂上都是伤,让人看了不落忍。“主犯抓到了吗?”顾屿看向周虎,眉头微微地挑起,他记得平民人家不能穿这样制式的青绸,也就是说周虎押着的中年男人,至少也该是有功名在身的人。周虎就把自己今天的所见所闻如实对顾屿说了一遍,顾屿顺着周虎憎恶的视线看向吴大官人,点了点头,说道:“你做得不错。”吴大官人被捆着手脚,但还想维持一点体面,勉强开口对顾屿说道:“这位应该就是钦差大人了,学生吴自道,是去岁的举人,买卖幼童之事虽然不合法规,但至多是处罚金,学生没有要害他们性命的意思啊!”顾屿并不理他,看向紧紧拉着妹妹小手的王秋,道:“我会让人给你们在府衙里安排住处,这些日子你们就先在衙门住下,等结案,你们会有一部分的补偿,到时候是归家还是另寻善堂,都随你们。”王秋拉着妹妹就给顾屿磕头,被他提醒,周虎救出来的那些孩童一个个的也都跪了下来,只是他们有大有小,大部分的知道人事的是对着顾屿跪,也有的是对着周虎跪,还有的是对着那些亲手把他们救出来,给他们穿上衣服的厢军们跪。顾屿扶起王秋,语气里并没有太多同情或是别的什么情绪,只是淡声说道:“原告被告都在,人证也齐全,直接开堂。”扬州府衙里的小吏倒是有些习惯了这位钦差大人的雷厉风行,周仁带着一肚子气回到官驿,屁股还没坐热,就又被府衙来人给请了回去,他咬牙切齿了一路,等临上堂接过顾屿给他的状纸看了几眼,整个人就都沉默了下来。书吏知道周仁是刚刚才从官驿赶回来的,趁着还没开堂,压低声音给他解释了刚才发生的事情。周仁听完,看了看坐在堂上的顾屿,从前天到刚才,这个人已经连着处理了很多事情,还办了两桩案子,几乎是别人一个月才能做完的分量,他甚至还能抽空陪夫人去看了一场灯会,简直就像个铁打的人一样。他有的时候觉得顾屿这个人很聪明,又很蠢,明明很有能力,却一点都不懂得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可他现在忽然觉得,也许不是顾屿不懂这些,只是他真的没有办法停下来而已。苍生皆苦,唯有前行。顾屿办案的速度仍旧很快,吴大官人是个读书人,口舌也伶俐,他就先提审朱大一家,顺着王秋的口供,又在朱大家里找到了交易的凭证,连带着解救出来的孩童们也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愿意站出来做证,很快就确定了朱大一家连同雇佣的几名伙计买卖人口伙同杀人的罪名。吴大官人很能狡辩,但他府上的人却不是个个机灵,把吴大官人放在一边,数人分开审问,得来的口供几次核对,不多时就问出了结果。原来吴大官人膝下只得一子,自小体弱,后来就有人给开了偏方,说用人肉做药引,吃上几年就能身体康健,吴大官人起初没有那个胆子,后来渐渐地发觉不少大户人家都会这么做,犹豫再三,还是用了那个偏方。说起来也是怪事,那吴小公子只是尝过几回人肉的滋味,就再也不能吃别的肉,吴家老太太心疼金孙,最多的一阵,吴小公子一个月吃了四个人。吴大官人从最初的战战兢兢到习惯,甚至有的时候见儿子吃人肉,也会跟着吃上几块,已经不怎么把吃人当成一回事,如今东窗事发,他整个人都吓得痴了。顾屿把书吏记下的口供看了一遍,眉头微微蹙起,但还是在底下盖了印章,由于人证物证齐全,并不需要吴大官人签字画押,他把口供收录进案宗里,直接宣布退堂。无论看过几次,周仁都忍不住在心里感叹,顾文卿这人不去大理寺专管审案真是糟蹋了。第六十章 晨曦根据朱大的口供,这些日子听闻钦差到了扬州,上上下下的买卖都不敢多做,除了王秋之类有软肋在他们手底下的,也不敢把人放出去,谁成想只是贪了一点银子,就被抓了个现行。顾屿并没有和这些人多说的意思,他知道,有些人一旦跨过了为人的底线,就不能再用常人的标准衡量他们,买卖宰杀人口在这些人看来,大约是件和杀猪宰羊差不多的勾当,只不过是背地里的买卖罢了。朝廷刑法对这种犯人的处罚是非常严重的,一般而言都是主犯凌迟,从犯腰斩,遇赦不赦,没有免死的道理,难以界定的是吴大官人这样的买主,如果只按照正常的流程来看,杀害幼童的屠夫等同受雇杀人,吴大官人是雇凶者,大宁律规定受雇杀人者监二十年,雇凶者死,从犯及知情不报者监十年,遇赦可赦,但顾屿认为,吃人也该是死罪。大宁开国数代,律法大半照搬前朝,另依国情酌情修改过几回,可无论是前是后,都没有过盛世之下,吃人为乐的前例,也就无从判刑,罪是定了,案也结了,可顾屿觉得,还有其他该做的地方。周仁头一次没有和他抬杠,而是认真地分析道:“那朱大既然说扬州城里吃人不是新鲜事,就说明吴自道不是个例,连根拔起尚不容易,何况要加重罪名。文卿世兄,你初入仕途,假若一意孤行,日后少不得要落下个酷吏名声,这事不如交给我,等回京后我同家父商议,以他名义上奏,圣上也会重视,这样一来,不是两全其美吗?”顾屿倒是多看了他一眼,不过略一思量,还是摇头说道:“此事不该由臣下上奏,应该派人向太子殿下传递消息,一则殿下在其位,由他提出修改法案,无僭越之嫌,二则你我都是殿下臣,越过殿下直奏御前,有抢功之疑。”“世兄真是大才!”周仁茅塞顿开,忍不住高声叫道,停顿片刻,他陡然反应过来了什么,又惊又喜地看向顾屿,“世兄这是,这是……”顾屿却没有多说的意思了,把方才的案卷及口供整理备份,就像是面前没有周仁这个人似的。扬州府衙例积压下来的公文非常多,各县的案卷有很多都是来时什么样,摆在那里还是什么样,顾屿几乎要疑心徐景年打从调任扬州刺史以来就没做过一天正经事,他让人把积压的案卷都搬了出来,按照罪状年份分门别类,就这么处理了一个下午的公文。周豹站在边上,想到来府衙前陈若弱的嘱咐,几次想提醒顾屿去吃饭,可每次一开口,总是会有几个人对着他怒目而视,他也就只好憋着。扬州府衙的小吏们当然不想让人打断这位新来的钦差大人审查案卷,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像这样行云流水一样的审案,再难断的案子,钦差大人都能用对应的朝廷律例断罪判刑,要知道他们一般审查卷宗,都要对着成箱的大宁律翻阅上好半天,钦差大人能做到这样,显然是把大宁律背下来了!那可是足足长达三百四十二万字的大宁律!即便是正经科举出身的官员,也是划重点背记,更多的还是在钻研诗文,诗文做得过关,即便律法知识上有些不足,也不会妨碍科举成绩,这年头,肯认认真真在这些文人所不屑的死记硬背老教条上下功夫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就是有,几个人能做到像这样全文背记,还能活学活用到具体案情上的?而且还这么快!小吏们围在边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声,生怕打断了钦差大人的思路,看着没有处理过的案卷堆越来越矮,与之对应的批复过后的案卷则垒得越来越高,随便翻上一卷,都能在底下看到清晰的字迹批阅,并不是徐刺史那样简简单单的过或不过,而是条条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心中都是充满了敬佩。顾屿合上最后一卷案宗的时候,才发觉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黑了,原先围在边上的小吏们都去拿了灯盏站在边上给他照明,四面的灯光极为明亮,也怨不得他一直都没有察觉。“明日通知各地县衙派人来领案宗,天也不早了,你们都辛苦了,回去吧。”顾屿起身,却不小心踉跄了一下,周豹连忙扶稳他。离得最近的一个小吏连声说道:“一直都是大人在忙,小的们只是边上整理而已,大人才是真辛苦哩!”这话说得众人都附和起来,官和吏是有区别的,吏是由府衙雇佣来的,平时有事都是他们做,他们没有本事做就只能放着,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最明白一天之内处理完这么多的案卷,得消耗多大的精力。顾屿没有多做客套,让小吏们散了,抬手按了按太阳穴,站在原地缓了好一会儿,才轻轻推开扶着他的周豹,朝着府衙门口走去。早上顾屿走的时候,就说不用等他回来,陈若弱直等到三更天,又派人到府衙跑了一趟腿,派去的人回来也说大人在忙,没法传话,她也不是多无理取闹的人,就只好先洗漱就寝。以前一个人睡惯了,刚和顾屿一起睡的时候,她还有些不习惯,好在顾屿睡觉规矩,不怎么打搅她,等习惯了,现在忽然身边空下了个位置,被褥里少了个人,她就又不习惯起来了,在床上辗转许久,也没酝酿出多少睡意,反倒是脑子里开始胡思乱想。一会想顾屿有没有好好吃饭,一会又想算算日子,陈青临也该到西北大营了,照他那个狗脾气,不知道会把顾峻折腾成什么样子,其实顾峻就是蠢点笨点,也没犯什么大错……顾屿回到官驿,一进内院就发觉房里的灯没亮,知道陈若弱已经睡下,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临到房门前,他放轻了脚步,缓缓地推开门,进了里间,果然间纱帘后侧卧着人影,看样子确实已经睡了。陈若弱想着事情,没听见动静,冷不防床榻微微一沉,身边多了个人,她顿时睁开了眼睛,一转身正对上顾屿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