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作者:凤栖      更新:2023-06-21 04:07      字数:3682
  先一步随他们出来的十余个病人里,也有人站了出来。因着先前慕千寻的嘱咐,眼下几个病人都扯了衣摆,蒙了自己的口鼻。几个精神点的年轻人搀着其他人,此刻都转头看他们,听得那人的话,朝着夏初瑶他们重重点了点头。“当初我们重伤快没命的时候,在水里要死的时候,几位恩人都没有放弃我们,为什么如今真正用得着我们的时候,恩人们却不愿意带着我们一起走了?”人群里挤出来一个老人家,快步到了夏初瑶和陈词跟前,猛然朝他们跪了下去,“我们的命都是几位恩人的,若是这个时候为着一口饭,一片瓦,就对你们不管不顾,那我们跟畜生有什么区别?老汉我都是在鬼门关前面晃了两次的人了,我不怕没命,就怕当畜生。”“他们留在这里也不知道左奉会怎么对他们,还不如一起带走。”陈词伸手忙将老伯扶了起来,仰头看了一眼站在门楼上的左奉,瞥见又暗沉下来的天色,这般欲雨的天气,实在是不宜多做停留,便开口劝夏初瑶,“反正寨子里的粮食也不多了,我们先一步离开,早作打算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先去寻个安置大家的地方,然后再去黑云崖找熊寨主。”陈词这般提醒,夏初瑶倒也觉得眼下趁着左奉他们还未发现粮食不多,早点离开比较好。便也不再犹豫,朝众人点了点头,转身带着他们离去。“老大,真让他们走?万一日后上头问起来,那个人毕竟身份不一般,若是出了事,我们岂不是要被怪罪?”城楼上,看着一行人沿着山道离去,谢三目光落在夏初瑶身上,还是有几分担忧。“那夏知县是知州的侄子,还不是这般说死就死。别说她是什么状元夫人,就算她是皇后娘娘,遇到这种事情,该死的还得要死,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左奉摇了摇头,比起沈三夫人的安危,他这会儿更担心黑风寨的人会不会回来,“卢阳城已是一座死城,没有人会在意这里,我们也好,沈三夫人也好,想要活到禁令解除能离开这里的时候,都只能靠自己,靠命数。”卢阳城的状况,除却叫黑松山上一行人心生绝望之外,还叫君和城里的人日日提心吊胆。卢阳城里发病的事情,他们是知道的,这些时日,周遭多是坏消息频传,君和城里上到知县衙门,下到留城的百姓皆是人心惶惶,除却紧闭城门,暗自祈祷之外,别无他法。因着去岁徐沧两州才受过一次灾,他们自然是明白,赈灾必是先从安雅河北岸开始,等得河水平缓,河堤开始重筑的时候,赈灾的大官们才会愿意带着赈灾的物资渡河南来。如今沧州封了徐州南去的路,君和城里虽然无灾情也无疫情,却也是无路可走的境地。天将明,听到南门下传来猛烈的敲门声时,刚从屋里出来,准备值守的侯二愣了一愣,还以为自己这几日太过提醒吊胆,竟是出现了幻听。等得眼瞧着大门开了,骑着高头大马,身着绛紫官服的人策马进来,垂目问他知县衙门往哪里走的时候,他才恍然醒过神来。“那……那边……”抬手指了指方向,要领路的话都还没有说出口,眼前的人已经策马疾驰而过。身后接连进来十余人,马蹄声打破了清晨长街的寂静,引得街边屋子里的人还不等穿戴整齐便急奔出来,跟着往知县衙门去。沈临安在县衙前翻身下马的时候,刚出来开门的衙差惊得连手里的刀都没拿稳,一个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另一个扭头往里跑,叠声唤着知县老爷。“你们留在君和城,我先与池光去卢阳城看看。”眼看渐渐往他们这边聚拢的君和城百姓,沈临安也不进衙门,等知县出来的空档,跟身后的人说道。“我也一起去。都说这次灾后的瘟疫起于卢阳城,若是要寻治病之法,只怕还得先去卢阳城看看。”刚刚被御风扶下马的老者推开了跟前的人,挤上前来,抬眼望沈临安,说得不容反驳。“葛先生还有伤在身,这般长途奔波几日,还是先行留在此处休息吧。”“不行,我非去不可!”沈临安话还没说完,那人便猛地一把拽了沈临安的衣袖。“葛先生若是不说清楚此番到底为何非要随我们前来,我是不会带你去卢阳城的。”看着眼前这个两鬓斑白的老者眼中是藏都藏不住的焦急,沈临安叹了口气。自帝都启程那日,沈临安便传信去慕家,想请他们出手相助。毕竟楚离信中提及疫情,此番南来赈灾虽然带了太医,可这瘟疫来得快,多带些大夫名医过来,也多几分把握。本以为慕家会派些优秀的弟子过来,却不想,他从滨州绕行,准备从沧州北上的时候,遇到了慕家来的人,的确是派了几个优秀的弟子,只是这领头人却是叫他吃了一惊。“这……”老先生见他这般,长叹了一口气,扭头看了一眼几个跟他前来的慕家后辈,往前凑了凑,压低了声音,“上月我没看住千寻,叫她给跑了,听说她来了卢阳城,你也知道衍儿的脾气,若是不把千寻找回去,唉……”言到最后,老先生忍不住垂头长叹。自家儿子有多宝贝那个女儿,不仅是他,慕家上下无一不知。这次慕衍出海购药,慕千寻那个臭丫头趁着他未留神之际,偷偷跑了,她跑去别处便也罢了,先前打听之下,发现这死丫头竟然跑到了卢阳城来,若是此番千寻出了点什么事情,只怕慕衍把他这把老骨头拆了倒也罢了,若是再将慕家家主的位子还给他,他才是真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既然如此,葛先生便与我们同行吧。”先前便惊讶这慕家德高望重的老爷子怎么会因着自己一封信就拖着身上的旧伤随他往这徐州来,却没想到,慕千寻竟然也在卢阳城。他在盛州边境与户部尚书分开,让户部尚书带着赈灾的物资南下去往徐州州府,协助知州赈灾,自己随沈临渊他们的路线,绕滨州南下进沧州,再从沧州北来,明面上说是先行一步,视察灾情,实际是为着能早些来卢阳城寻人。君和城的知州见着沈临安的时候,惊得身子一抖,跪在地上时已是老泪纵横。这君和城里除却当初安置进来的灾民外,还有一些没有走的百姓。当初卢阳城出事,百姓们闹着要南去沧州,他挡了两日,结果没想到卢阳城发大水,等得他想要放了百姓去沧州的时候,徐州封禁,沧州戒严,他们被困在这里,出不去,还要防着周遭灾民涌入,还日日担心着城中也起瘟疫。本以为他们这般一等,最快也要等个把月,等得北岸稳定,朝廷才会过问他们,倒是没想到,这赈灾的钦差不去州府,竟然先行来了这君和城。问了君和城的情况,沈临安请了知县协助几个慕家的大夫在南门那边设医棚,并昭告城中百姓,若要南去沧州,只需得去往医棚,经过诊断无碍之后,沧州那边自会放行。今次水患虽然只有徐州受灾,不过因着南境二皇子这订盟之事还未达成,陛下要他们先迅速稳定灾情,这也是沈临安决定先行南来的原因。沧州已经在筹集赈灾的物资,他如今准备将君和城当做南岸疏散救治灾民之地,让慕家的大夫们在此处研制抑制瘟疫的药物,所以,眼下先将百姓疏散出去实在必要。领了安排,听得他们要去卢阳城,知县却有些犯难了。“大人有所不知,如今卢阳城里只怕已经无人生还,大人还是不要过去得好。”眼看不听劝的钦差大人翻身上马,后面还跟这个在马上都有几分摇晃的老者,知县上前拉了沈临安的缰绳,苦口再劝,将前两日卢阳城守城军往君和来的事情也与他细讲了一遍。“那些守城军说城中尸横遍地,连他们营中都出现了疫情,此去只怕凶险,大人还请三思。”“你将他们拒之门外,可知如今他们去了何处?”沈临安见他苦心劝阻,本有几分感激,听得此事,俊眉一蹙,扬手扯了他拽在手里的缰绳。既然知道卢阳城凶险,便也该知道这般拒之门外,会将那些守城军置于何地,封城令固然重要,这般罔顾性命之事,却是叫沈临安听得愤怒。“大人有所不知,下官也……”见他生气,知县想要解释,却也还是叹了口气,“卢阳城西边有座黑松山,若是卢阳城里无法逗留了,其他地方他们也去不了,想来会往黑松山上去。只是那山上有座黑风寨,如今也不知道情况到底如何,大人若是要上山,还请多加小心。”他自知人命可贵,可他还要顾及一城人的性命,眼看这位钦差大人发怒,他也知道自己再劝无意,只是小心嘱咐了几句,便给他们让行了。朝廷来人了,城里的人有去处了,他也安心了,至于这位钦差大臣要如何折腾,他这个七品的小官,陪着候着便是,倒也不该随便多言。“那知县也只是担心城中百姓的安危,公子又何必……”一路打马出了君和城,看着荒郊之中,本该是良田的土地上堆积着泥沙,暗沉的天空下,空气里弥漫着越发奇怪的味道,池光策马与沈临安并行,想了想,还是忍不住开口。“我知道,我只是……”马背上的人叹了口气,掩不住满面的憔悴。他这几日不分昼夜,马不停蹄,一心便只想着早日到这卢阳城来寻人。如今到了这里,看着眼前之景,听着那些话,心中的担忧越甚,绝望越甚,惊惧之余,已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他眼下只有满心的悔意,若是当初他不曾迟疑,趁夜追她,或许她便不会遇上此事。这些时日,他心中对她的疑问每日渐长,他也想过,等得她回来,他到底要问她些什么,又要如何面对她。可如今,那些疑问,那些猜想都还没有一个着落,便已经在心头烟消云散。眼下只有一个问题,若是她真的出事了,真的如那卢阳城的知县,还有那些卢阳城的百姓一样,死在了这场大水里,他要怎么办?他的那些懊悔,那些牵挂,那些自己都理不清的情意,要去对谁说?116不配当一个医者正午时分到达卢阳城外时,日头正盛。叩响紧闭的城门,见得有人来应的时候,四人都是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