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作者:东方黄瓜      更新:2023-06-21 01:05      字数:5099
  我要为哥哥报仇!特木扎推开他,怒道,你认为我打不过他吗,放屁!他走到戚司身前,狠狠道:一言为定!等谈判完,我们就决斗,生死不论!戚司大笑道:天下作证,如果你特木扎敢跑,从此以后就是孬种!不会跑!特木扎阴沉沉地道,你也别跑。那谈判完,咱们就决斗。戚司说。好!特木扎大声应道。他深深看了一眼戚司,目光里的恨意犹如实质,仿佛一匹复仇的孤狼盯住了猎物。他转过身,将手中的国书交给二皇子,态度不服之前的桀骜。此后北戎使团的人再也没有闹什么幺蛾子。礼部的人让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怎么做,非常顺从。所有人松了口气。一番交锋,算是大禹占了上风。城门处很多人都看到了,使团刚进城,城门口发生的一切就传遍了汴京,戚司的大名,在击杀北戎二皇子后又一次名扬大禹,这次扬名是因为他把嚣张的北戎五皇子挑下马,挽回国家颜面。普天同庆。汴京里的人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唯一不高兴的便是二皇子,他本来求机会准备在众人面前露脸,让大禹认识一下自己,免得百姓们只记得有个太子,不记得他这个二皇子。没想到北戎使团如此嚣张,害得他摔倒,这下子风头没出,脸倒是丢尽了。他都能预料到各官对他的评价。他怪了一会儿北戎,又开始怪守卫不力,没在第一时间帮他拦住特木扎的刀,尤其是戚司,居然在他摔倒之后出风头!故意的吧!对,他是太子的人,一定是太子安排的!二皇子越想越觉得如此,他绝对不会怪自己没分析局势,也不会怪自己胆小,反而觉得找到了自己被陷害的证据。他现在近乎怨恨上了特木扎和戚司,恨不得两人决斗时同归于尽。皇帝、太子和朝廷官员在朝堂等候,听说北戎使团在城门口挑衅,皇帝极其生气。后来又听说二皇子被特木扎吓得摔倒,更是怒道:没用!一声没用,二皇子一系吓得不行,心中暗自叹息,二皇子这是失了圣心啊。太子一系互相交流眼神,暗自高兴。太子坐在下首,不动如山。左丞相朝下方看了一眼,立即有个官员跳出来道:陛下,特木扎实在嚣张,竟然敢当面行刺二皇子,区区番堣之国,竟然不把大禹放在眼里,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岂有此理!此人不说特木扎吓人,硬说成特木扎行刺,挑动仇恨。他一出声,百官应和,义愤填膺。那官员又说:二皇子被刺,随行的侍卫责任最大,竟不保护好二皇子,害得二皇子摔倒,朝廷颜面丢失。三言两语把责任推了出去,二皇子一系的人心照不宣,连忙出来应和。大家都不在场,看不清情况到底如何,朝廷里的文武百官们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心里觉得二皇子有错,侍卫也有错,按理说二皇子的过错大些,只是真出了事,丢了国家颜面,皇帝追究,大家不可能嚷嚷着让皇帝老儿追究自己的儿子呀,只能把锅往下面的人头上扣。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站在二皇子一边,有消息灵通的人正在观望,听说皇帝当初亲自召见过戚司两回,还把他放到太子东宫里,明显想将他给太子用,而太子似乎也很重视他。这次就看太子表不表态。投石问路,探探深浅。百官们各怀心思。太子扫视众官一圈,看了一眼张聪。张聪得到暗示,举着牙牌走出来道:陛下,事发突然,谁也难以预料那北戎五皇子竟然敢拔刀,此事不能怪任何人。那北戎人有备而来,不管如何都要大做文章,不宜追究二皇子等人啊。左丞相的脸色稍稍变好。张聪很聪明,他知道当着朝堂的面非要争论二皇子和戚司到底谁对谁错,根本毫无结果,还会惹怒皇帝陛下,干脆直接求情。他这样一说,二皇子一系的人也连忙出来道张大人说得对。百官同心同力求情,皇帝依旧生气,却没谈责罚的事。官员们又开始讨论起该如何和北戎谈判,正在慷慨激昂时,又有人来报,戚司一枪把特木扎挑下马。众官呆住,连皇帝陛下和太子也愣了一下,连忙问道:真的?那人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一遍,百官脸色渐渐变好,皇帝也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真是放肆。说着放肆,却没有一点儿责备的意思。只有萧珉皱眉,戚司把特木扎挑下马,依着特木扎的个性,必定会找戚司的麻烦。他的直觉应验了,戚司果然和特木扎发生了冲突。一点儿也不省心。萧珉咬牙。过了片刻,又有人报国书已经查阅,北戎使团进城,北戎五皇子特木扎和武威将军城门立约,改日决斗。萧珉浑身一震,宽大的袖子里,拳头悄悄握紧。其他人听了并没有多大意见,戚司以前于万军中取人首级,靠着高超的武功名扬天下,既然他能杀了北戎二皇子,自然也可以打败北戎五皇子,大家比较乐观。皇帝听说北戎使团进城,见太子沉吟不语,道:太子,你怎么看?萧珉不敢说担心戚司,打起精神道:回父皇,北戎使者太过无礼,必须给他们教训,不然他们会以为我们大禹好欺负。太子认为该如何做?萧珉恭敬道:不如,晾他们几天?哈哈哈。皇帝大笑起来,朕正有此意。他从龙椅上站起身,挥手,退朝。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是要在金銮殿等北戎使团觐见吗,怎么退朝了呢?心里明白的官员表情冷静,从容告退,其他反应不过来的,见其他人都走了,也只能跟着离开。于是,等北戎使团的人准备到皇宫递交国书,宫里却来传话,皇帝有事,没空接见。特木扎愣住,没空接见?是的。张和玉一脸慈祥,笑得跟朵花儿似的,掐着嗓子道,五皇子,请回驿站等着吧。那皇帝几时能见我?特木扎很不高兴,但不高兴又能怎样,他又不可能冲进皇宫把皇帝老儿揪出来,只能压着怒火问道。张和玉态度恭敬,语气也和客气,可说话的内容却能把人气死,咱家只负责传话,其他的一概不知,五皇子就等着吧,等陛下有空了,自然会见着。岂有此理!特木扎气得差点把国书撕碎,还好身边的人及时阻止,才没让他当场发飙。他们回到驿站等啊等,足足等了半个月,才见到了大禹的皇帝陛下。至于为什么等半个月之久,他不知道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太子殿下的功劳。当日戚司和特木扎立下决斗的约定,太子殿下回家就把不省心的那位给骂了个狗血淋头。你可出风头了,现在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你一枪挑下北戎五皇子,维护朝廷颜面,还和特木扎约定决斗。人人夸你是英雄,很得意是不是?这么喜欢当英雄?之前叮嘱的话的不记得了?戚司很冤枉,当时那种情形没人出头啊,周围都是文官,只有我是武官,我不出头谁出头?难道眼睁睁地看着北戎在我们汴京门口耍威风,奚落我们大禹无人?太子殿下阴沉着脸,没说话。我也不想出风头,更不想和特木扎决斗,我的人生梦想是当条安分守己、混吃等死的咸鱼,没想当英雄!戚司委屈得厉害,要是我不出头,等下回来,皇帝又会追究我保护不力的责任。倒不如当一回英雄,就算死了,至少维护住戚家的名声。太子气得一拍桌子,就这么想死?戚司道:我知道你担心我和铁木扎决斗输了丢你面子,但我约定的时间在谈判以后,到时候不管输赢,谈判已经结束了,我们之间属于私人恩怨,碍不着朝廷的事。太子快要被他气死,用手指着他的鼻子,咬牙说了一个词:出去。赶紧出去!不出去会被气死!戚司轻哼一声,走出房间。等他离开不久,太子就去了一趟皇帝的勤政殿,回来后就听人说,原本计划冷落北戎使团三天的皇帝陛下,把时间延长到了半个月。为何是半个月,大家并不清楚。不过,反正已经冷落了,冷落三天和冷落十五天也没差。太子怂恿陛下把时间往后延,随即把戚司抓起来塞给卫平,命令他教授戚司武术。临时抱佛脚,能学多少是多少,只剩半个月的时间,无论如何得把人教出一个层次来。卫平欣然领命。于是戚司遭了殃,天天又过上了高强度训练的日子。卫平没有太子那么焦虑,他没想着能让戚司在十五天之内一飞冲天,从武艺平平者一跃成为武林高手。太子训练戚司的目的不过是想让其在决斗时多几分胜算,不如采用其他更有效的方法。卫平拿出关于铁木扎的情报,告诉戚司铁木扎身手的优缺点,再模拟铁木扎和戚司对打。第51章戚司训练得非常认真, 如此过了十五天, 戚司渐渐熟悉了铁木扎的套路,然而胜算依旧不大, 因为他忘掉了内力的用法。铁木扎不止力大无穷, 还有内力, 如此一来, 只要决斗时间拉长, 戚司耐力方面肯定抗不过铁木扎。戚司也想唤醒内力, 但唤醒内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训练很久之后某天突然的顿悟,戚司没顿悟成。不管如何, 总要努力一把。死马当活马医吧。一晃眼半个月过去, 皇帝陛下终于接见了等得快要爆炸的铁木扎, 在一番激烈的谈判后,最终商议各自退兵百里, 十年内不再开战。对于战争,朝廷内意见不一, 有人主战,有人主和。一开始主战派居多, 可后来战争越打越久,粮食兵器军饷拖累国库,主战的人便越来越少。大禹耗不起,北戎那边更耗不起。大禹有天下粮仓,而北戎只有牲畜, 一到冬天只能靠掠夺其他国家的百姓过活。大禹人口众多,北戎人口少,少一个战士都是巨大的损失。北戎人计算来计算去,认为和大禹僵持得不偿失,不如退去抢其他小国的粮食更合算。先去抢其他小国,等兵强马壮,再来图谋大禹江山。这便是北戎主动求和的原因。退兵对彼此都有好处,谈判顺利进行,双方达成退兵协议,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朝廷更是放松下来。朝廷大事一放松,大家的注意力自然便转移到戚司和铁木扎的决斗上。汴京暗地里有人开了赌盘,赌注巨大,听说朝廷官员也偷偷去赌了,看热闹不嫌事大。谈判一结束,铁木扎果然来将军府约定决斗,时间就定在第二天,地点在西市。西市十分热闹,属于官府特地划分出来给胡人买卖的市场,各个国家的驿站都设在西市里面,如果真打输了,这场决斗的结果很可能传到国外,丢脸也会丢到国外。铁木扎做得这么绝并非狂妄自大,而是因为他的探子告诉他,戚司失忆了。一开始戚司失忆只有家里人、太子、皇帝知道,时间一久,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其他人也知道了其中内情。铁木扎不止知道戚司失忆,还知道他现在武艺平平,绝对打不过他,他自然信心大增,要在天下人面前取其头颅,帮哥哥报仇,也为北戎一雪前耻。特木扎野心满满,戚司跟着卫平学习却依旧没什么进展,太子十分着急,戚司却很淡定。他本就是死过一回的人,俗话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死就死吧。再说了,他也不是全无计划,完全等着送死。决斗的头一天晚上,戚司回了将军府,和李岚殇一起换好夜行衣,偷偷来到北戎使团的驿站。西市繁华,各色各样的胡人来来往往,这片地由于有外国人居住,习惯风俗差异巨大,官府管得不那么严格,三教九流都聚集于此,到了晚上依旧有许多人在街上乱逛。戚司和李岚殇先是装扮成胡人模样混在街道,后又到了北戎驿站附近的巷子,拿出帕子将脸蒙住。我已经查好了,每隔一个时辰守卫就会换班,这边有条小路可以翻进他们的院子。李岚殇压低声音道,将军,成败在此一举。戚司用黑衣服将自己包得密不透风,只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闻言点点头,和李岚殇一起藏在驿站的墙角根。他们的计划是在铁木扎的饭菜里下药,让铁木扎损失战斗力。明知道是死,傻子才会和他硬碰硬。戚司可不是某些老顽固,非要整得光明磊落,他觉得能保下小命最好,无论用什么手段。和垃圾讲什么光明正大呢?特木扎残忍好杀,不讲道理,戚司自然也不想和讲光明磊落。早在提出决斗的第二天,他便传话给李岚殇,让他做好准备。目前他的身上准备有一包效力很强的泻药,如果掺杂进铁木扎的吃食里,保管叫铁木扎拉得腿软脚软。不是没想过直接下毒杀死他,只是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怀疑他。而且北戎使者在大禹被毒杀,和北戎使者在大禹决斗被杀,是两码子事,前一种搞不好就会成为外交事故,说不定又会引得两国开战。等了良久,听到里面传来守卫的动静,应该要换班了。戚司和李岚殇偷偷爬上高墙,正要翻墙入内,却发现里面守卫比平时多了一倍,根本无从下手。两人面面相觑。两人不敢贸然行动,只能下去再想办法引开侍卫。李岚殇主动提出由自己去当诱饵引开侍卫,戚司趁乱进入驿站下药。戚司没有答应,李岚殇武功并不好,北戎侍卫太多,万一被抓到下场只有一个死字。他不能为了自己拿朋友的生命冒险。夜色渐深,驿站前忽然传来一个年轻男人的哭叫声,紧接着是北戎人的怒喝。戚司和李岚殇对视一眼,悄悄绕到前方一看,只见一个青年穿着补丁的衣服,披头散发,躺在驿站门口撒泼打滚,口中嚷嚷北戎杀了他爹娘,是狗贼!又要冲进去杀铁木扎。仔细一瞧,戚司吃了一惊,那不是长安吗?他怎么会在这里?长安弄花了脸,头发散乱,衣服也乱七八糟,像是喝醉了酒在驿站前骂骂咧咧。他的出现引起了北戎人的注意,守门的北戎人对着长安一顿拳打脚踢。长安不还手,站在街上大哭大喊,声泪俱下,引得围观的大禹人十分生气,很快就有人报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