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再冲突问候小姑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5-23 03:03      字数:7466
  陆家终于在京城安定了下来, 陆家原来的宅子是侯爵,现在陆大郎承袭的是伯爵,陆二老爷让人把陆家的门脸和规格都改造了一番, 务必不逾矩。

  陆家当年的万贯家资早被太上皇花没了, 皇帝说是赐还家产,其实也就给了两个庄子,还有一些现银和东西。但这些对陆家人来说,已经足够了。他们过惯了简单日子,如今忽然得了爵位, 仍旧如以前一样生活简单。除了一些关系特别好的故旧,其余人情上来往的事情也很简单。

  陆二老爷年少时出身富贵风流的陆家,后来历经沧桑,妻儿过世,仅留下这一子。他早就看破了人世间的富贵, 若不是为了父亲的清名, 他也不会回京。

  既然回来了, 外甥花了这么大的心思, 陆家不能不领情。

  陆二老爷把家里安顿好了之后,向宫里递折子求见,皇帝应允了。

  一别二十年, 陆二老爷已经不再是陆家当年那个风流倜傥的小将,而是一位饱经沧桑看透世事的老头子了。

  皇帝看着眼前人,心里也忍不住唏嘘,“爱卿起来吧, 岁月真无情,爱卿也老了。”

  陆二老爷笑道,“陛下风采依旧。”

  皇帝让他坐下, “家里可还过得去?爱卿受委屈了。”

  陆二老爷忙道,“多谢陛下还家父清名。”

  皇帝一边批折子一边道,“爱卿回来了就好,御林军是朕的贴身侍卫,这个右军副统领品级虽然不是很高,却是守卫皇宫的主力军,爱卿莫要让朕失望。”

  陆二老爷忙跪下道,“微臣定万死不辞。”

  简单的见面后,陆二老爷就去御林军报到了。没过几日,陆大郎在户部谋了个闲差,陆二郎也去了京郊大营。

  陆家带来的风波渐渐恢复平静,宣郡王立的功劳也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他老老实实在兵部当差,对陆家的照拂也不多,完全让人想不出来那是他愿意用亲王爵位换回来的母家。

  云南边境的小镇已经被朝廷官员接手,听说现在规模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挣的钱越来越多。不过这些,和五皇子以及郑颂贤已经没关系了。他们唯一收获的,就是开边境贸易的经验,还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战友。

  别人的日子都波澜不惊的,宫里五公主忽然抖了起来,不为别的,王贵嫔忽然怀孕了。

  哎呦,这母女两个可高兴坏了。王贵嫔都三十多岁了,忽然又怀上了,简直是天降大喜,不枉费她这一二年间舍下脸面去陛下面前献殷勤。

  皇帝对此也没有多大反应,他儿子都有七个,多一个自然好,但也没到让他欢欣鼓舞的地步,且目前还不知道王贵嫔到底生男生女呢。

  皇后照着规矩给了王贵嫔赏赐,免了她的行礼问安,王贵嫔一心一意养起胎来,连五公主的婚事都不怎么上心了。要是能生个儿子,她说不定就能封妃呢。

  五公主和王贵嫔一样期待这是个男孩,有兄弟的公主和没兄弟的公主肯定不一样了。看看二公主,看似过的还不错,等以后父皇老了,她就孤单了。

  王贵嫔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母女两个的希望也越来越大。

  日子安静地往前飞奔,等到了冬天,李太后忽然生病了。

  病情来势汹汹,刚开始李太后还撑着,只吃了些太医开的药。没过几天,她就撑不住躺倒了。

  她这一病,儿孙们都惊动了。

  皇帝和皇后亲自到病床前服侍,皇帝连汤药都亲自尝了几次。但前朝太忙了,李太后发话,把皇帝撵走了。

  皇帝无奈,只能让儿女和兄弟们用心服侍。他自己也吃了三天素,为太后祈福。

  李太后儿孙众多,大家都想表孝心,皇后把诸人排了班。

  四品以上妃嫔、诸王妃、皇子妃以及公主郡主们轮流来服侍,确保太后跟前一天十二个时辰至少都有两到三个后辈。

  刘悦薇是出嫁了的孙女,又是个郡主,按理来说,她只需进宫问候即可,但李太后一直对她不错,刘悦薇向皇后上表,要求进宫服侍李太后,皇后没有拒绝。

  进宫之前,刘悦薇在家里赶工做出了一条抹额,上面纹路很简单,但戴起来很舒服,正适合老太太佩戴。

  第一次进宫,刘悦薇和二公主以及刘贤妃一起。

  到寿康宫的时候,值夜的两个才走,她们三个正好接班。

  李太后正好醒了,三人一起给太后行礼。

  李太后微笑,“昌平和长乐来了,好久没看到你们了。”

  二公主和刘悦薇一起围坐在李太后床前,刘贤妃在一边看顾药水。

  二公主道,“皇祖母,我真恨不得咱们就是普通人家,这样我随时就能来看祖母了。”

  刘悦薇拉着李太后的手,“皇祖母,您感觉如何了?昌平姐姐说的我又赞同又不想赞同。”

  李太后奇怪,“怎么又想赞同又不想赞同?”

  刘悦薇道,“生在普通人家,我和姐姐每天想什么时候来看祖母都行。可是生在普通人家,皇祖母却不能享受天底下最好的大夫和药材。”

  二公主笑道,“长乐说的也有道理,皇祖母,您早上吃了些什么?”

  李太后拍拍两个孙女的手,“我吃了半碗小米粥,这会子感觉还好。不过是一场风寒,你父皇也会小题大做,非要把你们都弄来。”

  刘悦薇道,“皇伯父和太子哥哥整日忙于朝政,皇伯母要打理后宫,兄长们都开府出宫了,皇祖母这里时常也冷清的很。孙女不孝,没有经常来看望祖母。”

  李太后笑道,“我老婆子病了一场也值得,每天能轮着见到自己的儿孙们。你们家里都怎么样了?日子可还过的?”

  二公主回道,“皇祖母还不知道我,吃饱喝好就行。长乐妹妹就更不用说了,如今她财大气粗,整日带着她妹妹一起做活菩萨。”

  李太后十分欣慰,“长乐这样很好,钱财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能生财也能散财,是个有胸襟的。昌平你虽然生财的本事不如你妹妹,跟着一起做一些,善事不在大小,有心意就行。”

  刘悦薇替二公主开脱,“皇祖母放心,我才和三妹妹开了间慈恩堂,里面都是无父无母无人抚养的小孩子,还有几个可怜的妇人和孤寡老人,昌平姐姐听到后,第一时间给我送了钱粮来。”

  李太后高兴地点头,“咱们皇家女子,就该这样,心里装着天下百姓。你们扶我起来,总是坐着,身子骨都坐坏了。”

  刘悦薇道,“我给皇祖母捏捏。”

  说完,她跪坐在边的一块厚褥子上,给李太后捏腿,二公主帮李太后揉肩。

  姐妹两个一边服侍李太后,一边陪着她说话。李太后一直笑眯眯的,刘贤妃默默在一边,一句话没插。

  在宫里待了一天,天快黑时,姐妹两个出宫了,各自回家。

  回到家时,郑颂贤已经等了好久了。

  她一进屋,郑颂贤亲自过来接下她的大氅,“皇祖母身子怎么样了?”

  刘悦薇道,“我看还可以,只要有人陪着说笑,就有精神,要是一个人的时候,就有些恹恹的。”

  郑颂贤顿时明白了,老太太这是孤单了,“那娘子回头多去两趟,皇祖母往常比较照顾我们。”

  刘悦薇点头,“好。”

  话音刚落,沛哥儿抱住了她的腿,“娘。”

  刘悦薇坐了下来,把儿子揽进怀里,亲了一口,“沛哥儿今日乖不乖?”

  沛哥儿点头,从容不迫,把自己一天干的事情都说的一清二楚,读了哪些书,写了几篇字,一样不差。

  刘悦薇又亲了他一口,“沛哥儿真乖!”

  郑颂贤亲自给她盛了碗饭,“娘子快吃,我让人一直热着的。”

  刘悦薇忙了一天了,也有些累,吃了些饭之后就歇下了。郑颂贤听说她服侍了太后一天,在床上给她捶腿捏肩,还没捏完呢,她就睡着了。

  过了几天,又轮到刘悦薇进宫了,但这次二公主不能和她一起去了,因为二公主昨儿被诊出有了身孕。

  刘悦薇十分高兴,让人给二公主送了些补品过去,经过皇后同意后,她把刘悦蓁一起带了进去。

  路上,刘悦薇嘱咐妹妹,“去了宫里,定要守规矩,哄皇祖母高兴。你前一阵子气走了那么多媒婆,皇祖母都没说什么,可见是疼你的。”

  刘悦蓁点头,“二姐姐放心,我定会好生孝顺皇祖母的。”

  姐妹两个到寿康宫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已经来了两个人,刘贤妃和五公主。

  刘贤妃因为女儿有了身子,十分高兴,正在和李太后说孩子的事情,李太后也高兴,老人家嘛,就希望后辈多一些,五公主坐在一边装淑女。

  见到长乐姐妹两个,五公主悄悄翻了个白眼。

  姐妹两个给李太后和刘贤妃行礼,还给五公主行礼,“见过五公主。”

  五公主连忙起身,“长乐姐姐和蓁姐姐来了。”

  李太后见她们堂姐妹之间相互客气,心里很满意,都是一家子,原该和和睦睦的。

  姐妹两个来了后先问过李太后的身体,又陪着一起说话。

  刘悦蓁有心哄李太后高兴,把自己前一阵子在外面的见闻都拿出来说,谁家老太太多福多寿,谁家儿子怕老婆,谁家谢皇家厚恩帮着他们修屋子。除了这些,还有哪里的什么菜好吃,什么地方的人说话和京城里一点不一样,说话跟吵架似的,还有哪里有一些奇怪的风俗。

  她专挑那些有趣的说,李太后从小是大家闺秀,后来是皇妃,从来没有在市井之间真正生活过,乍然听到这些有趣的事情,听得津津有味,不停地发问,脸上的笑容都没断过。

  刘悦蓁还趁机说她准备后面继续做哪些事情,李太后也鼓励了她几句,“谁说女子无用的,蓁丫头这样做,也给咱们女子争了气,不过你一个人出去,也要多注意,外头坏人多的很,千万别上当受骗。那些不好的人,千万莫要来往。”

  刘悦蓁连连点头,“回头我和姐姐给那些孤儿们多做一身袄子,给皇祖母积福,皇祖母快些好起来。”

  李太后病了一场,比之前慈善多了。她忽然意识到自己老了,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归,那些琐事,以后她就不管了。这些儿孙们,愿意怎么过就怎么过吧,她只管享受天伦之乐就行。

  李太后摸了摸刘悦蓁的头,“哀家的这些个孙女,个个都不同,个个都有特色。这世间的规矩都让女子贞静,最后出来的人都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哀家希望你们一边能守着规矩,一边也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保持一份本性,等到老了,也不后悔。”

  三个孙女都道好,众人继续说话。

  刘悦蓁一来就抢了风头,五公主的小心眼再次发作,难免心里有些不痛快。当着李太后的面她也不好说什么,等夜里走的时候,堂姐妹三个一起出了寿康宫的大门。

  因王贵嫔的宫殿方向和刘悦薇姐妹出宫的方向同路,又要一起走一阵子。

  刘悦薇出于礼貌性地问道,“公主殿下,贵嫔娘娘身子可好?”

  五公主勉强给了个笑容,“多谢长乐姐姐关心,母妃很好。”

  刘悦薇笑道,“那就好,希望贵嫔娘娘能一举得男。”

  五公主的神色顿时飞扬了起来,“那是肯定的,母妃这一胎一定是个弟弟。母妃说了,等我有了弟弟,就能挑个好驸马了。不过我倒是不用急,我又不像那些没规矩的整天往外乱跑,不至于嫁不出去。”

  刘悦薇顿时拉下了脸,五公主这话,明摆着就是在讥讽刘悦蓁嫁不出去。

  她不软不硬地顶了回去,“可不就是,若只是出去乱跑,是不像话。如今各家太太奶奶们眼睛都雪亮的很,谁家姑娘什么秉性,谁还能不能晓得呢。我妹妹就因为救济了一些穷人,这阵子说亲的都踏破门槛了。可见这好不好还是看内在,外面装得像个人样,要是内里怀了,那也没用。”

  刘悦蓁是立志以后一个人过日子的人,有仇就要自己报,怎么能总是指望父母姐姐们。

  她脸上带着笑,对五公主道,“公主说的对,这天下蠢人多,何必在乎别人怎么说。公主不知道,我在外头见多了蠢人,总是眼睛长在头顶上,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最重要的是,自己蠢还喜欢对人家说三道四。公主是金枝玉叶,以后定能找个四角俱全的好驸马。”

  五公主顿时气结,鼓了鼓嘴想要反驳。姐妹两个也没明着说她,她要是回嘴,等于就是承认自己蠢了。

  可被人骂了,五公主怎么忍得下。王贵嫔怀孕了,这一阵子她在宫里的地位都上升了许多,等闲连皇后都不会说她。

  五公主越想越气,忽然停下了脚步,眼眶里的泪水就开始打转,“长乐姐姐,你们怎么能这样欺负我?”

  刘悦薇轻笑道,“公主严重了,您是公主,我们怎么敢欺负您。”

  五公主想到之前被眼前人踩肿了脚,今日被那个野丫头抢了风头,现在她二人又联起手来骂自己,立刻憋出了一泡眼泪,哭了起来,“长乐姐姐,对不起,都是我的错,求你原谅我吧,我以后再也不敢了,你别骂我了。”

  刘悦薇顿时瞠目结舌,这个傻子也开窍了,知道用这种小道。

  刘悦薇也不能任由她胡说,声音立刻冷了下来,“还请五公主说清楚,我才刚一字一句,哪里骂了公主?若是有,我给公主赔罪。若是没有,公主也不能随意冤枉我们姐妹。”

  五公主就是要制造误会,二话不说,哭着跑回了王贵嫔的宫殿。她一路跑一路大哭,惹的满宫人侧目。

  刘悦蓁拉了拉刘悦薇的袖子,“姐姐,她会不会恶人先告状?”

  刘悦薇眯了眯眼睛,“不怕,她无礼在先。回去吧,明日这事你莫要管,是我先和她说话的。”

  刘悦蓁立刻道,“那怎么能行,我也回了她的。”

  刘悦薇道,“走吧。”姐妹两个一起出了宫。

  王贵嫔见女儿哭着回来了,吓了一跳,“怎么了,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五公主今日被抢了威风,本来就有些不得劲,又被那乡下来的姐妹两个骂了,心里越想越气,眼泪就越来越多,哭得都打嗝了。

  王贵嫔小声问道,“可是太后娘娘责骂你?”

  五公主哭着摇头,“皇祖母很好,五叔,五叔家的那两个,她们,她们骂我蠢。”

  王贵嫔顿时瞪起了眼睛,眉毛也挑了起来,“岂有此理,不过是两个郡主,太后娘娘给她两分脸面,就敢来要我们的强!”

  五公主听见亲娘这么说,顿时哭得更厉害了,好像真的受了天大的委屈。

  王贵嫔先安抚好了女儿,立刻去求见皇帝。

  因她大着肚子,皇帝就让她进去了。王贵嫔进屋就开始哭着告状,“陛下,五儿自从经了前几年那件事儿,如今多老实。可,可诚王家的两个郡主,好歹是做姐姐的,怎么能一起骂嫡嫡亲的堂妹妹。”

  皇帝听见五公主又和堂姐们起冲突,皱了皱眉,“好好的给母后伺疾,怎么就闹起来了。”

  王贵嫔一心只想要强,给女儿出头,未曾问清楚,但诚王家的两个郡主确实说了那话是真的。

  皇帝并没有偏袒谁,先把王贵嫔打发回去了,给了女儿一些赏赐。小姑娘们之间的口角问题,皇帝懒得过问,直接交给了皇后。在宫里吵架,有失体统,若问清楚了是谁的过错,教导两句也就罢了。都是一家子,太后还病着,不宜闹出来。

  刘悦蓁一时痛快骂了五公主,等出了宫,她又有些担心,“二姐姐,我们会不会给父王惹祸?”

  刘悦蓁想了想道,“倒不至于,咱们说的好好的,她忽然哭了,就算王贵嫔去告状,皇伯父也不是个糊涂人。”

  等夜里回去后,刘悦薇不免和郑颂贤抱怨,“王贵嫔这一有了身子,五公主说话又开始没脑子了。我和三妹妹一时生气回了她两句,看吧,明日说不定又要闹起来了,但愿不要惊扰到了皇祖母。”

  郑颂贤一边给她夹菜一边道,“娘子,你们做的也没错。被人这样挑剔到脸上,要是能忍了,以后人人都能到三妹妹面前来说三道四了。娘子说的倒还好,三妹妹虽然言辞激烈了些,不过无妨,五公主是小孩子,三妹妹也是小孩子呢。”

  刘悦薇笑,“可不就是,小孩子家家的吵嘴,总不好大张旗鼓的吵闹出来。”

  皇后听说此事后,很快就问清了当时的情况。

  虽然王贵嫔身怀有孕,皇后仍旧公事公办,给五公主和刘悦薇姐妹一人赐了个嬷嬷,并罚她们一人抄写女德十遍。五公主挑衅在先,该罚,但满宫的长辈,长乐郡主姐妹不该私自回嘴骂堂妹。

  见到皇后赐来的嬷嬷,刘悦薇心里有数,皇后这是各打五十大板了。刘悦薇当时没有忍气吞声,就是心里清楚,若是她们当时忍下了这口气,五公主最多被责骂两句,事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她们的气却白受了。

  大家大族的掌权者都喜欢这样和稀泥,希望大家不要闹事,都安安生生的。若是有人不轻不重地欺负了别人,最多斥责两句也就罢了,不会有什么惩罚。

  故而,她自己先顶了回去,不反对妹妹当场骂回去。刘悦蓁才多大,就算现在没出嫁,又能怎么样。五公主自己不也是挑驸马挑花了眼,都是堂姐妹,怎么她能挑,我们就挑不得了。

  刘悦薇先安置好了嬷嬷,嬷嬷说是来教规矩的,但长乐郡主都出嫁了,且郡马回来后对着郡主嘘寒问暖,小夫妻好得很,她也就象征性地说了几句。

  嬷嬷自己心里有杆秤,五公主这是小人又得意了。王贵嫔的儿子还没生出来呢,就敢这样讥讽堂姐,也不怪人家一起骂她了。

  皇后不想让大家以后再闹事,又看在王贵嫔的肚子的份上,故而各打五十大板。

  刘悦薇虽然不在意家里多了个嬷嬷,郑颂贤却有些不高兴。这也就是郑家门第不高,他和岳父手里没有多大实权,皇后才敢这样各打五十大板。若是郑家是顶级门阀,保证就不是这个结果了。

  郑颂贤再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奈,在这个权贵满地走的京城,他这个五品翰林供奉,小的可以忽略不计。明明是五公主出言不逊在先,娘子和三妹妹只是据理力争,却要受一样的处罚。为的是什么,还不是因为五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她娘还怀了身子。

  夜里,郑颂贤把刘悦薇抱在怀里,“娘子,你受委屈了。”

  刘悦薇拍了拍他的后背,“无妨,这世间,有几个人能真正不受委屈呢,连皇伯父曾经还受过太上皇的气呢。”

  郑颂贤在她额头上亲一口,“皇后赐了教规矩的嬷嬷,与娘子的名声有碍。”

  刘悦薇笑道,“无妨,只要三哥不在意,外头人怎么谈论我,我才不管呢。”

  话虽这样说,郑颂贤心里还是有些意难平,“娘子,我明年想谋个外任。”

  刘悦薇顿了一下,然后轻轻点头,“好,三哥去哪里,我和沛哥儿跟着你一起去。”

  郑颂贤道,“许大人虽然造反了,但说的话果真有道理。京城虽然繁华,若是一味贪恋这里,不出去外任,不做父母官,以后想爬也爬不上去。娘子,我不想永远做个四品五品。我想做大官,能为朝廷为百姓做些事情,也能给娘子撑腰。”

  刘悦薇在黑暗中亲了他一口,“好,三哥,咱们去外任。等以后三哥做了一品大员,我的诰命也能升一升了。”

  郑颂贤摸了摸她的后背,“外面苦寒,娘子要跟着我受苦了。”

  刘悦薇捏了一下郑小贤,“胡说,我又不是那等娇气的。我小时候,家里不也就是普通人家。再说了,三哥出去,至少也能做个县太爷,我是县太爷夫人,威风的很。”

  郑颂贤忍不住笑了,把她搂得更紧一些,“娘子,你招惹了它,你要负责。”

  说完,他不管娘子答应不答应,伸手就去扯她的小衣。

  刘悦薇把女德抄写完了后,嬷嬷开口答应她可以出门了。

  她给妹妹带了些小玩意,去了诚王府。

  刘悦薇不在意家里多了个嬷嬷,刘悦蓁就更不在意了,无非就是说教几句,她转脸就忘,然后该出门出门。

  嬷嬷待说不让她出门,刘悦蓁说好啊,那些孤儿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