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月楼上皇薨逝
作者:青云上      更新:2022-05-23 03:02      字数:10850
  上官灵犀觉得奇怪,郡主怎么忽然想起叫他回府了。

  但来的是府里的管事,他也不敢多犹豫,把孩子交给丫头,去和汪彩凤打招呼。

  汪彩凤虽然心里也有疑惑,却一个字都没多说,只嘱咐他,“你快去,郡主可能有什么事情找你,好生替郡主跑腿。”

  上官灵犀点头,“我晓得了,欢哥儿我给丫头了,你中途多看两眼。”

  汪彩凤点头,“我晓得了,你快去吧。”

  上官灵犀跟着管事一起到了郡主府。

  刘悦薇正抱着孩子玩呢,沛哥儿醒了,两条小腿蹬来蹬去的,听见他娘的声音,还会找,然后咧着小嘴笑,偶尔还会哦哦叫两声。

  七月底的天,没有那么燥热了,刘悦薇在他肚子上盖了层薄薄的褥子,把摇篮拉到廊下陪他玩。

  娘儿两个正玩的高兴,外头人来传,上官师傅回来了。

  刘悦薇叫了个小丫头大妞过来,让她陪孩子玩,大妞九岁了,家里有两个弟弟,十分会带孩子,刘悦薇特意从庄子上找来的。

  果然,大妞哄孩子的本事一般人都比不上,刘悦薇给了她二等丫头的名头,一个月光月钱都有八钱银子呢。大妞干的很认真,又是个心宽的丫头,刘悦薇十分喜欢她。

  上官灵犀低头被人带到了正院,刘悦薇坐在廊下,身边有钟妈妈伍嬷嬷等一群人围着。

  上官灵犀眼角瞥到郡主的裙摆,立刻行礼问好。

  刘悦薇让人给他搬了个小凳子,让他坐在院子里的桂花树下回话。

  “表姐夫,我叫你回来,是有件重要的事情让你替我办,这事儿一天两天办不好,可能你和表姐以后不能日日守在一起了。”

  上官灵犀道,“郡主只管吩咐,我们都在京城,虽然一个城郊一个城内,也不是见不到面。”

  刘悦薇点头,“我想开一家小酒楼,也不是特别大,主卖咱们青州和河间省的菜色,表姐夫可愿意去给我当个大掌柜?”

  上官灵犀有些犹豫,“郡主,府里管事们多。”

  刘悦薇道,“开门做生意,掌柜总得是个良籍,说出去也好听一些。你以前自己做了那么多年的小买卖,待人接物你也懂,京城住了这么久,这边的规矩你也摸透了,我看你官话也学的差不多了,正是大掌柜的好人选,表姐夫可愿意?”

  上官灵犀立刻起身,“请郡主吩咐。”

  刘悦薇点头,“你和表姐的屋子我还给你们留着的,这几天你先去给我找地方,要那人多的地方,上下两层的小楼,带后院,不要那种特别气派豪华的,咱们先从小做起。找好了地方,你去谈租金,多压压价。找好了地方,把里面好生修整修整。再找两个会做河间省菜色和青州菜的大厨,还有帮厨的、跑堂的,这都需要你去找。我拨给你两个小厮,给你一个半月的功夫,可能办好了?”

  上官灵犀在心里暗自忖度了一番,立刻拱手道,“能办好。”

  刘悦薇嗯了一声,“云锦,先给五十两银子,你拿这银子去跑,算是你的跑腿费车马费,还有你们在外头的饭钱,夜里你愿意回府住也行,去金缕阁那里也行,我不管你的自由,隔几天来告诉我一声事情的进度。”

  上官灵犀再次道好,云锦把五十两银子给了他。

  刘悦薇道,“表姐好久没回来,你先回去和她说一声,也就暂时忙一些,等以后金缕阁和酒楼都上路子了,你们也就不用总是分开了。”

  上官灵犀有些不好意思,“多谢郡主抬爱,汪掌柜再不会反对的。”

  刘悦薇笑,“好,我知道了。钟妈妈,把家里的点心给上官师傅带一些回去。”

  等上官灵犀一走,伍嬷嬷问,“郡主,此人年纪轻轻,可能胜任?”

  刘悦薇看了她一眼,“嬷嬷,表姐也年轻呢,还是个妇人,你看,金缕阁她打理的多好,如今一个月少说也能帮我挣一两千银子,府里的开销都有了。表姐夫性格坚韧,为人仗义。我带他们两个上京,一是因为我和表姐的情分好,二也是因为他们两口子能干,多好的人选啊,我自然要好生利用了。”

  伍嬷嬷笑,“郡主知人善用,我看上官师傅整日在家里带孩子,虽然和自己儿子在一起高兴,但哪个男人不想出去干一番事业呢。等他把酒楼干起来了,再也不会有人说他是靠老婆吃软饭的了。”

  刘悦薇哈哈笑了,“世人就是浅薄,惯常喜欢以身份论人。表姐和表姐夫情分那么好,还分什么你靠我吃饭我靠你吃饭。当初我嫁给郡马,都说我一个商家女高攀了,如今我做了郡主,又说郡马靠老婆。这些人自己整日和家里人计较,就以为人家都和他们一样。”

  伍嬷嬷笑,“郡主睿智,说出来的话跟太后娘娘似的。”

  说起李太后,刘悦薇忽然想起,她从过了年到现在,还没见过太后呢。

  伍嬷嬷明白她的心思,“郡主莫急,哥儿满月时,太后娘娘赐了玉佩,眼瞅着就快到中秋节了,到时候要是宫里让郡主进去最好,要是不让郡主进去,您再做些针线孝敬太后娘娘。”

  刘悦薇点头,让云锦拿了针线筐来,亲自给李太后做一身秋天穿的中衣。

  那头,上官灵犀一路马不停蹄回到了金缕阁,把事情都告诉了汪彩凤。

  汪彩凤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道,“灵犀,你尽管去,不用操心家里,欢哥儿都一岁多了,现在能吃好多东西,郡主给的丫头能干,可以带孩子。回头我再雇个婆子来帮忙做家事,巧巧在作坊里干的好得很,你去吧,好生替郡主把酒楼的事情办好。如今金缕阁虽说一个月能有个两千两的进益,但郡主府的开销大,我后面也准备再加把劲儿,每个月能多出些货。你要是能把酒楼办好了,表妹以后就不用再操心府里的生计了。”

  上官灵犀拉着她的手,“从咱们成亲,一天都没分开过呢。”

  汪彩凤摸了摸他的脸,“没事的,今年一年我估摸着你都会比较忙,我这里也不得清闲,你每隔几日回来一趟看看我们,我回郡主府也会去找你。咱们都在京城呢,不怕。我想好了,郡主对我好,每个月都给了我不少钱,过一阵子,咱们也在京城买一栋小宅子,欢哥儿也能有个像样的家呢。”

  上官灵犀心里有些感动,“那你再等一等,我也争取把酒楼办好,多得些赏赐,买宅子,给妹妹办嫁妆。”

  汪彩凤让丫头把儿子抱了过来,欢哥儿一上午没看到爹了,想的很,立刻要抱。上官灵犀抱起儿子,啪啪连亲几口,欢哥儿高兴的咯咯笑。

  汪彩凤亲自下厨给他做了几个菜,小夫妻两个在屋里欢欢乐乐地吃了顿饭,亲昵了一阵子后,上官灵犀收拾了几件衣裳,趁着儿子还没醒,在他的脸蛋和肉肉的小胳膊上亲了两口,背着包袱就回了郡主府。

  从此,上官灵犀开始了早出晚归的日子。

  刘悦薇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郑颂贤。

  郑颂贤开玩笑,“这下好了,等表姐夫把酒楼开起来,他就能脱掉吃软饭的帽子,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脱掉这帽子呢。”

  刘悦薇在他腰间狠狠掐了一把,“你就算不吃软饭了,难道还想骑到我头上?”

  郑颂贤连忙弯腰赔礼,“不敢不敢,娘子说笑了。”

  过了几天,上官灵犀来向刘悦薇报备,他找到了地方,就在城西那边,那里有几个大集市,人特别多,外地人也多。这家小楼上下两层,一楼估摸着能放十张桌子,二楼能开六间雅间。房东开价,一年两千两租金。

  刘悦薇问,“这租金在那一带如何?”

  上官灵犀道,“我打听了好多家,这个租金倒是合适,就是担心他明年涨价。”

  刘悦薇想了想,“你去租两年,要是我们能干就一直干,两年以后再说,要是实在不能干,转出去也不亏。”

  上官灵犀道好,刘悦薇把钱给了他。整整四千两!

  上官灵犀凭着自己原来做摊主小哥的机灵和口才,和房东软磨硬泡,他说自己租两年的,硬生生让对方少要了三百两银子!

  上官灵犀拿着这三百两银子,把酒楼里需要的人都请好了,连桌椅板凳什么的都置办齐了。

  酒楼里的东西都准备好了之后,上官灵犀又来讨个名字。

  恰好,这一天郑颂贤也在家里,夫妻两个一起在逗孩子玩。

  听见上官灵犀说给酒楼取个名字,刘悦薇看向郑颂贤。

  郑颂贤笑,“娘子,这是你的产业,还是你来取吧。”

  刘悦薇想了想,“就叫年月楼吧。”愿年年月月,都能如今日这样,家庭和睦。

  郑颂贤明白她的意思,一叠声夸赞这名字取得好,说是酒楼,却带些书肆的味道,那些外地来的客商和举子们,肯定喜欢。

  上官灵犀去做了块匾额,挂在楼下。

  开张那天,刘悦薇没去,让郑颂贤去看了看。开个小酒楼,也不是什么大事,除了魏氏和刘悦妍打发人送了份贺礼,别的人家都不知道,刘悦薇也不想声张。

  上官灵犀一头扎进了年月楼,为了招揽顾客,他在一楼摆了个小桌子,自己亲自上阵,给来吃饭的食客们讲笑话、说故事,外头有人愿意来听,不吃饭也行。

  渐渐的,大家都知道了,年月楼可以免费听说书,一些闲着无事的人就会过来看看,到了吃饭的时间,见年月楼的饭菜也不贵,就在这里吃饭算了。

  上官灵犀把这事儿告诉刘悦薇,刘悦薇让他立刻改变策略,不再只做河间省和青州府的菜,增添京城这边的菜色,让客人自己点菜。

  除了那些比较贵的菜,再备一些价格普通的饭菜,给那些普通的小商贩们吃。还有那些来听书的人,大堂里备上茶水,两文钱一碗,还有点心,需要的话自己花钱点。

  刚开始,来听故事的人就是来听故事,没有几个人买茶水和点心。刘悦薇听说后,让家里几个普通扮成普通人的样子,去年月楼听书,然后买茶水点心,还给了上官灵犀打赏,说他故事说得好听。

  有些人觉得自己整天白听故事,掌柜的仍旧和颜悦色的,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也开始买茶水买点心。那些有钱人家的闲散子弟也开始给打赏,甚至比着打赏。一旦牵扯到颜面,钱就不是问题了。

  渐渐的,年月楼火爆了起来,它火爆的原因是因为掌柜的会说书。

  为了留住顾客,上官灵犀也是愁白了头发。他肚子里的故事都快倒光了,要及时补货。为此,他开始每天减少说书的时间,一天两场,一次半个时辰。其余时间,来了也没有。

  这世间的东西,少了才金贵。上官灵犀利用空挡时间,到处去找人拉闲话,听人家说一些陈年旧事,自己再润色润色,拿回来说给食客们听。

  刘悦薇见上官灵犀一个人又要经营酒楼又要说故事,让他雇了另外一个巧嘴过来,两个人轮着说,单是一个人,累也要累死了。

  这巧嘴原就是专门说书的,在酒楼里干总比在天桥底下强,好歹来的都是殷食人家的老爷少爷们,给的打赏也能分他一些。

  在上官灵犀和汪彩凤忙的不可开交的途中,中秋节悄悄地过去了。

  今年李太后没有叫刘悦薇进宫参加宫宴,但仍旧让人赏赐了两盘菜。刘悦薇孩子小,带进宫不方便,且她自己喂奶,不能长时间离开孩子。李太后想到自己以前把孩子丢了,最见不得母子分离,索性不让她进去,又怕人家说长乐郡主失宠,故而赏赐了两盘菜。

  刘悦薇托魏氏往宫里带去了自己做的针线活,当然,她也给刘文谦夫妇各自做了身常服。

  那头,刘悦妍的胭脂铺子也开起来了。但她总没个合适的掌柜,让家里奴才去吧,压不住阵,她自己去也不合适,故而胭脂铺子里的生意惨淡的很。

  刘悦妍见妹妹已经把日子过好了,心里羡慕妹妹眼光好,培养出了两个大掌柜。

  她和闫庆才抱怨,闫庆才吭哧了半天道,“郡主,要不要,咱们也从老家叫人过来帮忙?”

  刘悦妍道,“哪里有那么合适的人呢?”

  闫庆才道,“郡主,你看蔡家二弟怎么样?”

  刘悦妍吃惊地看着他,“你把蔡二郎弄来,娘要不要来?娘来了,蔡家叔父要不要来?到时候,京中岂不是人人都知道了咱们家的事情。我倒无妨,郡马你不怕人家说吗?”

  闫庆才沉默了片刻,“娘子,我家里的事情,瞒也瞒不住。老家那个胭脂铺子,一个月挣个十两八两,够干什么呢。我听说二妹妹的金缕阁,如今一个月能有几千银子。沛哥儿才几个月大,家里就什么都给他准备好了。再看真哥儿,马上就要读书了,我一年的俸禄,连吃饭都不够。我比郑兄弟差远了,文武都不行。如今家里好容易有个胭脂铺子,要是为了我那点自尊心,让日子越来越难过,我哪里还算个男人呢。”

  刘悦妍也不说话了,半晌后道,“郡马你既然这么说,那你给娘写信,让二弟过来。至于娘和蔡叔要不要来,看他们自己的意思。”

  闫庆才把她楼进怀里,“我听说二郎把老家那个铺子打理的有声有色,每个月比咱们在的时候还能多挣几两银子。到京城来,总比在青州好,娘不会反对的。”

  刘悦妍笑,“那到时候我使唤他,你可别心疼。”

  闫庆才笑,“只管使唤,我娘都不会心疼。”

  闫庆才亲自写信回了青州,万氏接到信之后,直接问蔡二郎,“你哥让你去,你想不想去?”

  蔡二郎神色间有憧憬有期待,然后眼神又暗了起来,“我不去了。”

  万氏知道他的意思,“你想去就去,不用管我,我和你爹守着这个小铺子,过日子不是问题。我养老的事儿也无妨,你大哥是个憨厚人,不会不管我的。”

  老蔡头犹豫了半天,试探性地问,“他娘,要不,咱们都去?”

  万氏的眼神立刻犀利起来,“你敢,你是个什么东西,你去做什么?去郡主府摆谱做爹?我剁了你的头!”

  自从万氏变厉害了,老蔡头也怕她,“我就说说,你看,你急个甚。”

  万氏对蔡二郎道,“二郎,你去吧,你哥那里需要人,这会子你不去,要是让闫家兄弟两个去了,以后你再想出头就难了。我不去,我在这里守着。你去了京城,闫家兄弟能不眼红?有我看着,他们谁都不敢往京城跑。”

  老蔡头权衡利弊,也劝儿子,“二郎,你去。多好的机会,错过就没了。去给郡主和你庆才哥帮忙,我听说你庆才哥现在也是八品官了,总不好自己打理铺子,正需要人呢。这个时候能想到你,还是看着你娘的脸面。你只管去,你放心,我和你娘养老不是问题。”

  蔡二郎眼里的憧憬又起来了,那是京城啊,谁不想去呢。要是能在那里扎稳脚跟,以后世世代代都翻身了。

  老蔡头心里也清楚,大儿子那里是没希望了,二儿子和郡马好歹是一个娘生的,赶住机会,赶紧让儿子去,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爹娘都开口了,蔡二郎立刻收拾了包袱,带着一点盘缠,跟着一家商队进京。临行前,万氏去问了郑家人可有东西要带,郑太太收拾了一些东西,让蔡二郎带给儿子媳妇,还送了蔡二郎十两银子的盘缠。

  话转两头说,京城那边,刘悦薇的金缕阁和年月楼都彻底走上了正轨。等到十月间,刨除掉人工和每个月的成本,年月楼一个月也能盈利个七八百两银子。刘悦薇照着老规矩,留下一成给上官灵犀。

  金缕阁到了下半年,比上半年盈利更多些,青州棉打出了名气,布的质量又好,很得大家喜欢。长乐郡主府从以前的省吃俭用,终于到了不差钱的地步。

  刘悦薇手面宽了,自然也大方。整个九月,落到刘悦薇兜里的就有五千多两银子。有了钱,她先找人把府里许多地方又修整了一番,花园里新添了一些品种,各个空闲的院子里都添了一个婆子看管,门房和厨房也添了几个人,零零总总加了十几个,整个府里现在加起来有六七十个下人了,足够用。等以后孩子多了,再从庄子上挑。

  刘悦薇刚过上了不差钱的快活日子,忽然就来了紧急事件。

  十月二十三的晚上,宫里的钟声响了四十五下。顿时,所有人都紧张了起来。

  钟声响四十五下,代表着帝王驾崩。陛下刚刚四十多岁,昨儿还上朝了,定然是无恙,那就一个可能,太上皇薨逝!

  皇宫里的钟声传的特别远,刘悦薇本来正睡得香,忽然被惊醒。

  宫里轻易不敲钟,她闭着眼睛数,前面她漏了几下,后面数到了近四十下。

  等钟声敲完了,她立刻起身,旁边的郑颂贤也醒了,跟着一起起来了。

  屋外头,满府里的人都被钟声叫了起来。住在皇城根的人,对钟声都特别敏感。这种几十年才轮到一次的四十五声响,让所有人都立刻睡意全无。

  云锦火速收拾好了自己,脸脸都没洗就带着一群小丫头们过来了。

  刘悦薇立刻吩咐云锦,“给我和郡马找两身素色的衣裳来,让钟妈妈带着大妞看好孩子。”

  钟妈妈闻讯而来,在几个丫头的服侍下,夫妻两个都换上了素色的衣裳鞋袜,刘悦薇头上只插了一根银簪子,郑颂贤头上的冠也卸了,用一根银色的发带绑好了头发。

  刘悦薇边走便吩咐,“云锦,让厨房送一些吃的上来,不要汤汤水水,顺带拿几个干净碗来。钟妈妈,你去和吴管事一起,把家里的红灯笼什么的都拆下来,府里近日一概不许穿红着绿,不许吃酒作乐。”

  两口子都洗了脸,又稍微吃了些东西。刘悦薇先抱起了儿子,把他喂饱了,又把剩下的奶都挤出来放在碗里,让钟妈妈等会子热给沛哥儿吃。

  刘悦薇怕自己今日回不来,嘱咐钟妈妈中途给孩子吃些别的糊糊,要是实在馋奶了,抱去让林檀姝喂一顿,别让奶娘过来。

  两口子把家里安顿好了之后,坐上刘悦薇的大车,一起往诚亲王府去了。

  刘文谦和魏氏已经带着几个孩子走了,让管事的告诉两个女儿,即刻进宫。

  刘悦薇又立刻往宫里赶去,到了宫门口,验明身份后,步行去了太后的寿康宫。

  寿康宫里哭声一片,听说李太后已经哭晕过去了,这会子正在里头躺着呢。皇帝带着一群兄弟姐妹们哭,到了皇孙这一辈,大皇子打头,众人聚在一起哭。

  刘悦薇姐妹两个带着夫婿从宫女那里领了丧服穿好,各自找了位置跪好,跟着众人一起呜呜哭了起来。哭了一阵子后,有内侍叫停,大伙儿歇一会子,等过了两刻钟,内侍大喊一声哭,下一轮哭丧又开始了。

  刘悦薇觉得稀奇,在青州的时候,有老人家去世了,都是随意哭。皇家规矩真多,哭丧还要讲究一轮又一轮的规矩。

  刘悦薇只是个孙女,还是出了阁的,只管跟在后头哭就是了。但这哭也有讲究的,假哭肯定不行,要是被人发现假哭,那可就罪过大了,搞不好爵位都要丢掉。

  刘悦薇第一次参加这种葬礼,什么东西都没带,只能自己哭。哭不出来时想一想上辈子的悲伤,立刻就哭的刹不住车。

  那些见多识广的“前辈们”,小帕子往眼睛上捂一捂,立刻泪流满面。

  刘悦薇看两眼就明白了,那帕子上肯定有文章,怪不得她早上走的时候,伍嬷嬷欲言又止,她回去定要弄两张。

  太上皇驾崩,皇帝停朝,文武百官和宗亲以及五品以上诰命都要跟着哭七天丧。

  当天,刘悦薇在宫里逗留到天黑才回去。要是民间普通人家,祖父过世,姑奶奶回来哭丧,夜里肯定要留宿的。皇家不一样,宗室女众多,宫里不许随便留宿。

  刘悦薇得到回家的准许后,立刻往家赶去。她已经一天没给儿子喂奶了。中途她涨奶,借着洗手的空档悄悄排了一次,现在又涨起来了。

  郑颂贤今日跟着磕头哭丧,现在眼睛也红通通的。两口子心里都有数,太上皇与自己并无情感,礼法如此,自然要尊崇。

  到了家里,钟妈妈赶紧把沛哥儿抱了过来。七个月的沛哥儿正是恋人的时候,一天没见到亲娘了,整天指挥钟妈妈往各个屋里去,找娘。

  中途喝了一次热过的奶,睡了两回,现在又开始找了。

  等见到了亲娘,沛哥儿忽然撇嘴就哭了起来。

  刘悦薇赶紧抱着他哄,解开衣衫给他喂奶。沛哥儿躺在了亲娘怀里,熟悉的味道让他安静下来,努着小嘴吸奶吸的很高兴。等吃饱了,又和爹娘一起玩了一会子。

  夫妻两个哭了一天也累了,吃了饭之后,把沛哥儿哄睡,一起歇下了。

  第二天,仍旧是天没亮就进宫,临走前,刘悦薇看向伍嬷嬷,伍嬷嬷什么都没说,掏出两方帕子和两个香囊。

  帕子是女眷用的,香囊给男人用的,放在袖子里,用袖子捂一下脸,保管大罗神仙都能哭得出来。

  一连哭了七日,刘悦薇感觉自己脱了层皮一样。宫里停灵结束,就要送到皇陵里去了,她们这些出嫁了的郡主,都被皇后打发出宫了,等出灵那一日再去哭一哭就可以了。

  因日子不对,太上皇还要在宫里多停几日才能出灵。

  大皇子这次带着所有皇孙们一起哭灵,表现尚可,立刻有人开始动心思。原来太上皇在位时,皇帝还可以拿老父亲推一推,他自己父亲尚在世,哪里能考虑自己身后事。如今太上皇没了,大伙儿的目光又要聚集到几个皇子身上去了。

  刘悦薇不想管这些皇子之间的事情,能躲多远躲多远。

  还没等太上皇的丧事结束,忽然,同时传来两个好消息。一是皇后被诊出有身孕两个多月,二是魏氏也怀上了,月份差不多。

  老公公去世了,两个儿媳妇却同时有了身孕。李太后心里暗骂,呸,死老头子,就是你克的,你死了哀家的儿孙运就好了!

  妯娌两个同时有孕,且都年过四十,李太后发话,太上皇仁慈,体恤后辈,皇后和诚王妃可免去后面的一应哭灵事宜,好生养胎。

  皇后有孕,大皇子大喜,这回皇祖父的丧事自己好生表现,母后又怀上了,父皇看在母后的份上,说不定能对他有所改观。

  皇后怀孕和刘悦薇无关,但魏氏怀孕就和她有关了。

  刘悦薇听到消息后,立刻抱着儿子回了诚王府,郑颂贤陪同。太上皇去世,停朝停乐,国子监也停学了,郑颂贤自然也上不成学。诚王府子嗣单薄,魏氏忽然有孕,众人都很重视,郑颂贤虽然是女婿,从小就见到了魏氏因为没有儿子被人欺负,私心里自然也希望岳母能再生个儿子。

  到了诚王府,刘文谦和元宝还在宫里,魏氏在屋里歇着。

  见女儿女婿和外孙都来了,魏氏有些不好意思,她都四十多岁了,没想到又怀上了。

  刘悦薇问她,“娘,您感觉身子怎么样?”

  魏氏笑道,“家里丫头婆子一堆,能照顾我好,你别担心我,把沛哥儿带好,过几天又要出灵了,你又要跟着去了。”

  刘悦薇笑道,“恭喜娘了。”

  魏氏笑骂她,“快别贫嘴,你皇祖父还没出灵呢,不好说笑。”

  刘悦薇知道她娘不好意思,“娘,您怕啥,外头四十多生孩子的多着呢,侄儿带着叔叔跑,哪家没有呢,再说了,不是还有皇后娘娘在前头呢。”

  这话不假,皇后怀孕了,魏氏的身孕就不显眼了,且她还能沾皇后的光,不去哭灵,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李太后也会给她送一份。

  魏氏又逗了逗沛哥儿,然后打发女儿一家子走了。

  等到了太上皇出灵那一日,刘悦薇再次全副武装,一路走一路哭,从早上忙到快天黑,中间只喝了一碗粥,挖空心思找地方挤奶,熬到太上皇葬入地宫,终于结束了。

  太上皇的陵墓没有彻底封死,等李太后百年进去后再封上,他就可以和两任正妻一起永享极乐了。

  就在太上皇的丧事办完没两天,蔡二郎进京了。他初次来京城,要不是郑大人替他出具了文书,他连京城大门都进不了。到了京城,他又四处打听丹阳郡诸府,要不是他机灵,差点被人骗了。

  十三岁的蔡二郎一个人经离了这十几年最难熬的一个月,远离父母,遇到过骗子、仙人跳、人贩子……

  等他站在丹阳郡主府门口时,差点哭了出来。

  门房见来了个灰扑扑的少年,问他做甚,少年说他是珺马闫庆才一母同胞的兄弟,门房立刻把他迎接了进去。

  闫庆才和这个兄弟也没太多情分,听说他来了后,找他问了问家中的事情,又问了问亲娘万氏的身体,然后就让他歇两日,听从郡主的吩咐。

  太上皇的丧事一过,大家都开始了守孝的日子,皇帝的朱批变成蓝色,百官禁止取乐,连刘悦薇这样的出嫁女,很长时间内都不能有明显的娱乐事宜。

  刘悦薇原来准备把花园整理一番,暂时只能放到一边去了。

  国子监停了半个月后又开了,郑颂贤每天身着素服去读书,在学堂吃饭,他只吃素菜,不给任何人留下话柄。按理来说孙女婿倒不必如此严苛,但读书人讲究这个,做的好只会让人夸赞纯孝。

  刘悦薇在家里也不敢明目张胆吃肉食,钟妈妈和伍嬷嬷等人都把自己饭食里的肉省出来给郡主吃,郡主奶着孩子呢,不能寡淡了。

  两口子商议好了,给太上皇守半年的孝,为此郑颂贤还搬到前院书房去住了。

  日子一眨眼就到了冬月底,刘悦薇又开始办年货、送年礼,还没等她往青州送东西呢,老家先来人了。

  这回来的又是郑颂德,他把郑晗珺送来了。

  刘悦薇高兴地拉着小姑子的手不让她行礼,“好几年不见妹妹,又长高了。”

  郑晗珺笑,“三嫂还跟以前一样好看。”

  刘悦薇笑,“二哥怎么也不提前给我送个话,我好准备东西。”

  郑颂德熟门熟路的,自己坐下自己倒茶喝,“准备什么,都是自家人,娘说了,你们吃什么我们吃什么。我就是送妹妹来京城,过两天我就走,还能赶得上回去吃年夜饭。”

  刘悦薇算了算日子,一边安顿他们兄弟两个,一边加快办年礼的速度。

  郑颂德带着妹妹去诚亲王府请安后,歇了两天就带着一车年礼走了,把妹妹留给了老三两口子照顾。不是郑颂德不管妹妹,是他家里刚出生的儿子才两个月大呢。刘悦薇听说后,从库房里挑了一些好东西,送给这个刚出生的侄子。

  刘悦薇怕小姑子初来乍到害怕,特意让她住在自己旁边的院子里,拨了两个婆子和两个丫头,郑晗珺自己也带来了两个丫头一个婆子,还有一房家人。

  刘悦薇一看就明白,这是婆母给小姑子备的陪嫁的人。郑颂德临走之前,给刘悦薇留了一万两银子,让她给妹妹置办嫁妆。又给了另外一万两,算作这一年郑家给郡主府的开销。魏家给的银子,郑家和诚亲王府各分一半,郑老爷给老三家一万两做家用,其余的他自己留下了。

  本来刘悦薇觉得守孝的日子枯燥,小姑子来了,她总算有事情做了。刘悦薇自己不能穿鲜亮的衣裳,就把自己压箱底的好料子找了一些出来,从外面找了最好的裁缝,给郑晗珺里里外外做了五六套衣裳。

  除了衣裳,她又带着郑晗珺去京城最好的银楼里,花了两千多两银子,给她买了两套好首饰,算作哥哥嫂子给的添妆。

  不出所料的话,章郡王府说不定很快就会来人看郑晗珺,郑老爷和郑太太不在,她是嫂子,要代行母职,把小姑子打扮的光鲜亮丽。

  除了打扮,伍嬷嬷又派上了用场。趁着年前还有一二十天,伍嬷嬷抓着郑晗珺教规矩。赵宏俊是皇帝亲侄子,郑晗珺嫁到郡王府之后,少不了要时常参加各种皇家宴会,定要通晓皇家礼仪。

  郑晗珺自小在薛家女学上学,规矩上也不差,但和皇家的规矩比起来,还是不够看。

  好在她不是个娇气的姑娘,伍嬷嬷要求严,她一丝苦都不叫。

  刘悦薇也帮不上她什么忙,只能让人把饭菜准备好些,每天晚上都把郑晗珺叫到正院来和哥哥嫂子一起吃饭。

  郑晗珺第一此离开父母,刘悦薇怕她想家,每天都事无巨细地问她的起居,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先送到偏院,丫头婆子们见状,都小心服侍起来,郑晗珺要什么东西,各处当差的从来不敢推脱。

  郑晗珺学规矩之余,给沛哥儿做了个小肚兜,给哥哥嫂子也做了针线,刘悦薇把她给公婆等人做的衣裳鞋袜都送去了章郡王府,章郡王妃打发身边的贴身嬷嬷过来看过了郑晗珺,留下几匹料子。

  日子呼哨一下,又到了腊月底,又是一年春节到了。

  作者有话要说:日子好快啊,一眨眼作者开文七十天了。

  今天发七十个红包,虽然可能没有七十条评论,哈哈哈哈哈。

  今天一章都是岁月静好,明天斗争又要开始啦。

  感谢在2020-10-2518:21:29~2020-10-2616:36: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平常12瓶;野渡舟横10瓶;worley在睡觉5瓶;≈y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天才本站地址:。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