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袖断得隐秘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6
作者:乌色鎏金      更新:2023-06-20 21:27      字数:9790
  谢琻也倒还好,这世家公子估计是被一时的情热蒙蔽了眼睛;那沈梒却定是十足十的贱货。看长得样子就像是勾栏里面的,估计那个状元来得也不那么简单,不知睡了多少人才爬到现在的位置,他底下不流脓才怪呢。现在想想,那篇备受文人追捧的《南山觅梅林记》如今看来也是两人的□□,真是胡闹。在一片众口纷纭之中,两位主角却异常沉默了下来,没有出来辩解也没有否认。在这口舌风波愈演愈烈之际,甚至开始有醉汉于午夜跑到沈宅门前撒尿、总角小儿冲着沈梒的马车吐口水扔鸡蛋的事情发生。无法,沈梒只好上疏告病在家。至此沈宅大门紧闭,车马不出。有好事人又每日围在那四方的青墙外指指点点,但他们却也只能依稀窥见墙上探出院外一枝桂树,除此外再无半分主人气息音讯。想要骂的人无声躲在这墙内,万事不理,好事人无可奈何,说几句却也只能放弃了。流言爆发后的第七日,下朝后洪武帝独召谢琻于文渊阁觐见。这几日的天气愈发冷冽了起来。枫叶已老,枝木干枯,金秋的瑰丽褪去,初冬的寒意已侵染京城。文渊阁的门前已挂上了厚实防风的门帘,廊下也点上了几盆篝火,供屋外候驾的臣子取暖。谢琻直挺挺地跪于廊下,腰杆笔直,脖颈微扬,双目一眨不眨地望着前方。洪武帝自召他入宫后便一直让他跪在这廊下候着,现在已过去了一个多时辰。这过程中也不乏其他的臣子往来进出,路过谢琻之时无一不会扭头盯视他一眼,再低声嘀咕两句,可说是受尽了万众的瞩目。然而谢琻却只是旁若无人地目视前方,嘴角边还挂着一丝倨傲的凉笑,仿佛在他身边围观的不过是一群蠢驴肥鸡。又过了良久,天色已然微暗,才有一内监缓步从文渊阁内出来,为他打起了门帘:“谢大人,皇上召您觐见。”谢琻面孔在火盆的照应下仿若一块雕作的石像。却见他一抖衣摆,抚地缓缓站了起来。他跪了一个多时辰,按理说腿早就麻了,但此时起身时却连身子都没晃一下,只是站在原地略微缓了一下,便一步步拾阶往殿内走去。那内监搭着门帘,不知怎地忽然有些心悸。却见谢大人那张生得眉眼深邃的英俊面孔,在两侧火盆的映照下竟有几分阴森的诡异。再以其后暗沉的天色为底,这高大的男人竟像是鬼神故事里所说的恶魔罗刹,腰悬铜铃,肩抗大刀,眼看着便要索命来了。内监如此想着,不由自主便是一个哆嗦——可再一细看,又哪有什么铜铃大刀,却还是身着青色官服的京城贵公子罢了。而转瞬间谢琻已擦身而过,径直入内而去了。文渊阁内灯火长明,洪武帝便坐在桌案之后,正持朱笔在批阅奏折。他应是听见谢琻进来了,却也没有抬头。谢琻十分平静,撩衣再次跪倒,以额贴地恭谨静候。屋内一片寂静。唯有四面长烛在发出轻微的“哔啵”,以及偶尔洪武帝翻页时,纸张摩擦的细微之声。良久,洪武帝终于放下笔,抬手喝了口茶:“怎么不说话?”“回皇上,”谢琻俯身道,“臣无话可说。”“你无话可说?”洪武帝呛了口茶,差点儿被他气乐了,“那你知不知道朕召你入宫是因为什么?”“臣知道。”“你知道,还说自己 ‘无话可说’ ?”“臣自知皇上心中所思所虑为何事。只恨那泱泱子民惶惶若夏日之蝇,赶之不尽、叫之不休,叫人烦不胜烦却也不可奈何。臣恨自己势单力薄,无法为皇上分忧,故而惭愧至极才 ‘无话可说’。”洪武帝斜靠在椅背上,探究地看着谢琻,谢琻也面色坦然地任他打量。君臣又对视了良久,洪武帝忽然一笑问道:“可真?”谢琻神色波澜不惊:“皇上问什么可真?”“你与良青。”洪武帝道,“世人所传,可真?”谢琻嗤笑了声,毫不犹豫道:“假的。”洪武帝万没猜到他会答得这么直接,一时也愣了。“皇上不信?那皇上如何才会相信臣呢?”谢琻反问道,“非得如那茶楼里嗑瓜子聊闲天儿的散客懒汉们一般,逼得臣承认了自己是断袖的兔儿爷,再指着臣的鼻子骂两句 ‘断根流脓’什么的才算完么?”洪武帝失笑:“你好大的胆子。”谢琻眉眼舒展,也跟着微微一笑,俯身行礼却再不辩驳了。和聪明的人交谈总是不需要说太多。洪武帝重新拾起朱笔,展开了奏折,随口道:“你说得不错,朕有天下百姓要管,的确没时间关心你帐子里的那些事儿……但若这些事涉及了国事,连朕也不得不过问了。”说罢洪武帝抬手,在一垒高叠的奏折堆上弹了弹,嗤笑道:“这些,都是因这些日子的风言风语,恳请朕将你二人调离军田改革的奏折。”坐拥四海的帝王淡淡地笑了笑,神色间似是倦怠似是厌厉,于跳动的烛火下显得喜怒不定。“你说,这堆奏折里,有几人是真正厌恶你与良青关系的?又有几人是想看那军田改革就此泡汤的?”谢琻的目光落在了那垒奏折之上,眼神透凉。洪武帝叹道:“朕这辈子,最恨的便是那些自以为聪明且心思诡秘之人。想借朕的手,来毁了朕的百年基业,他们以为朕是什么?亦是一只夏日里只会围着腐肉哼叫的苍蝇吗?”言罢,洪武帝将朱笔一抬,果决道:“军政改革不能停。北方战局不能乱。谢让之,做你该做的事去。”谢让之俯身行礼,朗声称是。“去看看你姑母吧。”洪武帝淡淡地道,“她宫里没几个贴己人,时常孤单得很。”第40章 污净此时天色已晚,按理说宫中已然下钥,外臣不可长留。然而谢琻领了洪武帝的旨意,由一小内监领着,趁着宫里愈发浓郁黑稠的夜色径直往端嫔的长秀宫而去。他们没点火烛,沿着宫墙的阴影走,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到了长秀宫后由一扇小侧门进去。入内却见万籁俱寂,唯有主殿灯火长明,想必是端嫔已收到了风声在此等候。无关的宫女内监都已被喝退,谢琻大步进得殿内,却见端嫔正坐立不安居于榻上,她着一天青交襟短袄和素色长裙,脸上未着脂粉显得有些苍白,紧颦的细眉更吐露出了她的不安。一见谢琻进来,端嫔立刻站起几步迎上,急道:“让之,皇上怎么说?”谢琻拍了拍她,安抚道:“皇上不曾苛责,命我着力查办相关之人。”端嫔大松了口气,随即面色一凛,眉眼间升起几分狠厉。她长得与谢琻有几分相似,谢家人外貌均生得华贵俊美,平日里不笑不悲时便能有十足的高华倨傲之态,而一旦动了怒那便是凤之唳而龙之啸,使人见之心惊。“这次是姑母欠你的。”端嫔用力扣住了他的腕骨,染着鲜红凤仙花的指甲微微陷入了他的皮肉,却听她沉声道,“玩没想到,这内贼竟然出在我这长秀宫——”谢琻摇头:“这长秀宫人多口杂,姑母也实在是无法一一照应。”端嫔颔首,她看着自己的侄儿,眸中忽然闪过了一丝异色和迟疑:“让之,你……你在中秋那日真的——”谢琻静静地回望着她:“这宫里还关着脏了娘娘名声的嘴碎贱奴,姑母不放侄儿先去清理宫门么?”端嫔被他的目光看得没来由地一寒,下意识地咽下了刚才口中没说完的话:“那人——那人关在西侧殿。”谢琻微微颔首,大步向外走去。端嫔捏紧了袖子,本想跟上他的脚步,但在看到那道决绝狠厉的背影之时却又迟疑地站住了脚步。西侧殿的殿门紧闭,外面站着两个劲装打扮的小内监正无声立于门前,一见他来立时悄声推开了殿门,随后利索地燃起了两点烛火。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充斥着殿内,却见青石地板上捆着两具血肉模糊的人,都被用麻绳堵住了口舌,一见谢琻一行人进来便恐惧地呜呜哀叫,并不断往后退去。谢琻冷笑了一声,一颔首那两个小内监便箭步上前撤走了堵嘴的麻绳,顿时哀声痛苦求饶之声不绝于耳。谢琻背着手,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两张已肿胀充血到面目全非的面孔,面色冷酷仿若阎王,冷声道:“说说,都是谁?”一小内监躬身回道:“女的是伺候娘娘茶水的三等宫女。据她交代,是从茶水司领了月例的茶往长秀宫走时,路过御花园时看到了大人。”谢琻目若寒冰,不言不语的模样让地上两人看着更是吓得魂飞魄散,泪涕长流。那小内监续道:“据她说,看到两位大人后也没跟宫里的人说,只告诉了与她结了对食的太监。这太监则是御花园里照顾锦鲤的,不是哪个娘娘宫里的,他说自己听了这话后也再没往外传过。”谢琻冷笑一声,一伸手,那小内监立刻恭谨奉上了一柄锋利的匕首。这二人一见,顿时吓得长声哀嚎,挨个叫着“饶命”“饶命”。谢琻却不管他们,闲散地在修长的指尖飞速转着匕首,那利刃的雪光看得二人噤若寒蝉,抖若皮糠:“我脾气不太好,也没什么耐性,不想看你们二人在这给我演什么忠贞不屈的把戏……我只想知道,关于我的那些下作流言到底是从你们俩谁的嘴里传出去的?”二人挨在一起,瑟瑟发抖,都不敢说话。谢琻玩着刀,目光在二人间来回游移,无论落到了谁的身上都叫那人吓得不住呜咽。最后,谢琻将目光落在了那宫女身上。“应是你吧。”他的声音极细极轻,似自言自语似地,一步步来到了她面前,缓缓蹲下直视着那张惊恐的面容,“看到后,告诉了自己的对食还不满足,又传到了宫外……”“不、不是我!”宫女凄声长叫,“是他!他在宫外有个表哥,是——”然而话未说完,却被谢琻一把捏住了双颊。却见他面色厌厉,冷道:“少在这狗吠。”那宫女吓得魂飞魄散,紧盯着谢琻手中的刀,以为下一秒那利刃便要落在了自己身上。然而谁知,谢琻什么都没做却放开了她。她刚浑身一软一口气还没松出去,却忽觉脖颈一紧,口中一热又是一凉,随着一道鲜血直喷出去剧痛来袭,她连此生最后一次的惊呼都没来得及发出,便倒地晕了过去。割了她舌头的小内监一甩匕首上的鲜血,又无声退了下去。谢琻居高临下看着那昏过去的宫女,目光中满是厌恶——这等下贱奴才,让他亲自行刑才是脏了他的手。她旁边的对食见此画面,吓得两眼一翻便要晕过去,却被另一小内监死死掐住了后颈,如条待宰的死猪般被提了起来。谢琻把玩着匕首,缓步踱到了他的身前,嗤笑道:“怎么,还不说?”那对食瑟瑟发抖,疯狂以额撞地:“大人、大人饶命,小的真的没有乱说,也不知外面的人是怎么知道——”一道寒光划过。那对食声音猛地拔高,变调了似得哀嚎一声,冷汗如瀑而下。再细看时,他右手的小指已被谢琻劈手削掉。一小内监皱了皱眉,上前轻声道:“大人,不如由小的来——”谢琻一抬手,只住了小内监的话。却见他手持染血的匕首,将雪刃贴在那对食冷汗淋漓的脸上缓缓蹭着,低笑着道:“你们都以为我是傻子吗——中秋才过去了多久,大半个月都不到,这谣言是怎么传得整个京城人尽皆知的?若是无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怎会传得如此之快?”那对食惊恐地望着他,一双眼睛里映出了谢琻森寒的面孔。“供出你的主儿是谁,你还可以留条小命。不然——”谢琻慢条斯理地将匕首的利刃贴在了他的无名指上,“——你这十根手指头没了,我就切脚指头,指头都没了,我就片你的肉。你说你这一身的肥膘,够我割多久的呢?”如恶魔般的低语和匕首涔凉的寒意逼得那对食濒临崩溃,终于哀声嚎道:“别、别!我说我说——我真的、真的谁也没说,就告诉了我表哥一个人……”“你表哥是谁?”“我、我那表哥是禁军里的一个小百户……”谢琻冷笑道:“我管你什么百户千户。你知道我想听什么,赶快交代。”“是、是……我表哥他妹子,嫁给了位大人当小妾。若要是真从他们那传出去的,定是他妹子又告诉了内家里——”“那位大人是谁?”那对食咽了口吐沫,哑声道:“据说是翰林院里一个修书的,叫什么刘潭的……”————今次夜黑无月,秋风瑟瑟,人只要在外面立上半晌便会遍体生寒。沈宅内,老仆手捧着一碗站在廊下,踌躇不定地探头望着院子里。却见庭中央的那棵光秃秃的桂树下依旧摆着张长椅,而椅上正一动不动地躺着个人,旁边的地上散落着几张凌乱的信纸和酒瓶。可是……这样的天气再躺着,定是会病的啊……老仆心中连连叹息,犹豫半晌还是悄无声息地走了过去,轻声叫道:“大——”“做什么?”自长椅上发出的声音,已再不复往日的清润柔雅,而是变得干涩低哑。老仆心中难过,举起手中汤奉了过去,轻声道:“大人,喝点汤吧。您都一天没吃东西了,就这么躺着喝酒,怎么能行——”“退下吧。”“大人……”“没听到我说什么?”老仆一噎,心中长叹一声,终是咽下了剩下的话。他端着汤正想离开,却又望见那长椅上之人的轮廓——今年好容易丰韵起来了些身形,如今却又在几日里迅速消瘦了下去,如今秋风一起吹起袍袖,那伶仃的腕骨和脖颈线条看着都让人心惊。“好歹……”老仆还是忍不住道,“好歹回屋里躺着……”然而已再无人答他了。老仆叹息着,原路退回了廊下。此时墙角探头探脑地露出了个大脑袋,却正是沈梒的小书童。半大的孩子不知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只懵懂发觉最近自称“内人”的谢大人已经好久不来了,而自家公子也把院门一关,每日里往树下一躺就只是喝酒发呆。难道现在都不需要上朝了吗?“老伯。”小书童绞着手指,平白担忧却又不知出了何事,“公子他还不吃饭吗?要不我去劝劝他。”老仆叹了口气:“你别过去给大人添堵了。自己玩儿去吧。”小书童撇了撇嘴。其实最近他都不愿出门玩儿去了,沈宅外面有好多奇怪的陌生人,指着他们家指指点点的。街坊里平日和他玩儿的那些小孩也都不愿来找他了,远远一见他便大喊什么“兔儿爷”“兔儿爷”的,小书童隐约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话却又不明是何意思。他偷偷去问过家里的厨子,却被那颠勺的健壮臂膀狠狠打了下后脑,勒令他不需再说这种脏话。小书童觉得家里似发生了什么大事,每个人都愁眉不展的,他满心迷惑却又不敢多说多问再惹长辈们忧愁。老仆又唉声叹气地不知在感慨些什么,将手中的汤碗递给他让他送回厨房。小书童乖乖地答应了,捧着碗往外走去。院子里静悄悄的,一个人影都没有看起来有些鬼影重重的,但小书童却不害怕因为公子早就跟他说过这个世上是没有鬼的。他一边独自走着,一边心里琢磨着最近家里的变故,不一会儿路过前厅侧的垂花门时,却忽听见了一声异响。小书童站住了脚,疑惑地回头看了看。前厅明明黑着灯,一个人都没有——难道是他听错了?然而下一瞬,仿佛在回答他的疑问般,一道修长挺拔的人影从浓郁的夜色中分离了出来,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小书童大喜叫道:“谢——”“嘘。”谢琻按了按他的大脑门,微笑比了个噤声的手势。小书童乖乖住了嘴。他敏锐地察觉到谢大人今日稍稍有些奇怪——他虽笑着,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吓人,总觉得不如往日和气了。还有大人身上是什么味道啊?小书童抽了抽鼻子,有些疑惑。像是——像是铁锈的味道,又腥又涩,难闻得很。“大人怎么不去见公子啊?”小书童侧头问道,“公子好几天都没出门了,也不跟别人说话。是因为你们都不和公子玩了吗?”谢琻微笑道:“就算别人都不和你家公子玩了,我也会永远和他一起的。”他顿了顿,又问道,“他吃饭怎么样?这几日身子还好吗?”小书童诚实答道:“不太好。最开始还吃饭看书,也叫我研墨的。但就是前天,公子收了封老家寄来的信,然后整个人就只躺在树下喝酒发呆了。也不知心里写了什么,老伯还埋怨我,不该收到信后直接送给公子看的。”谢琻的神色阴郁了几分,他举目望向庭院深处,良久轻轻叹息了一声。“辛苦你们照顾他了。”末了,他抬手揉了揉小书童的脑袋,轻声道。“大人不去看看公子吗?”小书童忙问,“公子若知道您来了,定然很开心的。”谢琻笑笑,摇了摇头:“今天先不了,我没洗澡,身上臭的很。你家公子见了我,定会嫌弃的。”小书童急道:“不会的!公子从不嫌弃人,您还是去看看——”谢琻将手放在了他的额头上,按了按。那动作里似含了无限的隐忍与克制,以及复杂的悲伤与怒意,只是孩子还太小,尚无法识别出成年人那些复杂的情感。“很快了。”谢琻低声道,“照顾好他。改日我洗个澡,再干干净净地来见他。”说罢,他毫不犹豫地转身,迅速消失在了屋檐房宇的阴影之中。那身影迅捷无声,仿佛从不曾来过一般。第41章 耻之“……听闻京传流言,惊骇之余亦深以为耻……”“……十年寒窗,方得才名,怎堪一夕之间毁于此等事……”“……左右相邻,无不耳闻。你母无颜见其他乡亲,已三日不敢出门采买……”“……吾虽无功名,却一生端正矜持,怎料有子如斯……”“甚耻。甚辱。”……为什么呢?沈梒在酒醉的朦胧中想。为何我与谢琻的感情,在众人眼中看来却只落下了“耻”“辱”二字呢?天下有多少男子始乱弃终、流连花丛,又有多少女子□□后院、抛夫弃女,为何世间千千万万的薄情男女都不曾被世人称作“耻辱”,而他和谢琻却要背负这二字的骂名?他们没有对不起任何人,也没有做错什么……世人凭什么要骂他们?与你们和干?沈梒哀怒到了深处,愤愤想道,大不了——大不了与谢琻一走了之,找一山清水秀处隐居下来,二人伐木渔鱼定也是快活的。然而此时,在内心深处却又有一声音响起——可是,那你和谢琻的抱负呢?他们曾一同观番邦巨象游街而过仿若异界神物降临凡世,也曾并肩看似火朝阳升起于无边草原的尽头。他们曾彼此许诺,要携手让这锦绣河山再绵延百年,也要将中原军旗插遍北方再让草原燃起星星之火。也正是因为这些承诺,他们才能彼此相知,兮兮相惜,从而相恋。因此一役便轻易放弃这些承诺的他们,还是那时爱上彼此的他们吗?沈梒恍惚辗转着,忽又想起了那日在酒楼初次听到关于他二人的留言时,谢琻手提凶器下手毫不留情,眉眼之间尽露凶相。然而当沈梒站到他的面前,他二人的目光相撞之时,谢琻却只是定定地看着他,方才狼虎般的杏目里此时却尽是哀伤。别放弃我,那双杏目仿佛在说。良青,别因世人而放弃我。在沉醉的迷蒙深处,沈梒反复回顾着那双杏目的目光,反复被那双目的哀伤所刺痛,辗转反侧尽是彷徨。对不起让之。他心想。我应该当时就拉住你,告诉你我如你一般亦不会退缩。可你知道,我其实内心深处太过怯懦,怕悠悠众口、怕那些缥缈虚名……所以我当时没拉住你,让你伤心了么?给我点时间,让之。他爱上的那个男人乃是京城琅玉,性若烈火、质似金玉。而只要有这个男人在,他便也能拥有无限勇气。……“公子?公子?”沈梒猛地从梦中惊醒了。天色已然大亮,而他还躺在桂树下的竹椅上。酒后身体的乏力感还在,他的眼皮仿佛有千斤重,极不情愿地睁开来将他的神智带回了人间。“公子!”小书童还在锲而不舍地推着他。“什、什么时辰了?”沈梒头痛欲裂,喉咙更感觉被砂纸打磨过千遍。“公子,已经下午了。”小书童歪头看着他,“我、我看你一直躺着不动,就想来叫叫你,看你还能不能醒过来。”沈梒有些哭笑不得,一头栽回了竹椅上,低声道:“真是谢谢你了。”小书童见他虽面色惫懒,但好歹无碍,便托着腮在椅子前蹲了下来,兴致勃勃地盯着他:“公子,你想不想谢大人呀?”沈梒揉太阳穴的手一顿,半晌瞥了他一眼:“你今天要识的字都识完了?”小书童一撇嘴,嘟哝道:“公子都不教我了,我识着好没意思……公子,可你都不关心谢大人这两日在干什么吗?”沈梒叹了口气。提起谢琻,他心中有些酸涩,还有些羞惭,但这些情绪却又无法在一个小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只好无奈敷衍道:“你难道知道他在干吗?”没想到小书童脆生生地应了声:“是啊!”沈梒一惊,皱眉看了他一眼。却见小书童笑嘻嘻地,用手比划了个巨大的圆圈:“昨天晚上谢公子做了个好大好大的大事!早上整个京城的人都传遍啦。”沈梒心中一悸,忍不住坐起了身,惊疑道:“他、他又干什么了?”这个混世魔王,又干出什么不合伦常理法的事情了?谁知小书童却只是托着腮,笑嘻嘻地看着他,眼中满是骄傲崇拜:“谢大人办了件可厉害的大事呢!大人若是好奇,出门打听一下就知道啦。”沈梒心中焦急,匆忙瞪了他一眼后便披衣离开竹椅,快步走向室内准备更衣。而在他身后,小书童笑着咧嘴站起了身,扭头冲不远处躲在廊下往这边瞭望的老仆比了个“成功”的手势。随即他俯身,将散落在地上的那几张家书全部揣入了怀里,才一溜烟从院子里离开了。————昨夜。雎台依旧是一片莺歌燕语。因与北部草原的战争爆发,最近雎台都不敢再供胡女了,而是进了一批鲜儿嫩水灵的水乡女子。一水儿的如墨长发,凝脂般透亮白皙的皮肤,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又仿古制穿了对襟大袖襦裙,裙长曳地衣袂飘飘,细腰被皂带束得不盈一握,看得人心神俱醉。宴席中居上坐着的却正是邝正的得意门生胡铭,他旁边的是魏国公世子,两侧与宴的均算得是朝中达贵,众人一致具推崇魏国公世子与胡铭坐了首位。席间不断有下座之人上来敬酒,胡铭来者不拒,不到一个时辰时间便喝得两颊酡红,醉态蒙现。却见他一手搂了个最出众鲜亮的水乡姑娘,肥掌不断在那蛮腰上揉搓,惹得姑娘娇啼阵阵。酒到尽兴处,胡铭一扭头却见旁边的魏国公世子竟选了个成熟丰韵的歌姬作陪,不由得哼笑道:“世子的品味怎地还是不变?在场如此多仙草般的江南女子,世子都不心动么?”世子大马金刀地居于座上,任怀中美人给他喂葡萄,懒懒地道:“平得前后皆是一般样子,有何乐趣可言?”胡铭隐秘一笑,乐道:“世子不知么,这便是京城风尚啊。无论男女,都流行这般容貌秀丽,体态风流的模样……正所谓是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么。”在场的人都知道他在说什么,纷纷嗤笑了起来。唯独魏国公世子没笑。他撕咬了一块牛肉,边大口咀嚼便含糊道:“流行什么管我屁事。老子打娘胎里出来便喜欢胸大屁股翘的,几十年没变过了。”有座下的人想要凑趣儿,便笑道:“若都如世子一般几十年不变也还好……就怕今天喜欢水上划船的,明天却又爱上了旱陆上犁地的,水旱两通啊。”这说的是谁又很明显了,众人都吭哧吭哧地笑开。然而魏国公世子却摇头道:“谢让之不可能是那走旱路的。”如今竟还有人不信?胡铭不可思议道:“世子你还没听说吗?那日在中秋节的御宴上,分明有宫女看到他二人——”魏国公世子举起了根油腻腻的大鸡腿,“咣咣”敲了敲胡铭的桌面:“人家俩亲嘴儿你亲眼看到了?”胡铭今日穿了件绢白衣服,此时心惊胆战地看那红烧鸡腿在自己的衣袖上方挥舞,汁水欲滴:“我、我没看见。”魏国公世子又指向其他人:“那你们有看见的?”众人忙纷纷摇头。“这不就对了?”魏国公世子哼笑着指了指自己,“我可看到了。我和谢三那是从小泡女人到大的,他那席上坐过的美貌姑娘可能比你们吃过的米还多,我还没说你们走旱路呢,你们又有什么资格说他?”众人皆是哑然无言。胡铭被噎了一下,不甘道:“那沈梒与谢琻一向交往甚密,再看沈梒那模样任谁也不能不多想几分——”“你多想了就是你多想,可别带上我。”魏国公世子道,“沈梒那模样的确是娘们儿唧唧的,看着是跟个卖身段的一样,但人家再娘们儿好歹也是弄出了军田改革的状元郎。反观你又是什么东西?”“你——”胡铭大怒,却又不敢多言,只愤愤捏住了袍角。他再如何春风得意,也不过是借了他老师邝正的风头,而他自己本人不过是京城里一抓一大把的五品小官。可魏国公世子不一样。他承的是世袭的爵位,他老爹手里握的是实打实的军功,就算世子本人再如何招猫逗狗不争气也比区区胡铭金贵许多。屋内正僵持之际,却忽听屋外一阵急促脚步声响起,随即一垂簪婢女一头撞入了屋内,惊慌道:“大、大人——”“慌什么!”胡铭本就一肚子的气,此时可算找到了个发泄口,“没半点儿礼数!怎么办事儿的!”那婢女惊魂未定,正要再说什么,却听廊上又是一阵沉重声音由远及近而来,有点儿像脚步却又像什么东西在地上拖拽,还伴随着些许挣扎呜咽之声,听起来格外得可怖。众人面面相觑,都正惊疑不定见,却忽听一声骤然裂响,屋内娇弱婢女们皆纷纷惊叫——却见拉推的木门已被人一脚踹得粉碎。而轰然崩碎的门前有一人长身而立,面色阴郁眉眼含煞,再映着背后的无边夜色,恰如半夜前来敲门的恶鬼一般。却正是谢琻。第42章 箭剑却见他面无表情地立于门口,一扬臂将手中拖着的东西“咣当”一声撂至了厅中央。惊魂未定的众人定睛一看——那竟是个被捆成了粽子的人,此时正如蛆虫一般在众目睽睽下疯狂扭动翻滚,被麻绳堵住的嘴发出“嗯、啊”的痛苦之声。座上的胡铭吓得面如土色。他的兔胆也只敢在背后埋汰两句谢琻,当着这混世魔王的面儿却是大气都不敢出。倒是旁边的魏国公世子啃着油腻的鸡腿,正兴致勃勃地瞧着厅下的人,似乎是打算看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