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行不行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37
作者:或许有一天      更新:2023-06-20 12:07      字数:10014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夜星星 1个;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107章 一命呜呼在收到长安传信的那一刻路以卿就知道,朝中原本的平衡彻底被打破了, 平庸怯懦的皇帝和野心勃勃的襄王之间那层窗户纸彻底被捅破, 出事也不过是几日之间而已。果不其然, 只又过了两日,路以卿便又收到了长安的传信。彼时路以卿正与沈望舒一起处理着事务,一方面是卫家军和西凉城中的各种杂务, 另外也顺便商量了一番未来之事——这未来已经不远了,只要长安出事, 卫家军便会伺机而动。从此之后或许是开创一番新局面,或许是兵败身死。后者她们不必考虑太多, 真到了那地步, 两人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隐姓埋名隐居山野。至于前者需要考虑的就多了,毕竟路家这些年展露的财力着实惹人眼。人为财死这句话从来不是虚言, 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说都是一样。尤其路以卿拥有了一番奇遇后, 脑子里多出的不仅是一本小说的内容, 更有那个世界千百年来的历史。路以卿很清楚人性贪婪, 所以也并不想以此来试探什么。再加上她与沈望舒不过是两个女子罢了, 她们又没有后代需要继承什么, 只要能保证自己下半辈子衣食无忧就够了。而她们唯一需要负责的也不过是路家主这些年兢兢业业的心血,可到底几经折腾, 这些产业还剩多少也就不好说了。两人很理智的商量了一番,都觉得目前的家业已经不需要再扩展了,路以卿甚至可以提前结束自己手下的一些生意,或者彻底转到暗处免得惹了人眼。路以卿多多少少有些不甘心, 可还是叹道:“也成吧,左右就咱们俩,最多再加上阿爹。咱们三人就算将来那银子当石子扔水里听响,这辈子也花不完积蓄,如此倒是真没必要继续了。”时人闯下基业,多半为的是传承,像她们家这样没传承的,还在意那么多做什么?沈望舒见她说得轻松,但眉眼间分明是不舍的,只好拍了拍她肩膀安慰两句。也就是在这当口,长安的书信送来了,于是两人索性一同看了。这封传信上的内容几乎是接着上次传信的,而从这两封传信的间隔就能看出,长安的局势转变之快。倒是信中的内容并没有太过出乎两人的预料——无论是“看过”的那本小说中,还是曾经的那个预知梦里,胜利者从来都是襄王,而现实中襄王也确实要比延康帝更优秀些。延康帝出事了,长安变故的胜利者果然是襄王。小两口对视一眼,之前的闲适尽数收敛,路以卿起身便道:“阿沈你留在家里,我去军营那边一趟,不知何时回来,今日你也别等我。”沈望舒点点头,正要送路以卿离开,结果刚站起来想到什么又转了身。等她再回过头时手里便多了一只装满的荷包,一面递给她一面叮嘱道:“已经快要正午了,你此去恐怕赶不上午膳。万一到时候饿了,吃点东西也好填填肚子。”路以卿一捏荷包就知道,里面装的是一小袋肉干。这东西算是零食,平日里闲来无事磨牙用的,也是路以卿偏爱肉食,所以即便是书房里也备着这些。沈望舒总是记挂着她的,路以卿想到这里,急切的心情瞬间就平复了不少。但终究有事,路以卿也没多留,只把荷包栓在了腰间,又与沈望舒叮嘱了两句,便带着那封书信匆匆离开了——她都收到消息了,近来紧盯长安的卫家军想必也不会比她更慢。****************************************************************************事情与路以卿所料不差,等她赶到军营时,卫家父子俩果然已经收到了消息。路以卿前脚刚踏进军营,后脚就被神色匆匆的卫景荣抓了个正着:“小路你来得正好,我正要去城中寻你呢,你这就来了,可省了我不少功夫。”说这话时,卫景荣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似是兴奋又似是憧憬,却又复杂得不仅于此。路以卿一看就知道,卫景荣这是压抑多年,终于等到了宣泄之时的情绪。这也证明卫家军果然已经收到消息了,不过她伸手捏了捏袖袋中的书信,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问道:“怎么了,这时辰你不好好在校场练兵,要寻我有什么事?”卫景荣并没有察觉到路以卿的保留,拉着她的手臂一面往中军大帐走,一面压抑着兴奋与她低声道:“长安那边有消息传回来了,也不是我要寻你,是父亲要召集众人议事。”说起来路以卿在卫家军中的地位着实有些古怪,一方面她身上并没有朝廷封赏的官职,唯一在卫家军中挂的职位也不过是卫大将军自己给的。说起来连正经的品级都没有,跟中军大帐中议事的将军们压根没有可比性,但又因为她身份的特殊,卫家军中每逢大事还真就少不了她。路以卿轻车熟路的跟着卫景荣往中军而去,嘴上继续问道:“是何消息?我看你这般激动,想来这消息于卫家军是有益的吧?”卫景荣确是把她当朋友的,闻言倒也没有瞒着,只将声音压得更低了些:“是好消息,皇帝驾崩了。”说完才又解释:“就因着咱们那批琉璃,前段时间皇帝和襄王闹崩了。起先是皇帝占了上风,查出襄王豢养私兵,于是便让骁骑营把襄王府围了,还给襄王赐了毒酒。”说到这里话音微顿,路以卿只是扬起眉梢,却没说话。卫景荣果然说了下去,语气却跟说故事似得:“小路你肯定不知道,襄王嚣张成什么样了。他当着传旨宫人的面就把那毒酒喝了,结果宫人一等二等却死活等不到他毒发。原来就连皇帝宫中也有襄王的人,竟是连皇帝亲自备下的毒酒也给换了,他还嫌换的酒不好喝。”这些路以卿倒是真不知道,毕竟她再怎么在长安布置人手眼线,可布局的时间有限,能在长安调动的力量更有限。对于这种在襄王府,甚至是皇宫中发生的详情,她是一无所知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卫家军收到的消息竟事无巨细至此,想也知道他们在长安又有何等力量。有那么一瞬间,路以卿的心情是有些微妙的,那种感觉仿佛既定的认知被打破。这情绪让路以卿一时间没忍住,说了一句:“襄王嫌弃酒不好喝这种事,你竟也知道?!”卫景荣似是没在意,随意的摆了摆手也没解释,只道:“别管这些,你先听我说完。就说宫人等不到襄王毒发,襄王转头就领着人出了王府,直接杀去皇宫了。”只这一句,又是许多内情,比如围困襄王府的骁骑营为什么没拦住襄王?再比如襄王说杀进皇宫就杀进皇宫,宫门与禁军对他而言岂非虚设?不过这毕竟都是既定的事实了,距离他们也很遥远,并没有深究下去的必要。路以卿也没问,直到此时才接了句:“于是陛下驾崩了?是襄王明目张胆的弑君?!”卫景荣却竖起一根手指冲她摇了摇,笑得有些古怪:“不不不,襄王再怎么想篡位,起码也还得扯块遮羞布呢。所以皇帝不是他杀的,而是自己滚下台阶摔死的。”据说当日襄王入宫讨公道,在正殿寻见了延康帝,两人一番对峙几经争吵,最后是延康帝理亏避走。他出了宫殿走在御阶旁,大抵是心绪不宁,竟是一脚踩空就跌下了台阶。而宫殿为显气势,殿前的御阶是众所周知的又高又长,百八十级的台阶滚下去,延康帝就此一命呼呜。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至于延康帝到底是怎么死的,恐怕只有当时在场的人知道了。卫景荣或许知道些什么,所以脸上才会露出那样的笑容,只是他既然没有说出来,路以卿自然也就不会不识趣的问出口。她只要知道,延康帝是死在襄王面前的就行了。不止是路以卿,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知道这个也就够了。两人说话间已经走到了中军大帐,说来他们并不算晚到——毕竟卫景荣原计划还要去西凉城中寻路以卿的,而现在路以卿自己主动送上门了——可两人到时帐中却已经坐满了人。将军们交头接耳,都在询问大将军为何事紧急召见。而这种疑问在见到路以卿跟着卫景荣出现后,更是达到了顶峰。因为大家都知道,路以卿会在此时出现,必定代表着接下来要说的不是小事。好在这般疑惑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卫大将军很快就来了。他径自走到长桌上首,却没急着坐下,而是先将手中的两样东西放在了桌上。众人随他动作定睛一看,皆是吃了一惊。原因无他,只因那两样东西的其中一样,正是半块伏虎形状的令符——只要是军中的人都知道,这是虎符,也就是兵符,调兵遣将之用。果不其然,卫大将军接下来又掏出了另外半块虎符,与之前那半块放在一起合二为一。然后他举着完整的虎符看向众人,又举起桌上的圣旨,掷地有声道:“襄王有谋逆之心,在长安近郊豢养私兵三万余。陛下旨意,命我等带兵回长安勤王。”一言出,满座哗然。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4-14 05:06:55~2020-04-15 05:12: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33144805、gss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我家胖胖好可爱 9瓶;凤凰花又开、即将拥有马甲线的居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108章 奉旨勤王这一场会议结束得很快,或者说卫大将军召集众人原本也不是为了商议什么, 而是直接通知。包括路以卿在内, 都是领了一堆任务回去, 然后第二天就要准备发兵了。这样的行动速度无疑很快,寻常来说十万大军的调动压根不可能这么迅速。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队调动走得又不仅仅是人, 还有粮草和各种辎重。只是卫家军很早之前就不动声色的开始准备了,如今卫大将军这般吩咐下去, 众人加紧一番也不是做不到。旁人不论,路以卿掌管着后勤, 这时候就很忙了。从中军大帐出来之后甚至没来得及跟卫景荣多说两句, 扭头就开始调动人手粮草,如此一直忙碌到天黑, 果然也没来得及吃饭。午膳错过了, 晚膳也错过了, 还是天黑之后饿得胃疼, 才让她从忙碌中回神。路以卿按着胃皱紧了眉头, 一旁的副手见状忙道:“大人可还好?可是有哪里不适?”问完这话他也才想起来, 众人一番忙碌全都错过了饭食,只是其他人错过的是一顿, 路以卿倒霉错过的是两顿。于是又道:“大人可是饿了,我这就让伙房那边送饭过来。”众人此时刚清点完粮草,接着还要检查一番军备——这些平日里固然都有验看,可临行之前无疑还是要再检查一遍才能使人心安, 不过这番忙碌只怕得忙到半夜里去。路以卿闻言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不了,我得回城去一趟,晚些时候再过来。”副手想说些什么,但路以卿却已经打定了主意,抬脚便向军营外走去,最后丢下句:“我去去就回,你们先用饭休息一阵,晚些时候在一起去看军备。”说话间人就走远了。牵着马走出军营时,路以卿终于想起自己还有一荷包的肉干,她取出一块放进嘴里嚼了嚼。磨牙的零嘴也是顶饿的,就是这时候吃起来有些费劲。她吃完一块又取出一块塞进嘴里,然后翻身就上了马背,接着一抖缰绳就往西凉城中赶去。路以卿回到城中时夜色已深,沿途灯火点点万籁俱寂,军营中发生的事似没有影响到城中半分。直到她赶回家中,看到家中灯火明亮,心里蓦地就柔软起来。沈望舒果然还没睡,哪怕路以卿走前就说过,今日不让她等。也所幸沈望舒还没睡,否则路以卿今晚怕是还得将她从睡梦中唤醒。见着路以卿回来,沈望舒脸上顿时浮现笑容,主动迎了上去:“这么晚才回来,我还以为军营那边事情紧急,你今晚是不回来了呢。”无论路以卿的传信,还是卫家军的消息,无疑都是快马加鞭送过来的。长安城中皇帝驾崩的消息可能瞒不住,但事情既然跟襄王撇不开关系,他便总要遮掩一二。如此便会有一个时间差,至少眼下延康帝驾崩国丧的消息,是不会立刻传达四方的。卫家军需要抓住的就是这个时间差,毕竟他们打着的可是勤王的旗号,如果皇帝都死了,谁还会放他们回长安勤王?届时莫说沿途城关难过,便是卫家军的军心也难保证。两人都清楚这一点,所以对于卫家军眼下的大动作也是早有所料。路以卿也不废话,当下简明扼要将今日之事与沈望舒说了,接着便道:“我是抽空回来与你说一声,明日卫家军便要发兵,此番我恐怕得跟着去,你留在这里也别太过担心。”沈望舒从来是个聪慧又理智的人,可此时闻言还是忍不住一把抓住了路以卿的手腕,眉头紧蹙:“卫家军这一路过去,说不得什么时候就要打仗,最坏的情况被人前后夹击也不是没可能。如此凶险,你跟着去做什么?不如留在西凉,就像当初卫家军出征秦国一般,坐镇调度不也挺好?”路以卿知她担心,只好拍着她的手背无奈笑了笑:“哪有你说得那般凶险?卫大将军手中好歹有圣旨,只要卫家军行军够快的话,此去长安也不会有多少阻碍。”然而沈望舒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她眸光微冷:“阿卿,你相信那圣旨?”路以卿只好沉默——她从不欺骗沈望舒,所以她的沉默也就代表了答案。她不相信卫大将军手中的圣旨,从心底里就觉得那圣旨和虎符都是假的。毕竟长安城中发生的一切她就是推手,事情发生的时间节点她清清楚楚,这样一封圣旨不说有没有,是根本来不及送来西凉的。至于造假,路以卿也从不小看那些巧手技人的本事。圣旨和虎符这种东西,没见过的人仿造起来自然困难,可以卫大将军的身份想要仿造却根本不是什么难事。说到底,这又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戏,不知多少人心知肚明却也配合着表演。过了好一会儿,路以卿才说道:“我们信不信有什么关系,只要有人信了便好。”说着微顿,又道:“皇帝已经驾崩了,死无对证。襄王又把持了朝廷,要说他居心叵测把宫中留底的那份圣旨给毁了,恐怕也是有人信的。所以卫大将军说这圣旨是真的,咱们且当它是真的就好。”说完这番话,路以卿神色也平静了下来,随后又道:“阿沈你放心吧,卫大将军也非庸人,这些早就安排好的,我只是跟去蹭个功劳罢了。”话说到这里已经很明白了,卫大将军不是受人操控的人,路以卿也不是野心勃勃之辈。这些年她没有靠着手中钱粮将卫家军谋划到自己手里来,要走的便只能是另一条路,而这一条路注定不能是个单纯的商人来走。她需要出现在军中,需要与卫家军的人生出联系,需要巩固自己这些年供养卫家军的功劳。如此才能保证自己事成之后不会被一脚踢开,甚至是更糟糕的杀鸡取卵。沈望舒心头闷闷的,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冲动得想要跟路以卿一起去,但冲动到底只是冲动,因为就连她自己也知道不可能。路以卿难得这般郑重,抬起手来摸了摸她的脸颊:“放心吧阿沈,没事的。”沈望舒抓住她另一只手,许久不曾放开。****************************************************************************军令如山。不论卫大将军手中的圣旨是真是假,他身为主帅下令发兵,卫家军自然不敢懈怠。路以卿回家一趟也不过是交代几句,甚至连顿饭也没来得及吃,只在来回的路上啃完了荷包里的肉干,回到军营之后依然要继续她的工作。忙碌到半夜,在分配的军帐里休息了一二时辰,清晨便又在一阵号角声中醒来。卫家军要出征了,整个军营都忙碌了起来。路以卿刚被号角声吵醒没多久,卫景荣便又大大咧咧的闯了进来,这回没有沈望舒在,他表现得相当自然:“阿卿,快起了,过不多会儿就该拔营了。这回你要随我们一起出征,我特意帮你寻了件轻甲,你先换来试试。”路以卿被他这冒失的举动吓了一跳,几乎是下意识便将身上的被子往上扯了扯,而后才想起自己在军营中休息向来是和衣而眠,这才稍稍放松了些。当然,卫景荣这大清早匆匆跑来给自己送盔甲的行为,说到底也是好意。路以卿自然不好苛责什么,更没有“男女有别”这样的正经理由可说,只得安抚下自己受惊的小心脏说道:“知道了,多谢少将军好意,一会儿我便换来试试。”卫景荣听出了她情绪不对,原本还高昂的兴致顿时一滞,抱着轻甲奇怪看她:“怎么了小路,你怎么看上去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讲真,卫景荣是很高兴的——少年意气恩怨分明,当初卫家军的窘境他一辈子都记得,这几年心心念念也都盼着搞事。如今好不容易时机成熟,让他等到了翻身报仇这一天,他是真兴高采烈想跟小伙伴分享心情的。结果小伙伴并没有他的兴奋,一副蔫巴巴的模样简直让人无所适从。路以卿闻言只得抬手捏了捏鼻梁,说道:“没事,就是昨夜忙得太晚,没睡够而已。”这话一点都不假,至少卫景荣清晰的看见了她眼底的青黑,于是也不多说什么了,便将手中的盔甲往路以卿手中一塞:“没时间给你休息了,你还是先穿上试试吧。”路以卿结果盔甲点了点头,却没动作,只盯着卫景荣瞧。卫景荣被她瞧得不自在,甚至伸手摸了摸脸:“怎么了,这般看着我,我早上洗脸了。”路以卿无语,只好伸手往帐篷外一指:“我要更衣了,还请少将军先出去。”卫景荣觉得她矫情,穿个盔甲而已有什么好避讳的?不过对上路以卿坚持的眼神,到底也没多说什么,嘀嘀咕咕出去了。等卫景荣离开,路以卿又伸手揉了揉脸,这才打起精神起身穿戴。说来她跟卫家军打交道好几年了,这也还是头一回穿盔甲。这盔甲看制式应该是卫景荣少时用过的旧物,而且卫景荣还说这是轻甲,结果穿在身上还是感觉死沉。路以卿穿戴好后活动了一番手脚,除了有些重倒是不怎么妨碍,可她还是不免嘀咕:“我就算跟去也是文职,怎么闹得随时要上战场似得。”嘀咕完摇摇头,走出营帐,见到的便是一番拔营忙碌的景象。作者有话要说:路以卿(遗憾):我穿盔甲肯定好看,可惜媳妇看不见。沈望舒(……):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吗?!感谢在2020-04-15 05:12:33~2020-04-16 04:41: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gss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即将拥有马甲线的居 5瓶;凤凰花又开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109章 兵临城下大军拔营的速度不算快,但真论起来也不太慢了。毕竟此番挥兵长安是要争取时间的, 所以一些太过累赘的辎重便被放弃了, 整支军队都是精简后的模样。等到天边的朝阳渐渐转为炙热的时候, 卫家军终于出发了。军队从西凉城中经过,引来无数人侧目,惊讶的目光从四方投来, 却并没有多少慌张——没有人知道卫家军这时候发兵是为什么,但西北之地到底是卫家军的地盘, 不论百姓还是官员,对于卫家军的信赖都是旁处不能比的。说句不好听的, 朝廷的政令到了这里, 也不一定比卫家军的话管用。路以卿骑马走在了队伍的偏后方,与队伍的粮草辎重走在一处。身上的轻甲在日光下反着光, 与身边几个文职装扮的同僚相比, 颇有些格格不入。不过这些都是小事, 路以卿显然也没在意, 她在日光下骑着马脑子里只想着两件事。其一是这盔甲穿在身上真重, 一时半会儿还好, 这一路穿去长安怕不是要累死。其二就是今日的阳光真好,晒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简直是催人犯困。昨晚没休息好的路以卿迷迷糊糊的,但好在她行军时是骑马,只要保证自己不从马背上摔下来,寻常犯困也不妨碍她什么。只是没精打采走了一阵, 她忽然感觉好似有道目光落在身上,于是下意识抬头看了过去,却是正好看到街边一株大树下,沈望舒正遥遥望着自己。路以卿的困倦一下子消散了,她抬手冲沈望舒挥了挥,也说不清此时到底是个什么心情。大抵还是不舍居多吧,至于此行的前途,她倒是没有多少忧虑。远远地,她看着沈望舒,看见她红唇微启似乎说了什么,仔细辨认过后却是“我等你”三个字。路以卿心里蓦地一软,脸上却扬起了笑,又冲沈望舒挥了挥手,马儿却也随大军继续往前走得远了。她也不回头,怕自己更加不舍,只好安慰自己这场短暂的分别是为了将来。可是话说回来,这几年间她们经历过这许多事,真正的分别也只这一回罢了。路以卿心中带着些怅然,军队行军的速度却不会因任何一人而放慢。他们出了西凉继续东进,入了云擒关穿过雁鸣城,卫大将军手持勤王圣旨,这支近十万的军队穿行过整个西北,几乎都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圣旨的作用是其一,卫家军在西北的威望更是无人敢拦。直到出了西北逼近中原,再经过一些关隘城市时,这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才被这些城池拒之门外。这种时候打仗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距离长安还远,哪怕卫家军能征善战,也没必要一路攻城略地往长安去。损兵折将不说,等他们一路打去长安,只怕黄花菜都凉了。不能强攻,只好智取,更何况卫家军这般急着出兵争取时间,为的也就是这个。于是卫大将军亲自拿着圣旨出面,与城楼上的守将开始了交涉。大部分时间勤王圣旨一出,守将验看一番后,摄于卫家军威严都会打开城门放他们通过。偶尔有几个细心的,会奇怪圣旨传去西北,他们作为必经之地为什么没有看到传旨的钦差经过?一开始听到这种质疑时,路以卿还会担心露了破绽——若被这些守将识出圣旨有假,不开城门便罢了,只怕还得联络他们已经经过的那些城镇,到时候四方兵马包围而来,只怕卫家军就得面临前后夹击的危险。虽然不是打不过,可能不打仗还是不打仗最好。然而事实证明,路以卿的担心纯属多余。她虽不知具体,但那些有所质疑的守将们大多没过多久,自己就莫名其妙信服了,然后又打开城门放他们经过。整件事仿佛只多了个过程,结果却是依旧的。这种事发生了一次两次三次,路以卿便明白过来,这一路上卫大将军果然是有所安排的。她彻底放下心来,随着大军一路前行,除了急行军吃了些苦头倒也没有遭遇什么。一路太过顺遂,路以卿甚至有种错觉,他们能凭着那张假圣旨直接杀到长安城下!****************************************************************************战争终究还是来了,不是卫大将军准备不足,而是卫家军的行动终于被长安城中的襄王知道了。他对卫家军勤王的旗号嗤之以鼻,但却不敢真对这支善战之师掉以轻心。延康帝驾崩的消息终于被传达天下了,举国治丧。卫家军原本已进军关中,这时候处境就变得尤其尴尬起来——他们号称勤王,可事实上皇帝都已经死了,这时候再去长安又能做些什么呢?扶持幼主登基吗?可延康帝本就不是明君,英年早逝之下留下的皇子也还年少,与正值盛年且位高权重的襄王相比,实在是没什么优势。说到这儿还有个颇为尴尬的情况,延康帝已过而立,留下了四五个子嗣,可却没有立下太子。不仅没有太子,那四五个皇子中还没有嫡子,剩下的固然有长子,可想必谁也不希望继位的是长子。当然,以眼下的情况来说,襄王未必肯让延康帝的子嗣继位。哪怕只是走个过场,或者做个傀儡,襄王也是不愿的,因为他已经等了太久了。只这当口,卫家军喊着勤王的口号进军长安,襄王摄于卫家军威势,又不得不做出些妥协。这让他颇为恼火,最后在矛盾与不甘心之下,传达四方的诏书中也只宣告了延康帝驾崩一事,至于新君继位的事却是没提。而就是这一点疏漏,又给了卫大将军机会。这时候做事,总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否则卫家军在西凉厉兵秣马数载,为何偏要等这时机?为的就是个旗号,就是个名正言顺,同时也是军心。长安城中皇帝果然遇害,新帝又毫无消息,卫大将军想要诛杀叛逆扶正朝纲有什么错?有没有错的,反正卫家军的将士被忽悠住了,与卫家军对上的那些军队也被忽悠住了。这时候并没有多少人想到是卫大将军狼子野心,他们为着自己的立场与道义开始了战争。路以卿当然是没有参与的,她主管的是后勤,没有必要冲锋陷阵。饶是如此,她也窥见了战争血腥的一角——不是书本上浮尸千里的描述,也不是血流漂橹的干涩言语,她是亲脚踏过那些被鲜血浸染透了的土地的。可那又怎么样呢?大势之下,战争的车轮碾压过了所有,推动着所有人直往目的而去。该说路以卿这几年花的钱没有白费,卫家军之前攻打秦国的练兵之举也不是玩笑。跟能征善战的卫家军相比,中原之地的地方驻军实在是不堪一击。今日攻一城,明日破两城,卫家军拉枯摧朽般攻破阻碍直取长安。路以卿骑在马上赶路时都在怀疑,如果他们的马更快些,或者将士们两条腿更能跑些,说不定卫家军攻城略地的速度还能更快。当然,在这种时候,快些也没什么不好。就在襄王将诏书传达天下后的第十天,卫家军终于带着一身杀戮之气,兵临长安城。卫家军已经来得很快了,但与身在长安城的襄王相比,他们来得无疑又有些晚。二十多天的时间差,等卫家军好不容易从西凉赶来了长安,长安的局势也早就被襄王掌控了。这其实也是早有所料的,毕竟襄王在朝中经营多年。莫说延康帝这会儿已经咽气许久了,便是他还在朝堂与襄王分庭抗礼的时候,襄王的势力也是隐隐压了他一头的。而现在人死如灯灭,朝中更没有多少人敢发声了,除了为延康帝的死善后之外,襄王可以说是高枕无忧。一切如他心意,皇位唾手可得,襄王终于按捺不住,越过延康帝的几个皇子登基了。等卫家军兵临城下时,他便穿着一身冕袍站在长安城楼上,居高临下的俯视着城外黑压压一片兵马。没有畏惧,没有忧虑,反而有些莫名的得意与兴奋。他挥手叫人拿来了弓箭,亲自将自己的诏书绑在了箭矢上,然后一箭射向了城外大军。襄王的箭法不错,或者说他身为“男主”本也是文武双全的存在——这一箭恰恰好射断了卫家军中一杆旗帜,旗帜倒下的瞬间引起了一小阵骚动,但也仅止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