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或许有一天      更新:2023-06-20 09:35      字数:5494
  季畅一听这话,顿时将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都抛开了一旁:拿来我看看。武安侯府多年以来阳盛阴衰,在宫中是没有侯府出身的后妃的,再加上武安侯一直镇守边疆,别说宫中,在京中的势力都是有限。不过季畅既然要回京,自然也要做出完全的准备,阴差阳错亦或者有心筹谋,还真让她在宫中经营出了一条眼线。只是这眼线有些特别,轻易不会动用。而此时她没有联系宫中,宫中却主动传了消息出来,想必便不会是小事。她接过信筒拆了密封,立刻便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只片刻,一封信看完,季畅眉心微蹙。常清和常明一直观察着她神色,见她皱眉便知果然是有大事发生。可他们等了半晌却没见她说话,终于忍不住问道:世子,宫中是出什么事了吗?季畅闻言,桃花眼微垂,长长的眼睫将情绪尽数遮掩。但面对常清和常明,她倒也没有隐瞒的意思,因为从现实来说,眼前这两人才是她的心腹,甚至比起汉王来更值得她信任。当下手一扬,便将看完的书信交到了常明手中,两颗脑袋顿时一起凑了过去。书信不长,没有落款,甚至就连笔迹都做了掩饰,可信中所书的内容若传出去,却足以让整个京城都跟着震三震皇帝昏迷了,不是生病也不是其他,而是被人下毒导致的昏迷!昨日恰是十五,皇帝按惯例去了皇后宫中,顺便陪着皇后一同用了晚膳。但晚膳用过后不久,皇帝便忽然吐血昏迷了,叫来太医一查便确认是中毒。皇帝在皇后宫中遭遇不测,皇后自然责无旁贷,奈何后宫中没有太后,东宫没有太子,皇帝昏迷不醒的情况下,自然还是由皇后做主的。皇后也是个狠人,当即下令彻查,结果一路查到了贵妃头上。贵妃与皇后是宿敌,多年的争宠且不提,贵妃是楚王的母亲,皇后是秦王的母亲,看这两人在朝中的架势,也不难想象贵妃与皇后再后宫中该是何等的针锋相对。所以说,这事到底是谁陷害谁,还真不好说。只是皇后的身份天然占有优势,她一口咬定是贵妃行刺,贵妃根本没机会挣扎就被拿下了。同时皇后下令封锁了消息,今早又恰好没有朝会,因此才使消息瞒了一天。不过一天也是极限了,诸王骤然与宫中断了消息,想来很快就会察觉常清看完消息咂咂嘴,还在纠结:世子你说,那毒到底是谁下的啊?皇后在这当口下令封锁消息,莫不是要毁灭证据,顺便屈打成招?然而季畅并不关心这个,两方势力狗咬狗才好,她只关心皇帝到底能不能被毒死?可惜了,信上的消息不够详细,只说皇帝吐血昏迷,也没说他中的是什么毒,又有没有性命之忧?不过皇后如此大胆,就算毒不死,皇帝的情况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吧?季畅垂眸思量着局势,一旁的常清见她不理会,也不多说什么了,安安静静等着世子吩咐。倒是常明想了想,问了句:世子,这消息咱们要传给汉王殿下吗?汉王在前朝是个小透明,汉王的母亲在后宫也不遑多让,平日里已是连皇帝的面都见不着了。如果她生性机敏,或许还能察觉到这一日间气氛不对,但如果她只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日子,怕是连宫中发生了大事都不知道总归汉王若是想靠她得到宫中消息,基本上就是痴心妄想。在这方面,汉王比起秦楚二王来逊色了很多,后宫方面他全然没有助力。而他自己原本还是个耿直性子,也不知道在宫中经营人脉,常明真担心他在这当口被蒙在鼓里。季畅闻言也想了想,却摇头道:不好说,还是先使人盯着秦楚二王府邸吧。对于汉王,季畅虽然选择了辅佐,可身份地位决定她也不能对他全然信任。底牌她还是要留的,而且暴露太多,她也怕汉王将来对她生出忌惮之心。常明也不傻,转念想想就明白了七八分,当即答应一声匆匆退下了。****************************************************************************皇帝中毒昏迷的事到底没能瞒太久,当天下午就有人察觉出了不对。皇帝不见大臣不批奏折是一方面,诸王不管地位如何得不得宠,与后宫总还是有联系的,骤然断了联系他们岂能不觉?在这方面,汉王何止是比不上秦楚二王,后宫中八成的皇子他都比不过。如果不是季畅使人盯着秦|王府和楚王府,一有异动便向汉王传了消息,否则他怕是要等到诸王去堵宫门了,才会知道宫中有事发生。可饶是如此,他抵达宫门前也还是一头雾水。好在近来汉王确实收拢了不少朝臣,诸王赶到宫门外时,陆陆续续也有大臣赶了过来。等汉王从车驾上下来,便有投靠的朝臣过来介绍了情况,原是诸王忽然都与宫中断了联系。这事可大可小,往小了说可能只是众人太过敏感,虚惊一场。但往大了说,宫门骤然封锁,消息内外断绝,说不好就是谋逆逼宫的戏码!汉王既然想要夺嫡,自然也不会缺了这份敏锐,当下目光一凛往周围看去。今上的皇子不多也不少,出头的不出头的加起来七八个,如今倒是都来得齐整。不仅有楚王在宫门前领头想要闯宫,便是连生病的秦王,以及早早因为瘸腿深居简出的燕王都来了汉王这一眼望去,发现兄弟们一个也不少,而且都对眼下情形不明所以,也是有些懵。难不成还真是他想太多,这一场闹出来,根本不是什么逼宫谋逆的大事?可又是谁下令封锁了宫门,闹得这般兴师动众,父皇在宫中都不管管的吗?皇子们很懵,朝臣们也很懵,不过也有聪明人想到了皇后身上。众人围在宫门前吵吵嚷嚷,等到一众皇子到齐,朝中也来了丞相等人挑大梁,楚王便第一个跳出去与宫门禁军争执,闹着要进皇宫了。汉王见到这场面还嘀咕了一句:楚王兄今日看着有些冲动,好像格外焦躁啊。闯宫门可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此刻宫中情况不明,万一就是皇帝抽风下令封锁宫门的,楚王此时跳出来少不得就要吃挂落。不过话又说回来,楚王这些年因为贵妃得了皇帝的爱屋及乌,一直颇得圣宠,想必敢如此作为心中也是有着几分底气吧?汉王并不知楚王心中的焦虑,身边新投奔来的大臣更是恨不得楚王闹腾得越厉害越好他们也算是三投了,虽然汉王未必对他们有多信任,可楚王和秦王还是倒了好,免得秋后算账。宫门外的众人各怀心思,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想要进宫看看的,于是便聚在宫门口闹腾了一下午。然而哪怕心中再是怀疑,皇子们都还在宫外,没有人露出昭然反心,自然也没有人敢真正驱逐禁军闯宫门。所以闹腾来闹腾去,到底也是投鼠忌器。眼看着时辰不早了,汉王拧着眉心中都开始思量要不要打道回府了,结果宫门却在此时开了。有内侍奉了口谕出来,宣召众皇子进宫。楚王本是带头要入宫的,此时却犹豫了:父皇只宣召了皇子,那朝臣们呢?内侍不慌不忙,答道:陛下身体不适,此时不想见外臣,是以请众位大臣先行回府。这话一出,不止是楚王,连汉王也察觉到了不对,对危险的本能让他背上汗毛直竖。作者有话要说:走剧情,剧情走得差不多了才好安心谈恋爱,世子还要自行扒马呢ps:更新晚了,不过还是补一句大家新年快乐~感谢在2020-01-22 22:53:19~2020-01-27 21:44: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北唐凌枫、景溯、悱恻 1个;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孤燕、慕容岚宸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页彦城 10瓶;七尘本埃 7瓶;玉米 5瓶;鹿仁脚 2瓶;奈何往兮、酒淡蓝、随遇而安君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67章能在皇宫中生存下来的,谁都不是傻子。若说一开始听到内侍宣召, 这些皇子还有心入宫一探究竟, 可等楚王问过话后,大部分人心里也都打起了鼓。宫中明显出了变故, 可不让朝臣入宫拜见,只宣召他们这些皇子算什么, 一网成擒吗?众皇子心中都泛起了嘀咕,可左右看看身边的兄弟, 却个个都是一脸的无辜。秦王和楚王两个本就占优,在宫中还有母亲做靠山的,尤其被多看了几眼。然而宫里出来的人,哪个不会些做戏的本事, 便是表面再不漏破绽, 旁人也是不敢尽信的。宫门外陷入了诡异的沉静,皇子们显然都不想以身试险,拒绝进宫的意思很明显了, 却又碍于那不知真假的口谕, 不敢轻易转身离开。倒是有人提议过要请宗亲一同入宫, 结果那传旨的内侍却也不曾应下,只道是陛下不曾召见,然后态度强硬的要求皇子们入宫。前有禁军虎视眈眈, 后有朝臣众目睽睽,即便强势如楚王,这时候显然也不敢公然抗旨。皇子们顿时陷入两难, 进退维谷,不过显然最后也是逃不过入宫走这一趟的。汉王眉头紧皱,望着这些年出入过无数次的宫门,头一次觉得那仿佛是择人而噬的凶兽巨口。身边的朝臣也是满脸担忧,想来也是知道汉王在宫中没什么势力,于是小声劝他:殿下,今次之事有些不对,这宫门恐怕轻易入不得啊。这道理汉王哪里不明白,他一脸无奈道:可父皇有旨,我们又哪能不去?朝臣想说那口谕未必是真,可这种时候真假又真的重要吗?除非有人敢真的撕破脸,带着私兵将逼宫的事坐实了,否则哪怕知道这口谕八成是假的,他们难道就真的敢违抗吗?汉王偷偷打量着秦王和楚王,两人表情都掩饰得极好,面上茫然和焦躁都与身旁的兄弟们表现得一般无二。只是偶尔的,汉王观察久了也能瞧见两人眸中一闪而逝的复杂,即便他读不懂这两位皇兄的心思,可也能看出二人心中应是有了算计。渐渐地,宫门外的形势有了转变,传旨的内侍也开始催促起皇子入宫。秦王心里大概是有了些底气,第一个站了出来。楚王看他一眼,想想自家母妃在宫中也是经营多年,倒也并不比皇后差多少。于是见秦王出头,他自然也站了出来。这两人本就是皇子夺嫡的佼佼者,甚至可以说有这二人争斗,其余皇子早就被压得不见光芒。因而此刻有了两人首先出头,余下皇子们面面相觑一阵后,还是都咬牙站了出来。至于他们私底下都和亲近的官员交代了什么,那就是旁人不得而知的了。这么明显的局,汉王一点都不想踏进去,然而此刻也由不得他了。刚扭头准备冲身边人叮嘱几句,身边却有人擦肩而过,顺便还往他手里塞了东西。汉王很机敏,当下便握紧了手掌,将东西藏进了袖子里。他也没回头去看那给他塞东西的人,只是神色如常的与人交代了几句,然后便向着自己的一众兄弟走去。路上偷偷看了一眼手中握着的东西,是一只手指大的小瓷瓶,瓷瓶外还写着一个熟悉的人名。汉王想了想,大抵明白了什么,掌心在瓷瓶上磨蹭了几下,瓶身上的那两个字便化成了他掌心的一点墨痕。之后他也没将瓷瓶收起,反而就这般一直握在掌心入了宫。****************************************************************************今日的宫廷,比起往日似乎冷清了些,平添一股肃杀。几个皇子相携入宫,守着各自的小心思,彼此都带着些防备。还是燕王最洒脱,或者说他早因残疾退出了竞争,反而无所顾忌:今日宫门紧闭,宫中也没人走动,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这话燕王是在问那传旨内侍,后者有些脸生,口气却是半点不弱:殿下不必问奴,等到了宣室殿见到陛下,殿下们便都明白了。燕王眉头紧皱,看了眼内侍,到底也没有发作,竖起耳朵的众皇子倒都有些失望。在所有不明真相的皇子里,汉王大抵是猜到事实最多的了他在入宫前被塞进手里的是瓶药,具体是什么药他不知道,但要猜也不难。药瓶上的名字更有意思,张召,皇帝身边最得信任的内侍总管,而送药给他的人明显是在示意他将东西转交给张召。这当口给张召递药,为的是什么?汉王能想到的,其一是给皇帝下毒。可今日这局若真是皇帝设下的,他在对方眼皮子底下给对方的内侍总管递药,他俩怕不是都嫌命长了。所以汉王选择了第二种可能,那便是皇帝出事了,这药是递给张召,让他给皇帝救命用的。可皇帝到底又出了什么事,是中毒了,遇刺了,还是病倒了?各种猜测在汉王脑海中一闪而过,最终化为更现实的问题:如今宫中掌权的又是谁?每个人心中都对眼下境况生出了无数猜测,但好在这些疑问很快就能得到解答皇帝的寝宫宣室殿,因着要接见朝臣处理政务的缘故,距离宫门并不太远,不多时也就走到了。宫殿外,有重重禁军拱卫,较之平常防卫何止多了一倍。众人心中的猜测似乎得到了印证,有那不够沉稳的皇子,脸色都白了几分。可这时候哪里还有他们的退路,更何况也没有时间给他们犹豫,几乎是人刚到,宣室殿内便来了人宣召入内。皇子们面面相觑,秦王见到这局面,心倒是又稳了稳贵妃得宠又如何?她的身份必然是越不过皇后去的。这宫中没有太后,皇帝排第一,皇后就排第二。如果皇帝真有什么不测,禁军们首先听从的肯定是皇后,贵妃连棵葱都算不上!至于禁军被贵妃收买?别开玩笑了,就皇帝那防范着所有人的疑心病,怎么可能让这种事发生。秦王心里觉得稳了,便是连止不住咳嗽时,都似带着轻松愉悦的。见有宫人出来宣召,他也是头一个毫无畏惧的踏进殿门的,其余人见状也只得硬着头皮跟上。此时楚王扫一眼禁军,却觉得心中不妙之感甚重。尤其他一眼扫过宣室殿,见着殿中有个熟悉的小内侍冲他微微摇了摇头,当下便觉心中一个咯噔。迈出的脚步生生转了个弯,楚王道:你们先去见父皇,我要去临华殿见我母妃。说完这话,楚王根本没给众人反应,也不管自己的行为是何等的僭越,转身快步就要走。只是他反应得快,宣室殿里等着的皇后反应也不慢,当下三两步踏出殿门便对禁军道:来人,给本宫将这谋害君父的逆子拿下!禁军统领此刻正亲自守在宣室殿外,闻言只犹豫了一瞬,便下令将楚王请了回来虽然不客气,但也是真的请,并不是拿下。由此可见,禁军统领也并非对皇后言听计从,他所忠于的始终只有皇帝一人。皇后对禁军统领的处理显然有些不满,冷厉的眉眼扫过,却只对上军人坚毅的脸庞。她暗自咬牙,真恨不得现在就回去将皇帝闷死,然后让自己的儿子登基,看谁还敢忤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