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者:或许有一天      更新:2023-06-20 09:34      字数:5339
  常清还是不怎么明白,挠着头问道:这与乔尚书有什么关系?北军的粮饷是朝廷给,国库出,又不是要他乔尚书自掏腰包,怎么就得罪他了?季畅看他傻乎乎的样子,也是没脾气,便反问道:你知朝廷欠侯府多少钱粮?常清到底只是个随从,自然摇摇头道:不知。季畅便又问:那你知道国库里有多少钱,每年又能收多少钱吗?这常清就更不知道了,因此只能再次摇头:也不知。季畅也没指望过他知道,便自顾自继续说了下去:我季家数代积累,自祖上随太、祖立国,这些年得的封赏、抚恤还有战利品,几乎都已经填进去了。多的不说,国库一年的收入总还是有的,你说这么多钱一下子问户部要,他们拿得出来吗?如今天下尚算承平,只是偶有天灾,可说到底户部要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尤其前两年皇帝还将宫殿大肆翻修了一遍,要说国库如今还有多少钱,那肯定是在说笑。现在的情况是,户部根本拿不出钱,兵部尚书却借了侯府的名义咄咄逼人这名义很正当,原本侯府就没理由出这些银子,如今向朝廷讨债也是理所应当的。闹出来后朝廷甚至不好不给,否则一个寒了将士之心的名头扣下来,哪怕是乔尚书也得脱一层皮。沉重的压力一下子压向了户部,可国库没钱就是没钱,乔尚书也不可能点石成金。这样发展下去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讨不来钱,还平白得罪了整个户部!季畅想到这些就有些齿冷,常清也终于明白过来,犹豫道:那,那咱们可以不这么着急啊。在常清看来,朝廷欠侯府的钱一点点的还也行的,左右如今侯府也没几个人,不至于山穷水尽到要饿死的地步。只要北军的粮饷今后不再拖欠,侯府少了拖累也就轻松了。常明简直听不下去,抬手一巴掌就拍在常清的后脑勺上了,恨铁不成钢道:你是不是傻?侯府沦落到如今地步,你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吗?又还在瞎指望些什么?!常清终于想起侯府是被朝廷针对,世子才带他们来京城挣前途的,乖乖闭嘴了。****************************************************************************朝会上的讨债只是开端,后续却是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季畅也不可避免的被牵扯其中了。谁让她是武安侯世子呢?作为债主,都已经有人替她出头了,她便是当真病着,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因为她的妥协就代表着侯府的妥协,也代表着北军的妥协,拖欠粮饷之风只会更盛!没几日,继乔尚书之后,季畅也被赶鸭子上架,两人彻底被架在了对立面上。朝堂之上,黑着脸的乔尚书开口便是:秋收未完,今年的赋税尚未入库,国库中所余银钱皆有所用。若是拨了这笔银钱,恐怕下月就连在场众位的俸禄也发不出了。乔尚书口称没钱,实际上国库也确实没多余的钱。今上好享乐,国库的收入每年都会被皇帝挥霍不少,剩余的也早有用途打算,根本没这笔突如其来的债务预算。甚至如果今岁世子没入京,没有这许多阴差阳错,户部还得往北军的粮饷上抠一抠。满殿朝臣闻言具是沉默,倒也不因乔尚书一句发不出俸禄而惊慌,只是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大殿正中与乔尚书相对而站的另一人。一脸苍白病弱的季畅今日是头回踏上宣政殿,也是头一次出现在众臣面前。她苍白羸弱的形象再次深入人心,可据理力争起来却是毫不退让:乔尚书此言差矣,北军本是朝廷军队,自是该朝廷供养。想必户部在做预算时不会缺了这笔银子,以往缺的,也该截留在了国库中,总不会不翼而飞了。乔尚书听罢心中腹诽:可不是不翼而飞了吗,都飞进皇帝私库里去了。可惜这话哪怕满朝文武都心知肚明,他也不能说,于是只能板起脸道:往年遭逢天灾祸事,这些钱都填进去了,总之国库没余钱。季畅却不退让,因为她若一语退让,让的不会是自己的蝇头小利,而是整个侯府乃至整个北军的利益。当下便道:乔尚书这是不想给北军粮饷?可朝廷的军队却要侯府补贴供养,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家要养私兵呢。说完不等旁人接话,便又道:季家不敢如此大逆不道,臣请陛下裁军。最后一句,季畅是躬身对着御座之上的皇帝说的。只这话一出,满殿众人不知有多少眼角抽搐的,就连御座上的皇帝都不自在的挪了挪屁股实在不是皇帝不想裁军,在往北疆安插人手失败之后,他头一个就想裁剪北军以削弱武安侯府的势力。只是北疆还需兵马守卫,如今这般已是极限了,再少国门就该守不住了。乔尚书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原本就黑沉沉的脸当下更黑了:世子此言是威胁陛下?!季畅不慌不忙,桃花眼中也是一片暗沉:乔尚书何出此言?明明是朝廷养不起这许多军队,难道要将士们餐风饮露,然后赤手空拳的去对敌吗?乔尚书一噎,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说出让侯府出钱帮朝廷养兵的话虽然这在之前是事实,可大家心知肚明与放在明面上是不同的,谁都没那个脸。他也只是户部尚书而已,自然更没必要说这样的话,平白得罪人不说,传出去还不知得被多少人唾骂。皇帝高居御座,如看戏一般将二人争执看了个全。抛开之前那些微的不自在,此时看着季畅年轻气盛,再看乔尚书被气得面红耳赤的模样,却是颇为满意的。此时争执告一段落,皇帝也终于开了口,却是绝口不提裁军:前两年时有天灾发生,北军粮饷因此被调用些许,后未补齐确实户部之责。然此时赋税未收,国库拿不出这许多银钱也是事实,季世子若在此时讨要欠饷,户部拿不出也是情有可原皇帝这话基本就是和稀泥,说了等于没说,甚至偏帮明显。不过季畅还是有眼色的,当下退一步道:陛下所言甚是。北军欠饷也非一日两日了,如今好歹在朝中正式提及,我倒也不急在这一时。左右如今都在京中,我便等到户部新税入库再说也无妨,届时还望乔尚书莫再推脱。这话一出,皇帝和乔尚书的脸都黑了欠账有多少你心里没数吗?那么多银钱,是想趁着新税入库就直接把国库掏空,然后让整个朝廷明年喝西北风吧?!皇帝心情顿时有些糟糕,阴恻恻的看了季畅一眼,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切入口。可事已至此,皇帝也不好再明着说不想给钱,只得三言两语糊弄过去宣布下朝。皇帝离开,朝臣散去,季畅与乔尚书先后踏出大殿,目光只有一瞬间交汇。作者有话要说:世子&岳父(默契):确认过眼神,都是一样的戏精感谢在2019-11-13 22:27:06~2019-11-16 04:26:1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孤燕 1个;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笑了了 10瓶;不二臣 7瓶;凤凰花又开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第29章小姐,小姐, 不好了。麦冬急匆匆跑进院子, 隔着老远便喊道。乔玥此时正在屋里合香。她倒不是专精此道,只是曾经因为兴趣学过几日, 等后来兴趣淡了,她便再没碰过这些。直到前些日子在季畅身上闻到了一抹淡香, 她不知为何便有些恋恋不忘,问过季畅无果后, 索性便想自己调出类似的香来。只是结果并不如人意,香料与时间都浪费了不少,成果却是半分没有难不曾季世子说的是真的,她真的没用香料?可若不是用香, 她身上怎么会有香气?从来只听说过女儿香, 可没听说过哪个大男人也是生来带香的!乔玥正对着满桌失败品想些有的没的,麦冬便在此时闯了进来,一开口还是不好了, 让她心情顿时有些郁郁。抬手将面前的香料扫开, 乔玥没好气道:喊了一路, 到底什么不好了?麦冬也没理会乔玥的脸色,自顾自说起了刚听来的消息:小姐,是真的大事不好了。我刚才从外院小厮那儿听来的消息, 说是老爷和武安侯府闹翻了,这两日回府都是黑着脸的,府里的下人看了都怕。咱们老爷那般好的性子, 也不知到底发生了何事?乔尚书算不上好性子,只是逢人便带三分笑,总能骗得人好感。再加上他在家中偏宠女儿,乔玥身边的丫鬟自然会觉得他是真的好脾气。不过乔玥听完麦冬的话却顾不上她爹到底什么脾气了,眉头一皱回忆起来,有些不敢置信:不会吧,我昨晚去爹娘那边请安,阿爹他看上去与往日无异啊。麦冬便揣测道:许是老爷偏疼小姐,不愿在您面前发脾气。乔玥一想,颇觉有理,转念再想起麦冬之前的话,心里就是一咯噔京城侯府如今只有季畅做主,武安侯府与她爹闹翻,岂不就是季畅与她爹闹翻了?刚满十六的少女对感情虽还懵懂,可这些天隐约也察觉出了自己对季畅的心意,那不是简简单单的好美人而已,她是真的有些喜欢对方的。难道这喜欢还没开始就要夭折了?被这想法一激,原本朦胧的好感似乎瞬间明晰了,紧接而来的便是不可抑制的慌乱。乔玥柳眉紧蹙,略一咬唇,转身便向外走:我去问过阿爹,看看到底怎么回事。麦冬见状赶紧追了过去:可是小姐,现下时辰还早,老爷还没下值回府呢。乔玥脚下未停,边往前院走边道:那我便去前院等着。说等着就等着,然后乔玥就亲眼看到了她爹阴沉着张脸进府的模样。左右的下人见状连大气都不敢出,而乔玥心慌之余还是主动迎了上去。乔尚书倒没想到会在这里见到女儿,原本黑沉沉的脸色当即一收,又变成了往日平和模样。却不知他这般变脸更是唬得乔玥心慌,只好声好气问道:阿玥怎的在此?乔玥难得在父亲面前紧张得搅起了帕子,听问还是鼓起勇气问道:阿爹今日看上去心情不佳?乔尚书微怔,他也是个聪明人,脑子一转便将事情猜了个七七八八。眼角余光瞥见几个仆从还在左右,当下便将脸又沉了下去,只是对着女儿也没说重话:近日朝中有些不愉快,不过那也都是政事,过些时日处理完也就好了,阿玥不必在意这些。乔玥还想再问,结果就见乔尚书已经迈步向着主院的方向走去。她眨眨眼赶紧追了上去,冷静下来倒也明白人多眼杂的道理,路上并没有再说什么,只一路跟着亲爹回了主院。乔夫人看到父女俩一起回来还有些诧异:阿玥今日出门了吗,你们俩怎的一起回来了?无事,恰巧遇见了,正好一起过来。之前还一脸阴沉的乔尚书,这会儿面对着老妻又变成了一副若无其事的模样。乔夫人看上去也没什么异样,点点头便没再多问。乔玥的目光在父母身上一转便明白过来,她爹大抵是连她娘也瞒着的,也就难怪她这两日过来请安都不见他俩神情有异了。不过无论她爹现在什么表情,她都是要将事情问个清楚的,因此踏进房门遣退丫鬟之后,她便问道:阿爹,我听说你与武安侯府闹翻了?面对亲爹,乔玥说话自然无所顾忌,着急想问什么便问了。乔尚书也不觉惊讶,只目光在乔玥身上转了一圈,便故作不在意道:本也没什么交情,闹翻就闹翻了吧。乔玥一听,顿时就着急了:可阿爹之前不还对武安侯府推崇有加吗,怎的突然就闹翻了?!乔尚书一见女儿这般模样,哪里还有不明白的?虽说之前他就猜测女儿对季畅动心,也与季畅达成了默契,可真看见自家女儿一心为了旁人着急,老父亲的一颗心还是感觉五味杂陈。等了片刻,乔玥也没等到乔尚书回应,有些着急的还想再问,结果就听她爹语气不明的说道:闹翻了好啊,不闹翻,你这婚事还不知得拖到猴年马月呢。闻言一脸懵的乔玥:诶?****************************************************************************就在乔玥面对亲爹一脸懵的时候,武安侯府也难得迎来了客人讨债的事情闹出来后,武安侯府与户部的关系就骤然紧张了起来,尤其是季畅和乔尚书,两人身为对立双方的主事者更是关系恶劣。季畅几次登上朝堂,双方就几次针锋相对,反倒是最先提出讨债的兵部尚书在这个过程中渐渐隐没了存在,只剩这两人相斗。阿畅,这事很不对啊,兵部尚书那个老头向来喜欢明哲保身,怎么会突然跑出来帮侯府讨债?事情闹大后,汉王也坐不住了,于是偷偷登门找上了季畅。季畅听罢不慌不忙,语气淡淡的说道:我知道,他没安好心。汉王一听就放心下来了。他一直知道季畅对局势比自己看得清,只是这一次事发突然,又怕她当局者迷,这才专程来提醒了一句。如今见季畅果然清醒,他提起的心也放下了一大半,另一小半却还在另一方当事人身上:你明白就好,只不知乔尚书那边会不会生出龃龉。面对汉王,季畅自然没什么好瞒的,便提了一句:前些日子我与乔大人已经见过了。汉王闻言顿时了然,再看季畅那云淡风轻的模样,剩下的一小半心也放回了肚子里:原来你们早有默契,是我瞎操心了。说完放下一桩心事,顿时又有了心思去想别的:说来乔尚书在朝中可是出了名的万事不沾,我几位皇兄想拉拢他都没成。阿畅且与我说说,你是怎么说服他的?还能怎么说服?自然是把自己卖了,才换回了老丈人的扶持啊!季畅心有算计,奈何脸皮还不够厚,闻言颇不自在。不经意又想起乔玥看着自己时双眸亮晶晶的模样,心中微动,却是连耳根都染上了几分红。汉王对乔玥和季畅的事也知道一二,眼见着季畅如此情态,哪还能不明白?他顿时笑了起来,双眸清亮尽是揶揄。不过瞥见季畅红彤彤的耳根,再看看她苍白俊俏的小脸,到底还是收敛了些,忍着打趣也只说了一句:我知道了,挺好的。是挺好的,媳妇快到手了,还是皇帝亲手促成的局面,他们都不必费心筹谋避嫌了。若是之前说与乔家结亲,还总感觉遥遥无期,可经过眼下这一闹腾,心有成算的几人心里便都明白,这是皇帝在给赐婚铺路了。只不过他铺的不是大道坦途,而是往那路上铺就荆棘坎坷他就是奔着让人家宅不宁去的,季乔两家不必指望和睦,结亲变结仇是最好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