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作者:颜若优雅      更新:2023-06-20 08:19      字数:5202
  不是部份,而是全部!什么?!闻言,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抬起头望着他,他说的全部是百姓?迁走全部的百姓,这会不会太大手笔了一点?第488章 共济堂,解决方案全部的意思是,你要萧清贫民区?不知道过了多久,回过神的魏潭还是有些震惊的说道:这可不是小问题,首先是百姓,你要将他们迁去哪里?还有那些乞丐,贫民区是他们最主要的聚集地,如果没了贫民区,他们连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了,只能全部沦落街头,此事不但对你在民间逐渐高涨的声望有影响,也有可能造成更多偷盗等犯罪事故,你确定自己没说错?他不否认凉凉或许真有那个财力买下整个东外城贫民区,可买下并非最难的问题,问题是后续的安置工作,一个闹不好,他辛苦累积的好名声可就全部都要葬送了。小潭说得有道理,凉凉,你是否再考虑一下?慕容安眉峰轻皱,也认同魏潭的说法,贺融想了想试探性的问道:我听说你最近一直在留意新城的事情,该不会是想将百姓全部都迁到新城吧?可如今留下的百姓都是连最基本的换房费用也拿不出来的人,有些更是好吃懒做,就等着占便宜,这一轮投下去可不是小数目,会掏空你的私库的。贺融毕竟是土生土长在这里的人,对皇城各方面的了解都比魏潭等人要多,加上裴元峰又跟她说起过沈凉的动向,她自然是一猜一个准儿,不过,她显然是小看了沈凉的财力,这点事儿就想掏空他的私库,那是不可能的。你真这样打算?闻言,魏潭双眉皱得更紧,倒是小焯子一如既往的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安啦老魏,你啥时候见凉凉做过亏本买卖?担心他等于是浪费表情,还是听听他具体要怎么做吧。从他们第一次合伙做事到现在,几年过去,项焯对沈凉的信任不可谓不盲目,但事实也确实证明了,沈凉并没有辜负他的信任。说得也是,我们太急了。经他一说,魏潭和慕容安也松开了皱紧的眉头,同时他们还发现,沈凉的表情自始至终都没有变,所以他们又更加肯定,小焯子怕是又说对了,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终于轮到我说了?眸光一转,沈凉眼底不无调侃,魏潭没好气的翻翻白眼:又没人捂住你的嘴巴不让说,凉凉,你是故意的吧?每次都要逗他们玩儿,也不嫌腻歪。算是吧。沈凉并未否认,谁让他们每次担心的样子都让他觉得心里暖暖的呢,这种感觉,太容易上瘾了。小安,融融,我们回去吧,让他一个人慢慢唱独角戏。别啊老魏,咱们正事还没说呢。魏潭作势就要起身,沈凉连忙制止他,失笑着摇头道:行了,不跟你们贫嘴了,咱们说正事,关于贫民区的迁移,融融说得不错,我的确是打算让在贫民区有房有户籍的百姓迁移到新城去,但这个工程太过浩大,仅凭我们怕是两三个月也弄不好,我打算与朝廷合作,别那么惊讶的看着我,我虽然是皇后,但朝廷又不是我们夫夫私人的,亲兄弟明算账,这些东西还是要分清楚的,不过能利用的我肯定也不会客气。在此之前,我已经让京兆尹统计有哪些百姓只需要补缴换房费用,又有哪些百姓需要补交超出面积的费用了,具体的金额再过两天工部应该就能核算出来,这部份的费用由我们承担,百姓只管搬进新房子就行了,当然,我也知道前期的投入有些大了,所以我跟蓝相商量了一下,作为补偿,前期朝廷将把新城马上要竣工那条街所有的铺面都免费租给我们一年,同时,等到贫民区的百姓撤离,工部会推倒贫民区所有的建筑重新规划建造新的商铺房屋,彻底打通内外城和新城,等到贫民区建造好,我们可以任选一条街作为前期投入的最终补偿,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此事我与蓝相已经说好了,只差跟朝廷签署正式的协议了,你们觉得如何?此事对他对朝廷来说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贫民区推倒重建,不但能促进皇城的繁荣,还能推动经济进一步活跃,朝廷简直赚大发了,而他们呢,前期投入的确会很大,但并不妨碍他们做事,等贫民区重建好,以那里的地段而言,一整条街的商铺,价值也将不可估量,最重要的是,他们联手解决了贫民区百姓房屋破烂,住在里面随时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的难题,赚得的民心将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嗯在场没人是蠢的,经他一说,该想到的他们都想到了,摸着下巴稍作思量之后,魏潭点头道:百姓的问题的确是解决了,而且不管是于我们还是于朝廷百姓而言,这都是双赢的局面,但那些没有房屋的乞丐呢?贫民区推倒重建,他们就失去遮风挡雨的地方了。据他所知,皇城的乞丐流浪汉也不是小数目,必须得妥善安排才行。老魏,你该不会忘了我们要做什么吧?沈凉掩嘴轻笑两声,复又敛去笑容认真的说道:夏国不想秦国,不需要我们每日布施,但以前我们做过的,例如给百姓介绍活计,收集富裕人家不要的衣服等物换成银钱购买棉麻做成衣裳被子派发给乞丐流浪汉,甚至是贫苦百姓的事儿都可以继续下去,当然,募集银钱也不例外,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大笔捐赠的人特别写一个感谢的牌子放在铺子里,让他们也赚得相对的好名声,还有就是百姓看病难等问题,我们都要全面的解决,皇上说为了让百姓更信服,到时候他会亲自为我们题字。说到这里,沈凉停下来歇口气之后才继续详细的说道:共济堂,这是我为我们接下来要开的铺子命的名字,共济堂主要分为五个部份,第一个部份就是给愿意前来登记的百姓找到合适的活儿干,这个我们在秦国已经做得很成熟了,我就不详细说明了,第二部 份回收衣物我刚才也说过,第三部份就是开设免费的药房,聘请大夫坐诊免费给百姓诊脉,还是跟以前一样,如治疗伤寒等常见病症的药费一律全免,第四部份属于后勤部,负责整合各方面的资源,评估监督款项的落实等等,比如说如果有人得了很重的疾病,药房的药不能免费,百姓又没钱,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的看他们死,第四部份的人就要考察评估,确定患病百姓确实无力支付高昂的药费,他们就可以请示共济堂代为支付,或者是发起募捐,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操作,至于第五部份,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开源节流,咱们不能只盼着别人捐赠,也要善加利用富户们捐赠的钱财,购买庄子或铺子自给自足,总的来说,共济堂做的事跟我们在秦国做的事差不多,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不用再每日布施了。别看他说得好像跟以前做的事情差不多,细节方面却是与从前有着很多的不同,那些全部都记录在他写的计划书里面,卫越早已看过,魏潭几人在他口头上简单介绍的时候也在仔细阅读。嗯,你的计划已经非常详尽了,我看不出还有需要补充的地方,但是凉凉,这并未全部解决贫民区乞丐牵出的问题,姑且不论我们为那些好手好脚的乞丐流浪汉介绍活计需要多长的时间,他们之中大部份都是老人孩子和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根本不可能找到适合他们的活儿,如果硬塞给别人的话,那可就跟杀鸡取卵没什么区别了。他的计划让他们挑不出任何毛病来,但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这个问题我当然有想过了,本来这是作为共济堂的第六个部份的,但皇上和蓝相在得知后让我将它剔除出去,由京兆府负责了,我的意思是,打造一个老残院,专门接纳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又没有子女亲人照顾的老人和残疾人,将他们集中到一起,让他们互相陪伴照顾,再安排几个人从旁照看就行了,一切的开销由朝廷支付,如此一来,老人残废的问题就解决了,至于孩子,我的小军队不是已经初见规模了吗?剩下的乞丐大都是有劳动能力的,有些可能脑子不好使,反应迟钝,我们可以留着他们在共济堂做点打杂的活儿,剩下的就联系各个商铺庄子,为他们找到活计,此事不就完美的解决了吗?为了妥善的安排他们,尽可能打造一个没有乞丐流浪汉的皇城,真正做到让百姓人人富足,短短几天的时间内,他可谓是绞尽了脑汁,好不容易才最终定案。嗯,老残院的构想的确不错,朝廷负责也能防止某些人故意遗弃老人或残疾人,那就这样决定吧,前期我们每人拿多少银子出来?仔细的思量过后,几人交换个眼神,此事就算是定下来了,慕容安直接开口进入了下一个议题。不是,我有个问题,凉凉,你的小军队是属于朝廷的,还是你自己的?在这方面向来没什么意见,只管出钱出力的项焯突然举手,魏潭慕容安和贺融几乎瞬间就猜到了他的想法,也一起朝沈凉看了过去。算是我私人与朝廷合伙的吧,他们全都入的军籍,等正式成军,将是朝廷的特别军队,但他们的开支和培养全部由我个人负责。明显没料到小焯子竟会注意到这个问题,沈凉边笑边解释,小焯子也长大了,有当家夫人的风采了,这件事其实皇上也跟他讨论过,提出由朝廷来负责他们的开支,但如果有朝廷介入,后期恐怕会牵扯到很多的问题,比如那些孩子们将来的归属自由等等,最终他们还是决定,由他个人支撑,省得朝廷瞎掺和,好事儿也给整成坏事儿了。第489章 最终定案,凌家人到那不行,你怎么能一个负担那么沉重的开支呢?我觉得他们的一切开支应该算在共济堂的账目上,由我们共同负担。项焯闻言想都没想就皱眉大声反对,据他所知,东陵王府如今已汇聚了数百孩子,最终可能达到千余人左右,养大他们的费用是持久且惊人的,凉凉一个人的话,负担也太重了,共济堂存在的意义就是救助百姓,为百姓服务,那些孩子也是百姓,理应由他们共同负担。这次我支持小焯子,凉凉,我们知道你是不想让我们负担太重,可你也别忘了,我慕容家有的是钱,这支小军队既然是由小乞儿组成的,那就应该算我们一份功劳,你可不能一个人独占了。附议。他的提议得到了魏潭的大力支持,慕容安和贺融异口同声的附议,搞得沈凉有些哭笑不得:行行行,你们都是有钱人,你们说了算,至于前期的投入,我们在座的六人都确定是要加入的对吧?这并非什么大事,沈凉也懒得跟他们争执,反正大家都不差钱,谁出都一样,能不能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嗯。项焯魏潭慕容安贺融四人不约而同的点头,卫越想了想说道:算上小轩吧,他们这两天应该就会到了。如今他们也是有身份地位的人了,完全有资格加入其中,他相信小轩应该不愿意错过才对,虽然就目前看来,这的确是一个无底洞,再多的钱投进去都收不回来,可他们成立共济堂,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而且他也相信自己和钟蕴,一定会将这件事做好,尽快达到收支平衡。那把天宇和言言也算上,前期投入的费用我先帮他们垫着。闻言,魏潭也趁机提议,天宇和谢言肯定不会错过这等事情的。天宇倒是没问题,谢言的话慕容安略有迟疑,他们现在是夏国人,而谢言可是魏国的皇后。说得也是,言言他那就不算他?经他一说,魏潭也想到了这一点,倒是沈凉眸光闪了闪,垂眸道:不,先算上谢言吧,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原本一开始,我们五个就是一起的不是吗?嗯。魏潭项焯用力的点头,他们也不希望五人之中有谁缺席。这样算下来,我们总共就是九人合伙,由于前期的投入比较大,收入又基本等于零,我建议每人先拿出十万白银维持运作,你们觉得如何?十万白银并非小数目,但对在座的几人而言,倒也不是什么大钱,特别是号称不差钱的魏潭,现在他们之中最有钱的恐怕就是他了。没问题,多点富余的钱,我们也可以投入到庄子上,对了凉凉,此次办了那么多的官员,他们名下的庄子铺子应该不少吧?我们能不能便宜点买下来?不愧是慕容家的当家夫人,魏潭立即就瞄准了商机,沈凉不禁失笑:买是没问题,可我们凑的银子是要投入到百姓搬迁和维持共济堂运作上的,前期可能也拉不到多少赞助,应该不会有多少富余的银子才对。说是这样说,沈凉自己早就瞄准刑部查抄的那些官员的商铺和庄子了,就等刑部整理完后移交户部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他个人也需要购买一些庄子铺子作为固定资产,以后好留给孩子们,为他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有多少算多少吧,钟蕴的经商能力我也是清楚的,先买两三个铺子,以后他会让它翻倍的。不会剩下多少,但也不会没有,如今的环境比起他们当初在秦国刚开布施铺子来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当时他们还有点余钱就投资庄子铺子呢,没道理现在反而裹足不前了。铺子不用买吧,我不是说了嘛,前期朝廷会免费将一整条街的铺子都租给我们,共济堂肯定是用不完的,剩下的我已经让钟蕴计划着开铺子的事情了,一年后贫民区的重建差不多也完成了,一整条街的铺子,够我们使用的了,要买的话最好是买庄子,还能顺便安排一些人去庄子上帮忙,一举两得。行,你说了算,拉赞助的事儿我会让慕容家的掌柜帮忙宣传,尽量多筹集一些银钱,多买几个庄子,你也跟皇上说说,价钱给我们算便宜点。能占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他们也都是为了百姓不是吗?毕竟那些产业的归属是共济堂,而不是他们个人。行行行,你们谁要置办私产的也留意着吧,到时候一起办了。他们是清理了秦国所有的产业,只带着银钱来到夏国的,固定的产业肯定是要置办的,此时也算是个大好的机会,户部只收银子,那些查抄的产业陆陆续续都会售卖折现,等着买的人多得是,哪怕是他们,也得提前准备好银子才行。嗯,我晚点回去跟父亲夫君他们商量一下,户部开始出售之前记得跟我说一声。慕容安点点头,项家的确需要置办庄子和铺子。我也要回去问问父母亲和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