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作者:颜若优雅      更新:2023-06-20 08:08      字数:4966
  秦云深毕竟是四皇子,他不想卷入皇权争斗,也不想得罪他,加上前面两次也没发生过什么意外,没想到他承认,这一次是他大意了。果然是他。沈凉眸底快速滑过一抹森寒:熟悉的眼睛?哥你可知道是谁?这笔账他会给秦云深记着,当务之急是尽快理清所有的来龙去脉。眉头紧锁的沈达摇摇头:我只觉得那双眼睛在哪里看到过,一时间又想不起来。是不是刘文锦?见状,沈凉试探性的问道。是他,就是他!没想到沈达当即就茅塞顿开:该死的,一定是他,他什么时候跟四皇子搅和在一起了?难道父亲也沈达不敢置信的望着沈凉,心里又痛又怕又失望,五年了,父亲到底要让他们失望到什么地步才甘心?不,侯爷在家事上虽然糊涂,政事上还是清醒的,至少目前,我确定他跟秦云深不是一伙的,至于刘文锦在沈睿廷的事情上,沈凉知道,哥哥比他更痛,否定了他的猜测后,沈凉缓缓将刘文锦刘舒涵早已投靠秦云深,沈蔷沈景已经是四皇子侧妃,以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包括老虔婆昏迷不醒,二房应该已经全部都没了的事情。什么?他们竟然听他说完,沈达气得浑身肌肉都绷紧了,他们竟敢如此对待他的弟弟,该死的,他们怎么敢?夫君。霍烨霖也难得的变了脸,侯府那些人简直欺人太甚,凉凉十岁就被他们送到乡下庄子上了,还没回去一连串的阴谋又围绕着他展开,人心到底要黑到什么地步才能如此丧心病狂?哥,已经过去了,我并没有吃亏。伸手过去附在沈达止不住颤抖的手背上,沈凉望着他平静的说道,前世种种已经过去,今生他最大的遗憾也挽救回来了,接下来,轮也该轮到他们有冤报冤有仇报仇了。这不是吃不吃亏的问题,凉凉,他们简直畜生不如,父亲他难道也剩下的话沈达说不下去了,眸底充斥着无法遮掩的痛色,他承认,在父亲所有的子女中,他对他是最重视的,但这依然无法抚平他对凉凉的刻薄,如果不是他,凉凉又何止吃那么多苦,堂堂侯府嫡子过得还不如府中长脸的奴才?对父亲,他的怨多于敬。他?沈凉冷哼一声摇摇头:他不是坏人,他只是恨我,我跟他,注定是不可能和平共处的,不过他有一点是值得赞扬的,那就是,他要针对我做什么都会光明正大的来,不会像老虔婆和刘舒涵他们那样尽在背地里使些不入流的手段。这辈子他都不可能原谅他,如果他这次能护住重临院,保护好佑儿,他最多以后不会针对他进行复仇,如若不然,他并不介意杀亲弑父!凉凉他的怨,他何尝不懂?沈达无法劝他放下怨恨,因为,他也怨。不说他了,哥,按照你的说法,我们能确定两件事,第一,此次要你命的人就是刘文锦无疑了,同时秦云深也是默许的,前者应该是在我这里吃了亏,试图杀了你断了我的后路,后者可能是觉得,不能为他所用的人,也绝对不能为别人所用,刚好刘文锦兄妹俩计划着要杀你,他就顺水推舟了,第二,他们与楚国有勾结,所以楚国才会如此凑巧的发动攻击,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肖禹和嫂子若没有先后赶到,哥的尸体一定会被送到楚国边城。然后,前世的噩梦就会重现。仅仅只是想到这一点,沈凉就发现自己有种快要发狂的冲动。凉凉你沈达又惊又喜的望着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弟弟竟如此优秀,分析得清楚明了,太能干了。一股浓浓的骄傲涌上心头,沈达看他的眼神越发疼惜,可当他无意中扫到同样引以为傲的裴元冽时,一张脸又整个垮了下来,个魂淡,让他看着点弟弟,居然把他亲爱的弟弟拐跑了。你说得对,不过我们没有证据,明面上也奈何不了他们。无视自家男人又犯抽了,霍烨霖认同的点点头,事实上,他与裴元冽早就商议过了。那我们就暗地里来。沈凉知道他说得不错,谁让他们没有抓到现场呢,此时此刻,刘文锦怕是已经返回皇城了,不过没关系,只让老皇帝斩了他未免也太便宜他了,他有的是时间和耐性陪他们玩儿,不管是刘文锦刘舒涵,还是高高在上的四皇子,他都会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嗯,一切等我们回去再说。霍烨霖赞同后突然道:对了,佑儿呢?他问的是裴元冽,毕竟孩子是交给他的,他也没跟他们说他早就把小祖宗送去给沈凉了。在凉凉那儿。嗯?不知道是不是他们的错觉,沈达和霍烨霖都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少许怨念的成份,夫夫俩不约而同的看向沈凉,后者掩嘴轻笑:佑儿很好,如今长得白白胖胖的,都会叫人了,嗓门儿大力气也大,有时候我都抱不住他,不过他很乖,很少吵闹,跟我很亲。想到可爱的小侄儿,沈凉一颗心都要暖化了,估计他做梦都不会想到,他口中很乖很少吵闹的孩子,在他离开后会一天到晚哭闹着找他。跟你很亲?原本都很担心儿子的夫夫俩意外的捕获了这个重点,两人又双双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裴元冽,原来如此,不是错觉,裴元冽是真的在怨念,这个事实不禁让沈达笑逐颜开,暗暗在心里为儿子竖了了大拇指,不愧是他的种,很有乃父之风!第181章 皇帝的猜忌在沈凉兄弟俩重逢的是时候,沈凉前往西北的事情也在皇城内传开了,百姓议论纷纷,都在赞扬他们兄弟情深,某些人暗地里却懊恼担心了起来,也有人私底下诅咒沈凉干脆跟他哥一起死在西北算了,而皇帝,目光的焦点却放在了清平王府上,因为,裴元冽至今未归。裴元冽与霍烨霖乃同门师兄弟的事情没多少人知道,皇帝也不知,否则不管霍烨霖再骁勇善战,他也不可能将西北三十万大军交给他,眼看着沈凉担心沈达去了西北,说是去狩猎的裴元冽又迟迟不归,皇帝一边担心西北安危,一边又怕裴元冽会跟沈凉一起去西北,借由沈达拉拢霍烨霖,如此一来,他们手中可就掌握着大秦将近四分之一的兵权了,这要是再加上个正在回来路上的卫家,到时候大秦皇室恐将岌岌可危。还没找到人?根据凌煜城的描述,当日裴元冽出城的时候是说要去凤鸣山一带狩猎,昨日沈凉前往西北的事儿传开后,皇帝就命人在凤鸣山一带寻找裴元冽的踪迹了,直到现在他都还没收到确切的回复。陛下恕罪,卑职无能!影卫统领单膝跪地,答案不言而喻,皇帝脸色越发难看:扩大范围继续找,朕倒要看看,他到底去哪儿了。是。影卫统领领命而去,没多会儿杨安就前来禀报,凌伟则父子到了,皇帝神色一敛,稍微平息一下心里的怒火后才让杨安宣他们进来。微臣凌伟则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身形高大的凌伟则父子踏步而来,举手投足都彰显着军人的威武刚毅。凌爱卿免礼,赐座。谢陛下!凌伟则父子俩谨遵臣子本份,谢恩后才相继在一旁坐下来,皇帝微笑着道:凌爱卿,望月城之事辛苦你们父子了,可惜皇弟偏偏在那个时候出了事,朕为你们准备的庆功宴也不得不暂时取消,如今西北战场又传来沈达中毒昏迷的消息,楚国狼子野心,亦在同一时间发起攻击,你们的庆功宴,朕怕是要一直欠着了。说到最后,皇帝颇为无奈的叹息,面色看起来好像很是沉重的样子。陛下,国难当头,岂容我等享乐?西北战事正是最紧要的关头,我等武将,莫不期盼霍帅早传佳音,班师回朝!凌伟则冲着他严肃的抱拳,是真心话,也是奉承,他们都知道,皇帝不可能仅仅因为这个就特别找他们来。说得好,我大秦有凌爱卿这等爱国武将,何惧外敌狼子野心?皇帝拍手叫好,完事儿后又凝声道:凌爱卿,你也是骁勇善战的大将军,朕想听一句实话,此次若楚国趁势发起猛攻,西北军有多大的胜率?这凌伟则稍作迟疑:恕臣直言,楚国兵马大元帅贺成峰年少成名,平生历经无数战役,胜多败少,可自从数年前霍帅横空出世,楚国就再难越我大秦国土半步,两军交战多以霍帅为胜,中毒昏迷的沈将军无疑是霍帅麾下一员虎将,他出了事对西北军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楚国如果此时举兵来犯,双方胜负我等很难断定,毕竟我们并不清楚西北的具体状况,但微臣相信,沈将军定能渡过危机,霍帅亦能继续将楚国大军阻挡在国土之外。不知道皇帝为何会让他分析西北的战况,凌伟则也不敢说得太直白,事实上,他们一干武将早在军报传来的时候就议论过了,大家都觉得霍烨霖的胜率很大,虽然他年纪不大,不过才双十年华罢了,但他的战绩是有目共睹的,谁也无法否认战神的实力,自他坐镇西北以来,西北再也没经历过以往丢城割地的耻辱了,就如同有卫家坐镇的西南,谁敢轻易掠其锋芒?嗯,凌爱卿说得有道理,不过皇帝附和着点点头,话说到一半又停了下来,凌伟则父子双双警惕,皇帝的双眼一一扫过他们:不过如今秦国到处都在蒙灾,难民比比皆是,如果西北战事再失败,我们起码五年内都很难重新振作起来,其余邻国怕是也会动别的什么心思,朕思来想去,西北一战,我们只能胜不能败,凌爱卿,朕有意令你父子二人前往西北协助霍爱卿,你们意下如何?协助霍烨霖?凌伟则父子俩双双皱眉,凌煜城就算了,凌伟则也是不输给霍烨霖的一方大将,此时派他前往西北,霍家军指不定以为他们是去夺权的,他就不怕乱了军心,让原本应该胜利的战斗走向败北?都这个时候了,他怎么突然忌惮起霍烨霖来了?凌伟则不懂,凌煜城就更不懂了,不过他们的心寒却是实实在在的,将心比心,如果今日驻守西北的是他们,他们该有多难受?陛下,微臣以为不思及此,冒着惹怒皇帝的危险,凌伟则站起来抱拳躬身,准备回绝他的提议,可行了,凌爱卿,朕意已决。皇帝根本不给他说完的机会,抬手就阻止了他,凌伟则眉头皱得更紧,正琢磨着要不要抗旨继续劝谏,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煜城,当日清平王出城当真是说去凤鸣山狩猎?你可有听错?这一次,他是对凌煜城说的,凌伟则何其精明,思及沈凉此时已经在前往西北的路上了,立即就猜到皇帝哪是忌惮霍烨霖,他是怕清平王也去了西北,并会通过沈达沈凉兄弟俩结识霍烨霖,从未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这才是他派他们去西北的主要目的。想通了这一切,凌伟则无奈的坐了回去,大秦需要武将,可皇帝却容不下他们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没错,他们的确是说去凤鸣山。这事儿凌煜城都说过很多遍了,此时也是眼都没眨就说了出来,虽然早在外面传出沈凉已经连夜前往西北的消息后,他就猜到那天晚上他们根本不是出城狩猎,而是去西北了,即便他并不知道他们的消息为何会比军报更快,但他也不是蠢的,如今不管真相如何,他都只能咬死清平王是去狩猎了,并且不能说出当时沈凉也同行。是吗?你们先下去准备,三日后轻装简骑前往西北。收回视线,皇帝摆摆手,显然是不打算再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了。微臣告退。丢给儿子一个眼神,凌伟则率先躬身,父子俩一前一后的离开御书房。小安子,你觉得朕的六公主可配得上霍烨霖?等到御书房只剩下伺候的人之后,皇帝忽然问道。一直候在一旁的赵安不禁一怔,略有些迟疑的看着他:陛下,六公主才十三,还有两年才及笄。这些年为了掌握那些大臣,前面的五位公主都是一到及笄就出嫁了,六公主难道连及笄都等不到了?总不能让霍帅再等两年吧?那时候霍帅可都二十二了,他怕是不肯的。十三不小了。皇帝微眯双眼,神情变幻莫测,赵安见状也意识到,他怕是已经打定主意了,干脆就老老实实的待在一边不再说话了。父亲,皇上他离开御书房后,凌煜城迫不及待的想印证心里的猜测,凌伟则抬手横他一眼:出去再说。父子俩谁也没再说话,直到坐上回去的马车,凌煜城才将疑惑问出口。你说得不错,皇上不是不信任霍烨霖了,他是怕清平王去了西北,我们根本不是去帮忙的,皇上是想借由我们敲打霍烨霖,告诉他他能用他,也随时都能换了他,同时也是让我们去印证,清平王是不是去了西北,将我们推到清平王和霍帅的对立面上,让我们这些武将互相牵制。凌伟则背靠着马车疲惫的闭上眼,皇上真是越来越没有章法了,现在他还没发肯定清平王已经去西北了,贸贸然派他们去,他就不怕适得其反,将本来忠于他的霍烨霖推得远远的?即便清平王在西北,他们的出现也只会让西北霍家军愤怒而已,敲打?皇上未免把军人看得太简单了,霍烨霖出自西北军,短短一年就成了西北军主帅,这几年在他的带领下,曾经每战必败的西北军逢战必胜,哪怕是换了主帅,他们也只会认霍烨霖一个人,除非,新的主帅能带领他们打出更好的战绩,可那无疑是天方夜谭,秦国的国力哪里可能支撑那样的战斗?他们不被邻国侵犯就已经很不错了。他脑子有毛病吗?剩下的两个字凌煜城没敢说出来,不过看他横眉怒眼的,意思不言而喻,凌伟则淡淡的扫他一眼:当日清平王当真是去了凤鸣山狩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