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作者:答案略      更新:2023-06-20 07:10      字数:4810
  孙悟空每到一个地方,打杀妖怪后,凭借着本身的威名,顺路给村中的人制定规则遵守者有奖励,违反者有处罚。日子久了,村中的治理再也不是所谓的人治,再也没有谁会说出老子就是王法,老子就是规矩这等话来。哪怕是村长族长,处理事情也需要按照法度,而非个人意愿。三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足够村中的人观念转变。渐渐的,法制的概念初步进入这边百姓的心中。三十年后。比丘国。孙悟空还没进城门,就听闻城中传来了新的消息,说是比丘国的国师,要选用童男童女的心脏炼制长生不老药。这还真是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都有。这哪里来的流言,竟然还真的有人相信?得了吧,哥哥,你不瞧瞧你当年,说咱们师父的肉嫩,吃了能够长生不老,猪八戒哼哧哼哧的怼孙悟空,多假的傻话啊,还不照样有人信?我那能一样吗?如果不是你瞎起哄,路过的妖怪至于相信这么简陋的谎言吗?如果不是沙僧也跟着瞎起哄,一路上的妖怪至于都相信这件事吗啊?好好好,我的错,我的错,猪八戒丝毫没有任何诚意的认错,继续哼哧哼哧的怼孙悟空,没有我起哄,你的流言也会传的飞快。反正,在某些人的眼里,你的话就是圣旨,就是不变的真理。二师兄,沙僧眼瞧着战火蔓延到自己身上,赶忙往外掰扯,大师兄位高权重,身为齐天大圣,又兼具妖怪凡人的信仰,此等人物,如何能够不让人信服。说来说去,倒是我的错了?!孙悟空龇牙咧嘴的威胁沙僧。沙僧只严肃认真的回答,是的,大师兄。气死老孙了!孙悟空只愤愤的,孔子曾经说过,民愚故愚民。这话说的太对了!猪八戒&沙僧:孔子原来这么狡诈?孔子什么时候说过这话。哪篇哪节,你背来我听听?菩提下了马,一边往前走,一边随口问他。嘿嘿,猪八戒插话道,师兄又在胡诌骗人啦。沙僧揉着自己的光头:我差点就信了。猪八戒总结概括:所以啊,大师兄,这事真的不能怪我们蠢。只要是我们太信任你。你瞧瞧,就像这些城民们信任他们的国师一样,哪怕他们的国师说杀了国王,大家就能够长命百岁了,他们怕也是会信的。你可莫要打着孔子的名头糊弄人了罢。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不就是愚蠢的人,怪不得要被大家愚弄吗!沙僧&猪八戒&菩提虽然我懂得少,但是,这位路人,我觉得,你这句话理解的很有问题啊。一旁的行人拽住孙悟空,非要跟他讲一讲这句话的道理。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没必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难道不是愚民政策?百姓愚蠢,因此没有必要听从他们的意见?这难道不是民愚故愚之?孙悟空一顿抢白,说的行人哑口无言。阿弥陀佛。孙悟空想了想,觉得自己虽然不传播儒家教义,但菩提他信这个,身为相公,身为弟子,他这么黑自己的祖师似乎都影响不太好,于是便给自己扣了一顶和尚的帽子。假装自己是一个和尚,光明正大的为佛教抹黑。怪不得,怪不得,原来这位师父是一个小沙弥啊。行人似有所悟,放开了抓住孙悟空的手,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百姓没有必要知道太多,他们只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孙悟空:这不就是民愚故愚民吗?但是孙悟空没有再跟他辩解,只行了一个佛礼,便转身走了。师父,我们且去这比丘国王宫看看,瞧瞧这国王是什么样子的人,竟然能够相信幼儿能够炼制丹药。刚刚那位行人拽住孙悟空,滔滔不绝的开始解释整件事情的始末。原来,自从国王几年前讨了一个新妃子之后,便日日笙歌,体力有所不济,四处寻求各种延年益寿的丹药。就在这时,有一位青年才俊揭了皇榜,替国王炼制丹药,国王服用之后,果真体力大涨,从此信上了这位青年才俊。这青年才俊也是一表人才,不仅长得好看,更是上能求雨,下能活命。接连几次,王后认为妃子狐媚,几次三番想要将新妃子置之死地,国王勃然大怒,但这青年才俊几次都将新妃子从濒死状态救回来。国王队青年才俊更是非常赏识,连带着封他做了国师,信任有加。新妃子屡次被国师拯救,对国师也是非常关注,经常在国王那里替国师吹吹耳边风。日子一久,妃子深受国王宠爱,国师的地位也因此水涨船高。更何况这个国师更是为了民众求过雨,打过虎,修过路。民众自然对国师非常信服。哪怕出了这样的事情,民众都不曾怪罪过国师,只当做国王鬼迷心窍,非要求那长生不老之术。孙悟空听了一半,心中便多少有了数,一路念着民愚故愚民,一路走远了。这手段,好处都是他的,坏处都是国王的。与乌鸡国国师的手段如出一辙。再算一算时间,三十年,也足够一个灵魂投胎转世。只是可惜了,孙悟空摇头,不知鹿鸣他爹上辈子积了什么德,竟然又投了一个荣华富贵的胎。这阎罗王的考察制度,怕是要改上一改了。孙悟空琢磨着改天去阎罗殿找阎罗们谈谈心,一边牵着马,走进了这个比丘国。过了比丘国,再过一个狮驼国,便是小西天了。一路走着,一行人便去了比丘国的王宫。比丘国的国王长的确实人模狗样,像是一个好人,更像是一个好国王如果那个衣着暴露的新妃子没有软在他怀里的话。比丘国的国王听见外面的侍卫通报,也没有太过当回事,左右不过盖个章,放他们走罢了。但是,在孙悟空等人走进大殿之后,国王却猛地睁大双眼,推开正喂他吃葡萄的新妃子,忙不迭的迎下殿:这位高人,我们是否见过?未曾见,未曾见。孙悟空只说道。国王狐疑的望着孙悟空,半晌,我却瞧高人眼熟,似是曾见过似的。确实眼熟,眼熟。孙悟空不言,菩提忽然接话:这位国王,我们乃从东土大唐而来,实在未曾路过贵宝地,确实不曾见。国王抿唇点头:大约梦中见过的罢。孙悟空:我们出家人不做梦,轻易也不入他人梦。施主怕是记岔了。菩提只行了个佛礼,阿弥陀佛。孙悟空让菩提逗笑,只能强行忍笑:你若梦见我,怕也不是什么好兆头。老孙我素来只找人打架索命,不找人做梦的。国王让他吓了一跳,忙不迭的转身向国师求救。国师只笑意盈盈的点头,清朗的声音安抚了国王惊慌的心:大王莫慌。随着话音落下,国师伸手撩开帷幕,从一旁走出王座,进入大殿。几位高僧,得以与我家大王梦中相聚,想必也是一种缘分罢。国师的手轻拍两下,清朗的声音,回荡在大殿中,来人,上素斋。孙悟空心中的震惊没来得及压下,就瞧见国王怀中的女子侧过脸,露出一张熟悉却又陌生的脸。温婉和顺的气质被妩媚魅惑代替,宜其室家的少女,现如今变成了狐惑媚主的妖妃。这种变化,变的恐怕不止外貌,还有内心。国师却恍若未觉,一顿宴席,吃的也算其乐融融。哪怕国王一直对素手进行某些不可名状的事情,鹿鸣的脸都没有丝毫的动摇。孙悟空一顿饭吃的火大,菩提起身的时候,孙悟空气呼呼的站起来,带翻了桌椅。国师只一挥手,桌椅便恢复原貌。错身间,孙悟空再次听到鹿鸣压低的声音:当我是兄弟,这事就别管。怎么可能不管?孙悟空火气蹭蹭的上来,这件事情难道兄弟就能不管了吗?这事老孙我管定了!孙悟空一脚踹翻桌椅,刚刚扶起的桌椅摇摇晃晃,最终散了架,成为一地碎片残骸。鹿鸣,老孙我今天告诉你,你这事老孙我管定了!你娘学了一辈子的四书五经,三从四德,今日我就替他教教你,什么叫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吗?鹿鸣轻笑,笑声不大,却足够狂妄,你也知道我娘学了一辈子的三从四德,我恨那东西还来不及,如何还会再学一次?我自然要尽可能的毁灭掉这个祸害。大王,我知您不愿残害自己的子民,我这里有另外一个法子。鹿鸣的声音又轻又低,但莫名的让人毛骨悚然。如同情人间的呢喃,话语轻柔,却带着不可防备的致命一击。他们师徒四人都是有大功德之人,又都是悲天悯人之辈,若是能够以他们入药,想必效果更好。我想,他们都是心怀天下的圣僧,区区一身血肉,想必鹿鸣轻柔的声音带着魔力,仿佛让人无法抗拒,自然是愿意的。圣僧,素手侧脸望向菩提,鬓发高挑,话语轻柔,听闻圣僧乃是佛子转世,想必佛性深厚,现如今,这数百名婴儿的生命,就攥在圣僧的手上,素手上挑的眉眼魅惑,媚态横生,勾人的很,狐狸本就属于魅惑一族,这素手又是罕见的魅狐,此刻的她,恨不得让人将命给了她,只是她说出口的话,更是真的要人命,素手红唇上下一碰,开开合合,就是不知圣僧可否愿效仿佛祖割肉喂鹰,将这一百名婴儿救一救?第115章唐僧能怎么办, 唐僧还能说不吗?唐僧如果敢说不,怕是下一刻,素手与鹿鸣便要高喊:抓了这群假和尚了。菩提一直用余光暗示孙悟空, 示意孙悟空展现他暴戾的性子, 跳出来替他出头。只可惜, 孙悟空忽然也起了好奇, 想要知道,这个一直奉行官本的师父, 奉行人命有高低贵贱的师父,在此时此刻,到底会怎么做。菩提一路不肯出手帮助孙悟空,说不得就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命比孙悟空的命重要,因此在这等大事上, 却是犹豫不决。毕竟,死了一个徒弟, 他菩提老祖还有千千万万的徒弟,而死了一个菩提老祖,这世上便再也没有菩提老祖了。菩提不停的给孙悟空使眼色,孙悟空却一动不动, 置若罔闻。他有些想瞧瞧菩提到底会怎么办。是自己打脸说众生平等, 不能一命换一命;还是认同他那君臣思想,为这国王续命。鹿鸣还在步步紧逼,引经据典的与唐僧谈论佛教,似乎唐僧敢拒绝, 便是对佛经的大不敬, 是对佛祖的亵渎。菩提打着哈哈,试图将一切规避过去。但是素手与鹿鸣并不给唐僧这个机会, 孙悟空又袖手旁观,猪八戒沙僧完全不懂佛教,别说与鹿鸣辩论经书了,他们能听懂就很不错了。敌方过于强大,我方又按兵不动。菩提能怎么办啊,菩提也很绝望啊.jpg场面一度陷入了万分窘迫的地步。这倒也是,先别说如来佛祖跟观世音菩萨都是小人行径,只单说这佛家教义上的大乘度人,小乘度己,便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菩提今日若不能舍弃己身,便是枉为和尚。倒也是可笑,儒家与佛教今日竟殊途同归了。菩提今日若是不能舍弃己身,便也是枉为儒家信徒。按照儒家的思想,仁义礼智信,首先便是仁,这菩提若当真能够面对一百条人命面不改色,坚决不换,那便也不是儒家的信奉者了。莫说一条命换一百条命,便是一命换一条命,按照儒家的教义,都是义不容辞的。今日的境地,对于信奉儒家的菩提来说,是一步死棋;对于信奉佛教的唐僧来说,更是一步死棋。总而言之,鹿鸣挖了一个坑,只等着猎物自投罗网,左突右冲,都是一步死棋。但是,菩提当真会以己身换一百条人命吗?他会这么做吗?相处了这么久,菩提什么样子的人,孙悟空还能心里没数吗?今日若是用菩提的命换孙悟空的命,菩提能够不打颤的立刻果决的说换了。但是,若要让菩提用己身换一百条不相干的人的命,他是万万不肯的。若是菩提今日能够在这儿舍弃己身,那这人也就不是菩提了。只不过,孙悟空转念一想,这也未必没有办法解决。道家的教义,放在此处,却是颇为合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顺应天命,顺势而为。菩提若是知道此刻唯独能将他救上一救的,竟然有他最嫌弃的无为而治,倒是不知该是什么表情。孙悟空心中念头百转千回,暗自在心中揣摩菩提的反应。菩提却是只念了一句佛号:国师说笑了,这一百条人命,本就是在你手上,生杀予夺都任由国师处置,国师若是动动善念,他们便就都有了新生,又何苦为难贫僧。这话就差直接甩到鹿鸣脸上了。鹿鸣却不恼,拍手叫好:好好好,当真一个圣僧,只是这区区一百条无知的生命,如何又能比得上我国国王的一条人命?倘若我放了这一百名婴儿,圣僧可愿留下,替我国国王续命?既然能够放了这一百条生命,国师你便放了罢。我瞧着也不太忍心,国王摸了摸心口,这命,该如何续法?鹿鸣却哈哈哈大笑起来:自然是用圣僧的命,续大王的命了。圣僧啊圣僧,我可将这一百名婴儿都放了,我按照你的吩咐做了。你是不是也应该兑现自己的承诺?贫僧不知,贫僧与国师做了何种承诺?菩提不卑不亢的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