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作者:栀栀仔      更新:2023-06-20 03:48      字数:4885
  不用了。陈澍冷酷地拒绝了林听雨,并扫了一眼他那条跛腿。林听雨嘻嘻地笑了笑:好啦,我知道你不需要的。今晚你还去沈老师那儿吗?要不请个假吧?听到林听雨这么说,陈澍这才想起晚上还要补课,他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已经过了七点。这一天天的,真他妈事儿多。陈澍叹了口气:今晚没心情,我跟老师请个假吧。那我也不去了。林听雨说着拿出手机给沈青梅打了个电话,帮陈澍一块儿把假给请了。陈澍站在一旁等他打电话,顺便把剩下的半杯甜酒喝完。等他扔完杯子走回来,林听雨已经打完电话了,站在原地等他:一起吃个饭?行。最后也没吃成。陈澍没什么胃口,傍晚亲眼看着陈澍他爸这么一闹,林听雨也没有了吃东西的心情,满脑子都想着刚才发生的那些事情。两个人背着书包沿着马路瞎晃。路过药店的时候,林听雨顺手买了包创可贴,往膝盖上的伤口贴了一片。要不我们回去吧。陈澍注意到了他的伤口,迟疑地问。林听雨摆摆手:不要紧,一点皮肉伤。在林听雨的坚持下,两个人继续漫无目的地压马路。这是陈澍第一次完完整整地逛荆市。很小,很破,街道很窄,没什么特别高的楼,没有像样的正规商场,就连几个烂大街的运动品牌的专卖店里卖的都是积压几年的过季款式。连肯德基麦当劳都没有,盗版的麦肯基、啃乐基倒是有好几家。市中心也就是个巴掌大点的范围。其实也没有陈澍想的那么不好。慢节奏,空气好,物价低,山清水秀,适合养老。只是,不适合他。他应该去的是更大更远更繁华的地方,去见更广阔更精彩的世界。林听雨,聊天吗?陈澍转过脸来看林听雨。聊个五块钱的?林听雨问。陈澍看了他一眼,突然从口袋里摸出一张五块:给。靠。林听雨骂他,捶你哦。但身体还是很听话地接过了那张钱。林听雨拿着那张五块钱去旁边面包店买了一个面包,分给陈澍一半,两个人一路慢慢走上了桥,边走边吃。陈澍本来是没胃口的,但很奇异的是烤面包的焦香味一直往他的鼻腔里钻,他突然就饿了,捧着那半个面包咬了一口。陈澍三口两口就把那半个面包全吃了,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地问林听雨:怎么就买了一个,真小气。你得了吧,五块钱只够买一个。林听雨冲他翻白眼,并警惕地护住了自己手里那半个。啧。陈澍一脸你怎么这样的表情看着他。两个人站在桥边,夜色渐沉,华灯初上,桥面上车水马龙。林听雨从桥边探出半个脑袋去看脚下的河流,桥上的路灯都打开了,河面波光嶙峋,倒映着小城的夜色。林听雨,陈澍说,我现在就像一个挂在桥上的人,下面是翻滚的河流,而我不会游泳。只要一撒手,我马上就会掉下去,并且迅速沉入河底,再也浮不起来。人溺死后,尸体是会浮在水面上的。林听雨提醒他。滚。陈澍继续说,我现在要做的,就是保持一颗信念坚定的心,让我不要在跟命运抗争的时候,突然松开手。嗯。而让我松开手的不可控因素有很多。你爸?林听雨问。陈澍没回答,算是默认了,反问一句:看到今天他带来的那个男人了吗?嗯。看到了。林听雨想。根据他基佬的直觉,陈澍他爸跟那个男人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但在陈澍亲口确认之前,他绝对不会随意揣测。他是我爸的男朋友。陈澍说。作者有话要说:准备揭开陈澍的身世啦!国庆快乐!封面是澍澍和听雨崽崽的人设图哦~第35章 第八话 他的秘密(2)呃猝不及防的坦诚让林听雨有些意外, 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陈澍却面色平静,仿佛在述说着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陈澍他爸是个同性恋。理所当然的, 他妈孙兰就是一个同妻。并且是受骗的那种。陈澍的爸妈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孙兰对陈胜华的第一印象是:安静,温柔,体贴,话不多。陈胜华对她也很满意, 时常制造一些浪漫的小惊喜讨她的欢心。就这样, 两个人交往了一年半载后便结婚了。可是,婚后, 陈胜华很快就显露出了端倪。他甚少在家里洗澡,身上却一直保持干净, 似乎在外面沐浴过。后来,怪异的事情越来越多。孙兰发现陈胜华似乎频繁便血, 厕所的垃圾桶里总能找到一些带血的卫生纸。夫妻生活的时候陈胜华更是敷衍,仿佛机械地完成某项任务般。后来有了陈澍,他们本就不频繁的性生活更是变得寥寥无几。孙兰起了疑心, 开始着手调查陈胜华的行踪。她查到了陈胜华和一个叫夏舟的男人的开房记录。最让她难以接受的是,陈胜华对此竟然毫不辩解。他大大方方地承认了,他就是骗婚的同性恋。对于陈胜华而言,结婚, 只不过是借个女人的肚子用一下,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罢了。他甚至坦诚地对孙兰说,我们可以互不干涉, 在外面各玩各的。陈澍小的时候并不知道什么是同性恋。他只是对父亲的某些行为感到愤怒,父亲从不顾家,似乎隔三差五就要在外留宿,甚至连大年三十和中秋节都不回来,留下陈澍母子俩孤零零地独守空房。每年如此。知道我高考为什么只考了五百三吗?陈澍问。林听雨沉默地摇了摇头。陈澍接着说:高中的时候,我发现了这件事情。其实他们并没有刻意掩饰什么,我早就发现了不对劲,只是到了高中的时候才真正抓到了把柄。高中正是十六七岁的少年叛逆激素最旺盛的时期。而陈澍,亲眼看见他爸亲昵地搂着一个男人的腰,两人一起进了酒店。从小被教育礼义廉耻的陈澍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父亲是个骗婚同性恋,母亲是个同妻的事实。他原本以为自己的父母只是感情不和,关系不如正常夫妻那般亲密,却没想到真正深层的原因竟是如此。可十几岁的少年也不过就是半大的孩子,没有师长的正确引导,又该去哪里找一个发泄的出口呢?陈澍不知道。他生来性情薄凉,不喜与人诉说心事,遇事总是自己藏在心里。但陈澍的爸妈发现他知道这件事以后,索性破坛子破摔,连拙劣的表演都省去了。陈胜华的行为愈发猖狂,有时十天半个月都不回家。即便难得回一次家,他也看陈澍母子百般不顺眼,找尽各种理由,当着陈澍的面跟孙兰吵架。而孙兰不止一次抓着陈澍的肩膀絮絮叨叨,仿佛神经质般翻来覆去地对陈澍说:儿子,你是站在你妈这边的,你必须跟你妈统一战线,妈不能没有你。甚至在三个人的家庭微信群里,陈胜华和孙兰也能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每天在群里轮番@陈澍,相互辱骂。陈澍觉得自己像个被人提着线的木偶一样。他大量地吸收了父母带来的负面能量,积郁着心中的消极情绪,性格变得越来越暴躁易怒。看不进书,听不进课,无心学习,什么也不想做,每天浑浑噩噩地度日。陈澍花了很长的时间思考一个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要出生在这个世界上?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太深奥了。陈澍想了很久也没有找到答案。临近高三的时候,某一天,陈澍看着自己下降到班级倒数的排名,突然醒悟过来,他的人生不应该为了这种事情从此深陷沼泽,止步于此。他捡起课本重新拼命学习。可陈澍荒废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课业基础非常薄弱,空缺的地方宛如有一个无底洞,无论如何都填补不完。陈澍吊着一口气,发了疯似的学习,可成绩仍然卡在一个不尴不尬的位置,怎么也上不去。即便如此,他心中仍然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呐喊: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的,一定能够做到的。陈澍从来没有想过放弃自己。直到高考前两个月,发生了一件事。陈胜华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态,居然把夏舟带回了家,明目张胆地向孙兰示威。就是这件事,彻底摧毁了陈澍一直以来摇摇欲坠却故作坚强的心态。阴险变态的父亲,十年如一日忍受的心理病态的母亲,丧偶式的婚姻,叛逆期的压抑,学业的瓶颈。所有的负面情绪,统统在那天晚上爆发出来。陈澍忘记那天他究竟对夏舟说了什么,只记得自己一直在咆哮,手边的东西都被他摔得七零八落。陈胜华也冲着陈澍吼,却时刻不忘护着夏舟。孙兰哭天抢地,死死抱着陈澍,求他住手,不要毁掉这个家。整个屋子一片狼藉。陈胜华带着夏舟走了,并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有回家。孙兰一边收拾残局一边哭着责怪陈澍毁掉了这个家,毁掉了这段她苦苦维持多年的婚姻。陈澍问她:你明明知道他骗婚,可你为什么不跟他离婚?!她哭着回答:我丢不起那个人!陈澍这才猛然醒悟过来,这么多年来,其实家里所有的亲戚都知道这件事情。只有他被蒙在鼓里。怪不得。怪不得他妈从来不让他去荆市的外公外婆家,外公外婆想见外孙一面,也只能千里迢迢坐车来看他。怪不得小时候,每到过年去亲戚家串门时,总会有长辈语气暧昧地问他你爸爸回家了吗。怪不得家里的长辈总是用一种欲言又止的表情看着他。陈澍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痛哭了一场。没过多久,他发现自己的情绪越来越焦虑,甚至开始失眠,还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那会儿的陈澍什么也不懂,只能不知所措地向妈妈求救,请求她带自己去看心理医生。他觉得自己病了,觉得自己很抑郁,觉得自己快要疯掉。他需要疏导,需要治疗,需要倾泻。可孙兰说你觉得看心理医生有用吗?他疏导你,给你开药,然后呢?就能治好了吗?药吃完了怎么办?你又抑郁了怎么办?你依赖药物、依赖别人疏导有什么用,为什么不想想自己的意志力为什么这么薄弱?如果我像你这么脆弱,早十年前我就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陈澍的心态便是自那天起,彻底崩盘。他像一只漂浮在空中的热气球,忽然被人用针扎了一个小孔,一点一点地漏着气,再也鼓不起来。再加上那一丁点勉强支撑的燃料终于消耗殆尽陈澍这只高高在上的热气球,终于从空中急速向下坠落。后来。后来就是高考,陈澍考出了那样的分数,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陈澍非常平静。他早就想好了对策。要么填一个越远越好的学校,远走高飞。要么复读,从头来过。这一次,陈胜华和名存实亡的妻子第一次站在了统一战线上。他们觉察到陈澍想要逃离的意图,反对陈澍提出的复读的要求,逼迫他填本市的学校,不允许他逃到外地去。陈胜华需要陈澍,孙兰也需要陈澍,这个扭曲、变异、名存实亡的家庭,更需要陈澍来做维系的枢纽。陈澍选择抗争的方式,便是在志愿表上乱填一气除了第一个志愿是陈胜华要求的本地高校,剩下的都是外地的学校。再后来的结局便是落榜。补录。提出复读。被驳回。陈澍最终去了一个刚升本没几年的二本学校,补录到了一个班上同学高考成绩平均分数比他低五六十分的高价专业。这个大学甚至连他高中的一半都不如。陈澍每天看着朋友圈里的高中同学都在晒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发着新校园的照片,而自己却只能坐在一个连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的破烂学校里怨天尤人。室友们白天逃课睡觉,晚上熬夜开外响打游戏到半夜,经常带人回寝室喝酒聊天抽烟吃火锅,搞得整个寝室乌烟瘴气。每天晚上,陈澍躺在挤满八个人的寝室里,睁着眼睛望着头上的床板,听着还没有睡觉的室友们热烈地讨论着自己丝毫插不进话也不想插话的话题。作息被他们带得几乎完全紊乱。陈澍不是没有委婉地抗议过。室友们嘴上说着哦哦好的,安静不到五分钟后又立即恢复原样。再催再提,他们回答陈澍的就是你烦不烦啊,别人都在打游戏只有你要睡觉,就你特立独行,最后干脆装作听不见。陈澍反而成为了不合群的那个异类。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的那句话,是某一天,一位室友不屑地对他说:陈澍,你读重点高中,高考分数比我高五六十分又有什么用啊?现在还不是跟我睡在同一个宿舍里,交一样的学费,拿一样的毕业证书。陈澍为人清高骄傲,如何能忍受得了这种奇耻大辱。不是的。明明不是这样的。陈澍一遍又一遍地翻着高中同学的朋友圈,反复咀嚼着室友的那句无心之言,只觉得满满的不甘心。我不甘心。不甘心为什么明明是一样的起点,我从前的同学过得一帆风顺,不甘心为什么我却只能低人一等过着这样的人生,不甘心让那些躲在暗处嘲讽我的人看到我的落魄,不甘心让从前的同学看不起我,最不甘心我心高气傲自命不凡却又对自己的失败无能为力,最终只能碌碌无为地走一条平庸到底的路。陈澍说,这分明不是我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