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作者:故国有虞      更新:2023-06-19 21:44      字数:3444
  铁甲,红袍。

  旌旗猎猎,西风紧。

  随着慷慨激昂的音乐声响起,圆镜之中场景亦开始随之而变幻。

  有人宰青牛白马,刻石而记。镜头亦被定格在那高头大马上的铁甲帝王身上,伴随着字迹显现。

  【排名第六:朱棣。】

  “老四?怎么会是他!”

  大明洪武皇帝所在的时空之中,朱元璋心中一个咯噔。实在是想不清楚,自家老四朱棣怎么跑到这十大帝王的排行榜上,还是这第六位。

  “咱的标儿呢?”

  眉目微锁,朱元璋心中已经是生出了几分不详。

  毕竟按照他们老朱家的正常程序,这帝王之位如果要轮到老四燕王朱棣,那难度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不正常程序

  来,你看清楚了,那东宫位子上坐的是谁?

  太子朱标?

  不,那是小爹!

  夺嫡?

  不存在的。

  咱老朱的太子有且仅有一个,那就是标儿!

  咱家的天下,迟早是要教到标儿手中的,懂?

  【虽夺位、好大喜功,明用刑之残酷,宦官之专权,自此而始。】

  提及明朝两大机构,锦衣卫和东厂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锦衣卫是经由朱元璋之所设立,但是在洪武二十年,因为发现锦衣卫存在滥用职权、依势作宠的现象,所以将其废除。

  至于东厂就更不必说,老朱当政时就没那回事!甚至为了防止宦官干政,还给搞了块大铁牌子给挂上。

  然后大明洪武皇帝所在时空之内,随着画面推进,朱元璋便看到朱棣不仅重新启用锦衣卫,设立东厂。还打破内臣不许读书识字的规则,设内书堂,派大学士专门教小内侍们书写。

  用刑这方面就不必说,老朱雅号朱扒皮,扒皮萱草那个扒皮。朱棣则在九族之外又多加一族,是为诛十族。

  至于油炸脆骨、瓜蔓抄等就更不必说。

  即便是朱元璋之强大心脏,亦不由得面皮抖动。而那无数时空当中,亦不断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暗道此子恐怖如斯。

  当然,亦有那些性情残暴之辈,仿佛一下子被打开新世界。

  【以藩王入承大统,虽既非开国之主,亦非为守成之君。但——】

  伴随着圆镜之中字迹显现画面展开,奉天靖难的旗帜之下,朱棣自北平起兵,至于大名府首都,而后又在血与火中登临帝位。却是叫诸天万界的不同时空当中,某些同样有心造反的藩王们蠢蠢欲动。

  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世界总归是会教他们做人的。

  毕竟不是所有的皇帝身边,都有一个大明战神叫李景隆。更不是所有人的对手,都是建文帝。

  虽然这之中,朱棣自身优秀的军事素养等诸多种种同样功不可没。

  而大明洪武皇帝所在的时空之内,朱元璋一口气松开而后又提起,却是复杂难言。

  短短几个画面并不足以道足一生,更不足以叫朱元璋在他的标儿身上又究竟发生了什么,而老四又为何会走上起兵靖难这样的道路。但足以使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中间一定是有不可预计的因素产生。

  莫名难言的滋味涌上心头,朱元璋心中不由得一阵复杂。

  虽然说这肉最终还是烂在了他们老朱家的锅里,但只要想到他的标儿

  毕竟在朱元璋这个布衣皇帝心中,妻子马皇后和太子朱标在他心中之所占的地位同其他人等并不相同。

  只要一想到他们当中有任何一个出现意外,便足以叫老朱伤心不已。

  【政贵务实,不事虚文。躬行节俭,治尚严峻】

  圆镜之中的画面却已经推进到朱棣的诸多种种为政举措。

  从设立内阁制度到审慎用刑等种种。

  此外,还以恢复老爹朱元璋“祖制”为名,废除大侄子建文年间某些措施。疏浚运河,迁都北京,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等。

  咱judy是个老实人,不搞虚的!

  就比如那啥,保健品啥的,咱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才不像某些人呢,一辈子都被那些骗子给蒙在鼓里。

  对,没错,说的就是晚年崇尚方术的那两位!

  那谁,你不是这保健品很有用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吗?

  来,这些都是你带来的,全部给我吃掉!吞下去,一点都不许剩!

  还有,给我查查,他身上还有其他的诈骗小册子没,全给缴了,免得出去骗到别人。

  啊,今天又是做如此务实的一天呢。

  因为晚年崇尚方术所以被diss到的秦皇汉武:

  谢谢啊,真的有被冒犯到。

  【及天下初定,国力大充,乃思扬威德于域外】

  诸天万界的不同时空当中,秦皇汉武、唐太宗等齐齐称善,继而目光灼灼的看着接下来之画面。

  毕竟哪个皇帝心中,又还没有个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梦想呢?

  穷则好好搞经济建设达则远征蛮夷什么的,基本操作啦。

  铁血强宋的诸位皇帝们:

  不好意思我们只想搞钱。

  【七下西洋,五征漠北。哈密驻军,南征安南】

  【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西藏则行政教合一之政策】

  【武定祸乱,文致太平】

  随着圆镜之中的画面与地图等种种展开,舍去内陆、西南等地界以外,目光深远如始皇帝等,却是已然看到了另一方天地。

  海外。

  巨大的宝船行驶,迎风破浪,带给他们的又是全然不同的感受。

  当然,除此之外,诸天万界的时空当中,亦有人注意到,那本名叫《永乐大典》的书籍。

  虽然未曾见得书中内容之全貌,但仅凭着那浩如烟海,一闪而过的天文地理、医学技艺等诸多种种,便足以叫人引起重视。

  不过——

  “这小子,倒是比咱更能折腾!”

  大明洪武皇帝所在时空之内,朱元璋目光沉沉的看了许久,终是开口,做出评判。言语中虽然喜怒难辨,但若是有熟知老爷子脾性的在此便会知道,老爷子心中,对于老四这个儿子还是满意的。

  【威德遐被,四方宾服】

  永乐十八年,朱棣在北京紫禁城中接见各国使臣。

  两个月后,使团接到通知,朱棣将在北京周边展开大规模狩猎活动,邀请各国使团进行参加。

  这是一场精心挑选与准备的阅兵活动。

  龙腾虎跃秋风劲,又是沙场点兵时。

  在活动中,明军军容齐整,兵甲鲜明。

  明军健儿们怀着饱满的热情向各国使臣展示了我们大明之和谐友好风尚。

  活动结束之后,永乐皇帝随即同各国使节展开亲切友好会谈。

  此前坚持行鞠躬礼而非叩拜礼的帖木儿国使臣更是饱含热泪,深情表示,入乡随俗,尊重我大明文化。

  随即带头磕头下跪。

  而在阅兵结束之后,埃及使臣回到国内,便就大明与埃及之和谐友好经济往来展开重要讲话,解除在红海对东方商船禁令。

  【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可矣】

  伴随着那圆镜当中,声音与字迹之所显示,一切步入到尾声。只不过就在众人都以为有关朱棣的盘点将要结束,甚至想要赞一声铁骨铮铮之时。没想到画面一转,音乐变幻,下一刻之所显示的,竟是有天子叫门,主动要求敌军把自己绑到阵前,哄骗明军守将,打开城门。

  啊这。

  朱元璋、朱棣等:

  拳头硬了!

  不过好在,那画面只是一闪即逝,很快便恢复到正常。

  圆镜中所出现的,是农民起义军攻破城门,老歪脖子树之下,有天子自缢。

  画面于此定格,终结。

  有关朱棣之盘点结束。

  但天子叫门的阴影却蒙在朱元璋、朱棣等的心头。

  大明宣宗皇帝所在的时空当中,明成祖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死死盯着那镜面,良久沉吟,终是对着外面的宫人道:

  “给朕把朱祁镇叫过来!”

  别人不清楚,他还能不清楚又或者认不出自家儿子?

  只不过,天子叫门——

  有那么一瞬间,朱瞻基只觉得眼前一黑,不知当作何言语。

  不过很快这位宣宗皇帝便冷静下来,叫住准备离去的宫人,开口道:

  “算了,连朱祁钰一起叫过来。”

  原本朱瞻基是准备将朱祁镇当继承人培养,并没有考虑过朱祁钰。不过现在看来,自己当另做打算才是。

  于脑海之中权衡不过一瞬,朱瞻基便已然做出决定。

  “噫,居然会有朕的身影?”

  明朝英宗皇帝所在时空之内,认出了自己的明英宗朱祁镇对此表示惊奇,继而生出联想。

  “莫不是这下一位帝王,便是朕不成?”

  被后世某位认证,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一个好人的朱祁镇抚掌而笑,兴奋不能自已。

  毕竟在刚登上皇位不久的朱祁镇看来,自己效祖辈、父辈之功业,开创大明未有之盛世,带领大明走向辉煌,当是再天经地义不过。

  至于画面之中所出现的天子叫门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嘛!

  朕肯定是有深意抑或者不得已的苦衷存在的,你们要学会体谅。